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路由計算題
擴展閱讀
蘋果下載軟體全屏 2025-02-02 09:53:45
移動網路hd是否額外收費 2025-02-02 09:48:57

計算機網路路由計算題

發布時間: 2023-09-29 13:49:08

『壹』 關於一道【計算機網路】中路由器的題目,求助

(1)M0
(2)R2
(3)R4
(4)R3
(5)R4
解釋:
根據路由表得出:
網路范圍在:
開始IP地址: 結束IP地址:
128.96.39.0/25 128.96.39.127/25 下跳為M0
128.96.39.128/25 128.96.39.254/25 下跳為M1
128.96.40.0/25 128.96.40.127/25 下跳為R2
192.4.153.0/26 192.4.153.63/26 下跳為R3
默認 下跳為R4
128.96.39.10在128.96.39.0/25----128.96.39.127/25范圍內所以下跳為M0
128.96.40.12在128.96.40.0/25----128.96.40.127/25范圍內所以下跳為R2
128.96.40.151不在任何范圍內,所以只能走默認,下跳為R4
192.4.153.17在192.4.153.0/26----192.4.153.63/26范圍內所以下跳為R3
192.4.163.90不在任何范圍內,所以只能走默認,下跳為R4

全部手工輸出,請參考。

『貳』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及計算例題

指的是數據的傳送速率,也稱為數據率或者比特率, 單位是b/s 也有(千)kb/s(10的三次)  (兆)Mb/s(10的六次)  (吉)Gb/s(10的九次)  (太)Tb/s(10的十二次)  速率往往是指額定速率或標稱速率,而並非網路實際上運行的速率。

指的是某信道允許通過的信號頻帶范圍,代表網路中某信道傳送數據的能力,表示在單位時間內網路某信道中通過的「最高數據率」

在時間軸上,信號的寬度隨帶寬的增大而變窄。如下圖:

一條通信鏈路的「帶寬」越寬,其所能傳輸的「最高數據率」就越高

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的 實際的數據量 。其受網路的帶寬或網路的額定速率的限制。比如最大吞吐量也不會超過額定速率。

時延表示數據從網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    時延 = 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發送時延:發送數據時,數據塊從結點進入到傳輸媒體所需要的時間。公式如下:

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需要傳播一定的距離而花費的時間。公式如下:

對比:發送時延發生在機器內部的發送器中,一般發生在網路適配器中,與傳輸信道的長度沒有半點關系,而傳播時延發生在機器外部的傳輸信道媒體上,與信號的發送速率無關,和信號傳送的距離有關,信號傳送的距離越遠,傳播時延就越大。

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進行處理花費的時間。(比如差錯校驗、查找適當的路由)

排隊時延:分組經過網路傳輸時,經過多個路由器,當分組較多時就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排隊時延的長短取決於網路當時的通信量,且當網路的通信量很大時會發生隊列溢出,使分組丟失,相當於排隊時延無窮大。

對於高速網路鏈路,我們提高的僅僅是數據的發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鏈路上的傳播速率。 提高數據的發送速率僅僅是減小了數據的發送時延。

又稱為以比特為單位的鏈路長度。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被利用的, 完全空閑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信道利用率並非越高越好,打個比方:車子在道路上多了起來,道路的利用率變大了,道路被占滿了,但是道路變擁擠了,這樣就導致排隊時延的增大了。

2道小例題鞏固下公式:

『叄』 幫忙解答下這個計算機網路的題目,謝了

方法:用對應分組的IP地址同上面每組路由表的子網掩碼按位作與運算,結果與每組的網路號相比較,匹配的,則分組從該路由表項對應的出口轉發;沒有匹配項,則走預設路由。

(1)128.96.39.10
128.96.39.10^255.255.255.128=128.96.39.0 所以,匹配第一項,分組走介面0轉發

(2)128.96.40.12
128.96.40.12^255.255.255.128=128.96.40.0 所以,匹配第三項,分組走R2轉發

(3)128.96.40.151
128.96.40.151^255.255.255.128=128.96.40.128 沒有匹配項,走預設路由,分組走R4轉發

(4)192.4.153.17
192.4.153.17^255.255.255.192=192.4.153.0 所以,匹配第三項,分組走R3轉發

(5)192.4.153.90
192.4.153.90^255.255.255.192=192.4.153.64 沒有匹配項,走預設路由,分組走R4轉發

『肆』 計算機網路題目,急求過程

首先,B的路由條目N2 2 C和C的路由條目N2 1,即B->C->N2=2,C->N2=1。可以推出B->C=1;
則B路由表更新為:
目的網路 距離 下一跳路由器
N1 3 C
N2 2 C
N3 1 F
N4 5 G
N5 3 C
N6 1 C
N7 4 C

『伍』 急急急,高懸賞在線等!計算機網路路由表計算題

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由192.168.0.0開始廣播位是31,可使用IP為30個,這題目是29台計算機,所以用/27的就可以了,下一個子網一樣是由32到62可用,63為廣播位,第三個是64到94,95為廣播位。
路由表就得靠你自己了,由三個位置出發,路由器1的F1口到路由器2、3的F2口,然後路由器2分別配置到路由器1和路由器3的下一埠(非直連),再把路由器3配置由F2口分別到路由器1、2的F1口,以段配置就可以達到同一個網路三個子網了
望採納

『陸』 求解兩道計算機網路技術題目

第二題:

(1)每個分組大小1000b,頭100b,顯然每個分組的數據部分是1000-100=900b,而總數據大小是9000b,故需要9000/900=10個分組

(2)總的發送時延=總分組大小/數據傳輸速度=1000b*10個/10Mbps=1000微秒

(3)如圖所示,題目說了各個線路的傳輸速率都一樣是10Mbps,所以不用什麼迪傑斯特拉演算法求最短路徑,直接數路由器的個數就行了,最少的路由數當然是三個,就是最下面這條嘛

(4)分組在各個路由器內部的排隊處理時延是100微秒,那麼每個分組的時延就是100/10=10微秒

(5)這種分組交換的時延計算問題其實可以這樣看,先將總數據按電路交換算發送時延,再加上最後一個分組按報文交換計算的轉發時延,最後再加上一些傳播、排隊、處理等的時延即可。

總的發送時延就是(2)的1000微秒,最後一個分組第一次的發送時延已經包括在總發送時延裡面了,故只需計算它的轉發時延即可,轉發時延=(1000b/10Mbps)*3=300微秒,故總的發送加轉發時延是1000+300=1300微秒,然後總排隊處理時延=4*100=400微秒,總傳播時延=4*10=40微秒,故從H1發送到H2接收,總時延是1300+400+40=1740微秒

如果答案不對,那有可能是排隊處理時延指的是每個分組,也就是總排隊處理時延要再乘10,最後結果是1300+4000+40=5340微秒,相應的(4)就改為100微秒

大體的過程就是如此,其實出題人很仁慈了,一個一個問號帶你做,真正的考試應該沒有(1)(2)(3)(4)問,直接就是(5)求從發送到接收的總時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