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網路連接線纜的變革
擴展閱讀
成都平板電腦兼職 2025-02-04 20:20:43
瀏覽器如何設置網路安全 2025-02-04 20:18:00

網路連接線纜的變革

發布時間: 2023-09-11 06:33:50

❶ 誰能介紹一下光纖通信

光纖通信技術(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s)從光通信中脫穎而出,已成為現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現代電信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光纖通信作為一門新興技術,其近年來發展速度之快、應用面之廣是通信史上罕見的,也是世界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志和未來信息社會中各種信息的主要傳送工具。
光纖即為光導纖維的簡稱。光纖通信是以光波作為信息載體,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通信方式。從原理上看,構成光纖通信的基本物質要素是光纖、光源和光檢測器。光纖除了按製造工藝、材料組成以及光學特性進行分類外,在應用中,光纖常按用途進行分類,可分為通信用光纖和感測用光纖。傳輸介質光纖又分為通用與專用兩種,而功能器件光纖則指用於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頻、倍頻、調制以及光振盪等功能的光纖,並常以某種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現。光纖通信之所以發展迅猛,主要緣於它具有以下特點:
(1)通信容量大、傳輸距離遠;一根光纖的潛在帶寬可達20THz。採用這樣的帶寬,只需一秒鍾左右,即可將人類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資料傳送完畢。目前400Gbit/s系統已經投入商業使用。光纖的損耗極低,在光波長為1.55μm附近,石英光纖損耗可低於0.2dB/km,這比目前任何傳輸媒質的損耗都低。因此,無中繼傳輸距離可達幾十、甚至上百公里。
(2)信號串擾小、保密性能好;
(3)抗電磁干擾、傳輸質量佳,電通信不能解決各種電磁干擾問題,唯有光纖通信不受各種電磁干擾。
(4)光纖尺寸小、重量輕,便於敷設和運輸;
(5)材料來源豐富,環境保護好,有利於節約有色金屬銅。
(6)無輻射,難於竊聽,因為光纖傳輸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纖以外。
(7)光纜適應性強,壽命長。
(8)質地脆,機械強度差。
(9)光纖的切斷和接續需要一定的工具、設備和技術。
(10)分路、耦合不靈活。
(11)光纖光纜的彎曲半徑不能過小(>20cm)
(12)有供電困難問題。
利用光波在光導纖維中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由於激光具有高方向性、高相乾性、高單色性等顯著優點,光纖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所以又叫做激光-光纖通信.
光纖通信的原理
光纖通信的原理是:在發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信息(如話音)變成電信號,然後調制到激光器發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強度隨電信號的幅度(頻率)變化而變化,並通過光纖發送出去;在接收端,檢測器收到光信號後把它變換成電信號,經解調後恢復原信息.
光纖通信是現代通信網的主要傳輸手段,它的發展歷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經歷三代:短波長多模光纖、長波長多模光纖和長波長單模光纖.採用光纖通信是通信史上的重大變革,美、日、英、法等20多個國家已宣布不再建設電纜通信線路,而致力於發展光纖通信.中國光纖通信已進入實用階段.
