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傳輸的常用單位是bps(bit
per
second),或者寫作bit/s,也就是每秒傳輸的比特數。
在計算機網路的最底層(物理層)中,數據傳輸都是以比特流(二進制碼流)串列傳輸的方式實現的。因此評估網路傳輸速度時一般按照每秒鍾所傳輸的比特數作為其標准數值。
❷ 計算機網路千位元組是什麼意思
.①一個漢字=16個bit(字位)
【注】1漢字=2位元組
1位元組(Byte)=8字位=8個二進制數
1字位(bit)=1個二進制數
②bits是bit的復數形式
③概念:計算機存儲信息的最小單位,稱之為字位(bit,又稱比特b),二進制的每一個0或1是組成二進制的最小單位,稱為一個比特(bit)
》存儲器中所包含存儲單元的數量稱為存儲容量,其計量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簡稱B)
》在同一時間中處理二進制數的位數叫字長。現在機器的字長一般都是倍數,如字長8位、16位、32位、64位,也可以稱字長1位元組、2位元組、4位元組、和8位元組。,此外還有KB、MB、GB、TB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Byte=8bit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通常情況下,把B稱為位元組、b稱為字位、KB稱為千位元組、MB稱為兆位元組、GB稱為吉位元組
區別:字
在計算機中,一串數碼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或運算的,稱為一個計算機字,簡稱字。字通常分為若干個位元組(每個位元組一般是8位)。在存儲器中,通常每個單元存儲一個字,因此每個字都是可以定址的。字的長度用位數來表示。 在計算機的運算器、控制器中,通常都是以字為單位進行傳送的。字出現在不同的地址其含義是不相同。例如,送往控制器去的字是指令,而送往運算器去的字就是一個數。
字長
字長計算機的每個字所包含的位數稱為字長。根據計算機的不同,字長有固定的和可變的兩種。固定字長,即字長度不論什麼情況都是固定不變的;可變字長,則在一定范圍內,其長度是可變的。 計算的字長是指它一次可處理的二進制數字的數目。計算機處理數據的速率,自然和它一次能加工的位數以及進行運算的快慢有關。如果一台計算機的字長是另一台計算機的兩倍,即使兩台計算機的速度相同,在相同的時間內,前者能做的工作是後者的兩倍。一般地,大型計算機的字長為32―64位,小型計算機為12―32位,而微型計算機為4一16位。字長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個重要因素。
位元組
位元組是指一小組相鄰的二進制數碼。通常是8位作為一個位元組。它是構成信息的一個小單位,並作為一個整體來參加操作,比字小,是構成字的單位。在微型計算機中,通常用多少位元組來表示存儲器的存儲容量。
❸ 網路單位 怎麼換算的!
1.本地電腦上的位元組單位(基礎知識篇,可略過):
位元組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用於計量存儲容量和傳輸容量的一種計量單位,1個位元組(byte)等於8位(bit)二進制。
一個二進制數字序列,在計算機中作為一個數字單元,稱為位元組(byte),一般為8位(bit)二進制數,如在ASCII碼中,一個英文字母(不分大小寫)佔一個位元組的空間,一個中文漢字占兩個位元組的空間。符號:英文標點佔一個位元組,中文標點占兩個位元組.
此類單位的換算為:
1千吉位元組(TB,Terabyte)=1024吉位元組 (2的40次方位元組)
(1TB=1024GB)
1吉位元組(GB,Gigabyte) =1024兆位元組 (2的30次方位元組)
(1GB=1024MB)
1兆位元組(MB,Megabyte) =1024千位元組 (2的20次方位元組)
(1MB=1024KB)
1千位元組(KB,Kilobyte) =1024位元組 (2的10次方位元組)
1位元組(Byte) = 8位(bit)
**************************
2.網路帶寬單位是:位/每秒(即:bit/s),而內存等帶寬單位卻是:位元組/每秒(即:byte/s)。兩者換算:1byte=8bit。
********
詳細換算公式
寬頻的1M是
1Mbps=1Mb(位元組)/8=1024Kb/8=128KB/S
(Mbps(兆比特每秒),b即Bit(位).)
也就是說所謂每秒1兆(1Mbps)的網路流量換算成本地電腦上的文件大小單位後實際上只有每秒128KB而已。
------------------------------------------------------------
各個速度單位之間的關系: (Byte 位元組)(bits 位)
1 Byte(位元組) = 8 bits(位)
1 Kb = 1024 bits(位)
1 KB = 1024 bytes(位元組)
1 Mb = 1024 Kb
1 MB = 1024 KB
B 和 b 分別代表 Bytes 和 bits,兩者的定義是不同的,否則差距可是8倍.
------------------------------------------------
真正的速度單位應為MB/s
1MB/s=8Mbps
......
--------------------------------------------
==========================================
因此正確的計算ADSL網路「理論最大」的下載速度,應該使用這個公式:理論最大下載速度= [1024 X 帶寬數]/8(若不足1M,比如512K就直接/8)。 例如常見的1M帶寬最大的下載速度也就是每秒125k而已。所以不要誤以為2M帶寬下載速度就是2M。
如果是1M ADSL上網,那麼理論上下載的速度最高只能達到128K位元組/秒。這里詳細解釋一下。我們平時所說的帶寬是多少多少,它的單位其實是「比特/秒",而我們所說的下載速度多少多少,它的單位是「位元組/秒」。在計算機里,1位元組=8比特,1K位元組=1024位元組,所以,1M的網路帶寬的下載速度最多就是1024×1024/8=131072位元組/秒,也就是131072/1024=128K位元組/秒。這樣你就可以根據你自己的網路帶寬算出你下載的理論上的最大速度,當然實際的速度肯定會比這個值低一些,因為系統和其他程序還要用一些。
❹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的傳輸速度常用的單位是什麼
常用的數據傳輸速率單位有:Kbps、Mbps、Gbps與Tb/s,最快的以太區域網理論傳輸速率(也就是所說的「帶寬」)為10Gbit/s。
傳輸速度指的是將數據從源地址傳送至目的地址的速度。根據傳輸設備和媒介的不同,傳輸速度有不同的含義。
針對傳輸網,傳輸速度是歷拿指將數字信號從起始地傳輸到終止地的傳輸速率。如SDH的一對光纖的傳輸速度為2.5Gbps或10Gbps。WDM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6T甚至更高。
交換機的傳輸速度是指交換機埠的數據交換速度。目前常見的有10Mbps、100Mbps、1000Mbps等幾類。除此之外,還有10GMbps交換機,但目前很少。
(4)計算機網路基本計量單位擴展閱讀
1Kbps=1000bps
1Mbps=1000*1000bps
1Gbps=1000*1000*1000bps
1Tbps=1000*1000*1000*1000bps。
數據傳輸速率是單位時間內傳送數據碼元的個數。它是衡量系統傳輸能力的主要指標,通常使用下列幾種不同的定義:
數據傳輸速率為每秒鍾傳輸二進制碼元的個數,又稱為比特率。單位為比特/秒(bit/s)。
調制速率為每秒鍾傳輸信號碼元的個數,又稱波特率,單位為波讓茄特(Bd)。
數據傳送速率為單位時間內在數據傳輸系統中的相應設備之間傳送的坦爛察比特、字元或碼組平均數。在該定義中,相應設備常指數據機、中間設備或數據源與數據宿。單位為比特/秒(bit/s)、字元/秒或碼組/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