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通信程序計算
擴展閱讀
哪些網站mai 2024-11-27 05:40:17
怎麼檢驗網路信號好不好 2024-11-27 05:31:10

計算機網路通信程序計算

發布時間: 2024-07-13 08:53:46

『壹』 誰能幫我做計算機網路通信計算題

1.c=4log(1+30) 求出C
3.1.544=50(1+S/N)
4.40=4(1+S/N)求出S/N
5.200
6.7的圖自己畫
以上的對數都是以二為底的

『貳』 求 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 網路工程師 通信基礎部分的 公式大全。謝謝。。。。。

是總復習哈:
波特(Baud):碼元傳輸的速率單位。波特率為每秒傳送的碼元數(即信號傳送速率)。 1 Baud = log2M (bit/s) 其中M是信號的編碼級數。也可以寫成:Rbit = Rbaud log2M 上式中:Rbit-比特率,Rbaud-波特率。一個信號往往可以攜帶多個二進制位,所以在固定的信息傳輸速率下,比特率往往大於波特率。換句話說,一個碼元中可以傳送多個比特。例如,M=16,波特率為9600時,數據傳輸率為38.4kbit/s
誤碼率:信道傳輸可靠性指標,是概率值信息編碼:將信息用二進制數表示的方法。數據編碼:將數據用物理量表示的方法。例如:字元『A』的ASCII編碼(是信息編碼的一種)為01000001
帶寬:帶寬是通信信道的寬度,是信道頻率上界與下界之間之差,是介質傳輸能力的度量,在傳統的通信工程中通常以赫茲(Hz)為單位計量。在計算機網路中,一般使用每秒位數(b/s 或bps) 作為帶寬的計量單位。主要單位:Kb/s,Mb/s,Gb/s,一個以太區域網理論上每秒可以傳輸1千萬比特,它的帶寬相應為10Mb/s。
時延 △信息從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 △時延之和=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發送時延+傳播時延 △處理時延=分組首部和錯誤校驗等處理(微秒) △排隊時延=數據在中間結點等待轉發的延遲時間 △發送時延=數據位數/信道帶寬 △傳播時延=d/s(毫秒)d:距離 s:傳播速度≈光速
時延帶寬乘積:某一鏈路所能容納的比特數。時延帶寬乘積=帶寬×傳播時延。例如,某鏈路的時延帶寬乘積為100萬比特,這意味著第一個比特到達目的端時,源端已發送了100萬比特。
往返時延 (Round-Trip Time ,RTT) 從信源發送數據開始,到信源收到信宿確認所經歷的時間RTT≈2×傳播時延,傳輸可靠性兩個含義: 1、數據能正確送達 2、數據能有序送達(當採用分組交換時)
信息通信系統傳輸
1、信道及其主要特徵:數字信道和模擬信道
數字信道:以數字脈沖形式(離散信號)傳輸數據的信道。
模擬信道:以連續模擬信號形式傳輸數據的信道。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
模擬信號:時間上連續,包含無窮多個信號值
數字信號:時間上離散,僅包含有限數目的信號值周期信號和非周期信號
周期信號:信號由不斷重復的固定模式組成(如正弦波)
非周期信號:信號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波形循環(如語音的音波信號)。
2、數字數據的傳輸方式
基帶傳輸:不需調制,編碼後的數字脈沖信號直接在信道上傳送。例如:乙太網
寬頻傳輸:數字信號需調製成頻帶模擬信號後再傳送,接收方需要解調。例如:通過電話模擬信道傳輸。例如:閉路電視的信號傳輸。
3、數據同步方式:目的是使接收端與發送端在時間基準上一致 (包括開始時間、位邊界、重復頻率等)。有三種同步方法:位同步、字元同步、幀同步。
位同步 目的是使接收端接收的每一位信息都與發送端保持同步,有下面兩種方式: △外同步——發送端發送數據時同時發送同步時鍾信號,接收方用同步信號來鎖定自己的時鍾脈沖頻率。 △自同步——通過特殊編碼(如曼徹斯特編碼),這些數據編碼信號包含了同步信號,接收方從中提取同步信號來鎖定自己的時鍾脈沖頻率。
字元同步 以字元為邊界實現字元的同步接收,也稱為起止式或非同步制。每個字元的傳輸需要:1個起始位、5~8個數據位、1,1.5,2個停止位。
字元同步的性能評估: △頻率的漂移不會積累,每個字元開始時都會重新同步。 △每兩個字元之間的間隔時間不固定。 △增加了輔助位,所以效率低。例如,採用1個起始位、 8個數據位、 2個停止位時,其效率為8/11<72%。
