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中小學計算機網路教室建設標准

中小學計算機網路教室建設標准

發布時間: 2024-03-08 00:15:07

⑴ 50分 求計算機主題的教室設計方案!

計算機網路教室設計方案

前 言
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的社會。隨著信息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的不斷推廣,使得網路不僅僅是簡單地聯接多台計算機,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合作交流的環境。
而計算機網路教室建設的目標就是將各種不同應用的信息資源通過高性能的網路設備互聯,形成intranet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教室相連接,同時對外通過路由設備接入廣域網,最終建成一個以計算機教學校園區域網絡系統。校園網將與國際互聯網相連,不僅可從在網上宣傳自己同時獲取internet網上的教育資源,形成結構合理、內外溝通的校園計算機網路系統。我們還可以在網路系統基礎上不斷完善滿足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軟體環境,進一步開發各類信息庫和應用系統,為學校各類人員提供充分的網路信息服務。
XX進修校網路教室 的建設將為學校的日常教學管理以及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平台,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促進教育改革。本方案就是以XX進修校提出的需求為依據,結合教育行業的業務特點,採用當今主流的網路技術為學校提供的一個經濟實用、先進可靠、效率高、擴展性好的綜合布線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教室解決方案。
1、 XX進修校計算機網路教室工程建設總體要求
A、 計算機網路教室工程建設主要包括了新機房建設及利用原有的設備(投影儀)布線改造和新增布線等工作;
B、 要求網路建成後可為視/音頻點播、校務教務管理軟體等應用提供高性能的硬體平台,能提供WEB、E-MAIL等服務;
C、 教師機和學生機之間通智能交換機採用百兆乙太網技術;
D、 選擇性價比較好的廣域網接入方式,可對接入網際網路的各網路用戶進行許可權控制;
E、 選擇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教學軟體平台,集成各種信息介面,包括教室終端點播應用、教學資源互連、對外聯絡平台等。
2、 技術目標
根據XX校的需求,對計算機網路教室作了設計,技術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先進性目標:先進的設計思想、網路結構、開發工具,採用市場覆蓋率高、標准化和技術成熟的軟硬體產品。
2、實用性目標:建網時應充分考慮利用和保護現有資源,充分發揮設備效益,要保證系統和應用軟體的全中文界面,並具有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兼容性強,使用戶能最方便地實現各種功能。
3、開放性目標:系統設計採用開放技術、開放結構、開放系統組件和開放用戶介面,以利於網路的維護、擴展升級及與外界信息的溝通。
4、適應性目標:採用積木式模塊組合和結構化設計,使系統配置靈活,使XX校在今後發展中具有強大的可增長性和強壯性,方便管理和維護。
5、可擴展性目標:網路規劃設計要滿足學校不斷發展的要求,還要滿足因技術發展需要而實現低成本擴展和升級的需求。
6、可靠性目標:具有容錯功能,能滿足學校所在地的環境、氣候條件,抗干擾能力強,對網路的設計、選型、安裝、調試等各環節進行統一規劃和分析,確保系統運行可靠。
7、安全性目標: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有可靠的防病毒措施,防止數據受侵襲和破壞。
8、經濟性目標:投資合理,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本工程建設、使用、管理工作的不斷規范,盡可能地對本工程總體設計的各個技術目標進行量化。
3、 網路設計架構
根據學校要求,我們以如下框架為藍本設計計算機網路教室:
XX進修校計算機網路教室為主幹100M (未來可升級為千兆)、工作站桌面10/100M自適應系統,中心交換機為D-LINK數碼智能交換機DCS-3628S 1台,接D-LINK16口交換機兩台和學生機相連接。
採用1台國際知名品牌的戴爾雙核2.8G台型伺服器作為課件、視頻及資料庫伺服器。
使用國際知名品牌的東芝筆記本電腦作為教師機,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方便教師備課和教學。
採用國內最好的品牌電腦—聯想台式機作為學生機,既保證計算機的穩定性,又有檔次上的提升,關鍵是聯想電腦的一流售後服務,為學校計算機網管解決了維護中的實際困難。
正版教學軟體:1、教學功能,包括屏幕廣播、屏幕監視、聲音廣播、雙人對講、多人會話、聲音監聽、影音廣播、網上討論、電子畫板、發布消息、發布文件、收取文件、提交文件等功能,這些都是老師上課時最常用的功能。
2、教學管理功能,凌波多媒體教室的教學管理功能可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包括班級模型、分組管理、點名簽到、鎖定電腦、黑屏肅靜、電子舉手、撥網線保護、屏幕日誌、禁止運行某些程序等。
3、維護方面,為方便老師對多媒體教室的維護,凌波多媒體教室提供遠程設置、遠程開機、遠程關機、遠程重啟、遠程遙控、電腦信息、音量設置、顯示解析度及色彩設置等功能。
網路操作系統採用WINDOWS XP正版,資料庫系統採用SQL SERVER2003。
通過電信寬頻接入互聯網。

