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報告
實習內容: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實習地點:學校一機房
實習目的:通過計算機的組裝,認識計算機的硬體和結構,了解計算機的整個組裝過程和注意事項。
實習要求:識別計算機的各個部件,能自己動手組裝一台計算機。
一. 識別部件:
1.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運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通過這些引腳和計算機其他部件進行通信,傳遞數據,指令。
2.cpu風扇:cpu工作的時候要散發出大量的熱量,如不及時散熱,可能將cpu燒壞。所以加上了風扇達到散熱目的。
3.主板: 是計算機主頂內最重要的一個部件,其它設備都是通過它來聯結工作的.
4.內存條:是臨時儲存器,掉電後數據會消失。
5.硬碟: 通過讀寫記錄各種信息,存儲各類軟體.程序和數據.
6.軟碟機:平時可以插入軟盤,用以存放數據。
7.光碟機: 平時可以插入光碟,用以讀數據.
8.電源:將AC交流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壓。
9.顯示卡:由0和1組成的枯燥數字信息被轉換成了豐富多彩的圖像現在屏幕上。
10.網卡:是將計算機與網路連接在一起的輸入輸出設備.具有向網路發送數據.控制數據.接受並轉換數據的功能.
11.音效卡: 是將計算機多媒體設備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處理聲音信號並把信號傳輸給音箱或耳機,使後者發出聲音來.
12.滑鼠: 由滾球的移動帶動X軸及Y軸光圈轉動,產生0與1的數據,再將相對坐標值傳回計算機並反映在屏幕上.(現在大多也基本上採用光電鼠了,原理和滾球鼠,基本一致)
13.鍵盤: 電腦的最重要輸入設備之一,也是PC系統中必不可少的標准配件之一.
14.顯示器:主要有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和液晶顯示器(lcd),還有新出現在等離子體(PDP)顯示器等.現在大多數用的CRT,但以後不久lcd將占據市場.
二.安裝:
1.安裝主板:首先打開機箱,去掉側蓋。將主板的I/O埠朝機箱後部,主板的定位孔對准機箱上的主板之撐,用螺栓固定主板。
2.安裝cpu:首先將主板Socket插座旁的把手輕輕向外撥一點,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將cpu的第一腳(缺孔引腳),插入cpu。應注意圓角對准後插入,以防損壞,並壓回把守,卡入把手定位卡固定。
3.安裝風扇:將風扇安裝到cpu上,把風扇低彈性掛鉤掛在Socket插座兩端的掛鉤上,將風扇的三孔電源插頭插在主板的風扇電源插座上(一般在cpu附近)。
4.安裝內存條:內存條上的缺口對齊主板內存插槽缺口,垂直向下壓入插槽中,插槽兩側的白色固定夾「咔」的一聲向上自動卡在內存條兩側的缺口上鎖牢內存條。
5. 安裝電源:將電源放在機箱上,電源的風扇朝機箱後步並對准風扇孔。用螺栓將電源固定。連接點源於主板(主板電源介面一般在cpu附近)
6. 安裝硬碟:首先把硬碟固定在主機支架內(標簽面向上,接線部分朝機箱內部),用螺栓固定。然後,將電源D型大四孔插頭和硬碟的電源插座連接。用IDE數據線的一端接在硬碟上,
(注意設置好光碟機、硬碟的主從盤,並弄清它們的關系。如何設置主、從盤,可參照IDE設備上的參數表。)
7. 安裝軟碟機:安裝方法同硬碟。數據線的尾部埠和主板的軟碟機介面連接,數據線的1線對准介面的第一腳。將電源的小四孔插頭插入軟碟機的電源插頭。
8. 安裝光碟機:安裝方法同硬碟。數據線的尾部埠和主板的光碟機介面連接,數據線的1線對准介面的第一腳。將電源的小四孔插頭插入光碟機的電源插頭。
9. 連接AT主板串並口線
普通的AT主板還要把串口線和並口線也接到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把它們直接做在主板上了,可以省去這一步。
10. 安裝顯卡:找到一個孔德PCI插槽,將顯卡的介面朝機箱後部,插入插槽,將顯卡固定在機箱上。
11. 安裝音效卡:找到一個孔德PCI插槽,將音效卡的介面朝機箱後部,插入插槽,將音效卡固定在機箱上。
12. 安裝網卡:找到一個孔德PCI插槽,將網卡的介面朝機箱後部,插入插槽,將網卡固定在機箱上。
13. 連接控制面板:首先找到機箱面板上的指示燈和按鍵在主板上的連接位置(一般為金屬引腳),然後按照「正接正,負接負」的原則,將機箱面板上的HDD LED、TB SW、 TB LED、 Reset、 Speaker 和PowerLED等連接在主板引腳上。
14.要把剩餘的槽口用擋片封好。然後要仔細檢查一下各部分的連接情況,確保無誤後,接通電源,觀察計算機運行情況。運行ok,把機箱蓋蓋好,安裝好螺絲,這樣,主機的安裝過程就基本完成了。
15. 插好滑鼠鍵盤
19.安裝DOS及WIN98操作系統(按實際情況記錄)。
第一步了解WIN98系統的最低要求.
第二步安裝WINDOWS98操作系統
1) 用啟動光碟啟動系統,並按照前面實方法,對硬碟進行分區,分三個分區,其中C作為系統盤,D、E作為文件存儲盤。
2) 將Win98的光碟放入光碟機就開始自動運行,進入安裝模式,接著Win98開始向硬碟(C盤根目錄)拷貝安裝所需的臨時文件了,完成後提示重新啟動電腦以進入下一步安裝過程。在這一系列的動作中,安裝程序會讓我們有定製高級選項的機會,需要改動的是讓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可以手動選擇將要安裝的分區,其餘的可保留默認值。
3) 重新啟動後,進入Win98的安裝的第二階段,安裝程序從硬碟上的臨時文件夾中裝入各種檢測硬碟所需的驅動程序,然後顯示硬碟分區,讓我們選擇在哪一個分區上安裝Win98(因為前面已經定製選擇安裝分區的高級選項):此後安裝程序還會拷貝文件、檢測硬體、設置系統等,其中還有一兩次的重啟動,一路下來,終於完成了Win98的安裝進入桌面!整個安裝過程大約需一個鍾頭,與計算機的硬體配置有很大的關系。
第三步 安裝設備驅動程序
認識設備及其型號,如要安裝的設備是顯卡還是,音效卡等。
實驗心得:
21世紀是信息時代,而信息和計算機有著必然的聯系,但人們更多想到的是計算機軟體和網路技術,認為這是主要的,從技術角度看它們要比硬體如計算機組裝更勝一籌。但我覺得組裝與維護課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整個計算機的基礎是整個體系的一部分。基礎沒有了,其它的也就談不上了吧。
學習組裝與維護課,感觸很深,以前覺得計算機學問很深,很難,現在看組裝一台電腦已經不成問題!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我理解了老師的一句話「學就是為了用,用上了才算學會」結合實踐的學習易接受,易理解,易產生學習興趣.
通過這個實習,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機的基本組成以及各個元件的結構和功能。並且,自己能夠組裝一台PC機,而且還了解了安裝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項。對於一些簡單的故障,能夠自己動手排除,例如:
1.內存條未能裝好,會發出嘟的警報聲。顯卡未能裝好會發出嘟嘟的警報聲。
2.在建立分區時,值得注意:主分區和邏輯分區
主分區的特性是在任何時刻只能有一個是活動的,當一個主分區被激活以後,同一硬碟上的其他主分區就不能再被訪問。所以一個主分區中的操作系統不能再訪問同一物理硬碟上其他主分區上的文件。而邏輯分區並不屬於某個操作系統,只要它的文件系統與啟動的操作系統兼容,則該操作系統就能訪問它。
3. 檢查電腦內部連接:
A. 電源開關可否正常的通斷,聲音清晰,無連鍵、接觸不良現象;
B. 其它各按鈕、開關通斷是否正常;
C. 連接到外部的信號線是否有斷路、短路等現象;
D. 主機電源是否已正確地連接在各主要部件,特別是主板的相應插座中;
E. 板卡,特別是主板上的跳接線設置是否正確。
4. BIOS設置檢查:
A. 通過清CMOS檢查故障是否消失;
B. BIOS中的設置是否與實際的配置不相符(如:磁碟參數、內存類型、CPU參數、顯示類型、溫度設置等);
C. 根據需要更新BIOS檢查故障是否消失
我個人認為,這次實習對於我是非常有意義的,對我個人的影響比較大,對我的成長更有莫大的幫助。
B.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報告總結 6000字急用!!!