光纖通信的誕生和發展是電信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與衛星通信、移動通信並列為20世紀90年代的技術。進入21世紀後,由於網際網路業務的迅速發展和音頻、視頻、數據、多媒體應用的增長,對大容量(超高速和超長距離)光波傳輸系統和網路有了更為迫切的需求。
光纖通信就是利用光波作為載波來傳送信息,而以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實現信息傳輸,達到通信目的的一種最新通信技術。
通信的發展過程是以不斷提高載波頻率來擴大通信容量的過程,光頻作為載頻已達通信載波的上限,因為光是一種頻率極高的電磁波 ,因此用光作為載波進行通信容量極大,是過去通信方式的千百倍,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光通信是人們早就追求的目標,也是通信發展的必然方向。
光纖通信與以往的電氣通信相比,主要區別在於有很多優點:它傳輸頻帶寬、通信容量大;傳輸損耗低、中繼距離長;線徑細、重量輕,原料為石英,節省金屬材料,有利於資源合理使用;絕緣、抗電磁干擾性能強;還具有抗腐蝕能力強、抗輻射能力強、可繞性好、無電火花、泄露小、保密性強等優點,可在特殊環境或軍事上使用。
光纖通信的應用領域是很廣泛的,主要用於市話中繼線,光纖通信的優點在這里可以充分發揮,逐步取代電纜,得到廣泛應用。還用於長途干線通信過去主要靠電纜、微波、衛星通信,現以逐步使用光纖通信並形成了佔全球優勢的比特傳輸方法;用於全球通信網、各國的公共電信網(如我國的國家一級干線、各省二級干線和縣以下的支線);它還用於高質量彩色的電視傳輸、工業生產現場監視和調度、交通監視控制指揮、城鎮有線電視網、共用天線(CATV)系統,用於光纖區域網和其他如在飛機內、飛船內、艦艇內、礦井下、電力部門、軍事及有腐蝕和有輻射等中使用。
光纖傳輸系統主要由:光發送機、光接收機、光纜傳輸線路、光中繼器和各種無源光器件構成。要實現通信,基帶信號還必須經過電端機對信號進行處理後送到光纖傳輸系統完成通信過程。
它適合於光纖模擬通信系統中,而且也適用於光纖數字通信系統和數據通信系統。在光纖模擬通信系統中,電信號處理是指對基帶信號進行放大、預調制等處理,而電信號反處理則是發端處理的逆過程,即解調、放大等處理。在光纖數字通信系統中,電信號處理是指對基帶信號進行放大、取樣、量化,即脈沖編碼調制(PCM )和線路碼型編碼處理等,而電信號反處理也是發端的逆過程。對數據光纖通信,電信號處理主要包括對信號進行放大,和數字通信系統不同的是它不需要碼型變換。
光纖通信技術今後如何發展?
近來有人對光纖通信的發展情景,有些困惑。其一,在2000年IT行業的泡沫,使光纖通信的生產規模投入過大,生產過剩,IT行業中許多小公司倒閉。特別是光纖,國外對中國傾銷。其二,有人認為:光纖通信的傳輸能力已經達到10Tbps,幾乎用不完,而且現在大幹線已經建設得差不多,埋地的剩餘光纖還很多,光纖通信技術不需要更多的發展。
光纖通信的發展趨勢
1、光纖到家庭(FTTH)的發展
FTTH可向用戶提供極豐富的帶寬,所以一直被認為是理想的接入方式,對於實現信息社會有重要作用,還需要大規模推廣和建設。FTTH所需要的光纖可能是現有已敷光纖的2~3倍。過去由於FTTH成本高,缺少寬頻視頻業務和寬頻內容等原因,使FTTH還未能提到日程上來,只有少量的試驗。近來,由於光電子器件的進步,光收發模塊和光纖的價格大大降低;加上寬頻內容有所緩解,都加速了FTTH的實用化進程。
發達國家對FTTH的看法不完全相同:美國AT&T認為FTTH市場較小,在0F62003宣稱:FTTH在20-50年後才有市場。美國運行商Verizon和Sprint比較積極,要在10—12年內採用FTTH改造網路。日本NTT發展FTTH最早,現在已經有近200萬用戶。目前中國FTTH處於試點階段。
◆FTTH[遇到的挑戰:現在廣泛採用的ADSL技術提供寬頻業務尚有一定優勢。
與FTTH相比:①價格便宜②利用原有銅線網使工程建設簡單③對於目前1Mbps—500kbps影視節目的傳輸可滿足需求。FTTH目前大量推廣受制約。
對於不久的將來要發展的寬頻業務,如:網上教育,網上辦公,會議電視,網上游戲,遠程診療等雙向業務和HDTV高清數字電視,上下行傳輸不對稱的業務,AD8L就難以滿足。尤其是HDTV,經過壓縮,目前其傳輸速率尚需19.2Mbps。正在用H.264技術開發,可壓縮到5~6Mbps。通常認為對QOS有所保證的ADSL的最高傳輸速串是2Mbps,仍難以傳輸HDTV。可以認為HDTV是FTTH的主要推動力。即HDTV業務到來時,非FTTH不可。
