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面試時常問的計算機網路知識
擴展閱讀
怎麼禁止網路連接手機 2025-04-22 21:04:15
無線網路橋接設備華為 2025-04-22 20:51:16

面試時常問的計算機網路知識

發布時間: 2023-08-04 17:15:24

計算機網路技術,面試什麼

計算機網路工作的職責范圍決定求職者要准備的技能,面試問題也是在這方面來展開。簡單來說如下:
1、一般小型公司,主要面對硬體維護、網路維護,老闆對電腦也不太懂,問題會有:
(1)有裝機經驗嗎?
(2)會裝系統嗎?
(3)會設內網嗎,像路由器、網路列印等會設嗎?
2、有點規模的公司,IT系統有一定規模,問題會有:
(1)網路經驗有哪些?(對方懂網路,要小心條理的回答)
(2)網路安全會處理嗎?(如果有這方面的能力,工資會高一些)
(3)有用過VPN設備或防火牆嗎?(公司里有這些設備需要維護)
3、軟體類公司,這種公司里高手有的是,需要熟練技能。
(1)學的專業是什麼,會那些語言?
(2)域的設置熟練嗎?
(3)維護過伺服器嗎?
網管工作分別很大,從初級到精通,從維護小區域網到保證網路的穩定和安全,再高端的提供數據安全方案並實施,包括網路知識和陣列知識等。

Ⅱ 計算機網路知識點

一、計算機網路概述

1.1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按照網路的作用范圍:廣域網(WAN)、城域網(MAN)、區域網(LAN);

按照網路使用者:公用網路、專用網路。

1.2 計算機網路的層次結構

TCP/IP四層模型與OSI體系結構對比:

1.3 層次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

各層之間是相互獨立的;

每一層需要有足夠的靈活性;

各層之間完全解耦。

1.4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

速率:bps=bit/s 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排隊時延、處理時延 往返時間RTT:數據報文在端到端通信中的來回一次的時間。

二、物理層

物理層的作用:連接不同的物理設備,傳輸比特流。該層為上層協議提供了一個傳輸數據的可靠的物理媒體。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物理層設備:

中繼器【Repeater,也叫放大器】:同一區域網的再生信號;兩埠的網段必須同一協議;5-4-3規程:10BASE-5乙太網中,最多串聯4個中繼器,5段中只能有3個連接主機;

集線器:同一區域網的再生、放大信號(多埠的中繼器);半雙工,不能隔離沖突域也不能隔離廣播域。

信道的基本概念:信道是往一個方向傳輸信息的媒體,一條通信電路包含一個發送信道和一個接受信道。

單工通信信道:只能一個方向通信,沒有反方向反饋的信道;

半雙工通信信道:雙方都可以發送和接受信息,但不能同時發送也不能同時接收;

全雙工通信信道:雙方都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

三、數據鏈路層

3.1 數據鏈路層概述

數據鏈路層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的基礎上向網路層提供服務,其最基本的服務是將源自網路層來的數據可靠地傳輸到相鄰節點的目標機網路層。數據鏈路層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質上提供可靠的傳輸。

該層的作用包括: 物理地址定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 等。

有關數據鏈路層的重要知識點:

數據鏈路層為網路層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

基本數據單位為幀;

主要的協議:乙太網協議;

兩個重要設備名稱:網橋和交換機。

封裝成幀:「幀」是 數據鏈路層 數據的基本單位:

透明傳輸:「透明」是指即使控制字元在幀數據中,但是要當做不存在去處理。即在控制字元前加上轉義字元ESC。

3.2 數據鏈路層的差錯監測

差錯檢測:奇偶校驗碼、循環冗餘校驗碼CRC

奇偶校驗碼–局限性:當出錯兩位時,檢測不到錯誤。

循環冗餘檢驗碼:根據傳輸或保存的數據而產生固定位數校驗碼。

3.3 最大傳輸單元MTU

最大傳輸單元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數據鏈路層的數據幀不是無限大的,數據幀長度受MTU限制.

