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計算機網路中所說的二層設備,三層設備中的「幾層設備」是什麼意思
這里所說的是網路中的體系結構,就是OSI/RM
一共有七層,交換機本來是工作在第二層的,現在有工作在第三的交換機了。
要想詳細了解的話可以到網路看下 OSI/RM的解釋
❷ 計算機網路中二層交換機和三層交換機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二層交換機工作在數據鏈路層,三層交換機工作在網路層,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
具體區別如下:
三層交換機使用了三層交換技術
簡單地說,三層交換技術就是:二層交換技術+三層轉發技術。它解決了區域網中網段劃分之後,網段中子網必須依賴路由器進行管理的局面,解決了傳統路由器低速、復雜所造成的網路瓶頸問題。
什麼是三層交換
三層交換(也稱多層交換技術,或IP交換技術)是相對於傳統交換概念而提出的。眾所周知,傳統的交換技術是在OSI網路標准模型中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進行*作的,而三層交換技術是在網路模型中的第三層實現了數據包的高速轉發。簡單地說,三層交換技術就是:二層交換技術+三層轉發技術。
三層交換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區域網中網段劃分之後,網段中子網必須依賴路由器進行管理的局面,解決了傳統路由器低速、復雜所造成的網路瓶頸問題。
其原理是:假設兩個使用IP協議的站點A、B通過第三層交換機進行通信,發送站點A在開始發送時,把自己的IP地址與B站的IP地址比較,判斷B站是否與自己在同一子網內。若目的站B與發送站A在同一子網內,則進行二層的轉發。若兩個站點不在同一子網內,如發送站A要與目的站B通信,發送站A要向「預設網關」發出ARP(地址解析)封包,而「預設網關」的IP地址其實是三層交換機的三層交換模塊。當發送站A對「預設網關」的IP地址廣播出一個ARP請求時,如果三層交換模塊在以前的通信過程中已經知道B站的MAC地址,則向發送站A回復B的MAC地址。否則三層交換模塊根據路由信息向B站廣播一個ARP請求,B站得到此ARP請求後向三層交換模塊回復其MAC地址,三層交換模塊保存此地址並回復給發送站A,同時將B站的MAC地址發送到二層交換引擎的MAC地址表中。從這以後,當A向B發送的數據包便全部交給二層交換處理,信息得以高速交換。由於僅僅在路由過程中才需要三層處理,絕大部分數據都通過二層交換轉發,因此三層交換機的速度很快,接近二層交換機的速度,同時比相同路由器的價格低很多。
❸ 計算機網路中,OSI參考模型從低到高第三層是
計算機網路中,OSI參考模型從低到高第3層是:網路層。本層通過定址來建立兩個節點之間的連接,為源端的運輸層送來的分組,選擇合適的路由和交換節點,正確無誤地按照地址傳送給目的端的運輸層。
它包括通過互連網路來路由和中繼數據 ;除了選擇路由之外,網路層還負責建立和維護連接,控制網路上的擁塞以及在必要的時候生成計費信息。數據發送時,從第七層傳到第一層,接收數據則相反。分層有利於個不同製造廠家的設備互連,也有利於大家學習、理解數據通訊網路。
(3)計算機網路中的三層擴展閱讀
提供各種網路服務功能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是非常復雜的。根據分而治之的原則,ISO將整個通信功能劃分為七個層次,劃分原則是:
1、網路中各節點都有相同的層次;
2、不同節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節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4、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5、不同節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6、根據功能需要進行分層,每層應當實現定義明確的功能;;
7、向應用程序提供服務。
❹ 計算機網路中說的幾層體系結構是什麼東西
這個要說說太多,估計你沒接觸過OSI,具體了解建議看看《計算機網路》這書。
簡單說只有第一層,物理層是實體,是負責網路物力連接的,就是電纜,轉發硬體等等。
每層之間都是邏輯輔助上下關系,不是什麼硬體工作,為了簡化網路轉發步驟,而分的各層,每層之間的封裝都不一樣,職能不一樣。之所以說交換機在二層,路由器三層,都是針對這些設備工作的數據封裝,轉發規則不一樣。。
❺ 計算機網路上邏輯上劃分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功能是什麼
七層: 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1、物理層功能 : O S I 模型的最低層或第一層,該層包括物理連網媒介,如電纜連線連接器。物理層的協議產生並檢測電壓以便發送和接收攜帶數據的信號;
2、數據鏈路層: O S I 模型的第二層,它控制網路層與物理層之間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線路上進行數據的可靠傳遞;
3、網路層: O S I 模型的第三層,其主要功能是將網路地址翻譯成對應的物理地址,並決定如何將數據從發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4、傳輸層: O S I 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層。傳輸協議同時進行流量控制或是基於接收方可接收數據的快慢程度規定適當的發送速率;
5、會話層: 負責在網路中的兩節點之間建立和維持通信。 會話層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鏈接,保持會話過程通信鏈接的暢通,同步兩個節點之間的對 話,決定通信是否被中斷以及通信中斷時決定從何處重新發送;