◆ FTTH的解決方案:通常有P2P點對點和PON無源光網路兩大類。
F2P方案一一優點:各用戶獨立傳輸,互不影響,體制變動靈活;可以採用廉價的低速光電子模塊;傳輸距離長。缺點:為了減少用戶直接到局的光纖和管道,需要在用戶區安置1個匯總用戶的有源節點。
PON方案——優點:無源網路維護簡單;原則上可以節省光電子器件和光纖。缺點:需要採用昂貴的高速光電子模塊;需要採用區分用戶距離不同的電子模塊,以避免各用戶上行信號互相沖突;傳輸距離受PON分比而縮短;各用戶的下行帶寬互相佔用,如果用戶帶寬得不到保證時,不單是要網路擴容,還需要更換PON和更換用戶模塊來解決。(按照目前市場價格,PEP比PON經濟)。
PON有多種,一般有如下幾種:(1)APON:即ATM-PON,適合ATM交換網路。(2)BPON:即寬頻的PON。(3)OPON:採用通用幀處理的OFP-PON。(4)EPON:採用乙太網技術的PON,0EPON是千兆畢乙太網的PON。(5)WDM-PON:採用波分復用來區分用戶的PON,由於用戶與波長有關,使維護不便,在FTTH中很少採用。
發達國家發展FTTH的計劃和技術方案,根據各國具體情況有所不同。美國主要採用A-PON,因為ATM交換在美國應用廣泛。日本NTT有一個B-FLETts計劃,採用P2P-MC、B-PON、G-EPON、SCM-PON等多種技術。SCM-PON:是採用副載波調製作為多信道復用的PON。
中國ATM使用遠比STM的SDH少,一般不考慮APON。我們可以考慮的是P2P、GPON和EPON。P2P方案的優缺點前面已經說過,目前比較經濟,使用靈活,傳輸距離遠等;宜採用。而比較GPON和EPON,各有利弊。GPON:採用GFP技術網路效率高;可以有電話,適合SDH網路,與IP結合沒有EPON好,但目前GPON技術不很成熟。EPON:與IP結合好,可用戶電話,如用電話需要藉助lAD技術。目前,中國的FTTH試點採用EPON比較多。FTTH技術方案的採用,還需要根據用戶的具體情況不同而不同。
近來,無線接入技術發展迅速。可用作WLAN的IEEE802.11g協議,傳輸帶寬可達54Mbps,覆蓋范圍達100米以上,目前已可商用。如果採用無線接入WLAN作用戶的數據傳輸,包括:上下行數據和點播電視VOD的上行數據,對於一般用戶其上行不大,IEEES02.11g是可以滿足的。而採用光纖的FTTH主要是解決HDTV寬頻視頻的下行傳輸,當然在需要時也可包含一些下行數據。這就形成「光纖到家庭+無線接入」(FTTH+無線接入)的家庭網路。這種家庭網路,如果採用PON,就特別簡單,因為此PON無上行信號,就不需要測距的電子模塊,成本大大降低,維護簡單。如果,所屬PON的用戶群體,被無線城域網WiMAX(1EEE802.16)覆蓋而可利用,那麼可不必建設專用的WLAN。接入網採用無線是趨勢,但無線接入網仍需要密布於用戶臨近的光纖網來支撐,與FTTH相差無幾。FTTH+無線接入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2、光交換的發展什麼是通信?
實際上可表示為:通信輸+交換。
光纖只是解決傳輸問題,還需要解決光的交換問題。過去,通信網都是由金屬線纜構成的,傳輸的是電子信號,交換是採用電子交換機。現在,通信網除了用戶末端一小段外,都是光纖,傳輸的是光信號。合理的方法應該採用光交換。但目前,由於目前光開關器件不成熟,只能採用的是「光-電-光」方式來解決光網的交換,即把光信號變成電信號,用電子交換後,再變還光信號。顯然是不合理的辦法,是效串不高和不經濟的。正在開發大容量的光開關,以實現光交換網路,特別是所謂ASON-自動交換光網路。
通常在光網里傳輸的信息,一般速度都是xGbps的,電子開關不能勝任。一般要在低次群中實現電子交換。而光交換可實現高速XGbDs的交換。當然,也不是說,一切都要用光交換,特別是低速,顆粒小的信號的交換,應採用成熟的電子交換,沒有必要採用不成熟的
大容量的光交換。當前,在數據網中,信號以「包」的形式出現,採用所謂「包交換」。包的顆粒比較小,可採用電子交換。然而,在大量同方向的包匯總後,數量很大時,就應該採用容量大的光交換。
目前,少通道大容量的光交換已有實用。如用於保護、下路和小量通路調度等。一般採用機械光開關、熱光開關來實現。目前,由於這些光開關的體積、功耗和集成度的限制,通路數一般在8—16個。
電子交換一般有「空分」和「時分」方式。在光交換中有「空分」、「時分」和「波長交換」。光纖通信很少採用光時分交換。