路徑MTU:由鏈路中MTU的最小值決定。

3.4 乙太網協議詳解

MAC地址:每一個設備都擁有唯一的MAC地址,共48位,使用十六進製表示。

乙太網協議:是一種使用廣泛的區域網技術,是一種應用於數據鏈路層的協議,使用乙太網可以完成相鄰設備的數據幀傳輸:

區域網分類:

Ethernet乙太網IEEE802.3:

乙太網第一個廣泛部署的高速區域網

乙太網數據速率快

乙太網硬體價格便宜,網路造價成本低

乙太網幀結構:

類型:標識上層協議(2位元組)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MAC地址(每個6位元組)

數據:封裝的上層協議的分組(46~1500位元組)

CRC:循環冗餘碼(4位元組)

乙太網最短幀:乙太網幀最短64位元組;乙太網幀除了數據部分18位元組;數據最短46位元組;

MAC地址(物理地址、區域網地址)

MAC地址長度為6位元組,48位;

MAC地址具有唯一性,每個網路適配器對應一個MAC地址;

通常採用十六進製表示法,每個位元組表示一個十六進制數,用 - 或 : 連接起來;

MAC廣播地址:FF-FF-FF-FF-FF-FF。

四、網路層

網路層的目的是實現兩個端系統之間的數據透明傳送,具體功能包括定址和路由選擇、連接的建立、保持和終止等。數據交換技術是報文交換(基本上被分組所替代):採用儲存轉發方式,數據交換單位是報文。

網路層中涉及眾多的協議,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協議,也是TCP/IP的核心協議——IP協議。IP協議非常簡單,僅僅提供不可靠、無連接的傳送服務。IP協議的主要功能有:無連接數據報傳輸、數據報路由選擇和差錯控制。

與IP協議配套使用實現其功能的還有地址解析協議ARP、逆地址解析協議RARP、網際網路報文協議ICMP、網際網路組管理協議IGMP。具體的協議我們會在接下來的部分進行總結,有關網路層的重點為:

1、網路層負責對子網間的數據包進行路由選擇。此外,網路層還可以實現擁塞控制、網際互連等功能;

2、基本數據單位為IP數據報;

3、包含的主要協議:

IP協議(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路互聯協議);

ICMP協議(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

ARP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協議);

RARP協議(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地址解析協議)。

4、重要的設備:路由器。

路由器相關協議

4.1 IP協議詳解

IP網際協議是 Internet 網路層最核心的協議。虛擬互聯網路的產生:實際的計算機網路錯綜復雜;物理設備通過使用IP協議,屏蔽了物理網路之間的差異;當網路中主機使用IP協議連接時,無需關注網路細節,於是形成了虛擬網路。

IP協議使得復雜的實際網路變為一個虛擬互聯的網路;並且解決了在虛擬網路中數據報傳輸路徑的問題。

其中,版本指IP協議的版本,佔4位,如IPv4和IPv6;首部位長度表示IP首部長度,佔4位,最大數值位15;總長度表示IP數據報總長度,佔16位,最大數值位65535;TTL表示IP數據報文在網路中的壽命,佔8位;協議表明IP數據所攜帶的具體數據是什麼協議的,如TCP、UDP。

4.2 IP協議的轉發流程

4.3 IP地址的子網劃分

A類(8網路號+24主機號)、B類(16網路號+16主機號)、C類(24網路號+8主機號)可以用於標識網路中的主機或路由器,D類地址作為組廣播地址,E類是地址保留。

4.4 網路地址轉換NAT技術

用於多個主機通過一個公有IP訪問訪問互聯網的私有網路中,減緩了IP地址的消耗,但是增加了網路通信的復雜度。

NAT 工作原理:

從內網出去的IP數據報,將其IP地址替換為NAT伺服器擁有的合法的公共IP地址,並將替換關系記錄到NAT轉換表中;

從公共互聯網返回的IP數據報,依據其目的的IP地址檢索NAT轉換表,並利用檢索到的內部私有IP地址替換目的IP地址,然後將IP數據報轉發到內部網路。

4.5 ARP協議與RARP協議

地址解析協議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為網卡(網路適配器)的IP地址到對應的硬體地址提供動態映射。可以把網路層32位地址轉化為數據鏈路層MAC48位地址。

ARP 是即插即用的,一個ARP表是自動建立的,不需要系統管理員來配置。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協議指逆地址解析協議,可以把數據鏈路層MAC48位地址轉化為網路層32位地址。

4.6 ICMP協議詳解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可以報告錯誤信息或者異常情況,ICMP報文封裝在IP數據報當中。

ICMP協議的應用:

Ping應用:網路故障的排查;

