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主機數
首先把子網掩碼轉換成二進制,即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
而B類地址默認子網掩碼是: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以此推斷出這個子網地址是借了4位為網路位,剩下12位就是主機位,子網地址的主機地址數=2ⁿ-2,也就是2的12次方再減2,等於4094
B. 如何根據IP地址和子網掩碼,算出可以連接的主機數
128<172<191,172.16.1.12是B類地址,默認子網掩碼為/16 (即255.255.0.0)。 將原來的B類網路號進行子網劃分後,子網掩碼變為/20,即網路位(16位)向主機位(16位)借4位得到新的網路位(16+4=20位),剩餘主機位=16-4=12位。可以計算出子網數=2的4次方=16個,每個子網地址數=2的12次方=4096個,每個子網的主機地址數=4096-2=4094個。 所以,172.16.1.12/20位於子網0 (由172.16.0.0/16劃分出來的第一個子網),子網號172.16.0.0, 主機地址范圍172.16.0.1 ~ 172.16.15.254,定向廣播地址172.16.15.255。
C. 如何計算計算機中的子網位數 子網數目 主機數
1、確定要劃分的子網數
2、求出子網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N及主機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M。
3、對該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取1或後M位置取0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
例如,對B類網路135.41.0.0/16需要劃分為20個能容納200台主機的網路(即:子網)。因為16<20<32,即:2的4次方<20<2的5次方,所以,子網位只須佔用5位主機位就可劃分成32個子網,可以滿足劃分成20個子網的要求。
(3)網路連接主機數的計算擴展閱讀:
計算機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一、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
特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硬體方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
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三、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
特點是速度更快,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