光空分交換:一般採用光開關可以把光信號從某一光纖轉到另一光纖。空分的光開關有機械的、半導體的和熱光開關等。近來,採用集成技術,開發出MEM微電機光開關,其體積小到mm。已開發出1296x1296MEM光交換機(Lucent),屬於試驗性質的。
光波長交換:是對各交換對象賦於1個特定的波長。於是,發送某1特定波長就可對某特定對象通信。實現光波長交換的關鍵是需要開發實用化的可變波長的光源,光濾波器和集成的低功耗的可靠的光開關陣列等。已開發出640x640半導體光開關+AWG的空分與波長的相結合的交叉連接試驗系統(corning)。採用光空分和光波分可構成非常靈活的光交換網。日本NTT在Chitose市進行了採用波長路由交換的現場試驗,半徑5公里,共有43個終端節,(試用5個節點),速率為2.5Gbps。
自動交換的光網,稱為ASON,是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3、集成光電子器件的發展
如同電子器件那樣,光電子器件也要走向集成化。雖然不是所有的光電子器件都要集成,但會有相當的一部分是需要而且是可以集成的。目前正在發展的PLC-平面光波導線路,如同一塊印刷電路板,可以把光電子器件組裝於其上,也可以直接集成為一個光電子器件。要實現FTTH也好,ASON也好,都需要有新的、體積小的和廉價的和集成的光電子器件。
日本NTT採用PLO技術研製出16x16熱光開關;1x128熱光開關陣列;用集成和混合集成工藝把32通路的AWG+可變光衰減器+光功率監測集成在一起;8波長每波速串為80Gbps的WDM的復用和去復用分別集成在1塊晶元上,尺寸僅15x7mm,如圖1。NTT採用以上集成器件構成32通路的OADM。其中有些已經商用。近幾年,集成光電子器件有比較大的改進。
中國的集成光電子器件也有一定進展。集成的小通道光開關和屬於PLO技術的AWG有所突破。但與發達國家尚有較大差距。如果我們不迎頭趕上,就會重復如同微電子落後的被動局面。
光纖通信的市場
眾所周知,2000年IT行業泡沫,使光纖通信產業生產規模爆炸性地發展,產品生產過剩。無論是光傳輸設備,光電子器件和光纖的價格都狂跌。特別是光纖,每公里泡沫時期價格為羊1200,現在價格Y100左右1公里,比銅線還便宜。光纖通信的市場何時能恢復?
根據RHK的對北美通信產業投入的統計和預測,如圖2.在2002年是最低谷,相當於倒退4年。現在有所回升,但還不能恢復。按此推測,在2007-2008年才能復元。光纖通信的市場也隨IT市場好轉。這些好轉,在相當大的程度是由FTTH和寬頻數字電視所帶動的。
FTTH畢竟是信息社會的需求,光纖通信的市場一定有美好的情景。發達國家的FTTH已經開始建設,已經有相當的市場。大體上看,器件和設備隨市場的需要,其利潤會逐步回升,2007-2008年可能良好。但光纖產業,盡管反傾銷成功,目前價格也仍低迷不起,利潤甚微。實際上,在世界范圍內,光纖的生產規模過大,而FTTH的發展速度受社會環境、包括市民的經濟條件和數字電視的發展的影響,上升緩慢。據了解,有大公司目前封存幾個光纖廠,根據市場情況,可隨時啟動生產,其結果是始終供大於求。供不應求才能漲價,是通常的市場規律,所以光纖產業要想厚利,可能是2009年後的事情。中國經濟不發達地區和小城鎮,還需要建設光纖線路,但光纖用量仍然處於供太子求的范圍內。
對中國市場,FTTH受ADSL的挑戰和數字電視HDTV發展的制約,會有所延後。目前,中國大量建設FTTH的社會環境和條件尚未具備,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不過,北京奧運會需要HDTV的推動和設備價格的下降,會促進FTTH的發展。預計在2007-2008年在中國FTTH可開始推廣。不過也有些大城市的所謂中心商業區CBD,有比較強的經濟力量,現在已經採用光纖到住地PTTP來建設。總的來說,目前中國的FTTH處於試點階段。試點的作用,一方面是摸索技術和建設的經驗,另一方面,還起競爭搶佔用戶的作用。所以,現在電信運行商,地方業主都積極對FTTH試點,以便發展寬頻業務。因此,廣播運行商受到巨大的挑戰,廣播商應加快發展數字電視的進程,並且要充實節目內容和採取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如果廣播商要發展VOP點播電視,還需要對電纜電視網雙向改造,如果採用光纖網,可更充分地適應未來的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