Traceroute應用:可以探測IP數據報在網路中走過的路徑。

4.7網路層的路由概述

關於路由演算法的要求:正確的完整的、在計算上應該盡可能是簡單的、可以適應網路中的變化、穩定的公平的。

自治系統AS: 指處於一個管理機構下的網路設備群,AS內部網路自治管理,對外提供一個或多個出入口,其中自治系統內部的路由協議為內部網關協議,如RIP、OSPF等;自治系統外部的路由協議為外部網關協議,如BGP。

靜態路由: 人工配置,難度和復雜度高;

動態路由:

鏈路狀態路由選擇演算法LS:向所有隔壁路由發送信息收斂快;全局式路由選擇演算法,每個路由器計算路由時,需構建整個網路拓撲圖;利用Dijkstra演算法求源端到目的端網路的最短路徑;Dijkstra(迪傑斯特拉)演算法

距離-向量路由選擇演算法DV:向所有隔壁路由發送信息收斂慢、會存在迴路;基礎是Bellman-Ford方程(簡稱B-F方程);

4.8 內部網關路由協議之RIP協議

路由信息協議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應用層】,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選擇演算法,較小的AS(自治系統),適合小型網路;RIP報文,封裝進UDP數據報。

RIP協議特性:

RIP在度量路徑時採用的是跳數(每個路由器維護自身到其他每個路由器的距離記錄);

RIP的費用定義在源路由器和目的子網之間;

RIP被限制的網路直徑不超過15跳;

和隔壁交換所有的信息,30主動一次(廣播)。

4.9 內部網關路由協議之OSPF協議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協議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網路層】,基於鏈路狀態的路由選擇演算法(即Dijkstra演算法),較大規模的AS ,適合大型網路,直接封裝在IP數據報傳輸。

OSPF協議優點:

安全;

支持多條相同費用路徑;

支持區別化費用度量;

支持單播路由和多播路由;

分層路由。

RIP與OSPF的對比(路由演算法決定其性質):

4.10外部網關路由協議之BGP協議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邊際網關協議【應用層】:是運行在AS之間的一種協議,尋找一條好路由:首次交換全部信息,以後只交換變化的部分,BGP封裝進TCP報文段.

五、傳輸層

第一個端到端,即主機到主機的層次。傳輸層負責將上層數據分段並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傳輸。此外,傳輸層還要處理端到端的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問題。

傳輸層的任務是根據通信子網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網路資源,為兩個端系統的會話層之間,提供建立、維護和取消傳輸連接的功能,負責端到端的可靠數據傳輸。在這一層,信息傳送的協議數據單元稱為段或報文。

網路層只是根據網路地址將源結點發出的數據包傳送到目的結點,而傳輸層則負責將數據可靠地傳送到相應的埠。

有關網路層的重點:

傳輸層負責將上層數據分段並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傳輸以及端到端的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問題;

包含的主要協議:TCP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UDP協議(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

重要設備:網關。

5.1 UDP協議詳解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戶數據報協議),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協議。

UDP協議的特點:

UDP是無連接協議;

UDP不能保證可靠的交付數據;

UDP是面向報文傳輸的;

UDP沒有擁塞控制;

UDP首部開銷很小。

UDP數據報結構:

首部:8B,四欄位/2B【源埠 | 目的埠 | UDP長度 | 校驗和】 數據欄位:應用數據

5.2 TCP協議詳解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議),是計算機網路中非常復雜的一個協議。

TCP協議的功能:

對應用層報文進行分段和重組;

面向應用層實現復用與分解;

實現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擁塞控制;

傳輸層定址;

對收到的報文進行差錯檢測(首部和數據部分都檢錯);

實現進程間的端到端可靠數據傳輸控制。

TCP協議的特點:

TCP是面向連接的協議;

TCP是面向位元組流的協議;

TCP的一個連接有兩端,即點對點通信;

TCP提供可靠的傳輸服務;

TCP協議提供全雙工通信(每條TCP連接只能一對一);

5.2.1 TCP報文段結構:

最大報文段長度:報文段中封裝的應用層數據的最大長度。

TCP首部:

序號欄位:TCP的序號是對每個應用層數據的每個位元組進行編號

確認序號欄位:期望從對方接收數據的位元組序號,即該序號對應的位元組尚未收到。用ack_seq標識;

TCP段的首部長度最短是20B ,最長為60位元組。但是長度必須為4B的整數倍

TCP標記的作用:

5.3 可靠傳輸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不可靠傳輸信道在數據傳輸中可能發生的情況:比特差錯、亂序、重傳、丟失