只找到這個!改成xp就行了
計算機組裝實習報告
WIN98安全設置
(1).對系統進行安全設置的基本思路
公用微機的操作者一般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系統管理員,系統管理員擁有對系統的絕對控制權,一般來說沒有必要對系統管理員的許可權進行限制;第二類是普通用戶,普通用戶使用計算機完成各種工作,因此必須獲得一定的許可權,不過也要防止普通用戶超越許可權或破壞系統;第三類為非法入侵者,入侵者根本無權使用計算機,對入侵者一定要將系統的一切功能全部屏蔽。
按照這個思路,首先必須對Windows 98的正常操作人員(包括超級用戶)進行設置,將操作人員名單全部輸入到系統中,然後分別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適當設置,這樣既保證了他們的安全,又禁止他們越權操作,最後便是採取措施,防止非法用戶「入侵」,確保系統安全。
(2).微機操作人員的設置
Windows 95系統是一個多用戶操作系統,但它在用戶管理方面卻非常混亂,非法入侵者甚至可以在啟動時通過密碼確認框直接添加新的用戶,這對控制系統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不過Windows 98對此進行了改進,它提供了用戶名的選擇性登錄功能,所以可事先將所有用戶全部添加到系統中,然後由系統在啟動時將這些用戶列表顯示出來,不同用戶從中選擇自己的用戶名並輸入相應的密碼之後即可以自己的名義啟動系統,而非法用戶則無法通過密碼確認框直接創建新用戶,他們只能通過按下「取消」按鈕或Esc鍵來進入系統。這樣,機器便能明確地區分正常用戶(包括超級用戶和普通用戶)與非法入侵者——通過登錄框選擇用戶名並輸入密碼進入的是正常用戶,使用「取消」按鈕進入的是非法入侵者,可以據此分別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限制。
須要說明的是,Windows 98在默認情況下仍然採用與Windows 95相同的「老式」用戶名登錄方式,我們想要使用用戶名選擇性登錄方式則應執行如下步驟:
下面1~4步驟主要用於在Windows 98中設置用戶名及密碼,若用戶已經設置過,則可跳過這些步驟,直接從第5步開始。
1.雙擊Windows 98「控制面板」中的「密碼」圖標,打開「密碼屬性」設置框。
2.復選「用戶可自定義首選項及桌面設置,登錄時,Windows將自動啟用個人設置」選項。
3.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選擇將「開始」菜單添加到用戶的自定義設置中(一般應選擇「是」),然後單擊「確定」按鈕,接著根據屏幕提示設置適當的用戶密碼。
4.單擊「確定」按鈕退出設置框。
重新啟動計算機,此時系統就會彈出一個常規性的密碼設置窗口,可輸入剛設置的用戶名及密碼,按正常方式啟動Windows 98。
5.啟動「控制面板」,雙擊「網路」圖標,打開「網路」設置框。
6.在「網路」設置框中選擇「配置」選項卡。
7.從「主網路登錄」列表框中選擇「Microsoft友好登錄」選項。
8.單擊「確定」按鈕並重新啟動計算機。
此後,Windows 98啟動時彈出的密碼設置框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它會將所有已經添加的用戶名全部以列表方式顯示出來,廣大用戶只須在「選擇用戶名」列表框中選擇自己的名稱,然後再在「密碼」框中輸入相應的密碼即可啟動各自的系統配置。
執行上述步驟之後,系統安裝用戶(超級用戶)已經被添加到了Windows 98中,接下來就應將操作用戶(普通用戶)添加到Windows 98中。由於採用選擇性登錄方式,系統不允許直接在Windows 98的用戶登錄窗口中創建新的用戶,必須通過雙擊「控制面板」中的「用戶」圖標,打開「添加用戶」窗口,並在「添加用戶」向導的幫助下逐步將本台計算機上所有普通用戶的用戶名及密碼逐一添加到系統中(此後就會出現在Windows 98的啟動登錄框中),然後就可以分別對這些用戶的許可權進行設置了。
(3).對超級用戶許可權的設置
對超級用戶而言,其操作許可權一般不應作太多限制(否則誰來對系統進行控制呢?),不過仍須對電源管理、屏幕保護等功能設置必要的密碼,以維護自己離機時系統的安全,防止其他用戶非法入侵。為此,我們可重新啟動計算機,當系統彈出用戶登錄框時選擇自己的名字並輸入相應的密碼,採用超級用戶身份登錄系統,然後根據需要分別對有關密碼進行設置。
為Windows 98的電源管理功能設置密碼
1.單擊「開始」按鈕,然後依次選擇「設置」、「控制面板」,啟動Windows 98的控制面板。
2.雙擊「控制面板」中的「電源管理」圖標,打開「電源管理屬性」設置框。
3.從「電源管理屬性」設置框中選擇「高級」標簽。
4.復選「計算機退出待機狀態時提示輸入密碼」選項。
5.選擇「電源管理屬性」設置框中的「電源方案」標簽。
6.在「系統等待狀態」列表框中選擇計算機在沒有操作多長時間之後自動啟動電源管理功能(即進入「掛起」狀態),主要有「從1分鍾之後」到「從不」等多種選項,我們應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選項,建議選擇「從10分鍾之後」。
7.為關閉監視器和關閉硬碟設置合適的時間間隔。
8.單擊「確定」按鈕,關閉「電源管理屬性」設置框。
這樣就啟動了Windows 98的電源管理功能,並為其設置了保護的密碼,今後如果用戶在指定的時間(10分鍾)內沒有對計算機進行任何操作(包括移動鍵盤和滑鼠),計算機就將自動進入「掛起」狀態,以便節省電力消耗(單擊「開始」按鈕並選擇「關閉系統」命令,然後從彈出的「關閉系統」對話框中選擇「將您的計算機轉入睡眠狀態」也可達到同樣的目的),而後用戶通過敲擊鍵盤或移動滑鼠來激活計算機時,系統將會要求用戶輸入密碼,不輸入密碼將不能返回正常狀態,這就進一步保護了用戶數據的安全。注意的是,Windows 98電源管理功能並沒有自己單獨的密碼,它的密碼與用戶的啟動密碼相同!
為屏幕保護程序設置密碼
1.用滑鼠右鍵單擊桌面空白處,然後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打開「顯示屬性」設置框。
2.單擊「屏幕保護程序」標簽,然後從「屏幕保護程序」列表框中選擇所需的屏幕保護程序,復選「密碼保護」選項。
3.單擊「更改」按鈕,打開「更改密碼」對話框,重復兩次輸入密碼並單擊「確定」按鈕,關閉「更改密碼」對話框。
4.單擊「設置」按鈕,對屏幕保護的有關功能進行適當設置:在「等待」框中設置多長時間不使用計算機後系統自動啟動屏幕保護(一般可選擇5分鍾)。
5.單擊「確定」按鈕,保存設置並關閉「顯示屬性」設置框。
這樣,就達到了為屏幕保護設置密碼的目的。此後只要離開計算機(即不操作計算機)的時間達到5分鍾,系統就會自動啟動屏幕保護程序,而當用戶移動滑鼠或敲擊鍵盤想返回正常工作狀態時,系統就會打開一個密碼確認框,只有輸入正確的密碼之後才能返回系統,不知道密碼的用戶將無法進入工作狀態,從而保護了數據的安全。須要說明的是,部分設計不完善的屏幕保護程序沒有屏蔽系統的Ctrl+Alt+Del組合鍵,非法用戶只要按下Ctrl+Alt+Del鍵即可強行將這些屏幕保護程序關閉,從而使其失去應有的保護作用。判斷一個屏幕保護程序是否屏蔽了Ctrl+Alt+Del組合鍵,可採用如下辦法:為其設置密碼後激活它,然後移動滑鼠,打開它的密碼確認框,再按下Ctrl+Alt+Del鍵。若能彈出「關閉程序」對話框則表明該程序沒有屏蔽Ctrl+Alt+Del鍵,不能使用;若無法彈出「關閉程序」對話框則表明該程序屏蔽了Ctrl+Alt+Del鍵,可放心使用。
現在還有個問題,屏幕保護最快只能在用戶離開1分鍾之後自動啟動,這就存在一個時間差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是,可以打開Windows 98的SYSTEM子目錄,找到相應的屏幕保護程序(*.SCR文件),將它們拖曳到桌面上,選擇彈出菜單中的「在當前位置創建快捷方式」命令,在桌面上為這些屏幕保護程序建立一個快捷方式。此後,在離開計算機時雙擊這個快捷方式即可快速啟動屏幕保護。
另外,利用屏幕保護程序的密碼保護功能,還可令Windows 98一啟動就自動運行屏幕保護程序,此後只有輸入密碼才能啟動計算機。不過此功能絕對不能通過Windows 98的「啟動」程序組來實現(Windows 98「啟動」程序組中的所有程序在啟動時都可通過按下Ctrl鍵跳過,從而無法啟動屏幕保護功能),只有通過修改注冊表數據才能確保設置萬無一失。具體步驟為:
1.運行regedit命令,
2.展開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分支
3.在Run主鍵中新建一個名為「密碼確認」的字元串值
4.雙擊新建的「密碼確認」字元串,打開「編輯字元串」對話框
5.在「編輯字元串」對話框的「鍵值」欄中輸入相應的屏幕保護程序名及所在的路徑。
通過這樣的設置,此後每次啟動Windows 98時屏幕保護程序都會自動運行(利用Ctrl鍵試圖跳過啟動程序和按Ctrl+Alt+Del試圖強行關閉系統都無能為力),只有在輸入密碼之後才能使用,從而確保了系統的安全。
禁止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
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會帶來麻煩。Windows 98具有自動運行光碟的功能,當在光碟機中插入CD之後,CD會自動進行播放,而當插入根目錄中帶有AUTORUN.INF文件的光碟之後,光碟也會自動運行。Windows 98的屏幕保護功能並沒有禁止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也就是說即使處於屏幕保護程序密碼的控制之下,用戶在插入一張根目錄中含有AUTORUN.INF文件的光碟之後,系統仍會自動運行,這就給惡意攻擊者帶來了可乘之機(據說市面上已經出現了一種專門用於破解屏幕保護程序密碼的自動運行光碟,插入該光碟後,系統就會自動對屏幕保護功能的密碼進行分析並破譯出密碼,然後再將密碼寫到軟盤上,接下來……),因此必須將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關閉,讓屏幕保護真正發揮它應有的安全保護作用。關閉光碟的自動運行功能,可以按如下步驟操作:
1.單擊「我的電腦」圖標,然後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打開「系統屬性」設置框
2.單擊「設備管理器」標簽
3.展開CDROM分支,從中選擇用戶所使用的光碟機
4.單擊「屬性」按鈕,打開光碟機屬性設置框
