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電腦自學網路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手機gpu測試軟體 2025-02-13 21:07:17
sim設置網路 2025-02-13 21:05:47

電腦自學網路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5-02-13 18:19:18

㈠ 電腦入門必備基礎知識大全

電腦放在現在來說已經是一個極為平常的東西了,但是有關電腦的基本小常識卻沒有多少人能有底氣的說自己很了解。下面就讓我帶你去看看 電腦入門 必備基礎 知識大全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零基礎學電腦從入門到精通 電腦零距離

一、認識電腦的基本組成

電腦,我們也稱之為微型計算機,計算機由軟體和硬體兩部分組成,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的部件就是硬體,計算機中運行的程序就是軟體。對於初學者,我們先了解一下電腦的基本組成。

台式電腦

1、 顯示器 與主機的接線

顯示數據線,主要分VGA、DVI、HDMI等幾種介面,目前主流的還是VGA介面,不管哪種介面,都是要一頭插顯示器,一頭插主機後面的介面,電腦介面有防錯機制,插錯了介面是插不進去的。

有的主機後面有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兩個介面,對於這種情,一般我們是要插到獨立顯卡上的,當出現獨立顯卡插上不能正常工作時,我們再考慮接到集成顯卡上。

2、主機和顯示器電源線

主機電源線和顯示器電源線插口都是一樣的,一頭插電源插板上,一頭插主機和顯示器的插口即可。

3、滑鼠和鍵盤的連接

滑鼠和鍵盤介面的形狀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從滑鼠和鍵盤介面的顏色對應,可以判斷哪個介面應該接滑鼠,哪個介面用來接鍵盤。當然,如果我們的滑鼠和鍵盤都是USB介面的,那就方便多了,主機後面一般會有4個USB介面,可以任意接插。

4、網線

我們需要一根雙向帶有水晶頭的網線,一頭接路由器,一頭接主機的網卡插口,連接好後,在開機狀態下網卡顯示燈會亮,說明連接正常,這樣我們就可以正常上網了。

二、電腦基本操作

1、開關機

初學者,首先需要學的是正確的開機和關機步驟。

開機很簡單,直接按主機的電源按鈕即可打開主機,按顯示器的開關即可。如果按過開關後,電腦沒反應,首先就是要考慮電源有沒有插緊,重新拔插一下再試試。如果還不行就要求助專業人員了。

這里重點說一下關機,筆者遇到過很多不懂電腦的人,用完電腦之後,直接拔主機電源,直接關插排開關,或者按開機鍵關機。濤哥有個朋友,他媳婦就是用完電腦直接拔主機電源的,美其名曰「節能」,後來電腦開不了機了,就來問我怎麼回事。

這里再次強調,正確的關機方式是:滑鼠點擊電腦桌面左下角的「開始」,然後點擊關閉計算機即可關機,最後再考慮關閉插板開關。

2、滑鼠的使用

滑鼠是計算機最常用的輸入設置,是電腦最最基本的操作,如果不會用滑鼠,操作電腦也就無從談起了。

左鍵:使用滑鼠左鍵,單擊(點一下)表示選中,按住不放可以拖動文件,雙擊(連續點兩下)一般是打開文件或者打開軟體。

右鍵:滑鼠右鍵的功能很簡單,就是一些功能屬性,把滑鼠游標移到某個文件的快捷方式上,右鍵滑鼠,你可以看到很多操作,包括:復制、粘貼、重命名、刪除、壓縮、發送、屬性等等一系列操作。

滑輪:滑輪用的最多之處就是翻頁,打開網頁之後,我們可以使用滑輪前後滑動對網頁進行上下翻頁,打開word文檔也可以使用滑輪翻頁。

3、鍵盤的使用

鍵盤的按鍵比較多,小鍵盤蘊藏著大智慧,鍵盤的使用,初學者首先要學會的是如何打字,切換輸入法,筆者剛開始打字的時候,就是不知道怎麼切換輸入法,老是打不出中文。這些操作,找個會的人,教一下就會了!如果大家覺得有必要,可以添加筆者學習。

三、初學者應該掌握哪些基本操作

電腦初學者,我認為必須要掌握的一些操作有:

文件夾創建、移動、重命名、刪除、復制(拷貝)、粘貼;

文件的創建、移動、重命名、刪除、復制、粘貼、打開(雙擊打開);

打字,可以用拼音、五筆、手寫、語音輸入等方式,總有一種方式適合你;

軟體的下載安裝;

如何使用瀏覽器上網;

使用QQ打字聊天;

使用U盤移動文件;