配置神州數碼LINK-MANAGER網管軟體,可以軟體控制接入埠的開關,監視埠狀態,方便進行遠程管理。
配置浙江大學開發的校園網管理平台、資源庫管理平台、小學資源庫,以及網上素材製作系統與網站信息發布系統。
通過部署專業的防黃軟體美萍反黃衛士,嚴格屏蔽用戶訪問有色情、暴力、反動等內容的網站。
4、網路分期規劃
雖然XX進修校暫時只是建設計算機網路教室,但我們前瞻性的幫助學校以後可能進行的網路建設,以循序漸進的方針進行,在投資成本的約束下實現功能、可拓展能力、可維護性及社會效益等多方利益的最大化。
中期規劃內容包括:幾年以後可能建設校園網,開通遠程教育網路,接入更多用戶,建立豐富的校園資源體系,培訓更多的學生老師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獲得知識和技能上的提升。
未來規劃包括實現網路教室計算機的升級,拓展網路出口帶寬,增加電教化設備等。
XX進修校計算機網路教室未來規劃應用將集中在如下主要幾個方面:
1、 多媒體電子教室
2、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教學)
3、 遠程教學(網上學校/網上教室)
4、 視頻點播/課件點播
5、 電子圖書館
6、 辦公自動化
7、 教學實時觀摩室
8、 教師電子備課室
5、網路結構拓撲圖
XX進修校計算機教室網路拓撲圖(全網示意圖)

註:依學校實際需要構建硬體配置,此圖僅為效果圖
5 :長方形教室布線方案
共布置8行,最後1行放置2張電腦桌,另外7行每行4張電腦桌,每2張電腦桌一組,組的橫向間距建議為0.6m,縱向桌間距建議為1.08m。如下圖所示:

6 XX進修校網路布線拓撲圖

7、計算機教室環境要求
一個好的計算機教室將能有效保障計算機設備、網路設備和其他電氣設備的可靠運行,在此我們提出機房建設的要求,供XX進修校參考借鑒。
A. 計算機教室場地
部位:計算機教室房位於教學樓2樓。
面積:30平米
高度(建議):地板架空0.4米, 吊頂不低於0.6米, 機房凈高度不低於2.5米
B. 計算機教室供電
容量: 照明:5-10KVA
空調:10-20KVA
電腦:10KVA
要求: A.兩路供電: 照明/空調:15-30KVA
電 腦:10KVA
B. 頻率: 50Hz±0.05Hz
C. 電壓: 380V/220V±5V
D. 相數: 三相四線制
E. 等級相數: 一類供電, 採用1台UPS系統
C. 計算機教室接地
要求分二路接地:
交流接地:小於等於4 歐姆
直流接地:小於等於1 歐姆
上述直流接地應採用獨立於建築物公共接地/避雷接地的獨立接地系統或設立獨立的弱電系統直流接地
D. 計算機教室照度
工作場地達到300至500勒克斯(LUX)(離地0.8米)
E. 樓板載荷
計算機教室房、電源間達到A級:大於等於500公斤/平方米
F. 計算機教室空調
A. 溫度:24小時保持18℃~22℃溫度變化率<5℃/小時
B. 濕度:24小時保持55%至65%
C. 送風:機房採用立櫃空調, 水平送風, 但要求良好的通風能力
8.網路結構設計
根據高性能網路設計原則,在網路系統的整體設計上,採用核心層和接入層兩層設計,即如下結構:
9.技術特點
9.1 VLAN技術
中心交換機擔負連接系統伺服器以及接入層的交換機。所以在中心交換機上要提供高速的連接埠、冗餘的處理和連接部件,滿足了這些條件,才可以較好地實現系統功能。
單純使用交換網路雖然在速度上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所有的網路節點都處於同一個廣播域內,大大增加了網路中所有設備之間的數據流量。隨著網路的不斷擴充,很有可能出現廣播風暴,導致整個網路無法使用。因此,在交換網路中引入了VLAN技術,通過虛擬區域網有效的劃分不同的廣播域。
總的來說,VLAN技術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優勢:
1.網路性能好
交換網路可以通過降低網路碰撞域的大小,實現提升共享介質網路性能的目的。此外,通過邏輯網路對用戶進行分組可以把功能或應用相近的設備或用戶組合在一起,限制廣播流量,提升網路性能。
2.易於管理和維護
VLAN技術可以根據變化的網路環境隨時對邏輯分組進行調節和改進,簡單,靈活,成本低廉。此外,VLAN可以對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網路設備進行集中的管理和配置,使大型網路更加易於管理和維護。
3.支持多種物理拓撲結構
VLAN技術可以在任何網路物理拓撲結構的基礎之上,將不同區域的設備連接在一起,建立一個虛擬的獨立廣播域,而且對網路的擴展和升級具有良好的支持功能。
4.網路更加安全可靠
VLAN技術可以在共享介質網路環境的基礎之上,提供附加的安全保障。網路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創建虛擬區域網把需要訪問關鍵信息的用戶與普通用戶區別開來組成獨立的虛擬網,使重要數據免受外界侵害。
9.2網管功能
接入交換機支持網管的功能來滿足整個網路的統一管理的需求,這樣才讓寬頻網路具有可控制、可管理的能力.如果隨著將來信息點逐漸的增多,網路逐漸的龐大以後,對用戶埠狀態不可預知,意味著所有來自用戶埠的問題都不能快速的得到解決。因此,對網路管理可應用堆疊管理的技術簡化網路管理的復雜性,還節省了IP地址。可通過統一對接入交換機發命令來管理接入設備,這樣簡化了管理的流程也降低了網路管理的成本,充分體現網路的整體價值。
9.3安全網路策略:
對虛網的劃分遵循IEEE802.1QVLAN標准,通過設置VTP(VLAN Trunk Protocol)來保證虛網跨越主幹並基於交換機埠進行劃分。通過虛網劃分,可防止非法或惡意的主機借用合法的網路介面替換原有的主機並訪問有關的網路資源,確保只有特別指定的主機才能被交換機認可。
a. 普通用戶組劃分在一個子網中,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規模用戶對系統核心的影響。可按用戶部門劃分虛網,更有效地提高系統性能。
b. 資料庫伺服器和其應用伺服器(Web)單獨在一個虛網中,其他應用系統也分別劃入各自虛網,減少相互影響。
c. 與其他網路的介面劃入獨立的虛網中。
d. 對於網路用戶組的IP地址可採用手工分配並綁定IP,杜絕非法用戶接入網路。
10.安裝與調試
安裝地點:XX進修校。
調試環境:
調試環境由用戶提供;我們書面提供具體的工作程序、工作內容、調試方法、調試結果及驗收標准,並徵得用戶的認可之後進行設備的調試安裝。
系統安裝調試:
施工前,確定各種設備、軟體的工作環境是否達一到要求。
然後,根據同學校制定好的工作程序、工作內容、調試方法、調試結果及驗收標准進行實施,具體包括各項子系統的安裝前基本測試和安裝後的基本測試。同時,安裝過程中做好記錄,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如屬產品質量問題則及時更換,其他問題則提供解決方法及問題原因。
安裝前的基本測試:
保證所提供的所有產品均為原生產廠家的產品,出廠時已經過嚴格的出廠測試。
所有產品開箱時資料齊全,設備外觀無任何碰撞損壞痕跡。
所有產品的配置和型號與合同配置清單完全符合,學校可派人核對。
通電自檢,確保設備正常進行。
安裝後的基本測試:
測試網路設備:測試網路設備的內存、軟體版本、每個埠的連通性及網路設備的設置。實現系統的正常運行,保證達到設備要求的性能和產品技術規格中的性能。
測試軟體產品:完成操作系統、管理軟體及應用軟體等軟體的安裝測試,實現正常運行,達到相應系統性能和產品技術規格中的性能要求。
系統聯調:
在完成各項子系統單獨的安裝測試並確保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接著進行整個系統的互聯和調試。根據整個系統的建設目標和系統規劃,對所有子系統進行聯網配置,使整個系統能夠連通並具有互為操作性、所有系統的設備能夠接通並正常運轉、所有軟體能夠在相應平台上正常運行。同時,利用網路管理軟體等手段,對系統(包括網路設備、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控測試,確保整個系統的優化運行。
系統試運行:
在系統的聯調之後,進行整個系統的試運行,提交系統運行報告。確保整個系統的性能和設備的運行狀況達到合同的要求和產品性能要求。同時,通過各種應用軟體的試運行,檢驗系統整體性能是否達到系統的性能要求。
整個系統的安裝調試過程都將提供相應的安裝測試報告。
測試調試階段
綜合布線子系統測試
竣工資料整理及交付
系統自檢及整改
系統培訓
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在系統安裝調試完成之後,我們會提供一個完整的測試計劃,在獲得雙方認可的情況下進行系統的測試驗收。
系統的測試驗收具體包括系統測試、產品驗收和系統驗收,由雙方共同進行。
系統測試:
系統的測試包括單項測試和網路聯機測試。
單項測試:各項子系統安裝完成後,進行產品自身性能的測試。具體包括網路設備的測試(檢測網路設備每個埠的連通性及網路設備配置情況)和軟體產品的測試(實現正常運行),確保達到各系統的性能指標要求。
網路聯機測試:系統安裝完成後,對所有采購的產品聯網運行,並進行相應的聯機測試和性能測試;同時利用網路管理軟體,對整個系統網路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測,整個系統的性能達到合同要求。
產品驗收:
1)本工程項目全部設備、軟體的型號、規格、數量、外型、外觀、包裝及資料、文件(如裝箱單、保修單、隨箱介質等)的驗收。
2)進行產品的性能和配置進行測試檢查,提供測試方案和測試報告。
3)安裝、局部配套設備的連接測試,確保硬體平台、軟體平台和網路平台的正常優化運行。
系統驗收:
驗收要求:各個單項產品的測試和網路系統聯機測試均滿足相應的性能要求。
驗收方式:雙方共同進行現場驗收。
驗收表格:《網路系統驗收報告》和《設備、軟體安裝驗收表格》。
驗收文檔:包括系統全部有關產品說明書、原廠家安裝手冊、技術文件、資料、及安裝、測試、驗收報告等文檔,及有關技術合作、維修、服務等文件副本。

