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犯罪具有
擴展閱讀
網路異常影響分析 2025-02-05 06:56:29

計算機網路犯罪具有

發布時間: 2023-09-08 10:41:20

A. 網路犯罪的特點

網路犯罪的特點有: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3.犯罪對象的廣泛性;4.犯罪手段的多樣化;5.犯罪的互動性、隱蔽性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利用計算機實施犯罪的提示性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B. 計算機犯罪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計算機犯罪的主要特點有:

(1)作案手段智能化、隱蔽性強。大多數的計算機犯罪都是行為人經過狡詐而周密的安排,運用計算機專業知識所進行的智力犯罪行為。進行這種犯罪行為時,犯罪分子只需要向計算機輸入錯誤指令,篡改軟體程序,作案時間短且對計算機硬體和信息載體不會造成任何損害,作案不留痕跡,使一般人很難覺察到計算機內部發生的變化。

另外,計算機犯罪所採用的犯罪手段較為隱蔽,所以很難被覺察。

(2)犯罪侵害的目標較集中。就國內已經破獲的計算機犯罪案件來看,作案人主要是為了非法佔有財富和蓄意報復,因而目標主要集中在金融、證券、電信、大型公司等重要經濟部門和單位,其中以金融、證券等部門尤為突出。

(3)偵查取證困難,破案難度大,存在較高的犯罪黑數。犯罪黑數,其基本含義是指實際發生,但在正式的犯罪統計中卻沒有反映出來的數字。計算機犯罪黑數相當高,據統計,99%的計算機犯罪不能被人們發現。另外,在受理的這類案件中,偵查工作和犯罪證據的採集相當困難。

(4)犯罪後果嚴重,社會危害性大。國際計算機安全專家認為,計算機犯罪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取決於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社會作用,取決於社會資產計算機化的程度和計算機普及應用的程度,其作用越大,計算機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也越大。

(2)計算機網路犯罪具有擴展閱讀:

1、計算機犯 罪是很謹慎而周到的,進入一個系統的方法是不易被偵查的例如,犯罪分子在執行守"犯罪程序"後再加上一條指令,可以讓計算機抹掉前面的程序記錄,即使是留下犯罪證據,也因為些"犯罪指令"都 是些不可直接閱讀的電腦記錄,很難查清和確認計算機具體在哪些都使和工作環節上被做了手腳,偵查人員也多因不懂計算機專業知識、而對這些無可奈何。

2、許多大金融公司在發現計算機罪犯在網上入侵後,因害怕損害它們的聲譽,寧可自己受損也不舉報,不聲張,因為他們認為那樣做的後果是客戶會感到該公司的計算機網路不可靠,從而喪失了消費者信賴。

3、司法機關對計算機犯罪懲治的不利性主要體現在司法人員缺乏計算機專業知識,不能適應現代算機犯罪的偵查、起訴、審判等司法活動的需要。司法人員多不懂計算機技術而難以現清案情的脈絡,無法定罪,即使定了罪,往往用於"讓而從輕處罰。導致更加隱蔽,尚未發現的計算機犯罪案件猛增。

C. 計算機網路犯罪的類型有

法律分析:1、通過非法手段,針對網路漏洞對網路進行技術入侵,侵入網路後,主要以偷窺、竊取、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為目的的犯罪。2、通過信息交換和軟體的傳遞過程,將破壞性病毒附帶在信息中傳播、在部分免費輔助軟體中附帶邏輯炸彈定時引爆、或者在軟體程序中設置後門程序的犯罪。3、利用公用信息網路侵吞公共財務,以網路為傳播媒體在網上傳播反動言論或實施詐騙和教唆犯罪。4、利用現代網路實施色情影視資料、淫穢物品的傳播犯罪。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D. 計算機網路犯罪的類型有

法律分析:計算機網路犯罪主要表現為四種類型:第一,危害計算機信息網路運行安全的犯罪。第二,利用計算機網路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犯罪。第三,利用計算機網路系統危害社會經濟秩序和管理的犯罪。第四,利用計算機網路危害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合法權益的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