基於不可靠信道實現可靠數據傳輸採取的措施:

差錯檢測:利用編碼實現數據包傳輸過程中的比特差錯檢測 確認:接收方向發送方反饋接收狀態 重傳:發送方重新發送接收方沒有正確接收的數據 序號:確保數據按序提交 計時器:解決數據丟失問題;

停止等待協議:是最簡單的可靠傳輸協議,但是該協議對信道的利用率不高。

連續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動重傳請求)協議:滑動窗口+累計確認,大幅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

5.3.1TCP協議的可靠傳輸

基於連續ARQ協議,在某些情況下,重傳的效率並不高,會重復傳輸部分已經成功接收的位元組。

5.3.2 TCP協議的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讓發送方發送速率不要太快,TCP協議使用滑動窗口實現流量控制。

5.4 TCP協議的擁塞控制

擁塞控制與流量控制的區別:流量控制考慮點對點的通信量的控制,而擁塞控制考慮整個網路,是全局性的考慮。擁塞控制的方法:慢啟動演算法+擁塞避免演算法。

慢開始和擁塞避免:

【慢開始】擁塞窗口從1指數增長;

到達閾值時進入【擁塞避免】,變成+1增長;

【超時】,閾值變為當前cwnd的一半(不能<2);

再從【慢開始】,擁塞窗口從1指數增長。

快重傳和快恢復:

發送方連續收到3個冗餘ACK,執行【快重傳】,不必等計時器超時;

執行【快恢復】,閾值變為當前cwnd的一半(不能<2),並從此新的ssthresh點進入【擁塞避免】。

5.5 TCP連接的三次握手(重要)

TCP三次握手使用指令:

面試常客:為什麼需要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戶發送請求,此時伺服器知道客戶能發;

第二次握手:伺服器發送確認,此時客戶知道伺服器能發能收;

第三次握手:客戶發送確認,此時伺服器知道客戶能收。

建立連接(三次握手):

第一次: 客戶向伺服器發送連接請求段,建立連接請求控制段(SYN=1),表示傳輸的報文段的第一個數據位元組的序列號是x,此序列號代表整個報文段的序號(seq=x);客戶端進入 SYN_SEND (同步發送狀態);

第二次: 伺服器發回確認報文段,同意建立新連接的確認段(SYN=1),確認序號欄位有效(ACK=1),伺服器告訴客戶端報文段序號是y(seq=y),表示伺服器已經收到客戶端序號為x的報文段,准備接受客戶端序列號為x+1的報文段(ack_seq=x+1);伺服器由LISTEN進入SYN_RCVD (同步收到狀態);

第三次: 客戶對伺服器的同一連接進行確認.確認序號欄位有效(ACK=1),客戶此次的報文段的序列號是x+1(seq=x+1),客戶期望接受伺服器序列號為y+1的報文段(ack_seq=y+1);當客戶發送ack時,客戶端進入ESTABLISHED 狀態;當服務收到客戶發送的ack後,也進入ESTABLISHED狀態;第三次握手可攜帶數據;

5.6 TCP連接的四次揮手(重要)

釋放連接(四次揮手)

第一次: 客戶向伺服器發送釋放連接報文段,發送端數據發送完畢,請求釋放連接(FIN=1),傳輸的第一個數據位元組的序號是x(seq=x);客戶端狀態由ESTABLISHED進入FIN_WAIT_1(終止等待1狀態);

第二次: 伺服器向客戶發送確認段,確認字型大小段有效(ACK=1),伺服器傳輸的數據序號是y(seq=y),伺服器期望接收客戶數據序號為x+1(ack_seq=x+1);伺服器狀態由ESTABLISHED進入CLOSE_WAIT(關閉等待);客戶端收到ACK段後,由FIN_WAIT_1進入FIN_WAIT_2;

第三次: 伺服器向客戶發送釋放連接報文段,請求釋放連接(FIN=1),確認字型大小段有效(ACK=1),表示伺服器期望接收客戶數據序號為x+1(ack_seq=x+1);表示自己傳輸的第一個位元組序號是y+1(seq=y+1);伺服器狀態由CLOSE_WAIT 進入 LAST_ACK (最後確認狀態);

第四次: 客戶向伺服器發送確認段,確認字型大小段有效(ACK=1),表示客戶傳輸的數據序號是x+1(seq=x+1),表示客戶期望接收伺服器數據序號為y+1+1(ack_seq=y+1+1);客戶端狀態由FIN_WAIT_2進入TIME_WAIT,等待2MSL時間,進入CLOSED狀態;伺服器在收到最後一次ACK後,由LAST_ACK進入CLOSED;

為什麼需要等待2MSL?

