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課程為: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資料庫原理與SQLSERVER,Oracle資料庫管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路安全管理與維護技術,HTML與JavaScript,網路後期維護與運營,網路規劃。
人才培養目標:
通過調研,以國家職業標准為依據,計算網路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可確定為:
培養能按照作業規范,完成信息化網路平台建設所需的網路構建、網路管理維護、網站建設與維護三個工作崗位群的計算機網路應用人員。適合的就業崗位為:計算機網路工程施工、網頁設計與製作、網路系統維護、網路產品銷售與服務,中小型企業、公司、學校、行政事業單位的網路管理員、網站維護員、網路安全維護員。
B. 計算機網路應用主要學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學習內容有信息採集技術、關系資料庫、數據分析方法、數據系統部署與運維、分布式資料庫、大數據處理技術等。學習完該專業後的職業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有信息採集的需求分析與採集方案設計能力;
3、具有信息檢索、甄別、整理、去重、存儲、語義分析能力;
4、具有信息處理 系統搭建、應用部署、運行管理及安全管理 能力;
5、具有數據分析、大數據處理與分析基本能力
6、掌握資料庫基本理論,具備資料庫設計及應用系統開發能力 。
(2)計算機網路與應用初稿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計算機網路包括計算機和網路兩部分.其中計算機又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和軟體所組成,沒有安裝操作系統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常見的形式有台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大型計算機等,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而網路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C.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的序言
計算機網路是緊密結合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正在迅速發展並獲得廣泛應用的一門綜合性學科。一個國家網路建設的規模和應用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科技水平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標志,如何推動信息產業的發展,培養計算機網路與通信學科專業人才,已經成為各國高度重視的戰略問題。
作者在多年計算機網路教學中深感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迅速,新的技術、新的網路標准不斷推出,作者依據多年來對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計算機網路教學及相關科研工作的實踐經驗,在徵求了計算機專業相關教師和高年級學生及計算機網路工程技術人員意見的基礎上,從工程實踐和應用的角度出發,完成了本書的編寫。
本書在介紹數據通信原理、網路體系結構等理論的基礎上,從工程和實際應用角度全面介紹最新網路技術。全書共分10章,第1章是計算機網路概述,對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功能、組成、分類及應用前景做了概述。第2章是數據通信基礎,介紹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傳輸介質、通信方式及數據編碼、多路復用、數據交換和差錯控制技術。第3章是網路體系結構,著重介紹ISO的OSI體系結構、OSI與TCP/IP體系結構的對比。第4章是區域網,著重介紹IEEE 802標准、交換式乙太網、全雙工乙太網、快速乙太網、VLAN、WLAN以及結構化布線技術。第5章是通信網與廣域網,介紹了通信網的概念、結構、分類及常用的廣域網技術。第6章是網路互聯技術,著重介紹網路互聯的基本方法及三層交換技術。第7章是Internet,介紹Internet接入技術、IP協議、傳輸協議及應用。第8章是網路操作系統,介紹網路操作系統的一般功能和當前流行的網路操作系統。第9章是網路管理及安全技術,介紹了網路管理的一般概念、簡單網路管理協議以及數據加密技術、網路安全策略和安全機制。第10章是計算機網路工程實踐與實驗,從實際工程角度介紹百兆、千兆乙太網的組網實例,VPN實現方法以及綜合實驗。每章均附有小結及習題。本教材參考學時為40-60學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酌情選擇。
本書由武奇生主編並負責統稿。全書編寫具體分工為武奇生(第6、7、10章)、閆茂德(第4、8章)、王秋才(第1-3章)、羅向龍(第5,9章)。王丹、劉玉芳、魏秀玲、李磊、姚博斌、姜寧等研究生繪制了書中的部分插圖,對本書的初稿進行了閱讀和校對,並提出了許多參考意見。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作者單位的支持和其他同事的幫助,同時對編寫本書時所參考書籍的作者在此一並表示誠摯的感謝。
鑒於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迅速,作者水平和時間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同行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D. 計算機網路應用專業是學什麼的
計算機網路應用學習的主要課程有: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段御訓等。
計算機網路應用專業前景如何
