Ⅰ 計算機網路看哪本書比較好
《計算機網路》也分很多種,如果你想學習網路推薦你看以下的書籍: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 謝希仁 主遍 謝希仁同時還出了很多書都關於TCP/IP的書籍,具體書名我忘記,我覺得他講解得思路清晰,易理解,適合基礎差的。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這是國外經典計算機網路經典教程,作者都是英文名字(具體我忘記了) ,我以前我學時很喜歡看這本。。
Ⅱ 請問誰知道《計算機網路》第五版 謝希仁著,電子工業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第二版,一個是電子工業出版社的第五版。這兩本網路書我多少都有看過,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吳道元老師寫的,吳老師寫的理論較強但解析的不是很清楚,我還是推薦謝希仁老師寫的,解析的很清楚讓初學者能夠很快上路,思路較為清晰,不過就個人而言第5版雖然加人了很多新東西,但整體思路不如4版明確,有一種在看外文翻譯書的感覺。 操作系統,最權威,最好的還是操作系統恐龍書《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如果你是本科的也可以看清華大學出版的《計算機操作系統》,這本書寫的概念很清晰而且還有配套的答案書。
Ⅲ 璁$畻鏈虹綉緇滀笓涓氳炬湰鏈夊摢浜涳紵錛
涓銆佹暟鎹緇撴瀯
1.鏁欐潗錛氥婃暟鎹緇撴瀯銆嬩弗钄氭晱 娓呭崕澶у﹀嚭鐗堢ぞ
浜屻佽$畻鏈虹粍鎴愬師鐞
1.鏁欐潗錛氥婅$畻鏈虹粍鎴愬師鐞嗐嬪攼鏈旈 楂樼瓑鏁欒偛鍑虹増紺
銆婅$畻鏈虹粍鎴愬師鐞嗛厤閿嬪苟銆嬪熀琛鐧戒腑鑻 縐戝﹀嚭鐗堢ぞ
涓夈佹搷浣滅郴緇
1.鏁欐潗錛氥婅$畻鏈烘搷浣滅郴緇(淇璁㈢増)銆嬫堡鍩硅抗瀛愮 瑗垮畨鐢靛瓙縐戞妧澶у﹀嚭鐗堢ぞ
鍥涖佽$畻鏈虹綉緇
1.鏁欐潗錛氥婅$畻鏈虹綉緇(絎浜旂増)銆嬭阿甯屼粊 鐢靛瓙宸ヤ笟鍑虹増紺
Ⅳ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和第二版有什麼不同
大概有這兩點:知識點有更新、針對網路工程師考試大綱其知識點有增減。
Ⅳ 求助!!關於謝希仁計算機網路第四版和第五版的區別
數據鏈路層部分,第五版刪去了第四版過時的內容,加入了新內容,但2009,2010年的大綱計算機網路部分的數據鏈路層依舊是老的內容,不知道2011年的大綱是否有變化,其實2010年編寫大綱的時候,謝希仁的第五版書已經有了,但2010年的大綱網路部分還是老內容,不能說大綱計算機網路部分是按照謝希仁的書編的,但也應該與時俱進啊,大綱計算機網路部分確實太老了,過時了。
Ⅵ 計算機網路(謝希仁)第四版與第五版哪個好
我最近也關心了這個問題,我也有困惑,也想問問。
可是,我只能說各有各的不同,四和五光從目錄來說確實有相當大的差別,但是仔細看了後你會基本內容發現差別不大,只是計算機網路現在發展太快,教材也要跟上潮流。比如,可能到了2010年我們就要用新的IP協議,IPv6。現有的IPv4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IPv4隻是32位的地址表示,數量及其有限,而IPv6採用的是128位,可以說有用不完的地址可以分配,科學家們設想給每一個家用電器都設置IP,從而使得主人可以在外地就可以對其進行操作,使生活更加方便。
而,第五版最後一章,好像是什麼下一代計算機網路就講了些這個問題。所以說五版更有發展性。但四版中你又可以了解以前或者更多的知識,如果可以你就兩者兼顧,還是以新的為主吧。
另一方面,Microsoft現在已經放慢對XP的更新維護,到使用了IPv6協議後XP就要被真正淘汰的,而現在的VISTA確可以勝任!