Office辦公軟體的使用等。

對於電腦初學者,筆者覺得只要掌握以上知識,就算電腦入門功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熟練的操作電腦,還需要勤加練習,多用、多操作、多學習。

計算機入門必備演算法——快速排序法

1、引言

今天的運氣不是很好,再加上項目的壓力。准備停止學習一周,等把項目這一關過了,再繼續深入學習分享演算法。後來吧今天遇到的事情都比較郁悶,也無心情繼續開發項目。便想轉移一下注意力,繼續學習快速排序演算法的內容。

昨天了解了遞歸的使用原理。今天可以使用這個新技能來解決一個新的問題————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種排序演算法,這個演算法比前天學習的選擇排序要快得多,實屬優雅代碼的典範。

2、快速排序

2.1 學習准備

這里講解一個比較著名的遞歸式問題解決 方法 ————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mquer,D&C)。為了方便理解,還是使用一個示例給大家講解一下這是個什麼樣的使用原理。

給定一個數字數組arr=[2,4,6],我們可以將這些數字相加並返回結果,使用循環其實可以很容易得出結論(具體代碼可以自行來敲哦!可以粘到留言板我幫你檢查哦~),那麼如何使用遞歸函數解決這個需求呢?

這里給出一種思路實現:

1、找出基線條件

我們首先考慮最簡單的數組是什麼樣的?一種是空數組或者數組中只有一個元素,這完全可以直接計算出來,結果要麼就是null或者就是這個元素的值。計算總和非常容易,這就是我們需要找的基線條件(不明白基線條件可以看昨天的 文章 哦)。

2、縮小數組

我們需要算出這個數組的和,其實可以表示為sum([2,4,6]),那麼如何縮小數組的規模呢?那麼sum([2,4,6])=2+sum([4,6]) = 2 + 4 + sum([6])(達到基線條件) = 2+4+6=12。

3、函數的運行過程

下圖解釋了函數是如何運行的,遞歸保存了運行的狀態!

2.2 快速排序的原理

使用快速排序演算法對數組進行排序,首先考慮對於排序演算法而言,最簡單的數組上面介紹要麼是空數組或者只有一個元素的數組。因此基線條件為空或者只包含一個元素。在這種情況,可以直接返回該數組。

我們再在數組里加一個元素,兩個元素應該如何排序呢?思路也很簡單,如果從小到大排序,就需要將這兩個元素進行比較,如果前一個比較小,直接返回;如果前一個比較大,就需要互相交換,然後返回數組。那麼包含三個元素或者更長的數組應該怎麼排序呢?

此時我們可以考慮分而治之演算法,將數組進行分解,直到滿足基線條件。第一步,從數組中選擇一個基準值,理論上這個基準值是可以隨意挑選的,你可以選擇數組首項也可以選擇中項甚至可選擇尾項。(有什麼區別在後面講)

我們暫時先將數組中的第一個值用作基準值,接下來,我們需要找出比基準值大的和小的元素,這被稱為"分區",這樣操作之後,你會有一個比基準值小的數字組成的子數組、基準值、一個比基準值大的數字組成的子數組。

但是這里只是進行了分區,但這個分區數組並不一定就是有序的。但是我們三項的數組就可以在選出一個基準值的情況下,然後對後面的數組(只含有兩項)進行排序(這個很容易),這樣我們也得到了有序數組,那麼四項數組、五項數組甚至更多項呢?

2.2 代碼實現

書上使用的python代碼,我將其翻譯為java語言,快速排序演算法利用python語言是很好實現的,但是java實現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通過網上查閱,先將編譯好的java代碼進行展現。

2.3 運行時間

快速排序的運行時間在於你選擇的基準值。假設你一直都選擇第一個元素作為基準值,且要處理的數組是有序的。快速排序不檢查數組元素的順序,因此還是會嘗試對其排序,但是這會有一個問題,每次選擇第一個作為基準值,導致比基準值小的數組都是空的,使得調用棧非常高。運行時間較長。棧長表示為O(n)。

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有的,我們可以參考二分查找的實現方法,每次選擇中間的元素作為基準值,就會發現調用棧被減短了許多,不需要太多的遞歸調用,就會達到基線條件,最佳情況下棧長為O(logn)。

因此,在最糟糕的情況下(選擇第一個為基準值)運行時間為O(n)。在最佳情況下,運行時間僅為O(nlogn)。

筆記本 電腦知識之六個經典入門知識

一、風扇在開機時轉一下就不轉了,是故障碼?

