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分懸賞:求計算機網路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B 5.C 9.C 13.D 17.A
2.A 6.C 10.D 14.B 18.D
3.C 7.D 11.B 15.C 19.C
4.A 8.B 12.C 16.A 20.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0個空,每小題1分,共20分)
21.資源
22.聯機多用戶
23.基帶
24.模擬數據
25.緩存(或緩沖)
26.選擇路由
27.邏輯
28.結構
29.網路操作系統
30.網路層
31.安全防護
32.介面
33.ODBC
34.物理
35.IEEE802.4
36.物理
37.網路體系結構
38.分支式
39.傳送
40.群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41.〔參考答案〕
(1)具有獨立數據處理能力
(2)連接在多用戶系統中
(3)計算機
42.〔參考答案〕
(1)通信信道的每一端可以是發送端,也可以是接收端(1分)
(2)在同一時刻里,信息只能有一個傳輸方向(2分)
43.〔參考答案〕
由於終端控制器中的緩沖區滿(1分),造成集中器終止(1分)對終端控制器進行繼續查詢(1分)
44.〔參考答案〕
(1)系統、數據、文件損壞
(2)自動恢復
(3)是一種技術
45.〔參考答案〕
(1)區別Internet上主機(伺服器)
(2)由32位二進制數組成號碼
(3)Internet中識別主機(伺服器)的唯一標識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6.〔參考答案〕
(1)信號轉換
(2)確保信源和信宿兩端同步
(3)提高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抗干擾能力
(4)實現信道的多路復用
47.〔參考答案〕
(1)通過對點對點的同步控制,使計算機之間的收發數據速率同步(2分)
(2)控制網路的輸入,避免突然大量數據報文提交(2分)
(3)接收工作站在接收數據報文之前,保留足夠的緩沖空間(1分)
48.〔參考答案〕
(1)支持復雜的多媒體應用(1分)
(2)相對傳統LAN擁有保證的服務質量(1分)
(3)良好的伸縮性(1分)
(4)提高生產率
(5)改進現有應用的性能
(6)為用戶網路提供帶寬
(7)保護用戶投資
(8)高頻寬
(9)低延時
(10)節省費用
49.〔參考答案〕
相同之處:
(1)都由計算機系統和通信系統聯合組成(2分)
(2)都是數據通信,所傳輸的是數據(2分)
區別:
信息網路的目的是進行信息交流,而計算機網路的目的是實現網路軟、硬體資源的共享。(1分)
50.〔參考答案〕
優點:
(1)節點暫時存儲的是一個個分組,而不是整個數據文件
(2)分組暫時保存在節點的內存中,保證了較高的交換速率
(3)動態分配信道,極大的提高了通信線路的利用率
缺點:
(4)分組在節點轉發時因排隊而造成一定的延時
(5)分組必須攜帶一些控制信息而產生額外開銷,管理控制比較困難
五、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51.〔參考答案〕
(1)設一個脈沖信號需要用4進制代碼表示的位數為M,則:
因為:log 4 4<log 4 8<log 4 16(3分)
所以:M=2(2分)
(2)設數據傳輸速率為S,則:
S=(1/0.002)·M(3分)
=1000bps(2分)
看一看有沒有你要的
Ⅱ 計算機網路復習題
1.
一個IP分為網路號和主機號,網路號是IP的前若干位。
究竟是幾位呢? 這就需要子網掩碼來標示。
子網掩碼的前n位為1後面全0時,標示相對應的IP地址網路號有n位。
所以255.255.255.0表示的意思是它所標示的IP地址 網路號 有8×3 = 24位,後8位是主機號。
(十進制255就是二進制11111111 八位)
255.255.255.248 是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
所以它的主機號有3位,主機號全0(即000)和全1(即111)不能用來表示主機。
主機號全0表示子網本身,主機號全1表示廣播地址。
那麼可以用來分配主機的 只有 2^3 (數學上的排列,3位可表示8個狀態) -2 = 6 台
6台主機。
2.
三次握手發生在TCP/IP協議中 面向連接 時的建立連接的方式。
A向B發出SYN(請求通訊) 這個請求通訊是A請求B
B向A發出ACK(應答)和SYN(請求通訊) 這個請求通訊是B請求A
A向B發出ACK(應答)
3.