6、表示層: 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翻譯官,在表示層,數據將按照網路能理解的方案進行格式化;這種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網路的類型不同而不同;
7、應用層: 負責對軟體提供介面以使程序能使用網路服務。術語「應用層」並不是指運行在網路上的某個特別應用程序 ,應用層提供的服務包括文件傳輸、文件管理以及電子郵件的信息處理。
❻ 計算機網路體系分為哪四層
1.、應用層
應用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高層,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2.、傳輸層
傳輸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為應用層實體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證了數據包的順序傳送及數據的完整性。該層定義了兩個主要的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協議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通過「三次握手」來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協議提供的則是不保證可靠的(並不是不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
3.、網際互聯層
網際互聯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主要解決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所包含的協議設計數據包在整個網路上的邏輯傳輸。注重重新賦予主機一個IP地址來完成對主機的定址,它還負責數據包在多種網路中的路由。
該層有三個主要協議:網際協議(IP)、互聯網組管理協議(IGMP)和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ICMP)。
IP協議是網際互聯層最重要的協議,它提供的是一個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報傳遞服務。
4.、網路接入層(即主機-網路層)
網路接入層與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相對應。它負責監視數據在主機和網路之間的交換。事實上,TCP/IP本身並未定義該層的協議,而由參與互連的各網路使用自己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然後與TCP/IP的網路接入層進行連接。地址解析協議(ARP)工作在此層,即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
(6)計算機網路中的三層擴展閱讀: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物理層: 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 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
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 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 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 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 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 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老闆。
❼ 計算機網路軟體分為哪幾個層次
你是說網路結構層把。分為7個層第一層:物理層第二層:數據鏈路層第三層:網路層第四層:傳輸層第五層:會話層第六層:表示層第七層:應用層 它們的優點是:(1)人們可以很容易的討論和學習協議的規范細節。 (2)層間的標准介面方便了工程模塊化。 (3)創建了一個更好的互連環境。 (4)降低了復雜度,使程序更容易修改,產品開發的速度更快。 (5)每層利用緊鄰的下層服務,更容易記住個層的功能。
❽ 計算機網路:二層廣播域和三層廣播域什麼區別分別是什麼(希望詳細一點~)
在計算機網路中, 為方便學習, 既不使用是國際標准但不流行的七層模型, 也不使用流行但分層不夠明確的的TCP/IP模型, 而專門創造了用於學習的五層模型, 從下到上依次是: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 其中第二層是數據鏈路層, 第三層是網路層.
所謂二層廣播域是指在數據鏈路層實現的廣播的廣播范圍(一般用於使用乙太網協議的本地網), 也就是幀的廣播范圍. 由於幀使用MAC地址作為定址手段(這里我們假設使用的是廣泛使用的乙太網), 當把目的MAC地址的所有地址位都置1之後, 我們可以實現該層的廣播. 這時, 使用中繼器、集線器等物理層設備連接在一起的設備都能聽到該幀, 檢查目的MAC地址發現是廣播地址, 然後接收該幀. 那麼如何分隔廣播域呢? 只需使用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設備(如網橋、交換機等, 注意路由器等更高層設備也具備處理數據鏈路層的幀的能力)即可分隔該層的廣播域, 因為工作在物理層的設備無法訪問幀的地址, 也就不會處理幀, 只是單純地進行轉發, 而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設備能夠解析幀的內容, 能對幀進行處理.