不是,由於筆記本電腦內部有溫控設計,所以風扇在開機自檢時轉一會兒就會停止旋轉,只有當筆記本內部達到一定溫度時才會加速旋轉。

所以,如果你開機後並未執行一些占資源的程序,你基本上聽不到風扇聲音,而一旦進行高負荷工作,諸如播放高解碼率視頻、運行3D游戲時,風扇就會高速旋轉。

二、筆記本液晶屏幕表面發熱是質量問題嗎?

很多新手對於液晶屏幕的發熱的大為緊張,以為自己選到了一個液晶屏有問題的筆記本。其實不然,由於桌面液晶顯示器沒有體積限制,內部空間大,散熱效果好,所以較難感受到熱量。

而筆記本液晶屏的高壓包均放置在頂蓋中,而高壓包的主要組成部分就是電路和通電線圈,工作發熱的情況在初中物理課本就有所介紹。

三、新本本需要將電池充電12小時嗎?

如今的筆記本電池,在出廠檢測時就已經進行了電池激活步驟,所以,當你把新筆記本買回家時,不用再對電池單獨充電12小時。而電池屬於筆記本的消耗部件,平時使用時只需注意盡量避免發熱量過大、盡量減少充放電次數就可以了。

四、為什麼筆記本電腦感覺慢很多?

處理器和顯卡型號差不多,為什麼筆記本總感覺比 台式機 慢?其實,這個原因主要在於硬碟,目前主流筆記本硬碟轉速為5400轉/分,而台式機通常是7200轉/分。筆記本與一體機的對比測試,數據顯示,硬碟是筆記本的性能瓶頸。

五、筆記本可以改裝 其它 Windows系統嗎?

筆記本也是電腦,它和台式機一樣,在驅動支持的前提下可安裝任何 操作系統 。購機時通常只附送一個版本的系統光碟,如果想換系統,首先需要到官網查詢各個部件(如顯卡、音效卡、攝像頭、藍牙、無線網卡)驅動程序,若有提供相關驅動下載,則可放心大膽地改裝系統。

六、低溫也會影響筆記本壽命?

是的,筆記本的環境使用溫度最好在10℃~40℃之間,但大家會發現,安裝高端獨立顯卡的某些游戲本,內部溫度在七八十度也算見,所以正常高溫對筆記本其實不會立馬造成影響,只是長期在高溫環境下使用會加速元件老化。

而對於低溫,當0℃時,鋰離子電池容量會減少20%,-10℃容量只有標准容量一半。長期在低溫環境中使用筆記本,液晶屏輕則出現壞點,重則造成永久性損壞。北方的朋友多要注意了。


電腦入門必備基礎知識大全相關文章:

★ 電腦必備的基礎知識大全

★ 新手電筒腦入門基礎知識大全

★ 電腦入門基本知識大全

★ 新手電筒腦入門基礎知識大全

★ 電腦操作常識入門必學知識

★ 電腦基礎教程

★ 電腦基礎知識匯總大全

★ 常用的電腦基礎知識大全

★ 關於電腦知識大全菜鳥必備

★ 電腦基礎常識和必備技巧大全

㈡ 電腦初學者電腦入門必備知識大全

剛開始學電腦可能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我想說的是先滿足你的基本操作開始,如了解一些基本的電腦常識,上網要經常用到的如QQ聊天,發郵件。後面再慢慢提升,我把一些入門級的電腦知識做了下整理,做了一個引導頁。下面就讓我帶你去看看電腦初學者 電腦入門 必備 知識大全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列印機的基礎使用常識及故障維護!

列印機故障 及維護

一、列印時不出墨

症狀:列印機在聯機或自檢時,列印頭有動作,但列印不出墨.

故障分析:這一情況發生,有多方面原因,可能包括噴頭故障,清潔單元故障,電鍍及電路板故障等,但在排除了噴頭故障後可以這么操作。

先用一把鑷子鉗,將列印機的上蓋打開,然後將列印機開機,大到列印機左端的清潔單元,在清潔單元上有一個小的方型的橡膠黑盒蓋帽,它的功能是用來將列印頭密封的,如果列印頭沒有被密封,在清潔單元對列印頭進行清洗時,就不能夠將墨水吸出,從而列印不出墨水。

先看這一個墨盒蓋帽有沒有脫落掉下,如果掉下,用鑷子鉗拿起它,並將它以豎直方向裝到清潔單元的吸墨口上,直到它的掛勾扣入吸墨口上;如果發現墨盒蓋帽還在清潔單元的吸墨口上,但其位置不是以豎直方向而是斜向或橫向擺放,就用鑷子鉗將墨盒蓋帽的位置放成豎直位置;在此之後,請將墨盒清洗幾次就可以進行正常列印操作。

二、列印時不進紙

故障現象:列印機在列印時不進紙,怎麼辦?