最後一個報文沒有確認;

確保發送方的ACK可以到達接收方;

2MSL時間內沒有收到,則接收方會重發;

確保當前連接的所有報文都已經過期。

六、應用層

為操作系統或網路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路服務的介面。應用層重點:

數據傳輸基本單位為報文;

包含的主要協議:FTP(文件傳送協議)、Telnet(遠程登錄協議)、DNS(域名解析協議)、SMTP(郵件傳送協議),POP3協議(郵局協議),HTTP協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6.1 DNS詳解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統)【C/S,UDP,埠53】:解決IP地址復雜難以記憶的問題,存儲並完成自己所管轄范圍內主機的 域名 到 IP 地址的映射。

域名解析的順序:

【1】瀏覽器緩存,

【2】找本機的hosts文件,

【3】路由緩存,

【4】找DNS伺服器(本地域名、頂級域名、根域名)->迭代解析、遞歸查詢。

IP—>DNS服務—>便於記憶的域名

域名由點、字母和數字組成,分為頂級域(com,cn,net,gov,org)、二級域(,taobao,qq,alibaba)、三級域(www)(12-2-0852)

6.2 DHCP協議詳解

DHCP(Dynamic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態主機設置協議):是一個區域網協議,是應用UDP協議的應用層協議。作用:為臨時接入區域網的用戶自動分配IP地址。

6.3 HTTP協議詳解

文件傳輸協議(FTP):控制連接(埠21):傳輸控制信息(連接、傳輸請求),以7位ASCII碼的格式。整個會話期間一直打開。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TCP,埠80】:是可靠的數據傳輸協議,瀏覽器向伺服器發收報文前,先建立TCP連接,HTTP使用TCP連接方式(HTTP自身無連接)。

HTTP請求報文方式:

GET:請求指定的頁面信息,並返回實體主體;

POST:向指定資源提交數據進行處理請求;

DELETE:請求伺服器刪除指定的頁面;

HEAD:請求讀取URL標識的信息的首部,只返回報文頭;

OPETION:請求一些選項的信息;

PUT:在指明的URL下存儲一個文檔。

6.3.1 HTTP工作的結構

6.3.2 HTTPS協議詳解

HTTPS(Secure)是安全的HTTP協議,埠號443。基於HTTP協議,通過SSL或TLS提供加密處理數據、驗證對方身份以及數據完整性保護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Royalic/article/details/119985591

Ⅲ 計算機網路經典20問

本文目錄

計算機網路體系大致分為三種,OSI七層模型、TCP/IP四層模型和五層模型。一般面試的時候考察比較多的是五層模型。

TCP/IP五層模型: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假設發送端為客戶端,接收端為服務端。開始時客戶端和服務端的狀態都是 CLOSED 。

第三次握手主要為了 防止已失效的連接請求報文段 突然又傳輸到了服務端,導致產生問題。

因為當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 SYN 連接請求報文後,可以直接發送 SYN+ACK 報文。 但是在關閉連接時,當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發出的連接釋放報文時,很可能並不會立即關閉SOCKET ,所以Server端先回復一個 ACK 報文,告訴Client端我收到你的連接釋放報文了。只有等到Server端所有的報文都發送完了,這時Server端才能發送連接釋放報文,之後兩邊才會真正的斷開連接。故需要四次揮手。

HTTP請求由 請求行、請求頭部、空行和請求體 四個部分組成。

請求報文示例

HTTP響應也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 狀態行、響應頭、空行和響應體

響應報文示例

HTTP2.0相比HTTP1.1支持的特性:

服務端可以向證書頒發機構CA申請證書,以避免中間人攻擊(防止證書被篡改)。證書包含三部分內容: 證書內容、證書簽名演算法和簽名 ,簽名是為了驗證身份。

服務端把證書傳輸給瀏覽器,瀏覽器從證書里取公鑰。證書可以證明該公鑰對應本網站。

數字簽名的製作過程

瀏覽器驗證過程

首先是TCP三次握手,然後客戶端發起一個HTTPS連接建立請求,客戶端先發一個 Client Hello 的包,然後服務端響應 Server Hello ,接著再給客戶端發送它的證書,然後雙方經過密鑰交換,最後使用交換的密鑰加解密數據。