5.單擊「屬性」標簽
6.取消「自動插入功能」選項
7.連續單擊兩次「確定」按鈕,保存設置並退出所有對話框。
執行上述步驟後,無論誰在光碟機中插入根目錄中含有AUTORUN. INF文件的光碟之後,系統都不會自動運行。
(4).對普通用戶許可權的限制
對這些用戶,一方面應根據工作需要賦予他們適當的許可權,如啟動計算機,打開相應的應用程序,對自己的數據文件進行拷貝、刪除等操作,以保證他們工作的正常開展,另一方面,為了防止他們對系統進行修改而破壞整個系統,必須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必要的限制,如不允許他們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某些設置項目以防任意修改系統,不允許使用注冊表編輯器、隱藏系統文件所在的分區以防意外等。
對普通用戶許可權進行設置的步驟為:
啟動Windows 98,系統彈出啟動登錄框後從中選擇須要限制其許可權的普通用戶,並輸入相應的密碼,以該用戶的身份進入系統。參照超級用戶的有關步驟對電源管理、屏幕保護等項目設置密碼,然後根據需要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必要的限制(注意,由於工作原因,不同普通用戶可能須要擁有不同的操作許可權,因此在對他們的許可權進行設置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加以限制),最後將啟動密碼、電源管理及屏幕保護的密碼通知相應用戶,要求其獨立對這些初識密碼進行更改。所以,對相應用戶許可權的限制工作也告完成,此後即可由他們在限制的許可權內正常對計算機進行操作。對普通用戶的許可權進行限制的措施主要包括:
刪除「開始」菜單中的有關命令和項目
為了防止用戶利用Windows 98「開始」菜單上的「查找」、「運行」等命令來運行一些特殊的應用程序,必須採用適當方法將它們刪除:
對「開始」菜單中「收藏夾」選項的操作:
1.運行Regedit命令
2.展開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
3.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FavoritesMenu的DWORD值,雙擊該值,在「編輯DWORD值」對話框中將鍵值由0改為1
4.單擊「確定」按鈕,關閉「編輯DWORD值」對話框,重新啟動Windows 98,「開始」菜單中的「收藏夾」選項就會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文檔」選項的操作:
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RecentDocsHistory」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則「文檔」菜單中的內容不能被修改;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ClearRecentDocs OnExit」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則每次退出系統時,Windows 98將自動清除文檔菜單中的歷史記錄,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RecentDocs Menu」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則「文檔」菜單將從Windows的「開始」菜單中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運行」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Run」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則「運行」命令將從Windows 98的「開始」菜單中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設置」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SetFolders」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則「設置」子菜單將從Windows 98的「開始」菜單中消失;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SetTaskbar」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將不能再對Windows 98的任務欄屬性進行設置(前面設置了「NoSetFolders」二進制值之後,Windows 98的「設置」菜單不復存在,不過仍可通過右擊Windows 98任務欄,並執行「屬性」命令打開「任務欄」屬性對話框,這顯然不能滿足關閉「任務欄」屬性的要求,而設置此參數後,右擊任務欄的方法也將失效)。
對「開始」菜單中「查找」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Find」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開始」菜單中的「查找」子菜單就會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關閉系統」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Close」的DWORD值,並將其值修改為1,「關閉系統」命令就將從「開始」菜單中消失。
對「開始」菜單中「注銷」選項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LogOff」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則「注銷」命令將從Windows 98的「開始」菜單中消失。
取消用戶的環境設置: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鍵下新建一個名為「NoSaveSettings」的二進制值,並將其值修改為「01 00 00 00」,此後每次退出Windows 98時系統都不會保存用戶對環境所作的設置。
經過上述設置後,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
隱藏「開始」菜單中的應用程序
對於普通用戶,可能要防止他們使用某些應用程序,這時就應採用下面的方法將Windows 98「開始」菜單中的應用程序隱藏起來:
1.用滑鼠右鍵單擊「開始」菜單,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打開」命令,打開「Start Menu」文件夾窗口
2.在「Start Menu」文件夾窗口中找到希望隱藏的應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3.右擊該快捷方式,然後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執行「屬性」命令,打開相應快捷方式的屬性設置框。
4.復選「隱藏」選項,然後單擊「確定」按鈕,關閉所有對話框。
此後,這些隱藏的快捷方式就會從Windows 98的「開始」菜單中消失,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保密的目的(取消這些快捷方式的隱藏屬性後即可令其重新顯示)。
刪除「網上鄰居」等系統圖標
基於某些特殊需要,可能要禁止普通用戶使用桌面上的「網上鄰居」、「我的文檔」、「回收站」等系統圖標,而它們又不能採用常規方法刪除。為此,可執行如下步驟:
1.運行注冊表編輯器Regedit打開注冊表
2.展開注冊表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主鍵
3.此時可以從NameSpace 主鍵中看到「網上鄰居」、「我的文檔」、「回收站」等分支,只須刪除這些分支即可達到刪除桌面上相應系統圖標的目的。
在圖形界面下隱藏某個驅動器圖標
為防止普通用戶的破壞,希望將保存系統文件的磁碟分區(如C盤)以及光碟機、軟碟機等隱藏起來,為此可以進行下面的操作:
1.運行注冊表編輯器Regedit打開注冊表
2.展開注冊表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
3.用滑鼠右鍵單擊桌面空白處,然後執行快捷菜單中「新建」子菜單中的「二進制值」命令,創建一個名為「NoDrives」的二進制值。該二進制值(「NoDrives」)就是用於設置是否隱藏某個驅動器的,它由四個二進制位元組構成(預設值為00 00 00 00),每個位元組的每一位都分別對應一個磁碟驅動器的盤符。當某位為1時,資源管理器及「我的電腦」中的相應驅動器圖標即會隱藏起來。驅動器的值是這樣確定的:A~Z的值依次為2的0至25次方,把要禁止的驅動器的值相加,轉換為十六進制,就是NoDrives的鍵值。如要禁止A、D、E,則為1+8+16=25,轉換為十六進制數19,修改NoDrives的值為「19 00 00 00」即可。
完成上述操作後,相應的磁碟驅動器圖標就會從Windows 98的圖形界面中消失,無論是從「資源管理器」、「我的電腦」及有關文件的打開、關閉對話框還是在其它外掛文件管理器(如Windows Commander等)中都無法發現這些隱藏了的磁碟分區的蹤跡,從而滿足了防止普通用戶對系統文件進行破壞的需要,同時也使得他們不能使用任何外來程序(光碟機、軟碟機都不能訪問,光碟機的自動運行功能又被禁止,還能安裝、運行其它程序嗎?),很好地保護了系統的安全。
C. 計算機網路設計實訓報告
摘要:使用Linux進行嵌入式產品開發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開發資源豐富,且成本低廉;但是,技術路線復雜多樣,專業人才相對匱乏是Linux嵌入式系統開發面臨的一個難題。本文從實際應用的角度,探討和研究Linux嵌入式系統開發中的平台選型問題,以期望對各位Linux開發研究者有些許裨益。
關鍵詞:嵌入式系統 Linux開發平台 選型
1 嵌入式系統與Linux