故障分析:如果發生這一問題,很大可能是屬於機械上的故障,例如送紙器故障或有東西掉入送紙器中,下面就對有異物掉入送紙器中而造成.

列印機不能進紙的情況的簡單維護 方法 進行介紹:由於一般列印機的送紙器的開口較大並且朝上,所以在辦公室或家庭使用時,象別針、橡皮筋、瓜殼等的小形的異物很容易掉進送紙器中,因而造成列印不能進紙。

三、一次進多張紙

列印機在列印普通單頁列印紙時,一次進多張紙?

故障分析:如果發生這樣的問題,很大可能是屬於機械上的故障或者列印機的紙張厚度調節桿和列印紙類選擇桿所撥的位置不對。

應該將紙厚度調節桿調節到向後方向的單頁紙位置,並將列印機小車上的綠色列印類型選擇桿撥到向左的普通列印紙位置。這樣列印機就不會發生在列印普通單頁列印紙時,一次進入多張列印紙的情況發生了。

四、開機出現異常故障現象

列印機開機後,電源指示燈閃爍,出錯指示燈不亮,蜂鳴器叫一聲報警,不進行列印操作。

故障分析:如果發生這一出錯現象,表示列印機沒有檢測到墨盒,可能是墨盒沒裝好,請檢查一下。如果墨盒以及功能安裝在列印機上,但電源指示等閃爍,出錯指示燈不亮,蜂鳴器叫一聲報警,則檢查一下墨盒是否安裝正確.

打開列印機前蓋,檢查位於列印機右端的列印機小車上的墨盒,請從側向進行檢查,如果發現墨盒的後平面於小車支架之間有一段空隙,關閉列印機的電源,並按照要求重新將墨盒安裝一次。

五、斷線故障的處理

列印斷線是常見故障,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引起:

解決方法:更換墨盒,清洗噴頭。

六、新墨盒安裝後顯示"墨盡"怎麼辦

(1)、墨盒安裝不到位;(需要重新安裝。)

(2)、列印頭內的金屬片老化或松動造成的接觸不良;(更換)

(3)、使用斷電方法更換墨盒;(按更換墨盒正確步驟,在通電狀態下重新操作一遍,只需打開護夾再合上鎖定墨盒,然後清洗列印頭。)

(4)、感測彈片沒復位;(取出墨盒,用手或工具使感測彈片復位,重新操作裝入墨盒即可。)

墨盒上機後列印不出墨

供墨口有小氣泡引起;(運用列印頭清洗工具,清洗氣嘴的噴嘴,若多次清洗仍不能改善,不要取出墨盒,在機內存放幾小時,可能改善。)

安裝一個新墨盒後,列印機不能初始化時怎麼辦

(1)、重新安裝墨盒;(檢查墨盒是否正確安裝到支座上,看電接觸是否良好,取下並重新安裝墨盒)

(2)、清潔電路介面;(如果問題仍然存在,可能是墨盒後面的電路介面沒有與字車上的介面緊密配合,用一個柔軟的干布粘少許無水酒精擦拭電路介面處,然後重新安裝新墨盒 。

電腦故障 排除的十種方法!

一、觀察法

觀察法就是通過看、聽、聞、摸等方式檢查比較典型或比較明顯的故障。例如,觀察電腦內部是否有火花、聲音異常、插頭松動、電纜損壞、斷線或碰線,插件板上的元件是否發燙、燒焦或損壞,管腳是否斷裂、接觸不良、虛焊等。對於一些時隱時現瞬時性故障,除直接觀察外,也可以用橡皮榔頭輕敲有關元件,看故障現象有何變化,以確定故障位置。

二、最小系統法

最小系統法就是拔去懷疑有故障的板上和設備,對此電腦此前和此後的運行情況,判斷並定位故障所在。拔插板卡和設備的基本要求保留系統工作的最小配置,以便縮小故障的范圍。通常是先只安裝主板、內存、CPU、電源,然後開機檢測,如果正常,那麼再加上鍵盤、顯示卡和 顯示器 ,如果正常,那麼依次加裝硬碟、擴展卡等。拔去板卡和設備的順序正好相反。對拔下的板卡和設備的連接插頭還要進行清潔處理,以排除因連接不良引起的故障。

最小系統系統分為3類,具體如下:

1、啟動型(電源+主板+CPU)。

2、點亮型(電源+主板+CPU+內存+顯卡+顯示器)。

3、進入系統型(電源+主板+CPU+內存+顯卡+顯示器+硬碟+鍵盤),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是完整的電腦了,不過光碟機、列印機、電視卡、滑鼠、網卡、攝像頭、手柄等還沒有。