所謂三層廣播域是指網路層的廣播范圍(一般用於使用IP協議的區域網), 也就是分組的廣播范圍. 由於分組使用IP地址(這里我們假設使用的是廣泛使用的網際網路)作為定址手段, 因此同上面的原理一樣只要不接觸網路層設備(如路由器)或更高層設備(如工作在傳輸層的網關)就會一直轉發廣播分組.
想要知道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廣播的細節需要研讀計算機網路一書, 只看上述回答還是會出現其他各種各樣的問題.
❾ 計算機網路有那幾個層次~
1、應用層
與其它計算機進行通訊的一個應用,它是對應應用程序的通信服務的。例如,一個沒有通信功能的字處理程序就不能執行通信的代碼,從事字處理工作的程序員也不關心OSI的第7層。但是,如果添加了一個傳輸文件的選項,那麼字處理器的程序就需要實現OSI的第7層。示例:TELNET,HTTP,FTP,NFS,SMTP等。
2、表示層
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許你選擇以二進制或ASCII格式傳輸。如果選擇二進制,那麼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改變文件的內容。如果選擇ASCII格式,發送方將把文本從發送方的字元集轉換成標準的ASCII後發送數據。在接收方將標準的ASCII轉換成接收方計算機的字元集。示例:加密,ASCII等。
3、會話層
它定義了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一個會話,包括對多個雙向消息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連續消息的一部分時可以通知應用,從而使表示層看到的數據是連續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表示層收到了所有的數據,則用數據代表表示層。示例:RPC,SQL等。
4、傳輸層
這層的功能包括是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還是無差錯恢復協議,及在同一主機上對不同應用的數據流的輸入進行復用,還包括對收到的順序不對的數據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網路層
這層對端到端的包傳輸進行定義,它定義了能夠標識所有結點的邏輯地址,還定義了路由實現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為了適應最大傳輸單元長度小於包長度的傳輸介質,網路層還定義了如何將一個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6、數據鏈路層
它定義了在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這些協議與被討論的各種介質有關。示例:ATM,FDDI等。
7、物理層
OSI的物理層規范是有關傳輸介質的特性,這些規范通常也參考了其他組織制定的標准。連接頭、幀、幀的使用、電流、編碼及光調制等都屬於各種物理層規范中的內容。物理層常用多個規范完成對所有細節的定義。示例:Rj45,802.3等。
❿ 求一張網路三層架構的圖
三層網路架構是採用層次化架構的三層網路。
三層網路架構設計的網路有三個層次:核心層(網路的高速交換主幹)、匯聚層(提供基於策略的連接)、接入層 (將工作站接入網路)。
(10)計算機網路中的三層擴展閱讀:
三層網路結構短板
1、不斷地改變的三層網路結構數據中心網路傳輸模式。
2、網路收斂:三層網路結構中,同一個物理網路中的儲存網路和通信網路,主機和陣列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過儲存網路來傳輸,在邏輯拓撲上就像是直接連接的一樣
3、虛擬化:將物理客戶端向虛擬客戶端轉化,虛擬化伺服器是未來發展的主流和趨勢,它使得三層網路結構的網路節點的移動變得非常簡單。
4、如果三層網路結構上主機需要通過高速帶寬相互訪問,但通過層層的uplink口,會導致潛在的、而且非常明顯的性能衰減。三層網路結構的原始設計更會加劇這種性能衰減,由於生成樹協議會防止冗餘鏈路存在環路,雙上行鏈路接入交換機只能使用一個指定的網路介面鏈接。
5、橫向網路(east-west)在縱向設計的三層網路結構中傳輸數據會帶有傳輸的瓶頸,因為數據經過了許多不必要的節點(如路由和交換機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