⑵ 計算機機房建設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一、主機房內通道與設備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
1.用於搬運設備的通道凈寬不應小於1.5m;
2.面對面布置的機櫃或機架正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於1.2m;
3.背對背布置的機櫃或機架背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於lm;
4.當需要在機櫃側面維修測試時,機櫃與機櫃、機櫃與牆之間的距離不宜小於1.2m;
5.成行排列的機櫃,其長度超過6m時,兩端應設有出口通道;當兩個出口通道之間的距離超過15m時,在兩個出H通道之間還應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寬度不宜小於lm,局部可為0.8m。

二、人流、物流及出入口:
1.主機房宜設置單獨出入口,當與其他功能用房共用出入口時,應避免人流和物流的交叉。
2.有人操作區域和無人操作區域宜分開布置。
3.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內通道的寬度及門的尺寸應滿足設備和材料的運輸要求,建築入口至主機房的通道凈寬不應小於1.5m。
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絕緣體的靜電電位不應大於1kV。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二級。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內所有設備的金屬外殼、各類金屬管道、金屬線槽、建築物金屬結構等必須進行等電位聯結並接地。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⑶ 100分求校園區域網建設實施方案,急!!!

______學校數字化實驗學校建設實施方案

一、 現狀分析

技術條件:

1、 校園建立了區域網,實現了辦公、教學的網路聯系;信息技術中心能進行日常維護管理學校校園網路,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學校特色網站建立,教師、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優秀教學資源共享在網路上,進一步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價值。同時也促進了家長、社會與學校的聯系與關注。

2、 硬體逐步完善,普及了全校電腦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師生應用率高。

3、 各類信息化專用設備相繼到位,使學校各項相應工作都能通過科技手段予以獨立解決。

建設歷史:

1、 在校領導極重視和支持下,教師的觀念快速的轉變,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成果,促進了我校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進展。