對稱加密 :通信雙方使用 相同的密鑰 進行加密。特點是加密速度快,但是缺點是密鑰泄露會導緻密文數據被破解。常見的對稱加密有 AES 和 DES 演算法。

非對稱加密 :它需要生成兩個密鑰, 公鑰和私鑰 。公鑰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獲得,而私鑰是私人保管的。公鑰負責加密,私鑰負責解密;或者私鑰負責加密,公鑰負責解密。這種加密演算法 安全性更高 ,但是 計算量相比對稱加密大很多 ,加密和解密都很慢。常見的非對稱演算法有 RSA 和 DSA 。

Ⅳ 計算機面試常見問題是什麼

計算機面試常見問題:

1、關鍵字static的作用是什麼?

這個簡單的問題很少有人能回答完全。在C語言中,關鍵字static有三個明顯的作用:

1)在函數體,一個被聲明為靜態的變數在這一函數被調用過程中維持其值不變。

2)在模塊內(但在函數體外),一個被聲明為靜態的變數可以被模塊內所用函數訪問,但不能被模塊外其它函數訪問。它是一個本地的全局變數。

3)在模塊內,一個被聲明為靜態的函數只可被這一模塊內的其它函數調用。那就是,這個函數被限制在聲明它的模塊的本地范圍內使用。

2、一般資料庫若出現日誌滿了,會出現什麼情況,是否還能使用?

答:只能執行查詢等讀操作,不能執行更改,備份等寫操作,原因是任何寫操作都要記錄日誌。也就是說基本上處於不能使用的狀態。

第三次握手:客戶端收到伺服器的SYN+ACK包,向伺服器發送確認包ACK(ack=k+1),此包發送完畢,客戶端和伺服器進入ESTABLISHED狀態,完成三次握手。

3、ICMP是什麼協議,處於哪一層?

答: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處於網路層(IP層)(ping命令基於這個協議)

4、winsock建立連接的主要實現步驟?

答:伺服器端:socket()建立套接字,綁定(bind)並監聽(listen),用accept()等待客戶端連接。

客戶端:socket()建立套接字,連接(connect)伺服器,連接上後使用send()和recv(),在套接字上寫讀數據,直至數據交換完畢,closesocket()關閉套接字。

伺服器端:accept()發現有客戶端連接,建立一個新的套接字,自身重新開始等待連接。該新產生的套接字使用send()和recv()寫讀數據,直至數據交換完畢,closesocket()關閉套接字。

5、IP組播有那些好處?

答:Internet上產生的許多新的應用,特別是高帶寬的多媒體應用,帶來了帶寬的急劇消耗和網路擁擠問題。組播是一種允許一個或多個發送者(組播源)發送單一的數據包到多個接收者(一次的,同時的)的網路技術。

組播可以大大的節省網路帶寬,因為無論有多少個目標地址,在整個網路的任何一條鏈路上只傳送單一的數據包。所以說組播技術的核心就是針對如何節約網路資源的前提下保證服務質量。

Ⅳ TCP/IP計算機網路協議面試題匯總














LISTEN – 偵聽來自遠方TCP埠的連接請求;


SYN-SENT -在發送連接請求後等待匹配的連接請求;


SYN-RECEIVED – 在收到和發送一個連接請求後等待對連接請求的確認;


ESTABLISHED- 代表一個打開的連接,數據可以傳送給用戶;


FIN-WAIT-1 – 等待遠程TCP的連接中斷請求,或先前的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FIN-WAIT-2 – 從遠程TCP等待連接中斷請求;


CLOSE-WAIT – 等待從本地用戶發來的連接中斷請求;


CLOSING -等待遠程TCP對連接中斷的確認;


LAST-ACK – 等待原來發向遠程TCP的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TIME-WAIT -等待足夠的時間以確保遠程TCP接收到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CLOSED – 沒有任何連接狀態;











路由器僅根據網路號net-id來轉發分組,當分組到達目的網路的路由器之後,再按照主機號host-id將分組交付給主機;同一網路上的所有主機的網路號相同。





從主機號host-id借用若干個比特作為子網號subnet-id;子網掩碼:網路號和子網號都為1,主機號為0;數據報仍然先按照網路號找到目的網路,發送到路由器,路由器再按照網路號和子網號找到目的子網:將子網掩碼與目標地址逐比特與操作,若結果為某個子網的網路地址,則送到該子網。





