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右下角顯示網路11,一會又變成9呢
計算機網路管理不能進行工作導致。解決方法:可以把網卡重新啟動來解決此問題。1.使用滑鼠左鍵移動到計算機表的左下角並單擊...
Ⅱ 計算機網路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計算機網路包括計算機和網路兩部分.其中計算機又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
Ⅲ 計算機網路形成的原因及意義
一、原因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二、意義
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資質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3)11計算機網路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層次劃分:
為了使不同計算機廠家生產的計算機能夠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建立計算機網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8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它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通信協議劃分為七層,自下而上依次為:
1、物理層(Physics Layer)
2、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5、會話層(Session Layer)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Ⅳ 計算機網路技術學什麼
主要學網頁的設計與制、C語言程序的設計等,來對網站進行開發,維護、維修、負責信息安全等。
Ⅳ 11、世界上最早的計算機網路出現在( )
出現在美國
最早的網路出現在1969年,為了能在爆發核戰爭時保障通信聯絡,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ARPA資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分組交換試驗網ARPANET,連接美國四個大學。ARPANET的建成和不斷發展標志著計算機網路發展的新紀元。
Ⅵ 誰知道什麼是計算機網路,舉例說明計算機網路有哪些應用
1.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2.電腦及系統、伺服器、通信設備、傳輸介質、!!
常見:匯流排拓撲結構 星型拓撲結構 環形拓撲結構!!
4.計算機網路協議是有關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一整套規則,或者說是為完成計算機網路通信而制訂的規則、約定和標准。
5.TCP/IP!! OSI七層協議的名稱: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6.(1)可實現資源共享。(2)可實現管理科學化和專業化。
(3)可快速進行信息處理。 (4)能更好地保護原有的資源。
7.FTP:文件傳輸!! Telnet:遠程登陸服務
8.IP地址就像你家的地址!! 域名就是為這個地址取個名字!!
9.超文本就是不僅僅只有文本,還可能有媒體(圖片 視頻...)
10:HTML:超文本標示語言(網頁文件的拓展名)!!
主頁:一般指個人網站!!
11:GOOGLE YAHOO BAIDU... 打開他們的首頁輸入相應的信息就可以查詢!!
12.電子郵件(electronic mail,簡稱E-mail,標志:@,也被大家昵稱為「伊妹兒」)又稱電子信箱、電子郵政,它是—種用電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換的通信方式。
標題 收信人地址 內容(可能還會有附件!)
我這答案准對!!
我上學的時候就是這樣回答的!!不對讓你老師來找我!!
Ⅶ 計算機網路(11)作業4
試問經典10Mbps乙太網的波特率是多少?
波特率表示每秒鍾傳送的碼元符號的個數,是衡量數據傳送速率的指標,它用單位時間內載波調制狀態改變的次數來表示(也就是說,是頻率乘上對應時間內改變的次數)
在信息傳輸通道中,攜帶數據信息的信號單元叫碼元,每秒鍾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數稱為碼元傳輸速率,簡稱波特率。波特率是傳輸通道頻寬的指標。
因為乙太網是使用曼徹斯特編碼的,這就意味著發送的每一位都有兩個的信號周期,標准乙太網的數據率為10Mb/S,也就是每bit2個信號周期,所以波特率是比特速率的2倍,即20波特每秒。
假設經典乙太網使用曼徹斯特編碼,請畫出比特流000111010的編碼輸出
只需要根據規律對應即可,有低變高是0,由高變低是1,所以是 — — —— — — —— ——
一個1千米長、10Mbps的CSMA/CD LAN(不是802.3),其傳播速度為200米/微秒,這個系統不允許使用中繼器,數據幀的長度是256位,其中包括32位的頭,校驗及其他開銷,在一次成功傳輸後的第一個比特槽被預留給接收方,以便它抓住信道發送32位的確認幀,假定沒有沖突,試問除去開銷之後的有效數據率是多少?
因為是1000米長,所以來回應該延遲了10us
發送需要25.6us,接受需要3.2us
此外,兩者與傳輸線相接都需要10us
所以是58.8,發送了224的數據位,有效數據速率為224/58.8=3.8Mbps
一個通過乙太網傳送的IP數據包長60位元組,其中包括所有的頭,如果沒有使用LLC,試問需要往乙太網幀中填補位元組嗎?如果需要,試問需要填補多少個位元組?
最小乙太網的包長為64位元組(包括包頭、數據、地址、校驗)
,而數據包的60加上所有包頭的長度為18,已經超過,不需要加
乙太網幀必須至少64位元組長,才能確保當電纜另一端發生沖突時,發送方仍處於發送過程中,快速乙太網也有同樣的64位元組最小幀長度限制,但是它可以快10倍的發送數據,試問它如何有可能維持同樣的最小幀長度限制?
把最大長度變成1/10就行了
試舉例說明802.11協議中的RTC/CTS與MACA協議有哪點不同
前者運行中的每個站都能聽到信息,但是是保持沉默使得應答通過,所以會暴露
而後者是回復應答,所以會暴露
一個無線區域網內有一個AP和10個客戶站,4個站的數據速率為6Mbps,另外4個站有18Mbps的數據速率,最後兩個站有54Mbps的數據速率,試問當全部10個站一起發送數據,並且下列條件成立時,每個站能獲得的數據速率是多少?