❷ 網路線接法

網線的接法
雙絞線的標准接法

雙絞線一般用於星型網路的布線,每條雙絞線通過兩端安裝的RJ-45連接器(俗稱水晶頭)將各種網路設備連接起來。雙絞線的標准接法不是隨便規定的,目的是保證線纜接頭布局的對稱性,這樣就可以使接頭內線纜之間的干擾相互抵消。

超五類線是網路布線最常用的網線,分屏蔽和非屏蔽兩種。如果是室外使用,屏蔽線要好些,在室內一般用非屏蔽五類線就夠了,而由於不帶屏蔽層,線纜會相對柔軟些,但其連接方法都是一樣的。一般的超五類線里都有四對絞在一起的細線,並用不同的顏色標明。

雙絞線有兩種接法:EIA/TIA 568B標准和EIA/TIA 568A標准。

將水晶頭的尾巴向下,從左至右,分別定為1 2 3 4 5 6 7 8 ,以下是各口線的分布

T568A線序

1 2 3 4 5 6 7 8

綠白 綠 橙白 藍 藍白 橙 棕白 棕

T568B線序

1 2 3 4 5 6 7 8

橙白 橙 綠白 藍 藍白 綠 棕白 棕

一般地

直通線:兩頭都按T568B線序標准連接。

交叉線:一頭按T568A線序連接,一頭按T568B線序連接。

即有如下幾種情況:

1)對等網(兩台計算機的網卡直蔽團接互連):採用交叉線接法,網線兩端接法不同。

2)網卡與交換機(或HUB):採用直通線接法,網線兩端接法相同。

3)交換機與交換機(或HUB)級聯:採用交叉線接法,網線兩端接法不同。
網路線水晶頭的接法
網線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交叉線,一嫌並或種是平行線

交叉線的做法是:一頭採用568A標准,一頭採用568B標准

平行線的做法是:兩頭同為568A標准或568B標准,(一般用到的都是568B平行線的做法)

568A標准:綠白,綠,橙白,藍,藍白,橙,棕白,棕

568B標准: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

你可以注意下,兩種做法的差別就是橙色和綠色對換而已。

如果連接的雙方地位不對等的,則使用平行線,例如電腦連接到路由器或交換機

如果連接的兩台設備是對等的,則使用交叉線,例如電腦連接到電腦
網路線插座接法
工具准備:

第一步:網線底盒的接法,看清底盒的線序,一般底盒上都標有兩種線序。即A線序和B線序。本講解以B序為例:

第二步:剝網線。剝網線時請用專業網線鉗,線盒內網線剝離長度為3厘米為宜,太短時不好操作。

第三芹伍步:配線。看清底盒線序顏色,並逐一將線色相同的網線,卡在獨立的卡槽內,然後合上壓緊即可。

第四步:路由器處水晶頭的接法:

線序: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如圖所示

第五步:連接測試儀:查看燈線序是否正常

第六步:連接路由器。

第七步:連接電腦,調整路由參數。
網線的接法?
區域網就是將單獨的微機或終端,利用網路相互連接起來,遵循一定的協議,進行信息交換,實現資源共享。

網線常用的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雙絞線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屬網絲套的屏蔽層而區分為屏蔽雙絞線(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TP)。

從性價比和可維護性出發,大多數區域網使用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 作為布線的傳輸介質來組網。 UTP網線由一定長度的雙絞線和RJ45水晶頭組成。

雙絞線由8很不同顏色的線分成4對絞合在一起,成對扭絞的作用是盡可能減少電磁輻射與外部電磁干擾的影響。在EIA/TIA-568標准中,將雙絞線按電氣特性區分為:三類、四類、五類線。

網路中最常用的是三類線和五類線,目前已有六類以上的。 做好的網線要將RJ45水晶頭接入網卡或HUB等網路設備的RJ45插座內。

相應地RJ45插頭座也區分為三類或五類電氣特性。RJ45水晶頭由金屬片和塑料構成,製作網線所需要的RJ一45水晶接頭前端有8個凹僧,簡稱「SE」(Position,位置)。

凹槽內的金屬觸點共有 8個,簡稱「8C」( Contact,觸點),因此業界對此有「8P8C」的別稱。特別需要注意的是RJ45水晶頭引腳序號,當金屬片面對我們的時候從左至右引腳序號是1~8,序號對於網路連線菲常重要,不能搞錯。

雙絞線的最大傳輸距離為 100m。如果要加大傳輸距離,在兩段雙絞線之間可安裝中繼器,最多可安裝4個中繼器。

如安裝4個中繼器連接5個網段,則最大傳輸距離可達500m。 EIA/TIA的布線標准中規定了兩種雙絞線的線序568A與568B。

標准568A:綠白——1,綠——2,橙白——3,藍——4,藍白——5,橙——6,棕白——7,棕——8標准568B:橙白——1,橙——2,綠白——3,藍——4,藍白——5, 綠——6,棕白——7,棕——8 為了保持最佳的兼容性,普遍採用EIA/TIA 568B標准來製作網線。在整個網路布線中應用一種布線方式,但兩端都有RJ-45插口的網路連線無論是採用568A標准,還是568B標准,在網路中都是可行的。

雙絞線的順序與RJ45頭的引腳序號—一對應。 10M乙太網的網線使用 1、2、3、6編號的芯線傳遞數據,而 100M網卡需要使用四對線。

由於10M網卡能夠使用按 100M方式製作的網線;而且雙絞線又提供有四對線,因而即使使用 10M網卡,一般也按 100M方式製作網線。 標准中要求1、2、3、6、4、5、7、8線必須是雙絞。

