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交換機和路由器分別工作在OSI的那一層
交換機工作在OSI的第2層-數據鏈路層,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第3層-網路層。
交換機內部的CPU會在每個埠成功連接時,通過將MAC地址和埠對應,形成一張MAC表。在今後的通訊中,發往該MAC地址的數據包將僅送往其對應的埠,而不是所有的埠。因此,交換機可用於劃分數據鏈路層廣播,所以是在數據鏈路層工作。
路由器是一種多埠設備,它可以連接不同傳輸速率並運行於各種環境的區域網和廣域網,也可以採用不同的協議。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兄帶緩三層-網路層,指導從一個網段到另一行橡個網段的數據傳輸,也能指導從一種網路向另一種網路的數據傳輸。
(1)計算機網路中交換機工作在擴展閱讀
OSI七層協議的不同工作內容介紹:
物理層: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羨模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協商數據交換格式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老闆。
② 路由器、集線器、交換機分別工作在OSI七層協議模型的哪一層
路由器三層(網路層);
集線器一層(物理層);
普通交換機二層(數據鏈路層)。
現在也有工作在第三層的交換機。
OSI七層網路模型由下至上為1至7層,分別為物喊旦理層(Physical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會話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很簡單,就是應用程序。這一層負責確定通信對象,並確保由足夠的資源用於通信,這些當然都是想要通信的應用程序乾的事情。
表示層,負責數據的編碼、轉化,確保應用層的正常工作。這一層,是將我們看到的界面與二進制間互相轉化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語言與機器語言間的轉化。數據的壓縮、解壓,加密、解密都發生在這一層。這一層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將數據處理為不同的格式,表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文件擴展名。
會話層,負責建立、維護、控制會話,區分不同的會話,以及提供單工(Simplex)、半雙工(Half plex)、全雙工(Full plex)三種通信模式的服務。我們平時所知的NFS,RPC,X Windows等都工作在這一層。
傳輸層,負責分割、組合數據,實現端到端的邏輯連接。數據在上三層是整體的,到了這一層開始被分割,這一層分割後的數據被稱為段(Segment)。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連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連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務,流控(Flow control)等都發生在這一層。
網路層,負責管理網路地址,定位設備,決定路由。辯滾我們所熟知的IP地址和路由器就是工作在這一層。上層的數據段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包(Packet),包有兩種,一種叫做用戶數據包(Data packets),是上層傳下來的用戶數據;另一鄭灶擾種叫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 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發出來的,用來和其他路由器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
數據鏈路層,負責准備物理傳輸,CRC校驗,錯誤通知,網路拓撲,流控等。我們所熟知的MAC地址和交換機都工作在這一層。上層傳下來的包在這一層被分割封裝後叫做幀(Frame)。
物理層,就是實實在在的物理鏈路,負責將數據以比特流的方式發送、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