(1)沒有用TXOP
(2)才會用了TXOP
(1)簡單來說,所謂的TXop就是保證所有站點發送幀的效率是相同的,那麼也就是在最慢的發送完成之前不能算停止,如果最大速率為1單位時間,發送完之後進行等待,那麼輪回下來使用的時間是50倍,也就是54的50分之一=1.08mbps
(2)第二個情況較為簡單,只需要給每個幀分配十分之一的時間就可以了,在這種情況下,對應的速率也將會減少到十分之一,也即是0.6,1.8,5.4
假設一個11Mbps的802.11bLAN正在無線信道上傳送一批連續的64位元組幀,比特錯誤率為10-7,試問平均每秒鍾將有多少幀被破壞?
所有幀都正確的概率是(1-10-7)512=0.9999488,發生幀錯誤的概率約為5 10-5,每秒鍾傳輸的幀數是11 106/512,約為21484幀。5 10-5 21484約為1,所以每秒鍾大約有1幀損壞。
考慮圖4-41(b)用網橋B1和B2連接的擴展區域網,假設兩個網橋的哈希表是空的,對於下面的數據傳輸序列,請列出轉發數據包所用的全部埠
(a)A發送一個數據包給C
(b)E發送一個數據包給F
(c)F發送一個數據包給E
(d)G發送一個數據包給E
(e)D發送一個數據包給A
(f )B發送一個數據包給F
(a)b1用234,b2使用123
(b)b1使用123,b2使用13
(c)b1使用0,b2使用0
(d)b1使用0,b2使用2
(e)b1使用1,b2使用4
()b1使用1,3,4,b2使用2
Ⅷ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在當今社會,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應用無處不在,各行各業都能夠看到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影子,這充分說明了計算機網路技術對於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和積極意義。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遠程聯機系統,構成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20世紀50年代)
第二階段:多個自主功能的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形成資源共享的計算機網路(20世紀60年代末)
第三階段:形成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的計算機網路(20世紀70年代末)
第四階段:向互連、高速、智能化方向發展的計算機網路(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
1.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誕生時,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並沒有直接的聯系。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為了自身的安全,在美國本土北部和加拿大境內,建立了一個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SAGE(譯成中文為賽其系統),進行了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嘗試。
人們把這種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的聯機系統稱做面向終端的遠程聯機系統。該系統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計算機網路的雛形,因此也稱為面向終端的計算機通信網。60年代初美國航空訂票系統SABRE-1就是這種計算機通信網路的典型應用,該系統由一台中心計算機和分布在全美范圍內的2000多個終端組成,各終端通過電話線連接到中心計算機。
具有通信功能的單機系統的典型結構是計算機通過多重線路控制器與遠程終端相連,如圖1-1-2所示。
圖1-1-4 計算機互聯網路的邏輯結構
資源子網由網路中的所有主機、終端、終端控制器、外設(如網路列印機、磁碟陣列等)和各種軟體資源組成,負責全網的數據處理和向網路用戶(工作站或終端)提供網路資源和服務。
通信子網由各種通信設備和線路組成,承擔資源子網的數據傳輸、轉接和變換等通信處理工作。
網路用戶對網路的訪問可分為兩類:
☆本地訪問:對本地主機訪問,不經過通信子網,只在資源子網內部進行。
☆網路訪問:通過通信子網訪問遠地主機上的資源。
3. 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的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發展的第三階段是加速體系結構與協議國際標准化的研究與應用。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研究和制定網路通信標准,以實現網路體系結構的國際標准化。1984年ISO正式頒布了一個稱為“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的國際標准ISO 7498,簡稱OSI 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即著名的OSI七層模型。OSI RM及標准協議的制定和完善大大加速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很多大的計算機廠商相繼宣布支持OSI標准,並積極研究和開發符合OSI標準的產品。
遵循國際標准化協議的計算機網路具有統一的網路體系結構,廠商需按照共同認可的國際標准開發自己的網路產品,從而可保證不同廠商的產品可以在同一個網路中進行通信。這就是“開放”的含義。
目前存在著兩種佔主導地位的網路體系結構:一種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的OSI RM(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另一種是Internet所使用的事實上的工業標准TCP/IP RM(TCP/IP參考模型)。
4. 互聯網路與高速網路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計算機網路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其特點是:互聯、高速和智能化。表現在:
(1) 發展了以Internet為代表的互聯網
(2) 發展高速網路
