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數據傳輸比率
擴展閱讀
網路卡跟電腦中毒有關嗎 2025-04-16 16:50:08
將華為手機還原網路設置 2025-04-16 16:45:11

計算機網路數據傳輸比率

發布時間: 2023-08-18 16:03:23

計算機網路中,數據的傳輸速度常用的單位是什麼

常用的數據傳輸速率單位有:Kbps、Mbps、Gbps與Tb/s,最快的以太區域網理論傳輸速率(也就是所說的「帶寬」)為10Gbit/s。

傳輸速度指的是將數據從源地址傳送至目的地址的速度。根據傳輸設備和媒介的不同,傳輸速度有不同的含義。

針對傳輸網,傳輸速度是歷拿指將數字信號從起始地傳輸到終止地的傳輸速率。如SDH的一對光纖的傳輸速度為2.5Gbps或10Gbps。WDM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6T甚至更高。

交換機的傳輸速度是指交換機埠的數據交換速度。目前常見的有10Mbps、100Mbps、1000Mbps等幾類。除此之外,還有10GMbps交換機,但目前很少。

(1)計算機網路數據傳輸比率擴展閱讀

1Kbps=1000bps

1Mbps=1000*1000bps

1Gbps=1000*1000*1000bps

1Tbps=1000*1000*1000*1000bps。

數據傳輸速率是單位時間內傳送數據碼元的個數。它是衡量系統傳輸能力的主要指標,通常使用下列幾種不同的定義:

數據傳輸速率為每秒鍾傳輸二進制碼元的個數,又稱為比特率。單位為比特/秒(bit/s)。

調制速率為每秒鍾傳輸信號碼元的個數,又稱波特率,單位為波讓茄特(Bd)。

數據傳送速率為單位時間內在數據傳輸系統中的相應設備之間傳送的坦爛察比特、字元或碼組平均數。在該定義中,相應設備常指數據機、中間設備或數據源與數據宿。單位為比特/秒(bit/s)、字元/秒或碼組/秒。

Ⅱ 有效數據傳輸率問題(計算機網路)

樓上答錯了,
A站這邊:發送512bit幀長耗時51.2us,到達目的站點耗時10us,A站全部數據到達B站耗時61.2us。
B站這邊:時隙為96bit時間,所以是9.6us,發送32bit確認,所以是3.2us,傳輸時延10us,B站全部數據到達A站耗時22.8us。
所以84us為A站一個發送周期,若以乙太網幀(含前導碼)發送則有效數據傳輸率為488/84=5.81mbps,若以ppp幀發送則有效數據傳輸率為504/82=6.15mbps,題目未給明確條件,則當512為全部數據,則此時有效數據傳輸率為512/82=6.24mbps。

Ⅲ 計算機網路-傳輸速率計算

假設網路的生產管理系統採用B/S工作方式,經常上網的用戶數為100個,每個用戶每分鍾產生11個事務處理,平均每個事務處理的數據量大小為0.06MB,則這個系統需要的信息傳輸速率為()。
A 5.28Mb/s
B 8.8Mb/s
C 66Mb/s
D 528Mb/s
參考答案: B
計算方法是:
100個用戶 11個/分鍾 0.06MB*8/60=8.8。
在該計算中,注意兩個細節:
1、題目中給出的數據量是:數據量大小為0.06MB,即M位元組,而傳輸率中的是: Mb/s,即M位,這里相差8倍,所以要乘8。
2、題目中給出的時間單位是:分鍾。而選項中的是秒,所以要除60。

Ⅳ 計算機網路中信息傳輸速率的單位是位/秒 對不對bps到底什麼意思

對的。計算機網路中信息傳輸速率的單位是位/秒 。

在網路設備和帶寬中使用的單位均為bps。bps是【bit per second】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比特位每秒。也就是一秒傳輸多少位的意思。

數據傳輸速率(Data Transfer Rate),是描述數據傳輸系統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數據傳輸速率在數值上等於每秒鍾傳輸構成數據代碼的比特數。

(4)計算機網路數據傳輸比率擴展閱讀:

數據源與數據宿之間通過一個或多個數據信道或鏈路、共同遵循一個通信協議而進行的數據傳輸技術的方法和設備。在情報技術中,主要用於計算機與計算機或計算機資料庫之間、計算機與終端之間、終端與終端之間的信息通信或情報檢索。

典型的數據傳輸系統由主計算機 (host) 或數據終端設備 (DTE-data terminial equipment)、數據電路終端設備及數據傳輸信道 (專線或交換網)組成。

數據的傳輸過程是DTE把人們要傳送的文字、圖像或語言信息經機電轉換、光電轉換或聲電轉換的人機介面變成設備內的電信號,再通過DCE 變成適合信道傳輸的信號送到數據傳輸信道。數據傳輸採用基帶傳輸與寬頻傳輸,並行通信與串列通信,單工、半雙工與全雙工。



