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是怎樣產生的
網路是由節點和連線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在數學上,網路是一種圖,一般認為專指加權圖。網路除了數學定義外,還有具體的物理含義,即網路是從某種相同類型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模型。
在計算機領域中,網路是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台,通過它把各個點、面、體的信息聯繫到一起,從而實現這些資源的共享。網路是人類發展史來最重要的發明,提高了科技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網路的的功能:
1、資源共享
網路的主要功能就是資源共享。共享的資源包括軟體資源、硬體資源以及存儲在公共資料庫中的各類數據資源。網上用戶能部分或全部地共享這些資源,使網路中的資源能夠互通有無、分工協作,從而大大提高系統資源的利用率。
2、快速傳輸信息
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計算機系統,可以通過網路及時、高速地傳遞各種信息,交換數據,發送電子郵件,使人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1969年美國國防部創建了第一個分組交換網ARPAnet只是一個單個的分組交換網。
產生的原因:20世紀60年代,美蘇冷戰期間,美國國防部領導的遠景研究規劃局ARPA提出要研製一種嶄新的網路對付來自前蘇聯的核攻擊威脅。
因為當時,傳統的電路交換的電信網雖已經四通八達,但戰爭期間,一旦正在通信的電路有一個交換機或鏈路被炸,則整個通信電路就要中斷,如要立即改用其他迂迴電路,還必須重新撥號建立連接,這將要延誤一些時間。
(2)計算機網路碰撞是如何產生的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㈢ 計算機網路是怎樣誕生的
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網路是有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規劃署主持研製的,取名ARPA網,音譯為阿帕網。
據說該署有個信息處理技術處,專門負責扶持國內最先進的計算機研究開發項目。1966年,該處處長是時年34歲的鮑勃·泰勒。堂堂一個處只有兩個人,許多事情都得由處長親自動手。在他的辦公室里間放置了三台終端,分別是三個聯機系統的遠程終端。這三個系統的主機,機型不同、操作系統不同、操作命令不同,加之這三台終端的型號也不同,有三套不同的操作使用方法。泰勒常被這三個終端弄得手忙腳亂,非常煩惱,這使他想起了曾與同事們討論過的一個想法:計算機聯網。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深入,承包該處項目的各個研究小組都想擁有自己的計算機,都向泰勒要經費,他真有點招架不住。他想,如果把已有的計算機聯成網路,那麼在研究小組之間就能共享計算機資源和研究成果。泰勒向署長作了匯報,講述了資源共享的好處和其終端問題。他建議由ARPA投資建造一個小范圍的計算機網路,署長爽快地同意了,馬上給了100萬美元的經費。
泰勒本人是學心理學的,他需要挑選一位一流的計算機專家作為項目負責人。他看中了林肯實驗室的拉里·羅伯茨。羅伯茨於1966年12月走馬上任,時年29歲。羅伯茨一上任,很快就制訂了先4個節點然後擴展到15個節點的網路計劃。但具體方案的設計卻花了兩年時間,最後採納了林肯實驗室衛斯里·克拉克的建議:即在各節點上增加一台小型計算機,原有的計算機只與它相連接;由這些新加的小型計算機聯成次級網路,承擔網路通信功能。這種計算機被定名為「介面報文處理機」(簡稱IMP)。IMP的製造任務,通過公開招標被一家名不經傳的BBN公司奪得。
第一台IMP機於1969年8月30日到達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後的三台IMP機分別安裝在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學對聖巴巴拉分校和猶他大學。1969年12月,四個節點的ARPA網誕生了。
㈣ 計算機網路形成的原因及意義
一、原因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二、意義
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資質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4)計算機網路碰撞是如何產生的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層次劃分:
為了使不同計算機廠家生產的計算機能夠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建立計算機網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8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它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通信協議劃分為七層,自下而上依次為:
1、物理層(Physics Layer)
2、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5、會話層(Session Layer)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㈤ 計算機網路中碰撞的概念
不是一個概念,你只要理解了是傳輸信號的時候發生了沖突。系統只能執行一個命令,你跟甲說話,這個過程中,你跟甲直接的乙如果也跟其他人說話,系統就執行不過來了,所以只能等你說完,乙才能說話。就是這么個概念
㈥ 求問:在計算機網路中 OSI 模型中,碰撞域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你說的這個應該是不對的,碰撞域是在傳輸的過程中出現的,貌似是沒有網段之分的,只是有3種碰撞發生的解決方法,根據這個解決方法能推算出碰撞持續時間,以及數據發送成功的概率、延時。
㈦ 計算機網路互聯是如何產生的
一、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發展
追溯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它的演變可概括地分成三個階段:
(1)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構成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
(2)多個主計算機通過線路互聯的計算機網路。
(3)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的計算機網路。
所謂聯機系統,就是一台中央主計算機連接大量的在地理上處於分散位置的終端。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建立的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就是將地面的雷達和其他測量控制設備的信息通過通信線路匯集到一台中心計算機進行處理,開創了把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嘗試。這類簡單的「終端——通信線路——計算機」系統,成了計算機網路的雛形。嚴格地說,與以後發展成熟的計算機網路相比,存在著一個根本的區別。這樣的系統除了一台中心計算機外,其餘的終端設備都沒有自主處理的功能,還不能算計算機網路。但現在為了更明確地區別於後來發展的多個計算機互連的計算機網路,專稱為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隨著連接的終端數目的增多,為了使承擔數據處理的中心計算機減輕負載,在通信線路和中心計算機之間設置了一個前端處理機FEP(Front End Processor)或通信控制器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專門負責與終端之間的通信控制,出現了數據處理和通信控制分工,從而更好地發揮中心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另外,在終端較集中的地區,設置集中器和多路復用器,它首先通過低速線路將附近群集的終端連至集中器或復用器,然後通過高速通信線路、數據機與遠程中心計算機的前端機相連,構成如圖4-14所示的遠程聯機系統,提高了通信線路利用率,節約了遠程通信線路的投資。
㈧ 計算機網路-數據鏈路層-區域網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為一個單位所擁有,且地理范圍和站點數目均有限,使用廣播信道通信。區域網有多種傳輸媒體,由於價格便宜雙絞線是區域網的主流傳輸媒體,當數據率很高時,往往需要使用光纖作為傳輸媒體。
區域網的主要優點:能進行廣播或組播;高傳輸速率;低誤碼率;高可靠性和可用性;較低的時延。
(圖3-l3(1))是星形網。由於 集線器(hub) 的出現和雙絞線大量用於區域網中, 星形乙太網以及多級星形結構的乙太網獲得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圖3-13(2)是環形網,圖3-13(3)為總網,各站直接連在匯流排上。匯流排兩端的 匹配電阻 吸收在匯流排上傳播的電磁波信號的能量, 避免在匯流排上產生有害的電磁波反射 。匯流排網以傳統 乙太網 最為著名。
「區域網工作的層次跨越了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由於區域網技術中有關數據鏈路層的內容比較豐富,因此我們就把區域網的內容放在數據鏈路層這一章中討論。但這並不表示區域網僅僅和數據鏈路層有關。」
共享信道要著重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眾多用戶能夠合理而方便地共享通信媒體資源。這在技術上有兩種方法:
(1)靜態劃分信道:頻分復用、時分復用、波分復用和碼分復用等。用戶只要分配到了信道就不會和其他用戶發生沖突。但這種劃分信道的方法代價較高,不適合於區域網使用。
(2)動態媒體接入控制:又稱為多點接入(multiple access),其特點是信道並非在用戶通信時固定分配給用戶。這里又分為以下兩類:
隨機接入:隨機接入的特點是所有的用戶可隨機地發送信息。但如果恰巧有兩個或更多的用戶在同一時刻發送信息,那麼在共享媒體上就要產生碰撞(即發生了沖突),使得這些用戶的發送都失敗。因此,必須有解決碰撞的網路協議。
受控接入:受控接入的特點是用戶不能隨機地發送信息而必須服從一定的控制。這類的典型代表有分散控制的令牌環區域網和集中控制的多點線路探詢(polling),或稱為輪詢。
受控接入則由於目前在區域網中使用得較少,大多使用隨機接入乙太網。
計算機與外界區域網的連接是通過通信適配器(adapter)進行的。適配器本來是在主機箱內插入的一塊網路介面板(或者是在筆記本電腦中插入一塊PCMCIA卡一個人計算機存儲器卡介面適配器)。這種介面板又稱為網路介面卡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簡稱為「 網卡 」。由於現在計算機主板上都己經嵌入了這種適配器,不再使用單獨的網卡了。在這種通信適配器上面裝有 處理器和存儲器(包括RAM和ROM) 。 適配器和區域網之間的通信是通過電纜或雙絞線以串列傳輸方式進行的,而適配器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則是通過計算機主板上的 I/O 匯流排以並行傳輸方式進行的。 因此, 適配器 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 要進行數據串列傳輸和並行傳輸的轉換 。由於網路上的數據率和計算機匯流排上的數據率並不相同,因此在適配器中必須裝有 對數據進行緩存 的存儲晶元。在主板上插入適配器時,還必須把管理該適配器的設備驅動程序安裝在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中。這個驅動程序以後就會告訴適配器,應當從存儲器的什麼位置上把多長的數據塊發送到區域網,或者應當在存儲器的什麼位置上把區域網傳送過來的數據塊存儲下來。適配器還要能夠 實現乙太網協議 。
適配器在 接收和發送各種幀 時,不使用計算機的CPU。這時計算機中的CPU可以處理其他任務。當適配器收到有差錯的幀時,就把這個幀直接丟棄而不必通知計算機。當適配器收到正確的幀時,它就使用中斷來通知該計算機,並交付協議棧中的網路層。當計算機要發送IP數據報時,就由協議棧把IP數據報向下交給適配器,組裝成幀後發送到區域網。圖3-15表示適配器的作用。我們特別要注意,計算機的 硬體地址就在適配器的ROM中 ,而計算機的 軟體地址一IP地址 , 則在 計算機的 存儲器中 。
㈨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1.第1階段:20世紀60年代末到20世紀70年代初為計算機網路發展的萌芽階段。
其主要特徵是:為了增加系統的計算能力和資源共享,把小型計算機連成實驗性的網路。第一個遠程分組交換網叫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於1969年建成的,第一次實現了由通信網路和資源網路復合構成計算機網路系統。
2.第2階段: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是區域網絡(LAN)發展的重要階段。
其主要特徵為:區域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計算機體系結構開始進入產業部門。區域網技術是從遠程分組交換通信網路和I/O匯流排結構計算機系統派生出來的。
1976年,美國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推出乙太網(Ethernet),它成功地採用了夏威夷大學ALOHA無線電網路系統的基本原理,使之發展成為第一個匯流排競爭式區域網絡。
3.第3階段: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計算機區域網絡的發展時期。
其主要特徵是:區域網絡完全從硬體上實現了ISO的開放系統互連通信模式協議的能力。
計算機區域網及其互連產品的集成,使得區域網與局域互連、區域網與各類主機互連,以及區域網與廣域網互連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綜合業務數據通信網路(ISDN)和智能化網路(IN)的發展,標志著區域網絡的飛速發展。
4.第4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至現在是計算機網路飛速發展的階段。
其主要特徵是:計算機網路化,協同計算能力發展以及全球互連網路(Internet)的盛行。計算機的發展已經完全與網路融為一體,體現了「網路就是計算機」的口號。
拓展資料: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計算機網路向用戶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兩個,即連通性和共享。
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㈩ 計算機網路中差錯是如何產生
電流的不穩定,數據的擁塞,等各種原因都會造成數據的丟失,因而產生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