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是由計算機系統、網路節點和通信鏈路等組成的系統。從邏輯功能上看,一個網路可分成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兩個部分構成。
網路系統以通信子網為中心,通信子網處於網路的內層。通信子網實現網路通信功能,包括數據的加工、傳輸和交換等通信處理工作。即將一個主計算機的信息傳送給另一個主計算機。通信子網主要包括交換機、路由器、網橋、中繼器、集線器、網卡和纜線等設備及相關軟體。
資源子網實現資源共享功能,包括數據處理、提供網路資源和網路服務。資源子網主要包括主機及其外設、伺服器、工作站、網路列印機和其他外設及其相關軟體。計算機網路連接的計算機系統可以是巨型機、大型機、小型機、工作站、微型機或其他數據終端設備。
通信子網由網路節點、通信設備、通信線路等組成獨立的數據通信系統,承擔全網的數據傳輸、交換、加工和變換等通信處理工作。
網路節點也就是網路單元,是網路系統中的各種數據處理設備、數據通信控制設備(CCP)和數據終端設備的統稱。網路節點分轉接節點和訪問節點兩類。轉接節點是支持網路連接性能的節點,它通過通信線路來轉接和傳遞信息,如集中器、終端控制器等。訪問節點是信息交換的源節點和目標節點,起信源和信宿的作用,如終端、主計算機等。
❷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及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功能是數據通信和資源共享,計算機網路根據其覆蓋范圍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拓展資料: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
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❸ 四個選項下面不屬於計算機網路組成部分的是:A電話 B節點 C通信線路 D主機
A、電話不屬於計算機網路組成部分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你上題中的節點和通信線路是包含在傳輸介質內涵中的,電話是不屬於計算機網路的,具體的你可以到下面網頁了解下:http://ke..com/view/25482.htm
❹ 以下_不是計算機網路的組成部分 a. 通信鏈路 b. 網路節點 c. 計算機系統 d. 點對點網路
兄弟,計算機網路書上原文就有計算機網路由計算機系統、通信鏈路和網路節點組成。所以答案為D
點對點網路並不能夠組成計算機網路,僅僅只是兩點之間的網路,沒有計算機系統在內!
❺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由資源子網、通信子網以及協議構成。
1、資源子網是由若干個主機組成,資源子網向各個用戶提供服務;
2、通信子網是由一些專用的節點交換機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通信鏈路組成;
3、一系列的協議是這些協議是為在主機之間或主機和子網之間的通信而用的。
❻ 計算機網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最簡單的計算機網路就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6)節點屬於計算機網路組成部分嗎擴展閱讀
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典型應用是由一台計算機和全美范圍內2000多個終端組成的飛機訂票系統,終端是一台計算機的外圍設備,包括顯示器和鍵盤,無CPU和內存。
隨著遠程終端的增多,在主機前增加了前端機(FEP)。當時,人們把計算機網路定義為「以傳輸信息為目的而連接起來,實現遠程信息處理或進一步達到資源共享的系統」,這樣的通信系統已具備網路的雛形。
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以多個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興起於60年代後期,典型代表是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協助開發的ARPANET。
主機之間不是直接用線路相連,而是由介面報文處理機(IMP)轉接後互聯的。IMP和它們之間互聯的通信線路一起負責主機間的通信任務,構成了通信子網。
通信子網互聯的主機負責運行程序,提供資源共享,組成資源子網。這個時期,網路概念為「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為目的互聯起來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之集合體」,形成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❼ 計算機通信網的組成部分
計算機通信網由一系列計算機的終端、具有信息處理與交換功能的節點以及節點間的傳輸線路組成。從邏輯功能上可以將計算機通信網分為兩大部分,即用戶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 【用戶資源子網】用戶資源子網由主機、終端及終端控制器等組成,負責全網的數據處理業務,向網路用戶提供各種網路資源與網路服務。主機:主機可以是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工作站或微機。主機是用戶資源子網的主要組成單元,它通過一條高速通信線路與通信子網的某一節點相連。主機主要負責數據處理,為各個終端用戶訪問網路其他主機設備、共享資源提供服務。普通用戶終端可以通過主機入網。
終端和終端控制器:終端可以是簡單的輸入、輸出終端,也可以是帶有微處理機的智能終端。智能終端除具有輸入、輸出信息的功能外,本身還具有存儲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終端可以通過主機連入網內,也可以通過終端控制器等連入網內。終端控制器為一組終端提供控制,從而減少了對這些終端的功能要求,因此也就減少了終端的成本。終端控制器提供的功能包括對有關鏈路的控制以及各級終端提供網路協議介面。 【通信子網】通信子網是由網路節點(即交換機)及連接它們的傳輸鏈路組成,負責主機或終端之間的數據信息傳輸與交換。網路節點:計算機通信網的網路節點一般由小型機或微型機配置通信控制硬體和軟體組成。網路節點具有雙重作用,它一方面作為與用戶資源子網的主機、終端的介面節點,將主機的終端連入網內,提供諸如信息的接收和發送以及信息傳輸狀態的監視等功能;另一方面它又作為通信子網中的分組儲存-轉發節點,完成分組的接收、檢驗、儲存和轉發功能,實現源主機的信息准確的發送到目的主機的作用。
傳輸鏈路:傳輸鏈路是指用於傳輸數據的通信信道,這些鏈路的容量可以從幾十比特每秒到幾百兆比特每秒,甚至更高。傳輸鏈路可以是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微波以及衛星通信信道等。為了提供更寬的寬頻或為了提高網路的可靠性,有時可在一對相鄰節點間使用多條鏈路。
❽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構成
(1)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 利用通信線路和設備,將分散在不同地點、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按網路協議互相通信,在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控制下實現網路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系統。 網路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產物。
(2)主計算機、終端、通信處理機、通訊設備、集中器、信號變換器、通信線路、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