IP協議是網路層的協議,
從數據鏈路層傳過來的幀 取下幀頭 就是網路層中的數據包 分為IP頭和內容
發送信息時它把上層要傳送的內容再加上一個IP頭成為數據包
然後交給數據鏈路層去加幀頭-再通過物理介質去傳送。
接受信息時,它把網路層接受到的IP數據包去掉IP頭(剩下內容) 上交高層。
給樓主補充一點,IP數據包的內容、IP數據包、IP數據報都稱為分組或包。
IP數據包是就面向無連接的通訊說的,IP數據報是就面向連接的通訊說的。
--------------------------------------------------------------------------------------
ARP協議是在數據鏈路層的地址解析協議 它能根據IP地址翻譯出MAC物理地址
為了正確地向目的主機傳送報文,必須把目的主機的32位IP地址轉換成為48位MAC物理地址
(IP是網路層使用 MAC是數據鏈路層使用 IP只管路由 MAC才要精確到機器、交換機)
為什麼在網路層不使用MAC? 因為它長唄,麻煩。而且IP只要實現路由就好,不必精確到機器。
--------------------------------------------------------------------------------------------------------------------
RARP剛好相反,是把MAC轉成IP 在網路層和之上,就是用IP了。不再使用MAC。
------------------------------------------------------------------------------------------------------
ICMP協議是TCP/IP協議族 網路層 上的 報文控制協議
主要用於在主機與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信息,包括報告錯誤、交換受限控制和狀態信息等。當遇到IP數據無法訪問目標、IP路由器無法按當前的傳輸速率轉發數據包等情況時,會自動發送ICMP消息。
補充一點給樓主,ICMP在面向連接和面向無連接都會用到,網上有流傳
ICMP只用於面向連接,這是不對的。
在面向無連接時,他們通過發送抑制報文控制流量。
4.
由於ARP對於任何IP都會進行翻譯成MAC
所以ARP攻擊是偽造一對IP地址和MAC地址實現ARP欺騙
首先它會產生大量的ARP通信量使網路阻塞
而且發出偽造的ARP響應包就能更改目標主機ARP緩存中的原本正確IP-MAC條目
造成網路中斷或信息錯計。
5.
地址聚合的意思是讓他們盡可能多的聚合在同一個子網中。
第一題中已經說過:網路號 = IP類 + 子網號
IP類就是A、B、C、D、E類IP,他們是對IP最大的劃分。
他們全部是202.193開頭 所以這些先不去管,只分析後面兩個數
最小的數字是96.0: 01100000 00000000
97.0: 01100001 00000000
98.0: 01100010 00000000
99.0: 01100011 00000000
103.0: 01100111 00000000
所以可以看出 只要取到01100就可以 後面搞成主機號就行
即子網掩碼是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 00000000
教樓主一個方法: IP聚合類問題 原來這幾個IP相同的部分
是聚合後的網路號
因為你可以把網路范圍擴大(網路范圍擴大表示網路號位要少),這樣主機數才增多。
但你不能用容納主機數最小的(網路范圍最小)網路來容納其他IP。他容納最小嘛。
只能容納自己這點東西。
個人意見,樓主斟酌
Ⅲ 求2014年四月自考計算機網路原理的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並將「答題紙」的相應代碼塗黑。錯塗、多塗或未塗均無分。
1.既可作為點—點線路通信子網又可作為廣播信道通信子網的拓撲是
A.星形拓撲 B.網狀形拓撲
C.樹形拓撲 D.匯流排形拓撲
2.下列機構中,負責網際網路RFC技術文件管理的是
A.ITU B.IETF
C.ANSI D.ISO
3.按照網路的交換方式劃分的網路類型中不包括
A.電路交換網 B.報文交換網
C.分組交換網 D.虛擬交換網
4.計算機網路各層次結構模型及其協議的集合稱為
A.互聯參考模型 B.網路概念框架
C.網路體系結構 D.網路結構描述
5.下列關於「面向連接服務」特點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傳輸數據前建立連接 B.每個分組要帶目的節點地址
C.收發數據的順序不變 D.通信協議復雜通信效率不高
6.下列網路協議中提供不可靠的用戶數據報傳送服務的是
A.ARP B.TCP
C.DNS D.UDP
7.TCP/IP參考模型中負責應用進程之間端—端通信的層次是
A.應用層 B.傳輸層
C.互連層 D.主機—網路層
8.規定DTE與DCE介面線的信號電平、發送器輸出—阻抗的物理層特性屬於
A.機械特性 B.電氣特性
C.功能特性 D.規程特性
9.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多址接入方法不包括
A.波分多址接入 B.頻分多址接入
C.時分多址接入 D.碼分多址接入
10.設碼元速率為3600Baud,調制電平數為8,則數據傳輸速率為
A.1200bps B.7200bps
C.10800bps D.14400bps
11.TCP埠號的范圍是
A.0~256 B.0~1023