三、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統法為基礎,每次只向系統添加一個部件/設備或軟體,來檢查故障現象是否消失或發生變化,以此來判斷並定位故障部位。

註: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與替換法配合,這樣才能較為准確的定位故障部位。

四、隔離法

隔離法是將可能妨礙故障判斷的硬體或軟體屏蔽的一種判斷方法。它可用來將懷疑相互沖突的硬體、軟體隔離開以判斷故障是否發生變化的一種方法。

以上提到的軟硬體屏蔽,對於軟體來說,就是將其運行或卸載;對於硬體來說,是在設備管理器中,禁用設備、卸載驅動,或者乾脆從系統中去除。

五、替換法

替換法是指用相同規格的電腦部件替換可能存在故障的電腦部件。如果替換後故障排除,那麼說明故障原因是在被替換下來的部件中。

註:在替換之前,首先必須確認來進行替換的配件必須完好,能正常使用。

六、比較法

比較法與替換法相似,用好的部件與懷疑有故障的部件進行外觀、配置、運行現象等方面的比較,也可在兩台電腦間進行比較,以判斷故障電腦在環境設置,硬體配置方面的不同,從頁找出故障部位。

七、升降溫法

在上門服務過程中,由於工具的限制,可以使用升降溫法,其使用與維修車間是不同的,上門服務中的升溫法可在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設法降低電腦的通風能力,增加電腦自身的發熱來升溫。

降溫法一般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實現。

1、一般選擇環境溫度較低的時候,如清早或較晚的時候。

2、使電腦停機12--24小時以上。

3、用電風扇對故障機吹。

八、敲擊法

敲擊法一般在懷疑電腦中的某個部件有接觸不良的故障時使用,通過振動、適當的扭曲,或用橡膠錘敲打部件或設備特定部件來使故障復現,從而判斷故障部位的一種維修方法。

九、插拔法

插拔法就通過將插件或晶元插入或拔出來尋找故障原因的方法。此方法雖然簡單,但卻是一種非常有效常用的方法。如電腦在某時刻出現了「 死機 」現象,很難確定故障原因。從理論上分析故障的原因是很困難的,有時甚至是不可能的。採用插拔法一有可能迅速查找到故障的原因。依次拔出插件,每拔出一塊,測試一次電腦當前狀態。一旦拔出某塊插件後,電腦工作正常了,那麼說明故障原因就在這塊插件上。

十、清潔法

有些電腦故障,往往是由於機器內灰塵較多引起的。這就要求在維修過程中,注意觀察故障機內、外部是否有較多的灰塵,如果是,那麼應該先除塵,然後再進行後續的判斷維修。

電腦基礎進階必學知識,詳解電腦主板跳線!

確實機箱內部的硬體連接中,大多數線材的插頭和插孔都是獨特的,比如主板的20+4pin,CPU的4+4pin都不能通用,多介面中方口和圓口的搭配也不會導致插反,這樣即使是新手也很難接錯,算是非常人性化的設計。

不過機箱連接主板的線頭和插孔卻不同,很多插槽都長一個樣,除了USB和音頻外,不管是正著還是倒著,甚至亂序也能插上,而線上和主板上的說明由於空間限制也非常簡單,這就讓不少初涉 DIY 的用戶感到無從下手。

雖說自己裝機過程中發生的錯誤也是寶貴的 經驗 ,但涉及到整機的功能,還有一些新手在強行插線時可能損壞插槽和插腳,這樣的彎路還是不走為好,本文筆者就詳細說一下機箱和主板之間的接線攻略。

區分不同線纜功能很重要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機箱廠商都有自己的設計,在I/O面板的介面設計和排布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連接線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們一起來看看。

圖為usb 3.0插頭

目前的主流機箱都在前部或上部的I/O區設計有音頻插孔,負責聲音的輸入和輸出;USB 2.0及USB 3.0介面,負責連接2.0和3.0的USB設備;一些機箱還提供了讀卡器或無線充電這樣的功能,也都需要線材連接到主板上。

機箱中的線纜主要有Power SW、Power LED、RESET SW、H.D.D LED、F_USB、F_AUDIO,這些都是前置面板中的介面及指示燈的線纜。

Power SW是最重要的接線,全稱為PowerSwitch,意為電源開關,主要負責控制電腦主機的開關,其實其內部就是起到短接的作用;RESET SW同樣很重要,全稱為Reset Switch,意為重啟開關,主要負責控制電腦主機的重新啟動。

