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網路連接器件性能參數
擴展閱讀
無線網路卡修改設置 2025-04-22 14:49:43
iphone無線網路如何設置 2025-04-22 14:43:34
網路卡跟電腦中毒有關嗎 2025-04-16 16:50:08

網路連接器件性能參數

發布時間: 2023-08-07 23:00:40

計算機網路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標

計算機網路常用性能指標有:
1、速率:連接在計算機網路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的速率。
2、帶寬:網路通信線路傳送數據的能力。
3、吞吐量:單位時間內通過網路的數據量。
4、時延:數據從網路一端傳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
5、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帶寬。
6、往返時間RTT:數據開始到結束所用時間。
7、利用率信道:數據通過信道時間。


(1)網路連接器件性能參數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中的時延是由一下幾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
(1)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是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因此發送時延也叫做傳輸時延。發送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it)/發送速率(bit/s)
(2)傳播時延
傳播時延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的距離需要花費的時間。傳播時延的計算公式是:
傳播時延=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大的傳播速率(m/s)
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率是光速。即3.0*10^5km/s。
發送時延發生在機器內部的發送器中,與傳輸信道的長度沒有任何關系。傳播時延發生在機器外部的傳輸信道媒體上,而與信道的發送速率無關。信號傳送的距離越遠,傳播時延就越大
(3)處理時延
主機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組時需要花費一定時間進行處理,例如分析分組的首部,從分組中提取數據部分、進行差錯檢驗或查找合適的路由等,這就產生了處理時延。
(4)排隊時延
分組在進行網路傳輸時,要經過許多路由器。但分組在進入路由器後要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在路由器確定了轉發介面後,還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這就產生了排隊時延。排隊時延的長短取決於網路當時的通信量。當網路的通信量很大時會發生隊列溢出,使分組丟失,這相當於排隊時延無窮大。
這樣數據在網路中經歷的總時延就是以上四種時延之和: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一般來說,小時延的網路要優於大時延的網路。

② 對於連接internet的每一台主機都需要配置什麼參數

台接入Internet(互聯網)的電腦必須配置的網路參數如下: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及DNS。
1、IP地址:IP是網路內數據用來定址的就好比你要寄信給別人你光寫別人姓名沒用因為無法定位如果寫上地址就遲皮有了唯一的標識信就不會寄錯地址同時你留下你的地址對方就可以回信給你網路內IP地址也是這么一個唯一的碼伏差標識所以數據就有了准確的定位即使你訪問美國的伺服器數據也能送達對方也能准確的將你所要廳槐的數據傳回。
2、子網掩碼:IP地址是以網路號和主機號來標示網路上的主機的,只有在一個網路號下的計算機之間才能"直接"互通,不同網路號的計算機要通過網關(Gateway)才能互通。但這樣的劃分在某些情況下顯得並十分不靈活。為此IP網路還允許劃分成更小的網路,稱為子網(Subnet),這樣就產生了子網掩碼。子網掩碼的作用就是用來判斷任意兩個IP地址是否屬於同一子網路,這時只有在同一子網的計算機才能"直接"互通。
3、協議網關:顧名思義,此類網關的主要功能是在不同協議的網路之間的協議轉換。

③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參數及指標主要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主要包括:

  1. 速率:b/s(bps)。如100M乙太網,實際是指100Mb/s。往往是指額定速率或標稱速率。

  2. 帶寬:數字信道所能傳送的最高速率。

  3. 吞吐量: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其絕對上限值等於帶寬。

  4. 時延(delay或latency):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路(或鏈路)的一段傳送到另一端的時間。也稱延遲。

  • 發送時延: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的時間,也就是從發送數據幀的第一個比特算起,到該幀的最後一個比特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也成傳輸時延。

  • 發送時延 = 數據幀長度(b) / 信道帶寬(b/s)

  • 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中傳輸一定距離所需劃分的時間。

  • 傳播時間 = 信道長度(m) / 傳輸速率(m/s)

  • 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處理收到的分組所花費的時間。

  • 排隊時延:分組在輸入隊列中等待處理的時間加上其在輸出隊列中等待轉發的時間。

  • 總時延 = 發送時延 + 傳播時延 + 處理時延 + 排隊時延。對於高速網路鏈路,提高的是發送速率而不是傳播速率。

  • 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 * 帶寬。表示鏈路的容量。

5.往返時間RTT: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發收到接收方的確認為止,所花費的時間。 6.利用率:某信道有百分之幾是被利用的(有數據通過)。而信道或網路利用率過高會產生非常大的時延。 當前時延=空閑時時延/(1-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