C.0~65535 D.1024~65535
12.對模擬數據進行數字信號編碼的最常用方法是
A.相位調制 B.頻率調制
C.脈碼調制 D.振幅調制
13.ADSL服務採用的多路復用技術屬於
A.頻分多路復用 B.同步時分多路復用
C.波分多路復用 D.非同步時分多路復用
14.下列關於數據交換技術特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報文交換不能滿足實時通信要求 B.對於猝發式的通信電路交換最為合適
C.數據報方式中目的地要重組報文 D.虛電路方式數據傳送前要設置虛電路
15.在廣域網中得到廣泛應用的網路拓撲結構是
A.環形拓撲 B.星形拓撲
C.網形拓撲 D.匯流排拓撲
16.HDLC的幀類型中用於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幀是
A.命令幀 B.信息幀
C.無編號幀 D.監控幀
17.既考慮拓撲結構又兼顧網路負載的靜態路由演算法是
A.最短路由選擇演算法 B.基於流量路由演算法
C.泛射路由選擇演算法 D.鏈路狀態路由演算法
18.在數據通信過程中發現或糾正差錯,把差錯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的技術和方法稱為
A.差錯控制 B.流量控制
C.鏈路控制 D.擁塞控制
19.下列關於IP協議基本任務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IP不保證服務的可靠性 B.IP提供面向連接的數據報傳輸機制
C.IP不檢查被丟棄的報文 D.在主機資源不足時可能丟棄數據報
20.在TCP/IP網路中,站點發送ARP請求所用的方式是
A.單播 B.組播
C.轉播 D.廣播
21.下列網路協議中,使用埠號為25的是
A.HTTP B.TELNET
C.SMTP D.GOPHER
22.IEEE802.3MAC幀的前導碼中每個位元組的比特模式為
A.01111110 B.10101010
C.10000001 D.10101011
23.無線區域網中為實現傳輸介質共享而採用的協議是
A.CSMA/CA B.F'TP
C.CSMA/CD D.SDP
24.應對網路被動攻擊通常採取的手段是
A.檢測恢復 B.預防
C.數據加密 D.認證
非選擇題部分
注意事項:
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25.在廣播式網路中,發送報文分組的目的地址有單播地址、多播地址和________地址。
26.涉及用於協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的網路協議要素是________。
27.令牌環網上最嚴重的兩種錯誤是________和數據幀無法撤銷。
28.網際網路支持的永久組地址224.0.0.1代表________中所有的系統。
29.傳輸層地址是主機上的某個________使用的埠地址。
30.CSMA協議與ALOHA協議的主要區別是多了一個________機制。
31.若使採用4B/5B編碼的FDDI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00Mbps,則信道的信號速率應達到________。
32.千兆乙太網為了確保最小幀長為64位元組,同時維持網路直徑為200m,採用了數據包分組和________兩種技術。
33.TCP協議用於控制數據段是否需要重傳的依據是設立________。
34.藍牙(Blue Tooth)是一種短距離的________技術標準的代稱。
35.ATM信元長度為53個位元組,其中信元頭的長度為________個位元組。
36.WAP是一種用在無線通信設備的移動通信技術,其功能類似於網際網路上的________協議。
37.TagSwitching技術的基本思想是增強廣域網________的路由/轉發能力。
38.保護數據不受主動攻擊(數據的偽造和變動)的措施稱為________技術。
39.交換機可以用來分割LAN、連接不同的LAN或擴展LAN的__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0.簡述星形網路拓撲結構的優缺點。
41.簡述Go-back-N策略的基本原理。
42.簡述IP協議(包括主機和網關)對輸入數據報的處理過程。
43.簡述目前數字簽名的基本過程。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4.已知一個IP數據報中攜帶了TCP報文,計算該TCP報文中數據段的最大理論長度。
(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45.已知信道帶寬為6KHz、採用四相調制技術,分別計算在不考慮雜訊情況下和信噪比為30dB情況下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46.若採用同步時分復用TDM技術,一條帶寬1.92Mbps的線路可以復用多少條64Kbps的信道?該線路上1秒鍾最多可以傳輸多少個乙太網的數據幀?(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47.在令牌環網中,設傳輸速率為1Mbps,傳播速率為2×108m/s,則該環網介面中的1位延遲相當於多少米電纜?若該令牌環網的電纜長度為10Km、有40個站點,每個站點的介面引入1位延遲,則環網的等效位長度是多少比特?(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五、應用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48.說明IPv4地址的組成結構並畫出A、B、C三類IP地址的格式,給出它們的表示範圍。