每台主機或路由器在其內存中具有一個ARP表(ARP table),這張表包含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關系。將IP地址通過廣播,根據目標IP地址解析到MAC地址。



1. Ping


Ping 是 ICMP 的一個重要應用,主要用來測試兩台主機之間的連通性。


Ping 的原理是通過向目的主機發送 ICMP Echo 請求報文,目的主機收到之後會發送 Echo 回答報文。Ping 會根據時間和成功響應的次數估算出數據包往返時間以及丟包率。


2. Traceroute


Traceroute 是 ICMP 的另一個應用,用來跟蹤一個分組從源點到終點的路徑。


Traceroute 發送的 IP 數據報封裝的是無法交付的 UDP 用戶數據報,並由目的主機發送終點不可達差錯報告報文。






用於解決內網中的主機要和網際網路上的主機通信。由NAT路由器將主機的本地IP地址轉換為全球IP地址,分為靜態轉換(轉換得到的全球IP地址固定不變)和動態NAT轉換。



每個路由器維護一張表,記錄該路由器到其它網路的」跳數「,路由器到與其直接連接的網路的跳數是1,每多經過一個路由器跳數就加1;更新該表時和相鄰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路由器允許一個路徑最多包含15個路由器,如果跳數為16,則不可達。交付數據報時優先選取距離最短的路徑。















1、 客戶端發送自己支持的加密規則給伺服器,代表告訴伺服器要進行連接了;


2、 伺服器從中選出一套加密演算法和 hash 演算法以及自己的身份信息(地址等)以證書的形式發送給瀏覽器,證書中包含伺服器信息,加密公鑰,證書的頒發機構;


3、客戶端收到網站的證書之後要做下面的事情:



4、伺服器接收到客戶端傳送來的信息,要做下面的事情:



5、如果計演算法 hash 值一致,握手成功。









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單提交或輸入域名或頁面請求的查詢字元串,最終達到欺騙伺服器執行惡意的SQL命令。

Ⅵ 網路工程面試常見問題

網路工程面試常見問題

網路工程師是通過學習和訓練,掌握網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網路技術人員。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網路工程面試常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網路工程面試常見問題(一)

1、當用戶反映上網速度非常慢,請問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2、當用戶反映去訪問一台文件伺服器非常慢,請問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3、WEB伺服器的負載均衡?

4、請問目前市面上常用幾種網路操作系統的優缺點?

5、請問你用過那些伺服器?請講述raid0、1、5的特點和優點?

6、請列出下列協議的段口號:HTTP、HTTPS、DNS、FTP、TELNET、PPTP、SMTP、POP3?

7、請問區域網內想要通過UNC路徑或者NETBIOS名稱訪問對方計算機,需要在對方計算機上開放什麼協議或者埠?

8、OSI七層模型?TCP/IP模型?

9、能否將WIN2000P升級成WIN2000S?

10、怎樣保證1個文檔的安全性?

11、說說你知道的防火牆及其應用?

12、WINDOWS域的具體實現方式?客戶機要加入到域該如何操作?

13、請問你對AD熟悉嗎?怎樣組織AD資源?

14、請簡述操作主機(FSMO)的作用?

15、請問PKI是什麼?在WIN下怎樣實現PKI?請簡述證書申請的一個過程?

16、請問你用過那些遠程式控制制軟體?

17、怎樣實現WINDOWS群集?

18、你知道哪幾種郵件系統?請簡述安裝EXCHANG2003的詳細步驟?

19、請問ISA有幾大功能?請簡述用ISA發布網站的過程?

20、請問怎樣才能讓SQL伺服器更安全?

21、請問在生產環境中你應該如何規劃SQL資料庫文件存放?

22、當一台DC發生宕機,你應該如何處理?

23、請問你如何把你的WINDOWS伺服器做得更安全?

24、如何備份和還原SQL資料庫?

25、如何備份和還原EXCHANG資料庫?

26、你用過那些殺毒軟體(網路版和單機版)?

27、如果有一個小型企業網路需要你去規劃,請講述你的規劃思路?

28、你知道那些入侵檢測系統?你能獨立部署的有那些?

29、請問如何加強WEB伺服器的安全?

30、當有一台電腦出現故障,請問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31、你做過系統補丁升級嗎?內網如果有一百台機器的'話你怎樣做系統補丁升級?