按照電氣工程師協會的一個定義:嵌入式系統是用來控制或監視機器、裝置或工廠等的大規模系統的設備。具體說來,它是電腦軟體和硬體的綜合體;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硬體可裁減,從而能夠適應實際應用中對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等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一般來說,嵌入式系統不能使用通用型計算機,而且運行的是固化的軟體,終端用戶很難或者不可能改變固件。而Linux也早已成為IT界家喻戶曉的一個名字。概括說來,將Linux應用於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有如下一些優點:
① Linux自身具備一整套工具鏈,容易自行建立嵌入式系統的開發環境和交叉運行環境,並且可以跨越在嵌入式系統開發中模擬工具(ICE)的障礙。
② 內核的完全開放,使得可以自己設計和開發出真正的硬實時系統;對於軟實時系統,在Linux中也容易得到實現。
③ 強大的網路支持,使得可以利用Linux的網路協議棧將其開發成為嵌入式的TCP/IP網路協議棧。
2 嵌入式系統設計的過程
按照嵌入式系統的工程設計方法,嵌入式系統的設計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分析、設計和實現。分析階段是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及需要完成的目標,也常常被稱為「需求階段」;設計階段主要是解決如何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完成用戶的要求;實現階段主要是解決如何在所選擇的硬體和軟體的基礎上進行整個軟、硬體系統的協調實現。在分析階段結束後,通常開發者面臨的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硬體平台和軟體平台的選擇,因為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實現階段的任務完成。
通常硬體和軟體的選擇包括:處理器、硬體部件、操作系統、編程語言、軟體開發工具、硬體調試工具、軟體組件等。
在上述選擇中,通常,處理器是最重要的,同時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也是非常關鍵的。處理器的選擇往往同時會限制操作系統的選擇,操作系統的選擇又會限制開發工具的選擇。
3 硬體平台的選擇
3.1 處理器的選擇
嵌入式系統的核心部件是各種類型的嵌入式處理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嵌入式處理器的品種總量已經超過1000多種,流行體系結構有30幾個系列。但與全球PC市場不同的是,沒有一種微處理器和微處理器公司可以主導嵌入式系統,僅以32位的CPU而言,就有100種以上嵌入式微處理器。由於嵌入式系統設計的差異性極大,因此選擇是多樣化的。
調查上市的CPU供應商,有些公司如Motorola、Intel、AMD很有名氣,而有一些小的公司,如QED(Santa Clara.CA)雖然名氣很小,但也生產很優秀的微處理器。另外,有一些公司,如ARM、MIPS等,只設計但並不生產CPU,他們把生產權授予世界各地的半導體製造商。ARM是近年來在嵌入式系統有影響力的微處理器製造商,ARM的設計非常適用於小的電源供電系統。Apple在Newton手持計算機中使用ARM,另外有幾款數字無線電話也在使用ARM。
設計者在選擇處理器時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
① 處理性能。一個處理器的性能取決於多個方面的因素,如時鍾頻率,內部寄存器的大小,指令是否對等處理所有的寄存器等。對於許多需用處理器的嵌入式系統設計來說,目標不是在於挑選速度最快的處理器,而是在於選取能夠完成作業的處理器和I/O子系統。如果是面向高性能的應用設計,那麼建議考慮某些新的處理器,其價格相對低廉,如IBM和Motorola Power PC。
② 技術指標。當前,許多嵌入式處理器都集成了外圍設備的功能,減少了晶元的數量,降低了整個系統的開發費用。開發人員首先考慮的是,系統所要求的一些硬體能否無需過多的膠合邏輯(GL,Glue Logic)就可以連接到處理器上。其次是考慮該處理器的一些支持晶元,如DMA控制器,內存管理器,中斷控制器,串列設備、時鍾等的配套。
③ 功耗。嵌入式微處理器最大並且增長最快的市場是手持設備、電子記事本、PDA、手機、GPS導航器、智能家電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這些產品中選購的微處理器,典型的特點是要求高性能、低功耗。許多CPU生產廠家已經進入了這個領域。今天,用戶可以買到一顆嵌入式的微處理器,其速度像筆記本中的Pentium一樣快;而它僅使用普通電池供電即可,並且價格很便宜。如果用於工業控制,則對這方面的考慮較弱。
④ 軟體支持工具。僅有一個處理器,沒有較好的軟體開發工具的支持也是不行的,因此選擇合適的軟體開發工具對系統的實現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⑤ 是否內置調試工具。處理器如果內置調試工具可以大大縮小調試周期,降低調試的難度。
⑥ 供應商是否提供評估板。許多處理器供應商可以提供評估板來驗證理論是否正確,決策是否得當。
3.2 硬體部件選擇的其它因素
① 生產規模。打算做1套?多套?還是規模生產?如果生產規模比較大,可以自己設計和制備硬體,這樣可以降低成本。反之,最好從第三方購買主板和I/O板卡。
② 開發的市場目標。如果想使產品盡快發售,以獲得競爭力,此時要盡可能買成熟的硬體;反之,可以自己設計硬體,降低成本。
③ 軟體對硬體的依賴性。軟體是否可以在硬體沒有到位的時候並行設計或先行開發。
④ 只要可能,盡量選擇使用普通的硬體。在 CPU 及架構的選擇上,一個原則是:只要有可替代的方案,盡量不要選擇 Linux 尚不支持的硬體平台。
4 軟體平台的選擇
圖1所示的嵌入式軟體的開發流程,主要涉及到代碼編程、交叉編譯、交叉連接、下載到目標板和調試等幾個步驟,因此軟體平台的選擇也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4.1 操作系統的選擇
(1)操作系統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硬體方案確定之後,操作系統的選擇就相對輕鬆了。硬體的不同,會影響操作系統的選擇。低端無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存儲器管理單元)的CPU,要使用uClinux 操作系統;而相對高端的硬體,則可以用普通的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統。uClinux 和普通的 Linux 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可用於嵌入式系統軟體開發的操作系統很多,但關鍵是如何選擇一個適合開發項目的操作系統。經過多年的開發實踐,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① 操作系統提供的開發工具。有些實時操作系統(RTOS)只支持該系統供應商的開發工具,因此,還必須向操作系統供應商獲取編譯器、調試器等;而有些操作系統使用廣泛,且有第三方工具可用,因此,選擇的餘地比較大。
② 操作系統向硬體介面移植的難度。操作系統到硬體的移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關繫到整個系統能否按期完工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要選擇那些可移植性程度高的操作系統,避免操作系統難以向硬體移植而帶來的種種困難,加速系統的開發進度。
③ 操作系統的內存要求。均衡考慮是否需要額外花錢去購買RAM或EEPROM來迎合操作系統對內存的較大要求。
④ 開發人員是否熟悉此操作系統及其提供的API。
⑤ 操作系統是否提供硬體的驅動程序,如網卡等。
⑥ 操作系統的可剪裁性。有些操作系統具有較強的可剪裁性,如嵌入式Linux、Tornado/VxWorks等等。
⑦ 操作系統的實時性能。
(2)幾類嵌入式Linux系統的比較
嵌入式Linux系統方面的產品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專門為Linux的嵌入式應用而做的。如何讓Linux更小、更容易嵌入到體積要求和功能、性能要求更高的硬體中去,是他們的產品開發方向,如MontaVista的MontaVista Linux等。第二類是專門為Linux的實時特性設計的產品。將Linux開
比如說你參加具體的一個組建網路過程。如,硬體的選配、網路物理的連接、網路節點參數的設置、網路調試等,包括以下幾部分: 1、具體工作 2、問題發現 3、解決辦法
E.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實訓報告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論文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以及大眾對計算機進行商務、學習、工作等需求的增長,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和學習不可缺少的高科技產品之一。現在,計算機已經進入實用階段,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計算機,同時希望掌握計算機組裝和維修技術。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個課程學了8周了,通過這個學期的學習後,我覺得受益頗多。下面來談談我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方面的認識。
一、多媒體計算機主要有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
(一)計算機硬體系統:
硬體系統是指構成計算機系統的實體和裝置(即用手能摸得著的計算機實物),如機箱、主板、內存。硬體系統通常由CPU(包括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介面設備五個部分組成。下面從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入手,簡單地談談這些硬體的功能及選購。