這是因為,在數據的傳輸中,為了減少和抑制外界的干擾,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均以差分方式傳輸,即每一對線互相扭在一起傳輸一路差分信號(這也是雙絞線名稱的由來)。 所謂的差分信號是指一根線以正電平方式傳輸信號,另外一根線以負電平方式傳輸同一信號,當線路中出現干擾信號時,其對兩根線的影響是相同的,因而在接收端還原差分信號時就可以屏蔽掉該干擾信號(可以理解為差分的兩路信號執行減運算)。

從雙絞線抑制干擾的原理可以看出,每對線進行雙絞的目的是為了抑制干擾信號,提高傳輸質量;因而我們在製作雙絞線的接頭時,一定不要將傳輸差分信號的一對線分開,否則將大大影響網路的傳輸質量。 下面介紹幾種應用環境下雙絞線的製作方法。

MDI表示此口是級連口,而MDI-X時表示此口是普通口。1.乙太網網卡和 HUB之間連接: PC等網路設備連接到HUB時,用的網線為直通線,雙絞線的兩頭連線要—一對應,此時,HUB為MDIX口,PC為MDI口。

10Mbps網線只要雙絞線兩端—一對應即可,不必考慮不同顏色的線的排序,而如果使用 100M速率相連的話,則必須嚴格按照EIA/TIA568A或568B布線標准製作,連線參考如下。 name pin cablecolor pin name TX+ 1 白桔 1 TX+ TX- 2 桔 2 TX- RX+ 3 白綠 3 RX+ 4 蘭 4 5 白蘭 5 RX- 6 綠 6 RX- 7 白棕 7 8 棕 8 2.HUB之間連接,或兩台計算機直連: 在進行HUB間級連時,應把級連口控制開關放在MDI(UPlink)上,同時用直通線相連。

如果HUB沒有專用級連口,或者無法使用級連口,必須使用MDI—X口級連,這時,我們可用交叉線來達到目的,連線參考如下。name nic1 nic2 name TX+ 1 3 RX+ TX- 2 6 RX- RX+ 3 1 TX+ RX- 6 2 TX- 3.100M HUB之間連接,或兩台計算機直連: 我們也應該知道,級連HUB間的網線長度不應超過100m,HUB的級連不應超過4級。

因交叉線較少用到,故應做特別標記,以免日後誤作直通線用,造成線路故障。另外交叉網線也可用於兩台微機直連,連線參考下表。

name pin pin name TX_D1+ 1 3 RX_D2+ TX_D1- 2 6 RX_D2- RX_D2+ 3 1 TX_D1+ RX_D2- 4 2 TX_D1- BI_D3+ 5 7 BI_D4+ BI_D3- 6 8 BI_D4- BI_D4+ 7 4 BI_D3+ BI_D4- 8 5 BI_D3- 最後須對線路進行通斷測試,用電纜測試儀測試時,個個綠燈都應依次閃爍。軟體調試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採用Windows95、 Windows 98自帶的Ping命令。