32、網頁出現亂碼是什麼原因?

33、Exchang2003安裝成功默認能用foxmail收發郵件嗎?如果能,為什麼?如果不能,請說明原因?

34、請問怎樣才能統一更改整個公司的郵件地址(exchange環境)?

35、請問你在生產環境中如何規劃EXCHANGE伺服器資料庫的存放?

36、請你寫出10條以上保證你企業網路安全的措施。

37、一台WINDOWSXP的客戶機,登陸域的時需要十分鍾,請問是什麼原因?怎麼解決?

網路工程面試常見問題(二)

一 請簡述網路定義,並談談自己對網路的理解

二 請描述osi七層模型,並簡要概括各層功能

三 請描述tcp/ip模型,並簡要介紹各層功能

四 請簡要敘述交換機和集線器的區別

五 請說出自己配置過的路由器型號,並說出幾個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六 請說出幾種動態路由協議,並談談動態路由和靜態路由的區別

七 win2000中為何要引入域的概念

八 復制和剪切操作對文件許可權會產生什麼影響

九 請介紹幾種方式用來在web伺服器上創建虛擬主機

十 請簡要介紹NNTP伺服器中虛擬目錄的作用

十一 請介紹幾種你所使用過的代理伺服器

十二 請提供幾種郵件伺服器的建設方案

十三 請描述Exchange5.5和Exchange2000的區別

十四 說出你所使用過的資料庫產品

十五 你認為SQL2000資料庫中最難的部分是什麼,為什麼?

十六 介紹你所使用過的網管軟體,以及它的特點

十七 win2000中的dns伺服器新增了哪些功能

十八 dhcp伺服器的作用是什麼?你可以提供哪些dhcp伺服器的建設方案

十九 dns和wins伺服器的區別有哪些?

二十 你認為網路工程師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

二十一 如果你負責將一個公司的所有計算機接入互聯網,你會選擇哪種接入方式,為什麼?

二十二 如果你面臨的用戶對計算機都不熟悉,你將如何開展工作?

二十三 你會選擇讓哪種操作系統裝在公司內的計算機上,為什麼?

二十四 常用的備份方式有哪些?

二十五 你用過哪些操作系統,簡述一下它們的特點?

二十六 將來在公司建設企業內部網時,你會選擇哪種網路?

二十七 你用過哪種型號的路由器?

二十八 說說交換機和集線器的區別,你會在企業內部網中選擇哪種交換機產品?

二十九 簡要介紹你所管理過的網路

三十 談談你認為網路中最容易出現的故障有哪些?

;

Ⅶ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單招面試時考官會問你些什麼啊

面試時心態很重要,然後要注意以下幾點: 1,考官問你的優點,你就要簡潔明了,自謙,不能拖拖拉拉。如「自主性強,團隊意識較強,具有創新意識」,但是不能誇大其詞。 2,考官問你的缺點,你可以自謙的說出自己的缺點,但是不能自慚形穢,把自己變得一文不值。面試也是門學問,要吸引面試官的注意但不可盲目自信到目中無人。

Ⅷ 計算機專業畢業面試時,哪些問題會經常被面試官問到

1. 從哈希表,二叉樹和鏈表中取元素需要多少時間?如果你有數百萬記錄呢?

哈希表需要O(1)時間,二叉樹需要O(logN) (N是樹中節點數),鏈表需要O(N) (N是鏈表中節點數)。如果數據結構工作正常(比如哈希表沒有或只有相對少量沖突,二叉樹是平衡的),數百萬記錄並不影響效率。如果工作不正常,那麼效率會隨著記錄數上升而下降。

2. 覆蓋(Overriding)和重載(Overloading)的區別是什麼?

覆蓋在運行時決定,重載是在編譯時決定。並且覆蓋和重載的機制不同,例如在Java中,重載方法的簽名必須不同於原先方法的,但對於覆蓋簽名必須相同。

3. fork一個進程和生成一個線程有什麼區別?

當你fork一個進程時,新的進程將執行和父進程相同的代碼,只是在不同的內存空間中。但當你在已有進程中生成一個線程時,它會生成一個新的代碼執行路線,但共享同一個內存空間。

4. 什麼是臨界區?

臨界區是一段代碼,十分重要,在多線程中同一時間只能被一個線程執行。可以用信號量或互斥量來保護臨界區。在Java中你可以用synchronized關鍵字或ReentrantLock來保護臨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