1.CPU:
CPU是英語「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的縮寫,CPU一般由邏輯運算單元、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在邏輯運算和控制單元中包括一些寄存器,這些寄存器用於CPU在處理數據過程中數據的暫時保存。CPU (核心部件)主要功能:運算器,控制器。CPU就是通過這些引腳和計算機其他部件進行通信,傳遞數據,指令。目前主流的CPU供應商有Intel公司和AMD公司的CPU(詳細種類及型號請讀者自己到網上查詢)。相比之下,AMD的CPU在三維製作、游戲應用、視頻處理方面比同檔次的Intel處理器有優勢,而Intel的CPU則在商業應用多媒體應用、平面設計方面有優勢;在性價比方面,AMD的處理器略優於Intel的。
在選購時,要避免買到假的CPU,要注意看封裝線、水印字和激游標簽是否正規。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購買時最好選擇推出一年到半年的CPU產品。
2. 主板:
主板是安裝在機箱內的一塊矩形電路板,上面有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主板上的擴充槽用於插接各種介面卡,擴展計算機的功能,如顯卡、網卡等。對於一般用戶而言,選購主板時應優先挑名牌大廠或售後服務好的產品。選購時,還要觀察主板的包裝及板材質量:先觀察包裝是否正規,是否有防靜電袋,然後要仔細觀察主板體,主板體的厚度一般在3-4mm左右。在此前提下,選厚著為宜。
注意,主板上晶元的生產日期(如9452為94年第52個星期)不宜相差太大(最好不要超過3個月),否則將影響主板的性能。
3. 內存條:
內存條是用來存放計算機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數據或程序。我們平常據說的動態內存(即DRAM),指的是當我們將數據寫入DRAM後,經過一段時間,數據會丟失,因此需要額外設一個電路進行內存刷新操作。也就是說它只是一個臨時儲存器,掉電後數據會消失。目前主流內存容量為1-2G,工作頻率為800MHZ以上。內存條的印刷電路板(PCB)最好是6層。另外,好的內存條表面有比較強的金屬光潔度,部件焊接也比較整齊。選購內存條時也要挑大廠家及售後服務好的產品。
4.硬碟:
硬碟是計算機的數據存儲中心,我們所使用的應用程序和文檔數據幾乎都是存儲在硬碟上,或從硬碟上讀取的。它包括存儲碟片及驅動器。特點是儲存量大。硬碟是計算機中不可缺少的存儲設備。目前硬碟的容量一般為250-320G,緩存一般為2-16M。選購硬碟時,要注意硬碟介面類型應與本人的計算機相匹配(現在市場的主流介面是 SATA介面)。選購時,注意區分「行貨」與「水貨」。辨認「水貨」的方法是:首先看防偽標簽是否正規;其次看硬碟體和代理保修單上的編號是否一致。
5.光碟機、刻錄機:
此類硬體平時可以插入光碟,用以存放數據。光碟機或刻錄機對穩定性及緩存的要求較高,因此,選購這類硬體時優先挑選大廠家(如索尼、明基、三星等)的產品。選購時還要注意硬碟的介面類型與自己的計算機是否匹配。
6. 顯卡:
顯卡也叫顯示卡、圖形加速卡等。主要作用是對圖形函數進行加速處理。顯示卡通過系統匯流排連接CPU和顯示器,是CPU和顯示器之間的控制設備。實際上是用來存儲要處理的圖形的數據信息。目前主流顯卡的顯存為512MB以上,介面一般為PCI-EX16型。顯卡生產廠商主要有華碩、技嘉、昂達等。在選購顯卡時,注意顯存要與主機性能相匹配(位寬選128 bit以上為宜)。並且要優先選擇大廠家生產的或售後服務好的產品。
7. 網卡:
網卡是將計算機與網路連接在一起的輸入輸出設備。主要功能是處理計算機上發往網線上的數據,按照特定的網路協議將數據分解成為適當大小的數據包,然後發送到網路上去(目前多是主板集成)。由於不同類型網卡的實用環境可能不一樣,在選購時應明確網卡使用的網路及傳輸介質類型、與之相連接的網路設備帶寬等情況。優質的網卡均採用噴錫板製作,其裸露部分為白色;而劣質的畫金板網卡的裸露部分為黃色。另外,對網卡的MAC地址(即ID編號)的辨別是了解網卡優劣的最好方式。正規廠家生產的網卡的MAC地址一般為一組12位的16進制數(前6位為廠商ID,後六位是廠商分配給網卡的唯一ID)。購買時,如發現商家所給網卡上標注的MAC地址相同,那麼,肯定是劣質產品。最後,還要看產品的做工工藝。做工工藝的優劣體現在網卡的焊點、金手指及擋板等上:優質網卡的電路板焊點均勻干凈,金手指及擋板規則且有光澤,各元件分布合理且緊湊。
8. 音效卡:
音效卡的主要功能是處理聲音信號並把信號傳輸給音箱或耳機,使後者發出聲音來的硬體。音效卡的選購同網卡、顯卡的選購有些相似,都要選大廠家及售後服務好的產品,還要注意介面類型是否與自己的主板相匹配。顯卡的音質是判定一塊顯卡好壞的標准,其中包括信噪比、采樣位數、采樣頻率、總諧波失真等指標。目前音效卡的信噪比大多達到了96db,采樣位數為16bit以上,采樣頻率為44.1kHZ以上(值越高越好)。理論上44.1kHZ就可達到CD音質。此外,選購者如果只是普通應用,如看看CD、玩一些簡單的游戲等,選購一般廉價的音效卡就足夠了;如果是用來玩大型的3D游戲,就一定要選購帶3D功能的音效卡,因為3D音效已經成為游戲發展的潮流,現在所有的游戲都開始支持它了。
9. 電源:
電源是對電腦供電的主要配件,是將AC交流電流轉換成直流電壓的設備。電源關繫到整個計算機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250W。電源的選購要注意品牌、電源的輸出功率、認證、包裝等。
(二)計算機軟體系統
計算機軟體系統計算機系統所使用的各種程序的總體。軟體系統和硬體系統共同構成實用的計算機系統,兩者相輔相成。軟體系統一般分為操作系統軟體、程序設計軟體和應用軟體三類。
1、操作系統:
計算機能完成許多非常復雜的工作,但是他卻「聽不懂」人類的語言,要想讓計算機完成相關的工作,必須有一個翻譯官把人類的語言翻譯給計算機。操作系統軟體就是這里的翻譯官。常用的操作系統有微軟公司的Windows XP/Vista操作系統,以及Linux操作系統、Unix操作系統(伺服器操作系統)等。
2、程序設計軟體:
程序設計軟體是由專門的軟體公司編制,用來進行編程的計算機語言。程序設計語言主要包括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和編程語言(C++、Java等)。
3、應用軟體:
應用軟體是用於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以及實現特定功能的程序。為了普通人能使用計算機,計算機專業人員會根據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需要提前編寫好人們常用的工作程序,在用戶使用時,只需單擊相應的功能按鈕即可(如復制、拖動等任務)。常用的應用軟體有MS Office辦公軟體、WPS辦公軟體、圖像處理軟體、網頁製作軟體、游戲軟體和殺毒軟體等。
有了良好的配置當然就少不了安裝了。下面以兼容機為例,簡述下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
二、多媒體計算機的組裝:
1安裝機箱:主要是如何拆開機箱.在機箱的背後擰下右面邊上的兩顆螺絲(有大有小兩種螺絲)就可找開機箱。
2. 安裝電源:先將電源裝在機箱的固定位置上,注意電源的風扇要對朝機箱的後面,這樣才能正確的散熱。之後就用螺絲將電源固定起來。等安裝了主板後把電源線連接到主板上。
3. 安裝CPU:將主板上的CPU插槽旁邊的把手輕輕向外撥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然後對准插入CPU。注意要很小心的對准後再插入,不然損壞了CPU,之後再把把手壓回,把把手固定到原來的位置。並在CPU上塗上散熱硅膠,這是為了與風扇上的散熱片更好的貼在一起。
4. 安裝風扇:要將風扇安裝到主板的CPU上,先把風扇上的掛鉤掛在主板CPU插座兩端的固定位置上,再將風扇的三孔電源插頭插在主板的風扇電源插座上(一般都是在CPU附近)。
5. 安裝主板:先把定位螺絲依照主板的螺絲孔固定在機箱,之後把主板的I/O埠對准機箱的後部。主板上面的定位孔要對准機箱上的主板定們螺絲孔,用螺絲把主板固定在機箱上,注意上螺絲的時候擰到合適的程度就可以了,以防止主板變形。
6.安裝內存:先掰開主板上內存插槽兩邊的把手,把內存條上的缺口對齊主板內存插槽缺口,垂直壓下內存,插槽兩側的固定夾自動跳起夾緊內存並發出「咔」的一聲,此時內存已被鎖緊。
7. 安裝硬碟:首先把硬碟用螺絲固定在機箱上。接下來插上電源線,並在硬碟上聯上IDE數據線,再把數據線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介面連接,注意:不要把數據線接反了。
8. 安裝軟碟機:安裝的方法和硬碟差不多。
9.安裝顯卡:將顯卡對准主板上的PCI插槽插下,用螺絲把顯卡固定在機箱上。
10. 連接控制線:首先找到機箱面板上的指示燈和按鍵在主板上的連接位置(依照主板上的英文來連接),然後區分開正負極連接.將機箱面板上的HDD LED(硬碟燈)、PWR SW(開關電源)、Reset(復位)、Speaker(主板喇叭)、Keylock(鍵盤鎖介面)和PowerLED(主板電源燈)等連接在主板上的金屬引腳。
11.完成機箱內部的連接後就可以合上機箱蓋連接外面的設備了.在機箱後面的主板I/O埠上找到綠色的圓形介面接上滑鼠(USB滑鼠接在USB口上),同樣找到藍色的圓形介面接上鍵盤。接下來在顯卡上接上顯示器數據線。
12.完成以上項目後就可以接通電源了,觀察計算機是否運行正常。
13.接下來做CMOS設置(根據選項用的主板的BIOS而定)。
安裝操作系統(以Win XP為例):
1.從光碟安裝,要把BIOS進行設置,使系統能夠從光碟啟動。方法如下:
(1)啟動計算機,按下鍵盤上的Del (有的是按F2)鍵,進入到主板BIOS設置的主界面。
(2)選擇 Advanced BIOS Features 選項,回車進入設置程序。選擇First Boot Device 選項,然後按鍵盤上的方向鍵將該項設置為CD-ROM(光碟機啟動),這樣就把系統改為光碟啟動了。
(3)按F10保存以後的提示是(Y)與否(N)選項,選Y退出設置。
(4)然後將光碟放入光碟機里,重啟電腦,電腦就會自動從光碟運行,並顯示安裝界面,根據提示一步步進行安裝。
注意:在Windows XP拷貝完文件到硬碟,第一次重新啟動計算機前,必須把光碟從光碟機中取出,否則系統仍會從光碟啟動並會循環執行安裝程序。
(5)接下來基本上點著下一步就可以往下走了!一直到正常進入XP系統界面為止!