49.題49圖為撥號用戶訪問Internet的示意圖。請從以下A~K的備選答案中為圖中(1)至(6)選擇具體的協議。
A. PPP B. SDLC C. HDLC
D. DNS E. IP F. TCP
G. HTTP H.RS-232C I. SMTP
J. OSPF K. POP3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Ⅳ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1、運算器和控制器屬於計算機的(C ) A、外部設備B、內存C、CPUD、系統軟體2、數據傳輸速率是Modem的重要技術指標,單位為( A )A、b/sB、Bytes/SC、KB/SD、MB/S3、計算機的核心部分是( C )A、操作系統B、硬碟XC、CPUD、內存4、Intranet採用的協議為( A)A、TCP/IPB、PX/SPXC、SET/SSLD、X.255、顯示器和列印機屬於計算機系統中的( C )A、輔助存儲器B、輸入設備C、輸出設備D、軟體系統6、( D)是隨機存取存儲器。A、CPUB、內存C、ROMD、RAM7、按照計算機軟體系統的分類,SQL2000屬於(D )A、通用軟體B、操作系統C、語言處理系統D、資料庫管理系統8、( B)的實際名稱叫非易失隨機訪問存儲器(NVRAM),特點是斷電後數據不消失,因此可以作為外部存儲器使用。A、快閃記憶體B、內存C、ROMD、硬碟9、大多數區域網採用以中央結點為中心與各結點連接的方式,按拓撲結構分,這屬於( B )結構。A、環型B、星型C、匯流排型D、多邊型10、一條實際的傳輸介質,如雙絞線可包含( D )信道。A、1個B、2個C、3個D、多個1 (多選) (B )和(C )統稱為外部設備。P1
A.存儲器 B.外存儲器 C.輸入輸出設備 D.外圍設備
2 (多選) 微型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分有( ABC)和其它外圍設備等。P1
A.存儲器 B.輸入輸出設備 C.CPU D.掃描儀
3 (單選) (C)是指組成計算機的任何機械的、磁性的、電子的裝置或部件。 P1
A.計算機軟體 B.計算機軟體系統 C.計算機硬體 D.計算機硬體系統
5 (多選) 不論大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還是微型計算機,都是由( A)和(B )兩大部分組成。 P1
A.計算機硬體系統 B.計算機軟體系統 C.計算機系統 D.計算機輔助工具
6 (多選) 微型計算機的內存根據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為(A )和( D) P3
A.RAM B.DVD C.CD-ROM D.ROM
7 (單選) CPU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是主頻,主頻越(B ),表明CPU的運算速度越快,當然性能也越好。 P2
A.低 B.高 C.中等 D.一般
8 (單選) (B )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對數據的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邏輯判斷等操作。 P2
A.控制器 B.運算器 C.計算器 D.存儲器
9 (多選) 中央處理器稱為CPU,它主要由( C)和( A)組成,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P1
A.控制器 B.計算器 C.運算器 D.數據機
10 (多選) 文字處理軟體按功能分,大致有以下幾大類( BAC)。 P8
A.具有較完備功能的文字處理軟體 B.簡單的文本編輯程序
C.專業印刷排版系統 D.表格處理軟體
11 (多選) 根據開發方式和適用范圍,應用軟體又可分為(B )和(C)。 P8
A.文字處理軟體 B.通用應用軟體 C.定製應用軟體 D.管理系統軟體
12 (單選) 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中,( C)具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對計算機的硬體、軟體資源和數據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 P7
A.語言處理系統 B.資料庫管理系統 C.操作系統 D.常用服務程序
13 (單選) ( B)包括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和常用服務程序等。 P7
A.應用軟體 B.系統軟體 C.定製軟體 D.輔助開發軟體
14 (單選) 在Internet上所有主機都有一個」名字-地址」及」地址-名字」的映射,完成這一映射的系統叫做域名系統。那麼,完成」名字-地址」映射的過程叫( D)。 P16
A.反向解析 B.逆向解析 C.順向解析 D.正向解析