幀同步 識別一個幀的起始和結束。 △幀(Frame)數據鏈路中的傳輸單位——包含數據和控制信息的數據塊。 △面向字元的——以同步字元(SYN,16H)來標識一個幀的開始,適用於數據為字元類型的幀。 △面向比特的——以特殊位序列(7EH,即01111110)來標識一個幀的開始,適用於任意數據類型的幀。
4、信道最大數據傳輸率
奈奎斯公式:用於理想低通信道 C = 2W×log2 M C = 數據傳輸率,單位bit/s W = 帶寬,單位Hz M = 信號編碼級數奈奎斯公式為估算已知帶寬信道的最高數據傳輸速率提供了依據。
非理想信道:實際的信道上存在損耗、延遲、雜訊。損耗引起信號強度減弱,導致信噪比S/N降低。延遲會使接收端的信號產生畸變。雜訊會破壞信號,產生誤碼。持續時間0.01s的干擾會破壞約560個比特(56Kbit/s) △香農公式:有限帶寬高斯雜訊干擾信道 C = W log2 (1+S/N) S/N: 信噪比例:信道帶寬W=3.1KHz,S/N=2000,則 C = 3100*log2(1+2000) ≈ 34Kbit/s 即該信道上的最大數據傳輸率不會大於34Kbit/s
奈奎斯公式和香農公式的比較 △C = 2W log2M 數據傳輸率C隨信號編碼級數增加而增加。 △C = W log2(1+S/N) 無論采樣頻率多高,信號編碼分多少級,此公式給出了信道能達到的最高傳輸速率。原因:雜訊的存在將使編碼級數不可能無限增加。 5、數據編碼
編碼與調制的區別 △用數字信號承載數字或模擬數據——編碼 △用模擬信號承載數字或模擬數據——調制
數字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把數字數據轉換成某種數字脈沖信號常見的有兩類:不歸零碼和曼徹斯特編碼。 △不歸零碼(NRZ,Non-Return to Zero)二進制數字0、1分別用兩種電平來表示,常常用-5V表示1,+5V表示0。缺點:存在直流分量,傳輸中不能使用變壓器;不具備自同步機制,傳輸時必須使用外同步。 △曼徹斯特編碼(Manchester Code)用電壓的變化表示0和1,規定在每個碼元的中間發生跳變:高→低的跳變代表0,低→高的跳變代表1。每個碼元中間都要發生跳變,接收端可將此變化提取出來作為同步信號。這種編碼也稱為自同步碼(Self-Synchronizing Code)。缺點:需要雙倍的傳輸帶寬(即信號速率是數據速率的2倍)。 △差分曼徹斯特編碼(Differential ~)每個碼元的中間仍要發生跳變,用碼元開始處有無跳變來表示0和1 ,有跳變代表0,無跳變代表1。
數字數據的調制編碼[三種常用的調制技術]: △幅移鍵控ASK (Amplitude Shift Keying) △頻移鍵控FSK (Frequency Shift Keying) △相移鍵控PSK (Phase Shift Keying) 基本原理:用數字信號對載波的不同參量進行調制。載波 S(t) = Acos(ωt+ψ) S(t)的參量包括: 幅度A、頻率ω、初相位ψ,調制就是要使A、ω或ψ隨數字基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 △ASK:用載波的兩個不同振幅表示0和1。 △FSK:用載波的兩個不同頻率表示0和1。 △PSK:用載波的起始相位的變化表示0 和1。
模擬數據的數字信號編碼采樣定理:如果模擬信號的最高頻率為F,若以2F的采樣頻率對其采樣,則采樣得到的離散信號序列就能完整地恢復出原始信號。要轉換的模擬數據主要是電話語音信號,語音信號要在數字線路上傳輸,必須將語音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這需要經過三個步驟: △采樣:按一定間隔對語音信號進行采樣 △量化:對每個樣本舍入到量化級別上 △編碼:對每個舍入後的樣本進行編碼編碼後的信號稱為PCM信號

『叄』 通信負載如何計算 計算機網路

CAN標准幀格式:幀最大長度共計108bit(默認幀長度為8)
幀起始(1bit)、仲裁域(12bit)、控制域(6bit)、數據域(8×8bit)、循環冗餘碼域(15bit)、1bit分隔符、應答域(2bit)和幀結尾(7bit)
CAN擴展幀格式:幀最大長度共計128bit(默認幀長度為8)
幀起始(1bit)、仲裁域(32bit)、控制域(6bit)、數據域(8×8bit)、循環冗餘碼域(15bit)、1bit分隔符、應答域(2bit)和幀結尾(7bit)
通信負載: T時間內所有站點發送成功和未成功而重傳的幀數。
主要區分與吞吐量:T時間內發送成功的平均幀數。