2 .安裝硬體驅動程序
將主板廠商提供的光碟放入光碟機內讀碟,讓其自動運行:
(1) 安裝主板驅動程序,選中主板晶元組驅動進行安裝。
(2) 安裝音效卡驅動程序,選中音效卡驅動進行安裝。
(3) 安裝網卡驅動程序,選中網卡驅動解壓到指定文件夾,並在設備管理器裡面進行安裝。
(4) 安裝顯卡驅動程序,放入顯卡廠商提供的顯卡驅動光碟點擊進行安裝。
3 .安裝應用軟體
常用的應用軟體有辦公軟體(如OFFICE2003)、解壓縮軟體(如WinRAR)、漢字輸入軟體(如搜狗輸入法)、殺毒軟體(如諾頓殺毒軟體系列)、下載軟體(如迅雷)等,只有安裝了這一些應用軟體才能算是完成了電腦的組裝。
安裝好一台電腦後,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故障,這些故障可能是硬體的故障,也可是軟體的故障。一般情況下,剛剛安裝的機器出現硬體故障的可能性較大,機器運行一段時間後,其故障率相對降低。對於硬體故障,我們只要了解各種配件的特性及常見故障的發生,就能逐個排除各個故障。
三、硬體故障維修:
1. 接觸不良的故障
接觸不良一般反映在各種插卡、內存、CPU等與主板的接觸不良,或電源線、數據線、音頻線等的連接不良。其中各種介面卡、內存與主板接觸不良的現像較為常見,通常只要更換相應的插槽位置或用像皮擦一擦金手指,就可排除故障。
2.未正確設置參數
CMOS參數的設置主要有硬碟、軟碟機、內存的類型,以及口令、機器啟動順序、病毒警告開關等等。由於參數沒有設置或沒有正確設置,系統都會提示出錯。如病毒警告開關打開,則有可能無法成功安裝Windows XP。
3.硬體本身故障
硬體出現故障,除了本身的質量問題外,也可能是負荷太大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如電源的功率不足或CPU超頻使用等,都有可能引起機器的故障。
4、軟體故障
通常是由硬體驅動程序安裝不當或是病毒破壞引起的。
驅動程序或驅動程序之間產生沖突,則在Windows XP下的資源管理中可以發現一些標記,其中「?」表示未知設備,通常是設備沒有正確安裝,「!」表示設備間有沖突,「×」表示所安裝的設備驅動程序不正確。
病毒對電腦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輕則影響機器速度,重則破壞文件或造成死機。為方便隨時對電腦進行保養和維護,必須准備工具如干凈的DOS啟動盤或WindowsXP啟動盤,以及殺毒軟體和磁碟工具軟體等,以應付系統感染病毒或硬碟不能啟動等情況。此外還應准備各種配件的驅動程序,如光碟機、音效卡、顯示卡、MODEM等。軟碟機和光碟機的清洗盤及其清洗液等也應常備。
相對於其它電器產品來說,電腦是一個容易出這樣那樣故障的東西。電腦出故障了,是許多電腦愛好者頭痛的事情,該如何來應對及解決我們所遇到的電腦故障呢?
一、先調查,後熟悉。
二、先機外,後機內。
三、先機械,後電氣。
四、先軟體,後硬體。
五、先清潔,後檢修。
六、先電源,後機器。
七、先通病,後特殊。
八、先外圍,後內部。
四、我的心得體會:
通過這8周的學習,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計算機的基本組成以及各個元件的結構和功能。並且,自己能夠組裝一台計算機,而且還了解了安裝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項。對於一些簡單的故障,能夠自己動手排除。經過這次電腦組裝與維護的實踐,我的感觸很深。以前覺得計算機學問很深,很難,現在看組裝一台電腦已經不成問題。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我理解了老師所說的結合實踐的學習易接受,易產生學習興趣。
F.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與實訓考試方案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主要通過實訓教學使學生熟練掌握最新網路應用技術;通過學習可熟練操作、維護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掌握綜合布線技能,熟練運用網路工程的知識及技能,獨立架設企業內部網;能對計算機系統進行安裝、調試、維護、故障診斷與故障排除;能對網路伺服器、網路終端設備進行維護等;
G. 高手請進!計算機網路與實訓,幫忙設計一下!
很簡單呀。只是手上沒有方案。這應該是老師讓你做的作業吧?看你寫的很祥細。
H. 計算機實訓報告
計算機實訓報告
一、實訓目的
1、 貫徹堅強實踐環節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增加學生對專業感性認識的深廣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為後續課程奠定較好的基礎。
2、通過實習,開闊學生眼界和知識面,獲得計算機硬體安裝和系統維護的感性認識。與此同時安排適量的講課或講座,促進理論同實踐的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
3、實習中進行專業思想與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了解專業、熱愛專業,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專業適應能力,初步具備職業道德觀念。
4、通過對專業、行業、社會的了解,認識今後的就業崗位和就業形式,使學生確立學習方向,努力探索學習與就業的結合點,而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實訓內容
實習的主要內容為計算機硬體組裝,故障檢測,BIOS系統的設置,簡單硬體故障的排除,硬體工作原理的了解,系統的安裝與備份,系統還原,軟體的安裝與調試,系統維護等,並撰寫實訓報告。此次實訓由專業教師陳莉莉、梁金宏同志負責。此次實訓主要安排以下幾個方面的任務:
1、 計算機硬體工作原理的了解,硬體之間的相互協調性了解。
2、 計算機硬體組裝,故障檢測與排除。
3、 BIOS系統設置
4、 硬碟的分區與格式化
5、 系統的安裝、備份、還原
6、 常用軟體的安裝與調試,系統維護。
7、 撰寫實訓報告。
第一節:計算機組裝維修
1.1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1.1.1 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是由計算機硬體系統和計算機軟體系統兩部分組成。硬體是計算機的實體,又稱為硬設備,是所有固定裝置的總稱。它是計算機實現其功能的物質基礎,其基本配置可分為:主機、鍵盤、顯示器、光碟機、硬碟、軟盤驅動器、列印機、滑鼠等。軟體是指揮計算機運行的程序集,按功能分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如圖1.2.1所示。
1.1.2 存儲程序控制的基本概念
存儲程序控制的概念,是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 · 諾伊曼等,如圖1.2.2所示。於1946年提出的設計電子數字計算機的一些基本思想,概括起來有如下一些要點:
1. 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五大基本
部件組成計算機,並規定了這五個部分的基本功能。
2. 採用二進制形式表示數據和指令。
3. 將程序和數據事先放在存儲器中,使計算機在工作時能夠自動
高速地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加以執行。這就是存儲程序概念。
這樣一些概念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並開創了程序設計的時代。半個多世紀以來,雖然計算機結構經歷了重大的變化,性能也有了驚人的提高,但就其結構原理來說,至今佔有主流地位的仍是以存儲程序原理為基礎的馮 · 諾依曼型計算機。如圖1.2.3所示。
圖1.2.2 馮 · 諾伊曼結構計算機
輸入設備
控制器
運算器
存儲器
輸出設備
程序數據
結果
1.1.3 計算機硬體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計算機系統的硬體主要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等幾部分組成。由於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三個部分是信息加工、處理的主要部件,所以把它們合稱為主機,而輸入、輸出設備及存儲器則合稱為外部設備。又因為運算器和控制器不論在邏輯關繫上或是在結構工藝上都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往往組裝在一起,所以將這兩個部分稱為中央處理機(CPU)。
下面對計算機硬體的幾個基本部分作簡單介紹。
1. 運算器
運算器是一個用於信息加工的部件,它用來對二進制的數據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所以也叫做算術邏輯運算部件(ALU)。
它的核心部分是加法器。因為四則運算加、減、乘、除等演算法都歸結為加法與移位操作,所以加法器的設計是算術邏輯線路設計的關鍵。
2. 控制器
控制器產生各種控制信號,指揮整個計算機有條不紊地工作。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據人們預先編制好的程序,控制與協調計算機各部件自動工作。控制器按一定的順序從主存儲器中取出每一條指令並執行,執行一條指令是通過控制器發出相應的控制命令串來實現的。因此,控制器的工作過程就是按預先編好的程序,不斷地從主存儲器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和執行指令的過程。
3. 存儲器