呵呵
Ⅶ 計算機網路的第5版
原書名: Computer Networks, Fifth edition
原出版社: Pearson Ecation
作者: Andrew S.Tanenbaum David J.Wetherall
譯者: 嚴偉 潘愛民
叢書名: 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274629
上架時間:2012-3-13
出版日期:2012 年3月
開本:16開
頁碼:739
版次:5-1 《計算機網路(第5版)》是國內外使用最廣泛、最權威的計算機網路經典教材。全書按照網路協議模型自下而上(物理層、數據鏈路層、介質訪問控制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有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並結合internet給出了大量的協議實例。在講述網路各層次內容的同時,還與時俱進地引入了最新的網路技術,包括無線網路、3g蜂窩網路、rfid與感測器網路、內容分發與p2p網路、流媒體傳輸與ip語音,以及延遲容忍網路等。另外,本書針對當前網路應用中日益突出的安全問題,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對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進行了深入討論,而且把相關內容與最新網路技術結合起來闡述。
《計算機網路(第5版)》的適用對象非常廣泛。由於本書的重點立足於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同時兼顧了internet體系結構與tcp/ip協議等內容,因此對於學習計算機網路課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本書都是絕佳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本書每章後面給出了大量練習題,有助於教師根據教學目的酌情安排課後練習。此外,本書對於從事網路相關技術研究和網路應用開發的廣大科研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現在這本書已經更新到第5版了。它的每個版本映襯著人們使用計算機網路的不同階段。當第1版在1980年問世時,網路還只是學術上的一種好奇心體現。但到1988年出版第2版時,網路已經被大學和大型企業用於學術研究和商業應用。當第3版於1996年出現時,計算機網路,尤其是網際網路(Internet)已成為千百萬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到2003年出版第4版時,人們利用無線網路和移動電腦訪問網頁和Internet早就司空見慣。現在,正值第五版出版之際,計算機網路的重心已偏向內容分發(尤其是通過CDN和對等網路獲取視頻的應用),而且行動電話已成為網際網路上的小型電腦。 第5版新增內容 第5版相比以前的版本改變甚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David J. Wetherall教授成為了本書的合作者。David教授具有豐富的網路背景,他在城域網的設計領域磨礪了20多年,研究范圍涉及網際網路和無線網路。他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終身教授,一直講授和研究計算機網路以及過去十年間相關主題的內容。 當然,書中還有許多內容是隨著計算機網路世界的不斷變化而更新的。其中,修訂和新增內容有: * 無線網路(802.12和802.16)。 * 智能手機使用的3G網路。 * RFID和感測器網路。 * 使用CDN的內容分發。 * 對等網路。 * 實時媒體(存儲的、流式的以及實況的)。 * 網際網路電話(IP語音)。 * 延遲容忍網路。 更詳細的每章變化如下所示。 第1章是全書的概述,其功能與第4版相同,但內容已被修訂,並更新到計算機網路的最新狀態。網際網路、行動電話網路、802.11、RFID和感測器網路作為計算機網路實例被加以討論。有關乙太網的起源以及電纜塔接器已被刪除,同時被刪除的內容還有關於ATM的材料。 第2章涵蓋了物理層的內容,擴展了數字調制(包括廣泛用於無線網路的OFDM)和3G網路(基於CDMA)兩部分內容。同時還討論了一些新技術,包括光纖到戶和電力線聯網。 第3章內容涉及點到點鏈路,在兩個方面有所改進。有關錯誤檢測碼和糾正碼的內容已被更新,並且還簡要描述了實際上非常重要的現代編碼技術(例如,卷積碼和LDPC碼)。現在給出的協議實例是SONET和ADSL上的數據包交換。遺憾的是協議驗證部分內容被刪掉了,因為它實在是很少被使用。 在第4章MAC子層中,基本原理是永恆的,改變的只是技術。重新組織了有關網路實例的章節部分,包括千兆乙太網、802.11、802.16、藍牙和RFID。同時更新的還有LAN交換的覆蓋范圍,包括VLAN。 第5章的網路層涵蓋的內容與第4版相同,但修訂了許多地方。不僅更新了材料,還增加了深度,特別是在服務質量(實時媒體有關)及互聯網路方面都有所加強。BGP、OSPF和CIDR相關章節和組播路由同樣也有很大擴展,而且還增加了選播路由的新內容。 第6章傳輸層也做了不少修訂,補充、修改和刪除了一些內容。新增加的內容包括針對延遲容忍網路和一般擁塞控制的描述。修訂後的內容更新和擴展了TCP的擁塞控制。而針對面向連接的網路層的描述則被刪除,因為這些內容現在很少能見到。 第7章應用層內容也得到了很大更新和擴充。DNS和電子郵件部分的內容與第四版類似,但過去的幾年間Web的使用、流媒體和內容分發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因此,關於Web和流媒體的相關章節內容已被更新到了最新狀態。新增的一個全新小節覆蓋了內容分發,包括CDN和對等網路的內容。
第8章的安全依然包括針對保密性和真實性的對稱密鑰和公共密鑰加密。實際上使用的安全技術相關內容也已經得到更新,包括防火牆和VPN;而且還增補了802.11安全和Kerberos V5新內容。 第9章重新列出了建議的參考讀物和一個超過300個引用的最新書目。其中超過一半的讀物是2000年或稍後發表的文章和書籍,其餘的都是一些經典論文。
Ⅷ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的學習重點
計算機網路入門較難,如果入門了就容易多了!其實,說難也不難,很實際應用結合就可以。理論課主要講TCP/IP模型,這是實際Internet中應用的模型。Internet的功能的實現也和我們現實中的各個單位一樣有組織有層次,每一層次完成各層的功能,向上提供一個介面(就是函數調用),上層需要下層的服務,就調用這個函數就可以了!具體地說:TCP/IP模型有四層,沒有物理層,所以我們教材上都是按照五層講解,加上了物理層。
網路道路搭建的問題不在我們的學習范圍之內。網路道路上網速如何提高,如何減少道路上的障礙,如何使得使得一條道路分成多個單行道(信道)讓更多的數據通過,是物理層的責任。數據鏈路層負責實際的物理節點之間兩兩通信,它包括區域網的通信、點對點通信,因為這些都用不到選擇路由,所以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解決掉;數據鏈路層為他們解決了一下問題:封裝成幀、透明傳輸、差錯校驗三個問題,另外,鏈路層的設備交換機(區域網設備)採用存儲轉發的原理轉發數據幀。網路層主要完成路由選擇的問題,這個層主要的協議是IP協議,這個協議主要作用是封裝IP地址(數據轉發的基礎)和對數據包進行分片(不同的區域網有MTU的設置);路由選擇分兩種,域內與域間(這是就像是國內和國外一樣)協議,域內數據包轉發用域內路由演算法,域間採用域間路由演算法。傳輸層主要負責主機進程與進程之間的通信,也就說,它以埠號標識不同的應用程序(比如qq、www等)封裝成數據分組,另外它還負責流量控制、可靠性傳輸和擁塞控制,這些都有相關的協議在計算機終端完成,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先分開來學,再聯繫到一起。應用層的功能很顯而易見,就不再贅述。
不知這樣回答滿意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