1993年美國政府公布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即信息高速公路計劃。這里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數字化大容量光纖通信網路,用以把政府機構、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家庭的計算機聯網。美國政府又分別於1996年和1997年開始研究發展更加快速可靠的互聯網2(Internet 2)和下一代互聯網(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可以說,網路互聯和高速計算機網路正成為最新一代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方向。
(3) 研究智能網路
隨著網路規模的增大與網路服務功能的增多,各國正在開展智能網路IN(Intelligent Network)的研究,以提高通信網路開發業務的能力,並更加合理地進行網路各種業務的管理,真正以分布和開放的形式向用戶提供服務。
智能網的概念是美國於1984年提出的,智能網的定義中並沒有人們通常理解的“智能”含義,它僅僅是一種“業務網”,目的是提高通信網路開發業務的能力。它的出現引起了世界各國電信部門的關注,國際電聯(ITU)在1988年開始將其列為研究課題。1992年ITU-T正式定義了智能網,制訂了一個能快速、方便、靈活、經濟、有效地生成和實現各種新業務的體系。該體系的目標是應用於所有的通信網路;即不僅可應用於現有的電話網、N-ISDN網和分組網,同樣適用於移動通信網和B-ISDN網。隨著時間的推移,智能網路的應用將向更高層次發展。
1. 建立公用分組交換網CHINAPAC 1989年11月我國第一個公用分組交換網CNPAC建成運行,由3個分組結點交換機、8個集中器和一個雙機組成的網路管理中心組成;在此基礎上,新的公用分組交換網1993年9月建成,並改稱CHINAPAC,由國家主幹網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內網組成。
2. “三金”工程
1993年3月12日,時任副的朱鎔基主持國務院會議,提出了建設“三金”工程,即金橋、金關、金卡工程。計算機網路正是“三金工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金橋工程”是以建設我國重要的信息化基礎設施為目的的跨世紀重大工程,它與原郵電部的通信干線及各部門已有的專用通信網互連互通,成為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的主幹網,即建立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
金關工程是為了加快我國外貿業務信息化和自動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工程,其目的是要推動海關報關業務的電子化,取代傳統的報關方式以節省單據傳送的時間和成本,為推廣電子數據交換EDI業務和實現無紙貿易創造條件。
金卡工程建設的總體目標是要建立起一個現代化的、實用的、比較完整的電子貨幣系統,形成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又能與國際接軌的金融卡業務管理體制。
3. 基於Internet技術的公用計算機網路
我國在1996年底建成四個基於Internet技術並可以和Internet互聯的全國性公用計算機網路,即: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和中國科學技術網CSTNET。
根據2004年1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nnic.net.cn/)發布的第十三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目前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中的基於Internet技術的公用計算機網路有:
☆ 中國科技網(CSTNET)
☆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 中國聯通互聯網(UNINET)
☆ 中國網通公用互聯網(CNCNET)(網通控股)
☆ 寬頻中國CHINA169網(網通集團)
☆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CIETNET)
☆ 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
☆ 中國長城互聯網(CGWNET)(建設中)
☆ 中國衛星集團互聯網(CSNET)(建設中)
Ⅸ 11. 計算機網路可分為三類,它們是___。
11.D 12.B 13.A 19 . 20.
二部分
3.B 12. 13.C 16.B 17.A
三部分
1.A 6.D 7.A 8. 9.C 15.C16.D
Ⅹ 計算機網路基礎
在網路中,不能共享的資源是(B密碼口令)
1、 連接到計算機網路上的計算機都是(B具有通信能力等計算機)
2、 目前仍然在使用的一種最簡單的網路形式是(D、對等網網路)
A、基於伺服器的網路 B、瘦客戶機網路 C、主機到主機網路
3、 匯流排形和環形拓撲結構的主要缺點是(C、網中任何一個結點的線路故障夠可能造成全網的癱瘓)
4、 從硬體的角度看,典型的區域網都可以看成是由網路伺服器、工作站與( B、通信設備)組成。
1. 以下( B、星形)結構需要中央控制器。
5、 市電話網在數據傳輸期間,在源節點與目的節點之間建立了一條利用中間節點構成的物理連接線路。它採用的這種技術稱為( B、電路交換)技術。
6、 用交換機組成的區域網在物理上形成的是(B、星形)結構。
7、 計算機網路最突出的優點是(D、連網的計算機能夠相互共享資源)
8、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分類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根據網路所使用的傳輸技術,另一種是根據(B、網路的拓撲結構)。
9、 區域網中不能共享的資源是(D、視頻捕捉卡)
10、 區域網(LAN)和廣域網(WAN)是根據(D、聯網范圍)來劃分。
11、 計算機網路拓撲是通過網中結點與通信線路之間的幾何關系來表示(A、網路結構網路模型)的。
12、 若網路形狀是由站點和連接站點的鏈路組成的一個閉合環,則稱這種拓撲結構為(C、環形拓撲)。
13、 在如下網路拓撲結構中,具有一定集中控制功能的網路是(A、匯流排形網路或B、星形網路)。
14、 通過公用電話系統將Pc與一遠地計算機建立通信連接時,需要在PC與電話系統之間安裝(B、數據機)。
15、 數據機(MODEM)的主要功能是實現(D、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互相轉換)。
(二)多項選擇
16、 以下有關計算機網路的描述,正確的是(A、建立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計算機資源的共享B、互連的計算機各自是獨立的,沒有主從之分D、計算機網路起源於ARPANET )
17、 在網路上通信的數據交換技術包括(A、報文交換 B、線路交換D、報文分組交換)
18、 星形網路結構的優點是(A、易於故障的診斷與隔離B、易於網路的擴展C、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