15 (單選) 每個IP地址由網路地址和 ( B)兩部分組成。 P15
A.伺服器地址 B.主機地址 C.客戶機地址 D.域名地址
16 (單選) 區域網作用范圍小,分布在一個房間、一個建築物或一個企事業單位。地理范圍在10m~1km。傳輸速率在( C)以上。P10
A.1.5Mbps B.2Mbps C.1Mbps D.10Mbps
17 (多選) 決定區域網 特性的主要技術要素有:(ABC )。 P12
A.網路拓撲 B.傳輸介質 C.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D.區域網傳輸協議
18 (多選) 計算機網路按分布距離可分為(ACD )。P10
A.區域網 B.互聯網 C.廣域網 D.城域網
19 (多選) 常用的數據交換技術有:(ABD )。P20
A.線路交換 B.報文交換 C.端到端交換 D.分組交換
20 (單選) 數據通信系統是指以計算機為中心,用通信線路與數據終端設備連接起來,執行( A)的系統。P16
A.數據通信 B.線路通信 C.單工通信 D.雙工通信
21 (單選) (C )是將組成字元的各個比特按順序逐位地在信道上傳輸。 P18
A.並行傳輸 B.基帶傳輸 C.串列傳輸 D.頻帶傳輸
22 (多選) 通信的目的是信息傳輸。那麼,通信的三要素是( ABC)。 P16
A.信源 B.載體 C.信宿 D. 信道
Ⅳ 誰有計算機網路第五版期末試題的給我來一份 快要考試了,跪求!!!!
計算機網路 第五版 期末考試 (1)2011-07-04 11:13
第一章
1.三網:電線網路,有線電視網路,計算機網路
2.計算機網路為用戶提供的最重要的兩個功能:連通性,共享性
3.網路是由若干結點和連接這些結點的鏈路組成。
4.網際網路是世界上最大的互連網路。
5.網路把許多計算機連接在一起,網際網路把許多網路連接在一起。
6.網際網路發展的三階段:
(1)從單個網路ARPANET向互聯網發展的過程。
(ARPANET:網際網路之父,第一個投入運行的分組交換網)
(2)建成了三級結構的網際網路。(internet 互聯網或網際網路)
(3)逐漸形成了多層次的ISP結構的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
7.網際網路體系結構委員會(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設有兩個工程部:
網際網路工程部IETF(engineering task force),網際網路研究部IRTF
8.制訂網際網路的正式標准要經過以下四個階段:
網際網路草案,建議標准,草案標准,網際網路標准。
9.網際網路的組成:邊緣部分,核心部分
10.在網路邊緣部分的端系統中運行的程序之間的通信方式分為:
客戶伺服器方式(C/S方式),對等方式(P2P方式)。
11.客戶和伺服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兩個應用進程。(客戶程序,伺服器程序)
本來是指計算機進程(軟體)。
12.客戶是服務請求者,伺服器是服務提供者。
13.客戶程序:①被客戶調用後,在通信時主動向遠地伺服器發起通信(請求服務)。因此客戶程序必須知道伺服器程序的地址。②不需要特殊的硬體和很復雜的操作系統
14.伺服器程序:①是一種專門用來提供某種服務的程序,可同時處理多個遠地或本地客戶的請求。②系統啟用後即自動調用,並一直不斷的運行著,被動的等待並接受來自各地客戶的通信請求。因此伺服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戶程序的地址
15.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的關鍵部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
16.分組交換的特點:分組交換採用存儲轉發技術。①在發送報文前,先將較長的報文劃分成一個個更小的等長的數據報。②在每一個數據報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組成的首部後,就構成一個分組。③路由器收到一個分組,先暫時存儲起來,在檢查首部,查找路由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找到合適的介面轉發出去,把分組交給下一個路由器。④這樣一步步的以存儲轉發方式,把分組交付給最終的目的主機。
17.計算機網路,根據不同的作用范圍分為:
①廣域網(WAN wide area network) 幾十到幾千公里
②城域網(MAN metropolition) 5~50km
③區域網(LAN local) 1km左右
④個人區域網(PAN) 10m左右
18.不同使用者的網路:公用網,專用網
19.法律上的國際標准:OSI/RM (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reference model)
事實上的國際標准:TCP/IP
20.網路協議:為進行網路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
由以下三要素構成:
①語法:數據與控制信息的 結構或格式
②語義:需要發送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 以及 做出何種響應
③同步: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21.分層可以帶來的好處:各靈結易能