如果工作站得到伺服器的響應則表明線路正常和網路協議安裝正常,而這正是網路應用軟體能正常工作的基礎。

❸ 網路布線的布線方案

如果網路建設有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可能就是對帶寬需求的不斷增加和設備冗餘率的不斷提高,而高密度配線架為面臨空間限制的IT和網路管理員提供了重要的解決方案。在需要擴容時,高密度配線架通過降低每次安裝中要求的無源配線架的數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間。在小型安裝項目中使用高密度設備和配線架,用戶仍需要使用跳線接插和延長電路。
主持人:綜合布線是一種模塊化的、靈活性極高的建築物內或建築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通過它可使話音設備、數據設備、交換設備及各種控制設備與信息管理系統連接起來,同時也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路相連。它還包括建築物外部網路或電信線路的連接點與應用系統設備之間的所有線纜及相關的連接部件。綜合布線由不同系列和規格的部件組成,其中包括:傳輸介質、相關連接硬體(如配線架、連接器、插座、插頭、適配器)以及電氣保護設備等。這些部件可用來構建各種子系統,它們都有各自的具體用途,不僅易於實施,而且能隨需求的變化而平穩升級。王大軍先生,您曾經在生產布線設備的企業里擔任過市場經理,想先請您談談國內中小企業綜合布線工程的現狀。
專家王大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制定線纜標准以滿足高速數據傳輸特別是區域網(LANs)數據傳輸的新要求。已有五類線纜獲得確認,第六類已接近完成。隨著類別號碼的增加,傳輸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價格也隨之提高。網路布線從5類、超5類到6類--甚至7類的轉換,布線業內有很多猜測。
專家郝建國:在過去的幾年中,網路布線將進一步實現從5類到超5類及超5類到6類的轉換。這一過程的第一階段超5類取代5類,已進行完畢。6類就以更快速度取代上一代產品。 5類已經遠遠落後於發展速度。盡管某些用戶目前可能並不需要,但他們在進行新的安裝時會選擇超5類或者6類布線產品以備將來之需並確保今後的幾年裡不必再重新布線。
主持人:綜合布線不像修橋修路,線纜敷設的效果不是在表面上能看出來的。請楊黎明先生談談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布線質量的測試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專家楊黎明:自2002年TIA和ISO 6類標准相繼頒布後,對於綜合布線工程的驗收測試越來越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視,隨著我們國標6類的安裝設計和測試驗收標准加快制定步伐,整個市場會掀起一股認證測試的熱潮。實踐越多,會發現的問題也就越多,為了讓廣大中小企業更好地理解認證測試,保護他們的投資,因此推廣正確、公正、科學的驗收方法十分必要。有些廠商推出了無適配器的測試方案,原理是參照光纖測試方法中設置參考值的做法。從理論上而言,的確有其獨到之處。但如果從實際情況來考察的話,就會發現問題了。如果去看這些廠商的儀器說明書,他們會要求你使用好的跳線來進行參考值的設置。那麼什麼是好的跳線呢?是按照ANSI/TIA/EIA-568-B.2-1和 IEC61935-2 for Patch Cord Testing.標准測試過的呢,還是你自己認為是好的跳線呢?而他們的銷售人員又在現場演示,使用受過損壞的跳線並不影響最終測試的有效性。真的如此嗎?
主持人:那麼對於跳線的選擇,三位專家怎麼看呢?
專家王大軍:什麼叫好的跳線?你去購買跳線,不管供應商是誰,生產商是誰,他們都會告訴你他們的跳線是好的,然而事實是跳線標準是經過無數次修改、現場認證後才正式定案的,因為跳線的性能偏差非常大,不同廠商,不同批次生產的跳線在電氣性能上都有很大的差別,只有經過認證測試通過的跳線才能認為是「好」的跳線。而且無適配器測試方案在做參考設置時,只使用一根跳線,正式測試時需要兩根跳線。那麼第二根跳線的性能對整個測試結果造成的影響,怎麼來認證,怎麼來保證呢?你會發現在現場演示的時候,廠商會針對第一根做過參考設置的跳線,而忽略第二根未被做參考設置的跳線。這根被隱形的跳線,就是一個漏洞。做儀器演示的時候,環境會比正式測試的環境簡單,技術人員也喜歡用質量較好的鏈路,保證兩次測試都是通過的結果。這樣被測試者,測試者和旁觀者都皆大歡喜。但現場的情況往往更復雜,許多鏈路並沒有很大的餘量來抵消不良跳線造成的影響。如果由於這根被隱形的跳線造成測試結果不通過,應該由誰來買單呢?