存儲器是用來存放指令和數據的部件。對存儲器的要求是不僅能保存大量二進制信息,而且能快速讀出信息,或者把信息快速寫入存儲器。一般對計算機存儲系統劃分為兩級,一級為內存儲器(主存儲器),如半導體存儲器,它的存取速度快,但容量小;另一級為外存儲器(輔助存儲器),如磁碟存儲器,它的存儲速度慢,但容量很大。在運算過程中,內存直接與CPU交換信息,而外存不能直接與 CPU交換信息,必須將它的信息傳送到內存後才能由CPU進行處理,其性質和輸入輸出設備相同,所以一般把外存儲器歸屬於外部設備。
4. 輸入輸出設備
輸入輸出設備是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相互聯系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實現人機對話、輸入與輸出以及各種形式的數據變換等。
如前所述,計算機要進行信息加工,就要通過輸入設備把原始數據和程序存入計算機的存儲器中。輸入設備的種類很多,如鍵盤、軟磁碟、U盤、光碟等等。
輸出設備是將計算機中的二進制信息轉換為用戶所需要的數據形式的設備。它將計算機中的信息以十進制、字元、圖形或表格等形式顯示或列印出來,也可記錄在磁碟或光碟上。輸出設備可以是列印機、CRT顯示器、繪圖儀、磁碟、光碟等等。它們的工作原理與輸入設備正好相反,它是將計算機中的二進制信息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以十進制或其它形式記錄在媒介物上。許多設備既可以作為輸入設備,又可以作為輸出設備。
1.2 計算機軟體
從廣義上說,軟體是指為運行、維護、管理、應用計算機所編制的所有程序合數據的總和。通常按功能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
1.2.1 系統軟體
所謂系統軟體,就是用來擴大計算機的功能,提高計算機的工作效率以及方便用戶使用計算機的軟體,如操作系統、故障診斷程序、語言處理程序等。
操作系統是維持計算機運行的必備軟體,它具有三大功能:管理計算機硬、軟體資源,使之能有效地被應用;組織協調計算機各組成部分的運行,以增強系統的處理能力;提供各種實用的人機界面,為用戶操作提供方便。操作系統軟體包括進程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和作業管理等五個部分。
故障診斷程序負責對計算機設備的故障及對某個程序中的錯誤進行檢測、辨認和定位,以便操作者排除和糾正。
編譯程序將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翻譯成由機器語言組成的目標程序。高級語言是一種通用的程序設計語言,它不依賴於具體的計算機,具有較好的可移植性。但高級語言必須配置了相應的編譯程序後才能在計算機上使用,例如C語言等。
事實上,系統軟體正在迅速發展且日趨豐富,因此,計算機的功能越來越強,人機界面也更加友好。
1.2.2 應用軟體
應用軟體是為解決某個應用領域中的具體任務而編制的程序,如各種科學計算機程序、數據統計與處理程序、情報檢索程序、企業管理程序、生產過程自動控製程序等。由於計算機已應用到幾乎所有的領域,因而應用程序是多種多樣的。目前應用軟體正向標准化、模塊化方向發展,許多通用的應用程序可以根據其功能組成不同的程序包供用戶選擇。應用軟體是在系統軟體的支持下工作的。
1.2.3 與軟體有關的概念
● 機器語言 機器語言是一種用二進制形式表示的,並且能夠直接被計算機硬體識別和執行的語言。計算機語言與計算機的具體結構有關,計算機不同該機器語言也不相同。
● 匯編語言 是一種將機器語言符合化的語言,它用便於記憶的字母、符合來代替數字編碼的機器指令。匯編語言的語句與機器指令一一對應,不同的機器有不同的匯編語言。用匯編語言編寫的匯編語言源程序,必須經過匯編程序的翻譯將其變換為機器語言目標程序,才能夠被機器執行。
● 指令 指揮計算機進行基本操作的命令稱為指令。一條指令包括操作碼和地址碼兩部分,其中操作碼部分表示該指令要完成的操作是什麼。地址碼部分通常用來指明參與操作的操作數所存放的內存地址或寄存器地址。
● 程序 為解決某一問題而設計的一系列有序的指令或語句的集合。例如,要用計算機來解決某個問題時,要將處理步驟編成一條條指令,組成程序。
● 高級程序設計語言 是一類與面向用戶,與特定機器屬性相分離的程序設計語言。它與機器指令之間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所以可以在各種機型中通用。
● 語言處理程序 它的作用是將用戶利用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轉換為機器語言代碼序列,然後由計算機硬體加以執行。不同的高級語言有著不同的語言處理程序。
● 語言處理方式:解釋、編譯 解釋方式是對源程序的每條指令邊解釋(翻譯為一個等價的機器指令)邊執行,這種語言處理程序稱為解釋程序。例如:BASIC語言。
編譯方式是將用戶源程序全部翻譯成機器語言的指令序列,成為目標程序。執行時,計算機直接執行目標程序。這種語言處理程序稱為編譯程序,目前,大部分程序設計語言採用編譯方式。
第二節:BIOS系統設置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即基本輸入輸出系統)設置程序是被固化到計算機主板上的ROM晶元中的一組程序,其主要功能是為計算機提供最底層的、最直接的硬體設置和控制。BIOS設置程序是儲存在BIOS晶元中的,只有在開機時才可以進行設置。CMOS主要用於存儲BIOS設置程序所設置的參數與數據,而BIOS設置程序主要對技巧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進行管理和設置,是系統運行在最好狀態下,使用BIOS設置程序還可以排除系統故障或者診斷系統問題。
在我們計算機上使用的BIOS程序根據製造廠商的不同分為:AWARD BIOS程序、AMI BIOS程序、PHOENIX BIOS程序以及其它的免跳線BIOS程序和品牌機特有的BIOS程序,如IBM等等。
目前主板BIOS有三大類型,即AWARD AMI和PHOENIX三種。不過,PHOENIX已經合並了AWARD,因此在台式機主板方面,其雖然標有AWARD-PHOENIX,其實際還是 AWARD的BIOS的. Phoenix BIOS 多用於高檔的586原裝品牌機和筆記本電腦上,其畫面簡潔, 便於操作。
SIZE 表示硬碟的容量;CYLS 硬碟的柱面數;HEAD硬碟的磁頭數;PRECOMP寫預補償值;LANDZ著陸區,即磁頭起停扇區。最後的MODE是硬體的工作模式,我們可以選擇的工作模式有:NORMAL普通模式、LBA邏輯塊地址模式、LARGE大硬碟模式、AUTO自動選擇模式。NORMAL模式是原有的IDE方式,在此方式下訪問硬碟BIOS和IDE控制器對參數部作任何轉換,支持的最大容量為528MB。LBA模式所管理的最大硬碟容量為8.4GB,LARGE模式支持的最大容量為1GB。AUTO模式是由系統自動選擇硬碟的工作模式。
介紹了AMI Bios設置後。我們再來介紹一下Award Bios的設置,其實Award Bios和AMI Bios裡面有很多東西是相同的,可以說基本上是一樣的,雖然有些名字叫法不同,但是實際作用是一樣的。在前文中已經了解了一些Bios的基本知識,和設置,那麼在這篇文章裡面我就會更詳細的介紹一下Bios的超頻設置,希望對那些想超頻但是又沒有接錯過超頻的玩家能有一些幫助。
BIOS常見錯誤信息和解決方法Ghost簡介
Ghost是賽門鐵克公司推出的一個用於系統、數據備份與恢復的工具。其最新版本是Ghost10。但是自從Ghost9之後,它就只能在windows下面運行,提供數據定時備份、自動恢復與系統備份恢復的'功能。
本文將要介紹的是Ghost 8.x系列(最新為8.3),它在DOS下面運行,能夠提供對系統的完整備份和恢復,支持的磁碟文件系統格式包括FAT, FAT32, NTFS, ext2, ext3, linux swap等,還能夠對不支持的分區進行扇區對扇區的完全備份。
Ghost 8.x系列分為兩個版本,Ghost(在DOS下面運行)和Ghost32(在windows下面運行),兩者具有統一的界面,可以實現相同的功能,但是 Windows系統下面的Ghost不能恢復Windows操作系統所在的分區,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使用DOS版。
使用Ghost對分區進行操作
啟動Ghost之後,選擇Local->Partion對分區進行操作。
To Partion:將一個分區的內容復制到另外一個分區。
To Image:將一個或多個分區的內容復制到一個鏡像文件中。一般備份系統均選擇此操作。
From Image:將鏡像文件恢復到分區中。當系統備份後,可選擇此操作恢復系統。
心得
俗話說:一分辛苦,一分收獲。有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通過這次實習,在老師耐心地指導和我不懈的努力下,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機的基本組成以及各個元件的結構和功能。並且,自己能夠組裝一台PC機,了解了安裝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也積累了一些裝機經驗。這次實習,使我收獲了很多,也從中悟出了一些道理:我們在決定要做某一件事之前,先要對其有所了解,有所准備,並按照預定的計劃進行操作,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事情的進展不一定是一帆風順的。在組裝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是關鍵的是遇到問題也不要心慌,沉著冷靜地應付。發現問題後,先分析問題的原因、然後研究問題、最後尋找方法解決問題。
21世紀是信息時代,而信息和計算機有著必然的聯系,但人們更多想到的是計算機軟體和網路技術,認為這是主要的,從技術角度看它們要比硬體如計算機組裝更勝一籌。但我覺得組裝與維護課非常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整個計算機的基礎是整個體系的一部分。基礎沒有了,其它的也就談不上了吧。
學習組裝與維護課,感觸很深,以前覺得計算機學問很深,很難,現在看組裝一台電腦已經不成問題!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我理解了老師的一句話學就是為了用,用上了才算學會結合實踐的學習易接受,易理解,易產生學習興趣.