『肆』 淺談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應用

淺談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應用

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是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背景下衍生的一種新技術,對計算機設備容量提升和儲存空間的優化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在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下,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促進了雲技術的應用。

摘要: 在科學技術的帶動下,網路技術已經進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是在網路技術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技術,可以解決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下信息儲存和數據計算等問題,保證了數據和信息安全。但是由於計算機中的摩爾定律具有很大局限性,所以必須通過對計算機硬體設備和性能的改善,解決計算機網路中雲計算技術出現的問題,促進計算機網路的雲計算技術發展。文章主要從計算機網路的雲計算技術概念、分類、應用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分析

經過對計算機使用者和廣大網路人員使用效果研究發現,目前網路技術已經實現了網路資源向個人資源整合的操作,提升了計算機性能。由於計算機網路使用概念是面向網路應用層產生的,所以計算機性能提升出現了各種問題。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Web技術開始占據重要位置,擴展了計算機應用范圍,雲計算技術隨之產生。

1概述

雲計算是在互聯網相關服務的基礎上,利用增加、使用和交付等方式實現互聯網通信擴展的信息資源,這些資源通常以虛擬化狀態存在。雲計算技術是一項可以實現網路、設備、軟體等多項功能結合的技術。現階段計算機網路雲計算還沒有進入統一化發展規模,每位研究人員都有自己對該項技術的獨特理解、認識和看法。所以對雲計算機概念的定義依然存在很大爭議。但是經過對相關研究資料的研究和分析發現,可以將雲計算理解為:第一,雲計算機技術中的不同“雲”必須採用不同雲計算方法。虛擬化和網路計算提供的服務層可以實現計算機信息資源的同步;第二,雲計算非常龐大,並不是單獨孤立發展的一種技術或體系。很多計算機軟體的研究都必須經過雲計算,主要進行計算機網路雲特徵研究。網路使用者經常將雲計算理解為網路層面上的集成軟體。第三,計算機網路使用者沒有經過長時間規劃後使用,容易造成各種網路資源浪費,但雲計算可以分秒完成計算和運作,減少了網路資源的浪費。

2雲計算技術的分類和特點

2.1雲計算技術分類

簡單操作和快速預算是計算機網路雲計算中的主要特點。雲計算可以利用計算機網上提供的廣闊信息和資源,實現大量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系統處理和運算等操作。隨著計算機網路計算的發展,根據分析和特性等因素形成各種雲計算,可以將雲計算劃分為各個方面,形成不同種類的思想特點,主要是共同雲和私有雲。在私有雲中,操作相對簡單,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操作平台;公有雲表示用戶自身所需的資源,可以利用共享方式實現其他用戶資源共享。通過對共同雲和私有雲的分析發現,必須加強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的控制:第一,連續性。公有雲具有自身獨特的性質,會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不斷變化,但私有雲不會出現此種問題;第二,數據安全性。公有雲可以與其他用戶共享信息,所以不能保證安全性;第三,成本。從自身成本分析來看,公有雲成本低、架構簡單;私有雲成本高,但穩定性較好;第四,監測能力。共同雲有很多監控功能,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對所需對象進行嚴格監控。

2.2雲計算技術特點

第一,規模較大。雲技術需要儲存大量的數據,所以其內部通常有很多伺服器組成,規模較大。第二,高可靠性。數據進入“雲”之後,會多次備份並儲存在伺服器內部,保證了數據安全,減少了不良因素產生的數據變化或損壞。第三,虛擬化。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時候使用雲技術。第四,通用性。雲技術可以兼備不同應用的使用,保證各個應用都可以與雲實現互動交流。第五,高可擴展習慣。雲計算技術可以根據使用者提出的要求不斷進行技術優化和改進,擴展了應用范圍。