2、 結合區校園信息化工程,建立校校通校園信息平台,逐步形成網路通訊、信息服務、教育管理為一體的信息化教育系統。

3、 建設網站,擴展容量,提高層次。建立了部分班級主頁和特長學生的個人主頁發揮師生主動性,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建立了骨幹教師個人主頁展示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的共享,開展網上交流。同時充分發揮校園網路優化教育信息功能,通過各年級、各學科的資源積累和整理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後輔導、考試等教學環節系統化、數字化,形成大容量的教學資源積累。

4、 學校全方位的管理、教育、教學、評價,包括學校的校務、教務、總務管理,教職員工、學生資料信息、工作會議學習的記錄,師生各路工作評價信息等檔案、學籍、學業管理的數字化體系及網路制度化管理。

5、 優化組合學校現有教育資源,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融視頻、網路、多媒體等多種方式為一體,讓師生形成多種類、多形式、多規格、多層次的教育教學空間。

6、 隨著校園信息網路的全面建設和多樣化發展,在理論上在實踐中我們不斷的探索發展。通過努力,我校的教育信息工作日趨完善成熟,特別是在管理、網路、培訓、應用等等已經慢慢形成了規模效應和規范體系,校園網站上的特色網頁越來越多,內容精彩紛呈,教師信息科技運用日趨成熟,校園網的升級服務,校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區領導的肯定與好評:在信息技術工作專項督導中被評定為「優秀」、同時獲得了區信息技術應用先進單位稱號。

課程整合:

1、 課題研究,形成特色

學校從97年起,開展讀書活動,培養學生學會閱讀,已成為我校辦學的特色。為了使學生在信息的獲取、交流等方面拓展能力,並使讀書從知識的積累過程轉變為科學的研究過程,從第五屆讀書節起,學校開展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小學生主題式探索性讀書能力的實踐研究」,此課題已成為中央電教館規劃類課題。讓學生圍繞一個感興趣的問題,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超文本的閱讀學習,培養學生多渠道地獲取信息、整理分析運用信息的能力。同時還建立了各級研究課題,與新基礎教育、學科整合教育、讀書活動、藝術特色、科技特色等等有機的融合起來;並已在各類課題論文評比中獲得了良好的成績。

一些基於教學網路環境下的拓展性課程的實踐研究和主體式探究性活動開始探索並卓有成效。如王綺老師與一年級語文組劉芸老師合作進行了《計算機多媒體互動式教學環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探索研究》的區級課題研究,骨幹教師則對《培養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研究》、《小學中年級學生美術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小學校合唱隊練聲訓練的研究》、《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寫作能力的探索研究》、《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研究》等課題進行了不斷的探索研究。《上海電教》02.4為我校作了現代教育技術實踐的專欄論文刊登,有9位教師的相關文章進行了交流;從學校管理、學生德育、新基礎研究、學科整合、教學個案以及科技探索等各方面進行了探索。

2、 學科教學,體現價值

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對知識信息的立體感性認識,使教師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來進行教學實踐,並通過信息化設備、軟體來設計教學方案,進行教學實踐,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自主意識。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學習、讀書、行為方面的良好習慣,並形成會學習、會自我學習、會利用資源學習的多元化學習。特別是學校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的諸如「居家安全」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即開發了學生的生活資源又通過網路的平台進行宣傳觀摩,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課堂研討,重建與發展

結合課程改革實施構築起了良好的課堂生態,對教學資源有了"新"的定位,讓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師生有了拓寬學科價值的意識,豐富了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具備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師生信息技術運用的水平提高了。實現了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目的,優化了課堂教學過程,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突出了現代教育技術與新基礎課堂教學整合效應。讓我們看到了信息技術已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服務我們的教學。

4、 興趣活動,發展特長

運用信息技術,組織各類興趣活動,能夠為學生的個性特長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我校信息技術類的興趣小組有多個,學習內容有:電腦繪畫、電子小報製作、網頁製作、運用單片機進行程序設計與製作等。還建立班級主頁和個人特色網頁,讓學生能通過網路進行學習探索、創作各類比賽及展示的作品、網路交流與發表以及進行資源積累與共享。

師生發展:

1、學校現代化建設需要動員所有教師參加應用,做有效的利用現代化條件輔助我們的教學。目前,全校教師積極參與了計算機等級達標考試,合格率基本達到99%,優秀率32%;有近20%的教師參加了信息科技教學軟體的區培訓,以培養一批能掌握先進技術的優秀教師,並將以點帶面發動他們的才智以帶動全校的數字化信息化教育的建設;在此基礎上學校大力支持教師家庭辦公信息化,以促進全體教師的均衡發展;同時開展了師生網路培訓、科技培訓、網頁培訓、應用維護培訓等一系列培訓活動,教師們能夠利用區域網進行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從整體上開拓了網路新資源,發展了我校信息化教育。

2、我校在已有的三年級信息科技課程、電腦興趣組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信息技術培訓,以計算機網路小組為依託,培養學生網路管理的能力,並參與特色網站建設,形成我校計算機的特色教育。並積極組織開展師生信息科技競賽活動,多人多次在市區級比賽中獲等第獎。

方向定位:

托校園網路與技術,發展基礎設施,實現兩網四室的數字化環境依託。

結合科研特色,發展學習型主題網站。

整合課堂教學,形成核心資源庫與學生、家校教育網路庫。

發展現代學校教育教學網路管理功能,實現全方位的數字化校園模式。

二、 發展目標與理論支持

1、 對數字化學校的理解:

「數字化學校」是建立在「校園網」基礎上的,是將網路多媒體技術融入多門學科的日常教學;是讓計算機成為教師的日常教學工具,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校園資源配置更優化,突破時空的限制,實現區域網、廣域網上的遠程教學和交互;讓協作學習存在於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創造更高效、更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數字化學校」將形成全方位數字化的管理、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包括學校的校務、教務、總務管理,教職員工、學生資料信息、工作會議學習的記錄,師生各路工作評價信息等檔案、學籍、學業管理的數字化系統;同時形成制度化網路管理,對職能部門和人員的崗位職責,教師考核指標和評估、獎懲均實現數字化、信息化。

「數字化學校」可以充分發揮網站的展示功能、資源共享功能、師生個性發展的舞台功能、家校社會一體化的教育功能。班級主頁和特長學生的個人主頁,促進學生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骨幹教師個人主頁以展示教師教育教學特色,實現資源和成果的共享,開展網上交流。開發學校數學特色網站,通過與外界的交流,發展自身的技術力量。同時充分發揮校園網路優化教育信息功能,通過各年級、各學科的資源積累和整理逐步將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反饋練習、課後輔導、在線考試等教學環節系統化、數字化,形成大容量、開放式的教學環境。同時為學生跨學科誇張節學習、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提供幫助。

2、在現有基礎上尋求突破:

通過校園網及其軟硬體的進一步建設發展,師生的全面熟練的應用,最終形成集教育教學、科研管理、師生活動、家校聯系等為一體的數字化教育環境,全面實現校園信息化。也就是在網路與硬體設施的基礎上,發展學生成長檔案、家長聯系互動、教學資源應用的核心資源庫,同時通過網路平台,從管理、教學、學習、資源、交流著手,形成中心集成的網路應用模式。

3、目標理論依據:

區局的大力支持與基礎建設,學校的不斷完善與探索,教師的努力實踐與積累,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同時包括管理應用的護駕;對數字化學校建設有了著力點和發展點。同時,與現階段工作相結合,二次開發門戶網站與管理應用平台,資源庫的繼續規范化與合理化,內外網應用的相輔相成;師生的應用水平逐步提高;

三、 具體實施計劃

1、 具體預期效果:

⑴、 校園網站日趨完善並形成互動效應和學習效應,各類學習性鏈接和資源開發應用不斷豐富, 形成網路學習新格局。

⑵、 管理網路信息化、科學化並具發展性效應;

⑶、 教學整合規模化,體現數字化成果效應;

⑷、 數字化學習行為方式有特色和區域效應。

2、 目標任務測評點:

管理工作

⑴、信息發布——後台管理,及時更新。

⑵、教育管理——用好教育局《OA電子政務》系統,實現學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動化。

⑶、教學管理——利用多媒體、網路技術實現高質量教學資源、信息資源和智力資源的共享與傳播,形成開放、高效的教學模式,通過對各類數據進行分析,作出客觀、公正、全面的教學質量評估。

⑷、教務管理——能通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對學生基本信息、招生信息檔案、專用教室和課表安排等進行網路管理,實現教務管理的網路化。