專家楊黎明:再簡單舉一個參數為例:特性阻抗。跳線允許的特性阻抗偏差在5%以內,而鏈路允許的特性阻抗偏差在15%以內。假設跳線的特性阻抗為95歐姆,鏈路的特性阻抗為115歐姆,兩者本身都在標准允許的偏差范圍內,但兩者互相之間的阻抗偏差為20歐姆了,偏差達到20%,這樣造成的信號反射,能使測試結果理想嗎?由於跳線與鏈路之間特性阻抗不匹配造成的測試不通過,應該由誰來買單呢?另外,如果使用特殊的適配器,那麼連接入鏈路的只有一個RJ45連接,如果使用無適配器測試方案,鏈路中就會多一個額外的RJ45連接。眾所周知,RJ45連接對於電纜的結構是起到破壞作用的,RJ45水晶頭的性能尤其不穩定,由於6類要求更加嚴格,市場上基本上買不到可以用於用戶自行製造跳線的水晶頭。如果使用無適配器測試方案,那麼在兩個水晶頭之間由於NEXT, RL,FEXT等干擾信號反復疊加造成的影響,該如何對待呢?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設置參考就能解決的問題。跳線水晶頭和儀器介面之間的耦合與正式要測試的鏈路模塊之間的耦合,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這樣測試,如果不通過,該由誰來買單呢?聽上去又簡單又便宜的解決方案,在現實世界可就沒有看上去那麼美了。使用性能完全不能確定的跳線,對測試現場的情況完全無法認證的測試方案,在現在中小企業對項目質量越來越關注的情況下,簡直猶如盲人瞎馬,夜臨深池,是非常危險的。
專家郝建國:此外測試的環境也要考慮,比如天氣炎熱時,長鏈路,比如超過80米的鏈路,衰減測試通常會出現FAIL的情況。許多工程商都希望能在測試的時候有一些溫度補償的方法,將由於高溫造成的衰減不合格情況減少,提高通過率。在ANSI/TIA/EIA-568-B正式頒布前,在現場測試的時候的確有在測試儀器上輸入現場溫度,通過計算進行補償的做法。 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衰減是一項關鍵參數,它關繫到最終應用時能否保證接收器收到足夠強度的信號,因此溫度補償是不可取的。在ANSI/TIA/EIA-568-B.2-1和 ISO/IEC 11801:2002正式頒布後,現場進行溫度補償不再是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了。為了保證最終信道的衰減性能,唯一的辦法就是按照現場情況將永久鏈路長度做相應的減短。具體可以參考下表來計算根據現場溫度應如何調整永久鏈路長度。整條信道的長度假設在20oC時最長為90米水平鏈路加10米用戶跳線。如果由於工程現場必須要長於80米的鏈路,就需要和業主協調好,說明衰減與長度、溫度的關系,取得業主的諒解,接受這些衰減未通過測試的信息點。但是由於衰減不合格的鏈路在傳輸數據時很不穩定,因此應盡量說服業主,或者將這些鏈路作為低速數據傳輸或電話的應用。
主持人:綜合布線系統憑借尖端的技術與智能化設計,具有無與倫比的優越性。綜合布線解決方案可以提供完全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包括基於銅線和光纖的解決方案;在設計中選擇高性能部件,以達到性能上最完美的匹配;為滿足現在及將來的需求,選擇超五類、六類或將來的七類的銅纜科技及創新的光纖解決方案構成光纖到桌面的信息網路。綜合布線解決方案的革新能提供網路足夠的可靠性和帶寬。在查閱了《中小企業IT采購》近兩年的讀者反饋後,我們發現讀者對網路故障的反饋中,涉及周邊電器干擾的因素佔了大半。
專家郝建國:綜合布線產品無論是非屏蔽系統還是屏蔽系統都有著廣泛的使用基礎,並可以針對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網路的工作頻率和周圍的電磁環境的不同)提供各種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包括屏蔽、非屏蔽以及光纖布線解決方案。但在對抗干擾和保密性要求高(如政府機關、軍事設施)的電磁環境中,屏蔽系統將是非常適合的。
專家王大軍:綜合布線網路在大樓內部存在配電箱和配電網產生的高頻干擾,大功率電動機電火花產生的諧波干擾,熒光燈管、電子啟動器、電源開關、電話網的振鈴電流、 信息處理設備產生的周期性脈沖等干擾源,在不能保持安全間隔時應採用屏蔽系統。
專家楊黎明:綜合布線網路在大樓外部存在無線電發射設備、行動電話基站、高壓電線、電氣化鐵路等干擾源,若處於較高電磁場強度的環境應採用屏蔽系統。
專家王大軍:在系統布線中,採用屏蔽雙絞線還是採用非屏蔽雙絞線,在業界仍存爭論。堅持用非屏蔽觀點的人認為:屏蔽系統是指整個系統全過程屏蔽,其本身是一個好的設想,可提高信號傳輸的速率,但安裝標准要求高、投資大;雖然屏蔽能夠抵抗噪音干擾,提高傳輸速率,但如果在布線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屏蔽效果,反而會降低系統的性能;全屏蔽布線的傳輸帶寬,低於同樣成本的多棱光纖;從性能價格比來說,水平布線子系統仍將是非屏蔽雙絞線和光纖的世界。而執用屏蔽觀點的人認為:屏蔽系統可提高穩定性能以及高質量的傳輸信號,能夠提供較高的傳輸帶寬,可支持未來高速的網路系統,並提高更遠的傳輸距離。施工要求高是專業安裝公司的事情,只要嚴格按照布線規范要求操作,就會為用戶提供屏蔽布線系統。
專家郝建國:布線系統採用非屏蔽雙絞線還是屏蔽雙絞線,從施工的質量、工期和投資來看有明顯的差異。非屏蔽系統採用非屏蔽雙絞線,施工比較簡單,質量標准要求低,施工工期較短,投資低。而屏蔽系統採用屏蔽雙絞線,對屏蔽層的處理要求很高,除了要求鏈路的屏蔽層不能有斷點外,還要求屏蔽通路必須是完整的全過程屏蔽。從目前的施工條件來講,很難達到整個系統的全過程屏蔽。因此從客觀上,要求設計人員在語音通信、數據通信和圖像通信傳輸介質選擇時,要對非屏蔽雙絞線、屏蔽雙絞線和光纖的技術指標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