我知道,憑我這點計算機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必須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世界觀。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要想獲得進步,必須虛心向學,敢於求知。對於不懂的問題,要向有經驗或有學識的人請教,或者通過網路等途徑尋找資料自行解決。切忌不懂裝懂,因為這是學習的大忌,也是人們獲得進步的絆腳石。
現代社會是知識的社會、信息的社會,計算機技術領域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僅僅二十多年的發展時間,微型機已發展到了P4/2.4GHz。與最初的IBM-PC機相比,其性能已不可同日而語了。展望未來,計算機將是半導體技術、超導技術、光學技術、納米技術和仿生技術相互結合的產物。從發展上看,它將向著巨型化和微型化發展;從應用上看,它將向著系統化、網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21世紀,微型機將會變得更小、更快、更人性化,在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巨型機將成為各國體現綜合國力和軍力的戰略物資以及發展高科技的強有力工具。
技術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技術需要創新,沒有創新,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就將會走下歷史的舞台。身為21世紀的社會主義青年,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要像海綿一樣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努力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多動手、多動腦,走理論聯系實際的道路。同時還要樹立遠大的志向,認清社會的發展形勢,努力培養創新精神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
I. 計算機網路技術實訓教程的內容提要
本書是21世紀高等學校應用型規劃教材·電子商務系列教材之一,可以與同類型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教材相配套使用。本書以實驗實訓教學為主線,各章由5~8個實驗組成,每個實驗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實驗理論、實驗流程、實驗步驟、實驗總結等5部分。全書共分為9章,分別為計算機網路基礎實驗、路由與交換實驗、Windows 2000實驗、防火牆實驗、互聯網實驗、Linux實驗、網路故障診斷與網路管理實驗、網路安全實驗和組網設計案例。
J. 計算機網路實訓總結
可以這樣開頭,本人有幸在##單位參加了計算機網路實訓,收益匪淺,現概括如下:
網路辦公自動化系統開發分析
一、開發工具與技術的研究
就現在開發OA的技術來說,主要集中分為三大類:基於C/S結構的應用程序開發,結合C/S結構和Web技術的復合應用程序,基於B/S結構的動態網頁技術。以下
將分析這三類技術的各自優缺點:
C/S結構系統:是傳統開發模式,一般以資料庫和客戶端的兩層結構實現,也有加入中間件的三層或多層結構,在OA早期是標準的系統模式,但隨著計算機技術
的發展和網路的發展,它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遠程網路辦公和移動辦公,逐漸在被取代
C/S+Web技術:是為了補充C/S結構的不足,在C/S基礎上加入Web技術來實現對遠程數據的獲取,但擁有一定局限性,如數據及時更新、軟體升級等問題就無法
很好解決
B/S結構系統:是援用動態網頁技術,加入OA的開發理念,完全適應網路辦公和移動辦公需求,也是現代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首選技術。
就B/S結構的開發,具體技術又有多種選擇:JSP+J2EE,ASP+IIS,ASP.net+Microsoft .NET Framework,PHP+Apache,就這幾門技術,可以說各有其優缺點,
分析如下:
JSP技術: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加上J2EE功能十分強大,但是J2EE的布置使開發成本顯得略高,而且沒有良好的安裝界面
PHP技術:是早期動態網頁技術中的強手,但隨著JSP技術與ASP技術的不斷更新,使得PHP技術稍微比較落後
ASP技術:類似於PHP技術,開發簡便,快速,加上IIS的功能支持,是比較簡易快速的開發技術
ASP.net:可以說是ASP技術的替代技術,是ASP的一大進步,在Microsoft .NET Framework的強大支持下,可以使用C#、VB、Javascript三種語言來編寫代碼,
採用預先編譯技術,使得代碼安全性加強
最終討論結果:在針對於中小型企業用戶,建議採用ASP.net技術,理由是,該技術易於伺服器的維護,成本相對較低,開發周期較短
在針對政府部門用戶,建議採用JSP或ASP.net技術,理由是,政府部門伺服器很多已經改裝為Linux系統,在該平台下採用JSP技術較成熟;如果是Windows用戶
,則採用ASP.net技術
二、OA概述
人們普遍使用計算機來提高個人工作效率,但是在需要許多人一起協同工作的現代工作環境中,我們更需要提高我們的整體工作效率。利用網路通訊基礎及先
進的網路應用平台,建設一個安全、可靠、開放、高效的信息網路和辦公自動化、信息管理電子化系統,為管理部門提供現代化的日常辦公條件及豐富的綜合信息
服務,實現檔案管理自動化和辦公事務處理自動化,以提高辦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各部門日常業務工作的規范化、電子化、標准化,增強檔案部門文書檔
案、人事檔案、科技檔案、 財務檔案等檔案的可管理性,實現信息的在線查詢、借閱。最終實現「無紙」辦公。
辦公自動化,一個極大的概念,一個炒作了很久的概念。無論是辦公設備公司,還是系統集成公司,都大力推出自己的辦公自動化產品。有辦公設備、辦公自動化
電腦、辦公自動化軟體。可見,辦公自動化中內容龐大,可為空間不可小視。那麼,首先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什麼是辦公?
辦公實際就是文件的製作、修改、傳遞、簽定、保存、銷毀、存檔的過程。那麼隨著文件的這一流程,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設備。隨著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路
技術的進步,辦公自動化網路的建設也得到了大力推廣。
傳統的辦公模式主要以紙介質為主,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顯然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高效率、快節奏的現代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何實現信息處理的自動化和辦
公的無紙化逐步得到了人們的重視。
傳統辦公模式
辦公自動化提了多年,但效果並不明顯,人們還是停留在單機字處理和表格處理的所謂辦公自動化的初級階段。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以及團隊的協同運作等無
法完美的實現,極大地限制了工作的效率。
Internet/Intranet的迅猛發展,為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團隊的協同運作提供了技術的保證,同時也預示著網路化辦公時代來臨。
網路化辦公模式
現有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大型信息管理系統中,企業業務流程重組或者是文件流轉功能都是核心功能。同時我們也認為,企業辦公主要是一個文件流轉的過程,
所有的辦公事務都可以抽象成一個資料庫表單。
傳統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大型MIS系統在處理企業管理流程中大多採用企業業務流程重組(BKR),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先優化企業業務管理流程,再根據優化後的流
程建設企業信息系統。這樣不僅在系統建設中工作量巨大,同時面臨來自企業內部重重的阻礙。
我們的核心思想是;前期系統建設中不牽涉企業內部業務流程重組,只是協助企業通過方便的流程自定義等功能進行流程電子化,以及不斷根據實際需求去改變電
子化流程。
三、系統結構設計
現在的網路辦公自動化系統可以說百家爭鳴,各有所長,但是一般的B/S結構系統都做得比較固定,也就是針對某個行業甚至某個企業而開發的,有諸多的限制
和代碼固化,不利於靈活的OA定製和客戶化!而且很多OA系統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只是表現手法和操作流程有所不同罷了,所以,他們的基本是一致的,是有共性
的,是可以統一的。
我的基礎思想是開發一個底層的通用型OA平台,在此平台下實現OA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的底層操作,這樣,當針對某個企業或者政府部門開發OA系統時,只需在此
基礎上稍加修改,就可以成為一套具有很強針對性的OA系統,這樣方便該系統的二次開發,也方便於針對不通性質部門單位的OA系統的定製。系統結構圖如下:
通過以上示意圖可以看出,底層通用型管理模塊是整個OA系統的基礎,而應用層模塊是面對客戶的,它是界面和業務邏輯的結合體,針對不通企業將有所不通
,這種結構將很好的解決一套OA的多種定製功能,便於二次開發。
四、通用型管理模塊功能劃分
針對於這個底層模塊,它並不需要實現實際的功能,它主要是負責完成應用層交付的任務和與底層資料庫交換數據,所以它的功能是比較抽象的、統一的和可擴展
的。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將這個模塊按不同的功能細分,因為辦公系統有些模塊之間聯系並不緊密,比如公文管理系統與公共信息系統,郵件管理系統與辦公設備
管理系統之間的聯系就不是那麼緊密,甚至可以完全分開。所以我們的底層管理模塊針對於這些情況,主要分為八大功能子模塊:
1.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主要負責公文的發送與接受工作,發送流程按照流程定製來完成,所以還包括流程定製功能。這三大塊是OA的核心部分,實現也最為復雜,特別是流
程定製功能,是一個非常靈活的模塊,它決定了該OA系統的效率和可用性
2.郵件管理
郵件管理主要功能是發送與接受內部郵件,發送與接受外部郵件(外部郵件伺服器必須支持pop3),郵件需要存入資料庫,以便今後瀏覽查詢
3.表單管理
表單管理是一個輔助性模塊,基本上在其他所有模塊都有可能用大它的功能,它主要是實現表單模板的定製,表單的存儲,列印等功能。在一個企業,表單是
很重要的一個東西,它在辦公過程中出現的頻率緊次於公文,所以這個模塊也非常重要,並且表單的定製與列印是一個技術難點
4.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功能是對准備歸檔的公文或者企業各類合同、協議、文件、指示、資料等的一個合理存儲與查閱功能,針對於復雜的分類和查閱許可權,實現合理存取
,管理得基本功能
5.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員工資料管理,員工薪資管理,員工考勤管理,員工許可權管理,部門機構管理,部門任命管理等等公司內部人事管理的所有功能,本
子模塊將以底層視角反應員工得管理,包括職務和所屬性質都將按統一模式規劃,便於應用層定製模塊
6.日程安排
日程安排是辦公系統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輔助功能,可分為個人日程,部門日程,主要需要解決的是日程的基本存儲和信息提示
7.公共信息管理
公共信息包含:公司新聞、文檔、員工論壇、資料下載等功能,主要是針對所有部門的一個共用系統,該系統可以採用傳統模式,如論壇可以採用BBS系統等,
底層主要是統一規范,提供基本功能
8.會議管理
會議對於任何一個公司都是重要的,而會議的形式隨著網路的發展也變得多樣化起來,除了傳統的會議,還有網路會議,視頻會議等新型會議方式,使得相隔
甚遠的人之間也可以有了當面交流的環境。對於相隔較遠的部門,如總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交流建議採用非視頻的網路會議,因為這個即可以滿足網速,也可以滿
足交流得需求。對於處於同一個大廈的各部門,建議使用視頻會議,因為加入多媒體的功能,可以使得會議氣氛跟貼近傳統會議的效果,而且交流也更人性化,同
時也可以得到區域網網速得支持。
這八大功能子模塊都是OA系統得基礎,在此之上,我們可以創建更多的功能和輔助,可以使得OA的定製變得輕松而豐富。
五、總結
通過以上的綜合分析,該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將分為三期完成,第一期是基礎類庫的開發,第二期是底層管理模塊的開發,第三期是應用層定製。每一期都
是下一期的基礎,但可以獨立使用,只有三期完成,才算完成整套OA系統。
關於該OA系統的幾個技術賣點:建議提供語言信箱和視頻新聞模塊,這樣可以有與其他產品所不同的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