①各層之間是獨立的 ②靈活性好 ③結構上可分割開
④易於實現和維護 ⑤能促進標准化工作
22.體系結構:計算機網路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
23. OSI 7層: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 網路層 運輸層 會話層 表示層 應用層
TCP/IP 4層:網路介面層 網際層 運輸層 應用層
五層協議: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 網路層 運輸層 應用層
24.應用層:直接為用戶應用進程提供服務。
運輸層:負責向兩個主機中進程之間的通信提供服務。
傳輸控制協議TCP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網路層:負責為分組交換網上的不通主機提供通信服務。
數據鏈路層:將網路層交下來的IP數據報封裝成幀,在兩個相鄰結點之間的鏈路上「透明」的傳送幀中的數據。
物理層:透明的傳送比特流。
25.實體:任何可以發送或接收信息的硬體或軟體進程。
協議:控制兩個對等實體(或多個實體)進行通信的規則的集合。
協議和服務的關系:在協議控制下,兩個對等實體間的通信使得本層能夠向上一層提供服務。要實現本層協議還需要使用下面一層所提供的服務。
協議和服務的區別:①首先,使用本層服務的實體只能看見服務而無法 看見下面的協議。下面的協議對上面的實體是透明的。
②其次,協議是「水平」的,服務是「垂直」的。
26. everything over IP: TCP/IP協議可以為各式各樣的應用提供服務。
27. IP over everything: TCP/IP協議允許IP協議在各式各樣的網路構成的互聯網上運行。
第二章
1.根據信號中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方式的不同,信號可分為:
模擬信號(連續信號),數字信號(離散信號)
2.從通信雙方消息交互的方式來看:單向通信(單工通信),
雙向交替通信(半雙工通信),雙向同時通信(全雙工通信)。
3.基帶信號:來自信源的信號
4.基帶調制:交換後的信號仍然是基帶信號
5.帶通信號:經過載波調制後的信號
6.最基本的帶通調制方法:調幅(AM),調頻(FM),調相(PM)
7.奈氏准則:在任何信道中,碼元傳輸速率是有上限的,傳輸速率超過此上限,就會出現嚴重的碼間串擾問題,使接收端對碼元的判決(或識別)成為不可能。
8.信噪比:信號的平均功率/雜訊的平均功率 即S/N
9.香農公式:C = W log2(1+S/N) b/s
表明:信道的帶寬或信道中的雜訊比越大,信息的極限傳輸速率就越高。
10.導向傳輸媒體:①雙絞線(屏蔽雙絞線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雙絞線UTP)②同軸電纜 ③光纜(多模光纖,單模光纖)
11.最基本的復用:頻分復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時分復用TDM
12.脈碼調制PCM(pulse code molation)體制:由於歷史上的原因,PCM有兩個互不兼容的國際標准,即北美的24路PCM(簡稱T1,V=1.544Mb/s)和歐洲的30路PCM(簡稱E1,V=2.048Mb/s,我國採用的)
13.寬頻接入技術:
①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數字用戶線)
用數字技術對現有的模擬電話用戶線進行改造
②光纖同軸混合網(HFC網,hybrid fiber coax)
③FTTx技術: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家),FTTB(光纖到大樓),
FTTC(curb光纖到路邊)
第六章
1.域名系統 DNS:基於的運輸層協議:TCP或UDP 埠:53
com(公司企業) gov 政府部門 e 教育機構 mil 軍事部門
採用劃分區的方法來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域名是按照自右到左逐漸減小的多層排列方式。
2.文件傳送協議 FTP協議:基於的運輸層協議:TCP 埠:21
3.簡單文件傳送協議 TFTP:基於的運輸層協議:UDP 埠:69
4.遠程終端協議 TELNET: 基於的運輸層協議: TCP 埠:23
5.統一資源定位符 URL :是對可以從網際網路上得到的資源的位置和訪問方 法的一種簡潔的表示。
HTTP協議: 基於的運輸層協議:TCP 埠:80
6.簡單郵件傳送協議 SMTP
發送郵件使用SMTP
讀取郵件使用POP3和IMAP
Ⅵ 計算機網路原理試題:長10km、16Mbps、50個站點的令牌環中,每個站點引入1位延遲,信號傳播速度為200m/us
正確答案:
(1)設一位的延遲相當於N米長的電纜,
N/200m/us×16Mbps=1,得N=12.5米。
(或者這樣思考:1位時延=1bit/16Mbps=1/16us,相當於1/16us×200m/us=12.5米)
(2)環的比特長度=信號傳輸時延×數據傳輸速率+介面延遲位數,即,環的比特長度為:
10km/200m/us×16Mbps+50×1=850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