⑸、學習系統——教師無紙化備課、學生自主學習平台、學習資源的共建共享、電子圖書館、校本課程建設、與二期課改和新基礎教育實驗的融合等。

⑹、公共信息服務——通過學校門戶注冊登錄後,經統一身份認證,提供公共基礎數據查詢、一卡通、後勤、家校聯系、視頻點播、信息檢索等服務。

⑺、信息化維護:結合學校維護報修制度,及時維護或聯系公司,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開展。

教學工作

⑴、教研活動與科研同步發展。

⑵、教學研究與學生發展同步發展。

⑶、組織教學研討活動,促進教師發展。

⑷、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使其積極參與信息技術等級考和各類競賽活動。

培訓工作

⑴、開展學生信息管理員培訓,提高學生管理能力。

⑵、組織教師信息輔導員培訓,擴大校園信息化管理維護隊伍。

⑶、教師信息化運用與課程、教科研整合培訓工作,促進學校教育的信息化整體推進。

⑷、開展師生校園網應用培訓,豐富江小校園網,使其永遠煥發生命的活力。

發展性工作

⑴、更新網站,形成中心發展特點。

⑵、主題式讀書活動更具網路化,並形成學習型主題網站。

⑶、建成學生成長、家校互動、教學應用等資源庫。

⑷、教師教育信息技術應用項目評審工作,促進教師的信息化應用和提高。

⑸、 師生在線的學習、運用與推廣,以提高和開闊教師的教學視野。

⑹、 新聞信息的發布工作,及時宣傳校園教育教學活動。

⑺、 結合學校信息化發展的實際,不斷更新發展校園信息化的軟硬體。

7、 結果呈現:

⑴、 門戶網站的成功更新,開發網路拓展型課程並形成互動學習效果,建立學習型網站生成規模效應。

⑵、 各類教學環境達到數字化建設要求,並體現應用價值和效應。

⑶、 利用內外網建成江小核心網站資源庫和內網普及應用資源庫以達到不同對象對資源的分類、分許可權使用效果,同時實現規范管理與規范應用。

⑷、 教育教學優秀資源進行開發及應用。如:科研成果集、課例設計、學生教育集、課件、視頻等等。提升核心資源庫的教育價值。

⑸、 開發學生成長檔案庫,與家校聯系庫,加強學生的學習指導。

⑹、 管理網路化、辦公無紙化、培訓個性化。

⑺、 形成大網路環境下集管理、教學、學習、資源、交流功能的數字化特色學校。

四、 制度和保障

1、 管理基礎規范完整:

我校形成了「校園信息科技三級網路管理」

一級
二 級
三 級

校 長 室
信息技術中心
班 主 任

辦公室室長

資料室管理員

圖書管理員

總務處
協同管理維護

制定了《校園信息科技三級網路管理系統》、《辦公室電腦網路管理制度》、《教室電腦多媒體網路管理制度》、《電子備課室電腦網路管理制度》、《電子閱覽室電腦網路管理制度》、《電腦房電腦網路管理制度》、《現代學校設備管理制度》、《項目評審制度》、《列印製度》、《數碼照片檔案操作流程及規則》、《教師個人筆記本使用管理條例》、《計算機類設備管理》等發展性工作的許多系列的管理條例與制度、操作規則。同時結合不同的發展階段將及時地作相應的更新或調整,使得制度能隨著信息化應用的發展而發展。

學校也加大各方面信息化管理的舉措,從教學工作管理到科研工作,從教師組室交流、論壇講座到教師多元化考評,從民主議事到新聞宣傳形成了數字化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操作要求。

2、 應用基礎普及提高:

設備使用率100%,學校的管理、教育教學工作、各類會議活動基本上都採用了網路多媒體技術和設備。

教師使用層次不斷提高:文字處理 → PowerPoint課件製作 → Flash動畫 → Authorware → 視音頻技術、網路技術、網頁製作、視頻會議等等;並在區的電腦比賽中獲得課件的等第獎。

學生使用機會不斷增加:信息技術課、電腦網頁組、電腦小報組、電腦平面設計組、校園網吧(每天中午)、校園廣播包括教室中的一些學生活動都有體現。學生自主管理應用水平也逐步提高,學生已形成及普及了信息化的學習意識並在各類活動中得以體現,如:電子小報、視頻小品、科技競賽、等級考核、拓展型學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