Power LED意為電源指示燈,其實就是電源LED燈的電源線,H.D.D LED則是硬碟指示燈,也就是硬碟LED燈的電源線。

機箱的前置USB 2.0線纜及讀卡器線纜

機箱上的音頻連接線纜

USB指的是前置USB介面,主要為前置USB提供供電和數據傳輸,有些具有讀卡器功能的機箱也會使用USB介面。HD AUDIO為前置音頻介面,就是機箱面板上的耳機和麥克風插孔,有些老舊的機箱可能會使用AC』97介面。如果機箱設計了前置USB 3.0介面,其對應的則是藍色的19孔插頭。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機箱使用D口作為供電介面。

介紹完了插頭和插腳的說明,接線對大家來說肯定就非常容易了,只要將對應的線纜連接到插腳上即可。

機箱和主板上的接線沒有順序之分,也無需將所有線纜都接到主板上,只要將需要用到功能的線纜連接即可,電源線和重啟線是必要的,當然如果使用機箱前面板I/O區的USB以及音頻介面,也需要連接對應的線纜。

跳線如果接錯後果很嚴重哦

或許會有好奇的朋友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接錯介面會發生什麼事呢?

前置USB,前置音頻和前置USB3.0的插頭只要不弄斷針腳就無法插錯,強行接錯USB介面或前置音頻介面會導致USB設備或音頻設備受到無法恢復的損壞,也就是說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問題。

機箱電源 鍵和重啟鍵的功能都是短接主板上對應的插腳,因此這兩個功能的線纜可以無需考慮正負極,也可以互相替換,不過替換後功能也會隨之對調。

由於LED需要區分正負極,因此電源指示燈和硬碟指示燈接錯正負極會無法顯示,不過如果把電源指示燈接在硬碟指示插腳上也是可以亮燈的,不過這兩個燈互相接錯的話顯示的意義也會對調。

只要是在PANEL這個區域內,任何機箱線纜的接錯都不會造成硬體損壞,只會導致功能無法使用或者功能位置改變,所以用戶大可不必擔心,有耐心的朋友甚至可以用插線挨個嘗試,直到功能正確為止,當然我們並不建議這么做。

其實機箱和主板的連線並不復雜,需要的只是用戶的細心和耐心,即使是沒有任何經驗的小白用戶,在自己動手操作幾次之後也可以輕松掌握,成功連線可以說完成了裝機過程中最棘手的工作,DIY主機就可以順利點亮了。

㈢ 初學者電腦基本知識入門

學學 電腦技巧 和 網路技術 、電腦組成部分,office辦公等軟體安裝、使用,上網搜索等;最後就是可以學習 操作系統 的安裝和電腦的組裝、維修等。一起來看看初學者電腦基本知識入門,歡迎查閱!

電腦基本知識

1、首先要了解電腦,對於台式的 ,要知道主機和顯示屏,對於 筆記本 電腦,要熟悉開機鍵在哪,電源插孔在哪,滑鼠插件,無線網卡啟動按鈕。

2、了解電腦的組成,主要有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硬體系統包括CPU、存儲器、軟盤驅動器、硬碟驅動器、光碟驅動器、主機板、各種卡及整機中的主機、 顯示器 、列印機、繪圖儀、數據機等等。軟體系統則主要指的是操作系統,通俗的講就是帶動電腦程序運行的,軟體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主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一個平台,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接在一起,各個部件通過主板進行數據傳輸。也就是說,電腦中重要的「交通樞紐」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穩定性影響著整機工作的穩定性。

4、要了解電腦的顯示器解析度,這個一般買電腦的時候都要考慮,直接決定了電腦顯示的清晰度。顯示器解析度就是Windows桌面的大小。常見的設定有640_480、800_600、1024_768等。屏幕字型解析度:PC的字型解析度是96dpi,Mac的字型解析度是72dpi。

5、CPU即中央處理器,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CPU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高速緩存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及狀態的匯流排構成。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CPU 也是整個系統最高的執行單元,因此CPU已成為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戶都以它為標准來判斷電腦的檔次。

6、要學會鍵盤上的操作,首先要學會打字,打字時要手指彎曲、懸腕。按住Ctrl+Shift進行語言的切換,在桌面的右下方可以看到變化。一個手指擊鍵時,其餘手指要保持在原位上。每個手指都要按規定區域范圍內去擊鍵,不可彼此替換。擊鍵時不可使勁過猛,具體的手指的擺放等。

電腦配置常識有哪些?