計算機網路應用專業面向各企事業單位計算機網路應用技術崗位群,能進行計算機操作維護,計算機區域網的設計、安裝、調試;計算機網路通信產品的系統集成;廣域網的管理、維護;網路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及應用爛陵、網站設計與開發等工作。可在軟體園、高新技術園區、各大電腦公司、網路公司、網站、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企事業單位和信息部門中從事網路管理、網站維護、網頁設計與創意和電子商務等工作。
計算機網路應用專業就業方向
第一:物聯網方向。在5G通信的推動下,未來物聯網領域將迎來大量的發展機會,所以學習物聯網相握歷岩關知識會明顯提升自身的崗位競爭力。學習物聯網知識可以從設備、網路和物聯網平台三方面入手,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選擇一個具體的主攻方向,比如車聯網、智能家居、農業物聯網、智慧城市等等,這些領域未來會釋放出大量的技能型崗位。
第二:雲計算和大數據方向。雲計算和大數據相關領域未來也需要大量的網路專業人才,一方面大數據和雲計算有大量的運維崗位(虛擬化、網路管控、存儲、安全等),另一方面大數據落地應用過程中也需要大量從事數據採集和數據整理等崗位的專業人才
E.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
導語:開題報告是拉啟畢業論文寫作的大幕,開題報告的質量高低直接決定論文的質量。那麼計算機專業的開題報告怎麼寫呢?其寫作內容和固定格式有哪些呢?接下來我整理了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論文題目:計算機技術在網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一、本課題的來源及研究意義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網路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如何以網路為紐帶快速、高效、方便地實現知識傳遞,以現代化手段促進教學改革,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轉變為課堂+電腦+網路課堂+internet等多種學習方式,是教育工作者應當為之努力的方向。基於JSP技術的網路教學平台是依託校園網的'優勢設計和開發的,通過此平台,學生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實現網上瀏覽教學內容、完成作業,參加測試等功能,教師也可藉助此平台,發布公告信息,發布試題,實現課件上傳下載,組織討論答疑等功能。
二、國內外發展狀況
在國外,網路教學平台系統已經走上正軌,能高效、方便地實現知識傳遞,具有很強的可靠性,但是功能稍顯不足。
在國內,網路教學平台系統的開發與使用都處於低層次階段,只有少部分信息存於系統中,系統功能不夠全面,人們更多的是使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手段,所以我選擇了這個畢業設計,目的就是要開發一個通用的功能比較全面的網路教學平台。
三、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網路教學平台按照Browser/Server模式,將傳統的瀏覽器/WEB伺服器的兩層體系結構擴展成瀏覽器-WEB伺服器+應用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三層體系結構,這種模式採用多種標準的協議和技術,適合於任何硬體平台和軟體環境。
系統採用JSP與mysql資料庫相結合,其實現的基本原理是利用mysql作為數據倉庫,用Servlet等高性能伺服器端程序作為後台總控程序,JSP程序在前台運行,Servelet接受用戶的輸入,分別調用不同的JSP程序向客戶端反饋信息,JSP/Servlet通過HTTP連接在伺服器端和客戶端傳遞數據。
四、本課題的基本內容
1、教師教學系統與學生學習系統
教師教學系統與學生學習系統的功能相對應,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模塊:
(1)網路課堂。
(2)網上作業。
(3)網上測試。
(4)討論答疑。
(5)網上交流。
(6)實驗指導。
2、教學管理系統
系統分為人員管理、課程管理、作業管理、考試管理和討論交流管理。
(1)人員管理。
(2)課程管理。
(3)作業管理。
(4)考試管理。
(5)討論交流管理:包括BBS版主管理、帖子管理。
五、本課題重點和難點
1、重點:各功能模塊的創建。
2、難點:資料庫的連接和資料庫的各種操作。
六、論文提綱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開發環境簡介
第三章:需求分析
第四章:系統的總體設計
第五章:系統的詳細設計
第六章:系統實現
第七章:系統運行
第八章:結束語
七、進度安排
1、_______年____月:
完成開題報告,學習、翻閱大量參考文獻及相關資料。
2、_______年____月:
對系統作整體構思,初步完成系統框架。
3、_______年____月~____月:
對系統框架作進一步調整和細化;進入代碼設計與調試階段,按照系統的功能要求編寫相應的VC++程序,並進行調試。
4、_______年____月:
對系統功能作進一步完善,優化其代碼;撰寫畢業論文並完成初稿。
5、_______年____月上旬:
對畢業論文作進一步修改,直至最後定稿。
八、主要參考文獻
[1]陳禹·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M],1986
[2]鄭人傑·軟體工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3]Binstock&Rex..Addison-Wesley,1995
[4]Gamma,Helm,Johnson&Vlissides.DesignPatterns.Addison-Wesley,1995
[5]Hamilton,Cattell&Fisher.JDBCDatabaseAccesswithJava.Addison-Wesley,1997
[6]Cornel&Horstmann.CoreJava.Prentice-Hall,1997
[7]BruceEckel.ThinkinginJava,3rded.PearsonEcation,2003
[8]PatrickChan&RosannaLee.TheJavaClassLibraries:AnAnnotatedReference.北Addison-Wesley,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