3計算機網路雲計算的實現

人們使用計算機網路雲計算的時候,為了簡化操作程序,相關人員通常將其劃分為兩大方面。一方面進行預處理,另一方面是功能實現過程。操作前必須對系統中的各項功能進行分析,分解出個功能,獲得不需要進行系統處理和預算處理的功能。預先處理基本可以一次性完成,在執行過程中可以利用預處理得到的結果進行利用,並完成系統功能。簡化計算機系統與以上處理方法密切相關,不僅簡化了信息技術,還提高了計算機系統運行效率。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雲計算技術開始在人們生活中廣泛應用起來,給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可以利用方式實現計算機網路雲技術:第一,軟體程序。此種方式在企業中使用的較多,企業可以利用此種方式實現雲技術,利用Web瀏覽器給用戶提供所需要的管理程序或具體信息,滿足用戶使用需求,減少資金浪費,緩解了企業發展狀況。第二,網路服務。軟體程序和網路服務具有很大聯系。由於網路服務的運行必須有軟體程序支持,所以實現網路服務和軟體程序的'結合對研發組具有很大作用,可以讓企業更好地參與到計算機網路管理中。第三,管理服務提供商。管理服務提供上可以給企業提供比較專業的服務,例如病毒查殺和軟體安全等,保證了使用安全。

4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核心技術的優勢

伺服器架構是雲技術中的核心技術,主要進行雲計算IAAS補充。從當前發展來看,要制定雲計算伺服器架構專門、統一標准,必須有大量相關技術的支持,例如,計算機區域網SAN和附網NAS等,這些技術都是伺服器架構中比較關鍵的技術。NAS架構具有顯著的分布式特徵,這些文件計算系統都是比較鬆散的結構型集群。在NAS文件系統集群中,各個節點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內部最小的單位就是文件,可以在集群中進行文件保存,方便計算出文件中的數據,減少了多個節點計算的冗餘性。計算機網路雲計算耗費成本較低、具有很好的拓展性,安全控制系統較安全,但是如果客戶發出的請求較多,NAS系統就會起到限製作用,只有利用NAS中的雲服務,才能更好地滿足二級計算需求。SAN是緊密結合型集群,將文件保存到集群中,可以將其分解為若干個數據塊。與集群節點相比,各個數據塊之間都可以實現相互訪問。客戶發出請求需求後,節點可以根據訪問文件形成的不同數據塊對客戶做出的請求進行處理。在SAN系統中,可以利用增加節點數量方式滿足系統相應需求,而且還可以提升節點自身的性能。SAN計算架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擴展性,還可以高速的傳播數據,此種技術主要應用到雲服務商對私有雲伺服器進行構建。但是從價格方面分析,SAN計算構建硬體的成本價高,必須將SAN架構伺服器價格作為依託,從價格方面分析並實現該種技術,可以適當降低該種技術的性能和成本,獲得比較低廉、性能優越的技術,實現SAN中OBS集成文件系統的發展。

5網路雲計算技術在應用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雲計算發展問題是研究網路雲技術的主要問題,必須將雲計算發展中存在的數據安全保護作為主要對象,不斷對其進行研究。首先,在瀏覽器訪問雲中,瀏覽器是一種安全性能較差的應用,此缺點容易在用戶使用證書和人證方面發生泄漏,但是很多輸出和儲存數據都由雲服務提供商家供給,所以用戶不能直接對數據進行控制,導致服務提供者很有可能在沒有經過用戶統一的基礎上使用數據;其次,從雲端儲存分析發現,不同的應用程序會在雲端中被轉化為合法的機制,給用戶數據使用和安全提供了保證;再次,在應用服務層中,用戶使用數據和其他數據會發生變化,很難給用戶使用提供安全保護,所以必須使用安全有效的方式保護用戶隱私;在基層設施層中,如何進行數據用戶隱私保護、安全保護以及重視事故影響的數據丟失都是主要研究問題;除此之外,有很多安全標准和服務水平協議管理缺失會產生很大法律責任,導致法律和政策領域的安全問題損失均得不到有效處理。

6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技術的意義

計算機網路雲計算是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背景下衍生的一種新技術,對計算機設備容量提升和儲存空間的優化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使用SAN技術可以徹底改變計算機內部磁碟之間的比例,保證計算機群體使用的順利進展,增加SAN設備用戶,直接進行海量信息訪問。在此種系統構建下,雲計算可以在本台計算機的基礎上實現計算機控制和服務,同時進行遠程操作,給計算機群構建起分布式、全球資源機構,實現資源信息網平台的構建和應用。

7結語

在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下,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促進了雲技術的應用。雖然雲技術目前還處於初步探索階段,但是實用性較高,該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可以提升和各個行業的運行效率,還保證了信息使用的安全,其已成為信息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

[參考文獻]

[1]楊柯.分層技術在計算機軟體開發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軟體,2013(7):47-48.

[2]苗宇.分析計算機軟體安全檢測存在問題及措施[J].軟體,2013(10):119.

[3]徐愛蘭.計算機軟體開發中的分層技術探討[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2(24):162-163.

[4]李大勇.關於分層技術在計算機軟體中的應用研究與分析[J].計算機光碟軟體與應用,2014(20):78-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