主板 —集合處理器 內存 硬碟 顯卡 音效卡 網卡於一體 通過自身將各式硬體組合並發揮其作用

內存 —存儲軟體運行時的緩存數據 內存越大 代數(DDR123)越好說明性能和速度越好 目前為止 三代最好硬碟 —俗稱機械盤 屬於物理存儲數據 盛放游戲

視頻 歌曲等各種數據 硬碟越大 說明容量越大顯卡 —一個電腦解析度高低以及色位多少的重要硬體 顯存位寬/頻率/顯存越高 說明可顯示的色位越多 越快 大致分為64MB,128MB,256MB,512MB,1024MB等 等級

光碟機 —提供光碟運行安裝的硬體速度的快慢取決於多少倍 如16倍光碟機就不如24倍的快 LCD —顯示器 大致分為台式和液晶 液晶顯示較好 不傷眼 輻射小機箱 —盛放各個硬體的一個外殼

電源 —提供給各個硬體能源 供給運行動力的硬體音箱 —播放

聲音 外闊 鍵盤滑鼠 —屬於輸入硬體 提供給電腦操作命令電腦配置大致分為商用機和家用機家用機分為娛樂消遣,游戲達人和骨灰級玩家 因游戲比較吃硬體 所以游戲佔取內存越大 效果越高說明越需要高配置電腦而商用機多是辦公 若是進行文檔編輯操作及管理數據等就不需過高配置

中低等配置即可若辦公類型屬於圖像製作 例如3DMA_高智能軟體 那麼就需要較好配置

另外

電腦的各項配置不是越高就越高 還存在兼容之說 因電腦硬體各屬不同廠家 因此就存在不同的兼容問題-

電腦配置相關知識

硬體方面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現在的CPU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都影響相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3-8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硬碟,硬碟在日常使用中,考慮得少一些,不過也有是有一些影響的,首先,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 台式機 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碟速度又因介面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說的串口)介面,早前的硬碟多是IDE介面,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介面的要慢些。

硬碟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現在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會快些。

5、顯卡:這項與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_等圖形軟體。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更多用在筆記本電腦中。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穩定的電源是很重要的。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請查閱顯示設備相關技術資料)。

軟體方面

1、操作系統:簡單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電腦的同等配置,運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運行原版Windows _P要快,而原版X_肯定又比運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這就說明,同等配置情況下,軟體佔用的系統資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還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統運行英文版程序比運行中文版的程序穩定性及速度都有是關系的。

所以,這里特別強調是原版的系統,也就是沒有精簡過的系統。同理,精簡過的Windows _P一般來說,會比原版的X_速度快些,因為精簡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佔用的系統資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顯提升。

WIN7系統以它的超穩定性的優點正在迅速普及,而且有取代_P系統的趨勢。

2、軟體(包括硬體)都可以適當優化,以適合使用者,如:一般辦公文員,配置一般的電腦,裝個精簡版的_P和精簡版的Office 2003就足以應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圖形設計人員,就需要專業的配置,尤其對顯卡的要求,所以,升級軟體:Microsoft Direct_ 9.0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1]

哪些能軟體查看電腦配置:

1、EVEREST

2、魯大師+優化大師

3、硬體快捕

4、 cpu -z

5、gpu-z

新版本都支持最新的酷睿i5 酷睿i7等新品

電腦詳細配置簡介

主流桌面級CPU廠商主要有INTEL和AMD兩家。Intel平台的低端是賽揚和奔騰系列,高端是酷睿2(已成功代替酷睿1)09年作為下一代更先進的CPU I7也上市了,在此不久後32NM6核心I9也可能於2011年上市。

AMD平台的低端是閃龍,高端是速龍,皓龍。最常用的是兩者的中低端。INTEL處理器方面,在中高端有e7400,可以搭配頻率更高的DDR2內存,這一點是AMD中高端平台中難以實現的。

AMD盒裝CPU

AMD64bitSP2500+雖然超值,但缺少了對內存雙通道的支持,這一點讓許多玩家感覺不爽。

Intel盒裝CPU

Intel和AMD 市面上的主流配置有兩種。一種是Intel配置一種是AMD配置。其主要區別在於cpu的不同,顧名思義Intel配置的cpu是Intel品牌的,AMD配置的cpu是AMD品牌的。產品的市場定位和性能基本相同。價格不同,主要性能傾向有所區別。可根據需要和價位而定。

電腦主板

主板配置

常用的比較好的牌子其實不止intel,華碩[2](ASUS)、技嘉[3](GIGABYTE)、精英(ECS)、微星(MSI)、磐正(EPO_)、雙敏(UNIKA)、映泰( BIOS TAR)、碩泰克(SOLTEK)、捷波(JETWAY)、鑽石(DFI)這些,還有一些二線牌子象斯巴達克這些也比較好。