Ⅳ 計算機網路 數據發送傳輸 發送速率

在物理單位(線路)上的速率是用波特率來表示,在計算機端上是用位元組來表示。
在傳輸線路上是用流量計算的,只要是電路上傳播的是有一定規律的電波,是物理傳輸單位(即比特流,Bit),4M帶寬的完整單位表示為4M/bps(bps指每秒傳輸比特流是4M)。而在計算機這端使用的是位元組(即Byte),所以在計算機這端我們看到的網速是轉化成我們能識別的位元組單位,換算公式如下:
1 Byte(位元組)=8Bit(比特),
1KB=1024B=2的十次方(計算機使用二進制)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目前電腦上最大的容量單位)
4X1024/8=512KB/S (這是理論最大速度)
例如家裡有4MB寬頻,指的是每秒理論最大發送電波數是4MB個,到了計算機這端就轉換成人能識別的位元組單位,即4X1024/8=512KB(位元組),所以物理單位和計算機的邏輯單位轉換正好對應。
註:兩者都是用B,但表示的單位不同。

Ⅵ 關於網路數據傳輸速率

是描述數據傳輸系統的重要技術指標之一。在數值上等於每秒種傳輸構成數據代碼的二進制比特數,單位為比特/秒(bit/second),記作bps。對於二進制數據,為:s=1/t(bps)其中,t為發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時間。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發送一比特0、1信號所需要的時間是0.001ms,那麼信道的為1
000
000bps。
在實際應用中,常用的單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
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帶寬與
在現代網路技術中,人們總是以「帶寬」來表示信道的,「帶寬」與「速率」幾乎成了同義詞。信道帶寬與的關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則與香農(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則指出:如果間隔為π/ω(ω=2πf),通過理想通信信道傳輸窄脈沖信號,則前後碼元之間不產生相互竄擾。因此,對於二進制數據信號的最大rmax與通信信道帶寬b(b=f,單位hz)的關系可以寫為:
rmax=2.f(bps)
對於二進制數據若信道帶寬b=f=3000hz,則最大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帶寬、無雜訊信道的最大與信道帶寬的關系。香農定理則描述了有限帶寬、有隨機熱雜訊信道的最大傳輸速率與信道帶寬、信噪比之間的關系。
香農定理指出:在有隨機熱雜訊的信道上傳輸數據信號時,rmax與信道帶寬b、信噪比s/n的關系為:
rmax=b.log2(1+s/n)
式中,rmax單位為bps,帶寬b單位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貝)數表示。若s/n=30(db),那麼信噪比根據公式:
s/n(db)=10.lg(s/n)
可得,s/n=1000。若帶寬b=3000hz,則rmax≈30kbps。香農定律給出了一個有限帶寬、有熱雜訊信道的最大的極限值。它表示對於帶寬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時,無論數據採用二進制或更多的離散電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過0kbps的速率傳輸數據。
因此通信信道最大傳輸速率與信道帶寬之間存在著明確的關系,所以人們可以用「帶寬」去取代「速率」。例如,人們常把網路的「高」用網路的「高帶寬」去表述。因此「帶寬」與「速率」在網路技術的討論中幾乎成了同義詞。

Ⅶ 計算機網路中信息傳輸速率的單位是位/秒對不對bps到底什麼意思

計算機網路中信息傳輸速率的單位是位/秒。、

信號速率:指單位時間內所傳送的二進制代碼的有效位數,以每秒多少比特(Bit)數計,即BPS。常用的數據傳輸速率單位有:Kbps、Mbps、Gbps與Tb/s,最快的以太區域網理論傳輸速率(也就是所說的「帶寬」)為10Gbit/s。



(7)計算機網路數據傳輸比率擴展閱讀:

據傳輸速率(DataTransferRate)也是人們常說的「倍速」數。單倍數傳輸時,每秒可以傳輸150KB數據;四倍速傳輸時,每秒可以傳輸600KB數據;40倍速傳輸時,每秒可以傳輸6MB數據(Internet數據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0Mbps)......以此類推。

市場上常見的光碟光碟機動器多為40倍速到50倍速。但要注意在實際使用中,受光碟讀速度和CPU傳輸本身的影響,上述速率會大打折扣,而且倍速越高,所打折扣越大。通常,平均傳輸速率能達到3~4MB就不錯了。

數據傳輸速率是單位時間內傳送數據碼元的個數。它是衡量系統傳輸能力的主要指標,通常使用下列幾種不同的定義:

數據傳輸速率為每秒鍾傳輸二進制碼元的個數,又稱為比特率。單位為比特/秒(bit/s)。

調制速率為每秒鍾傳輸信號碼元的個數,又稱波特率,單位為波特(Bd)。

數據傳送速率為單位時間內在數據傳輸系統中的相應設備之間傳送的比特、字元或碼組平均數。在該定義中,相應設備常指數據機、中間設備或數據源與數據宿。單位為比特/秒(bit/s)、字元/秒或碼組/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據傳輸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