內存配置

常用內存條有3種型號:一)SDRAM的內存金手指(就是插入主板的金色接觸部分)有兩個防呆缺口,168針腳。SDRAM的中文含義是「隨機動態儲存器」。二)DDR的內存金手指只有一個防呆缺口,而且稍微偏向一邊,184針腳。DDR中文含義是「雙倍速率隨機儲存器」。三)DDR2的內存金手指也只有一個防呆缺口,但是防呆缺口在中間,240針腳。DDR2SDRAM內存的金手指有240個接觸點。

內存條

2009年最新的內存已經升級到DDR3代,DDR3內存向DDR2內存兼容,同樣採用了240針腳,DDR3是8bit預取設計,而DDR2為4bit預取,這樣DRAM內核的頻率只有介面頻率的1/8,DDR3-800的核心工作頻率只有100MHz。主流DDR3的工作頻率是1333MHz。在面向64位構架的DDR3顯然在頻率和速度上擁有更多的優勢,此外,由於DDR3所採用的根據溫度自動自刷新、局部自刷新等 其它 一些功能,在功耗方面DDR3也要出色得多。一線內存品牌廠家均推出了自己的DDR3內存,如金士頓、宇瞻、威剛、海盜船、金邦等。在價格上,DDR3的內存僅比DDR2高出幾十塊,在內存的發展道路上,DDR3內存的前途無限。

硬碟配置

硬碟按介面來分:PATA這是早先的硬碟介面,2009年新生產的台式機里基本上看不到了;SATA這是主流的介面也就是平常說的串列介面,市面上的硬碟普遍採用這種介面;SATAII這是SATA介面的升級版,市面上這種硬碟有是也有,就是不多,主要就是緩存和傳輸速度的提高;SCSI這是一種在伺服器中採用的硬碟介面,它的特點是轉動速度快可以達到10000轉,這樣讀寫速度就可以加快而且還支持熱插拔。

顯卡配置

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喜歡玩游戲和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得非常重要。民用顯卡圖形晶元供應商主要包括ATI和nVIDIA兩家。

顯卡的基本構成

一、GPU

全稱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譯為"圖形處理器"。NVIDIA公司在發布GeForce 256圖形處理晶元時 首先提出的概念。GPU使顯卡減少了對CPU的依賴,並進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圖形處理時。GPU所採用的核心技術有硬體T&l、立方環境材質貼圖和頂點混合、紋理壓縮和凹凸映射貼圖、雙重紋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而硬體T&l技術可以說是GPU的標志。

顯示卡

顯示卡(Display Card)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計算機的圖形輸出,由顯示卡連接顯示器,才能夠在顯示屏幕上看到圖象,顯示卡有顯示晶元、顯示內存、RAMDAC等組成,這些組件決定了計算機屏幕上的輸出,包括屏幕畫面顯示的速度、顏色,以及顯示解析度。顯示卡從早期的單色顯示卡、彩色顯示卡、加強型繪圖顯示卡,一直到VGA(Video Graphic Array)顯示繪圖數組,都是由IBM主導顯示卡的規格。VGA在文字模式下為720_400解析度,在繪圖模式下為640_480_16色,或320_200_256色,而此256色顯示模式即成為後來顯示卡的共同標准,因此通稱顯示卡為VGA。而後來各家顯示晶元廠商更致力把VGA的顯示能力再提升,而有SVGA(SuperVGA)、_GA(e_tended Graphic Array)等名詞出現,顯示晶元廠商更把3D功能與VGA整合在一起, 即成為所貫稱的3D加速卡,3D繪圖顯示卡。

像素填充率

像素填充率的最大值為3D時鍾乘以渲染途徑的數量。如NVIDIA的GeForce 2 GTS晶元,核心頻率為200 MHz,4條渲染管道,每條渲染管道包含2個紋理單元。那麼它的填充率就為4_2像素_2億/秒=16億像素/秒。這里的像素組成了在顯示屏上看到的畫面,在800_600解析度下一共就有800_600=480,000個像素,以此類推1024_768解析度就有1024_768=786,432個像素。在玩游戲和用一些圖形軟體常設置解析度,當解析度越高時顯示晶元就會渲染更多的像素,因此填充率的大小對衡量一塊顯卡的性能有重要的意義。上面計算了GTS的填充率為16億像素/秒,再看看M_200。它的標准核心頻率為175,渲染管道只有2條,那麼它的填充率為2_2 像素_1.75億/秒=7億像素/秒,這是它比GTS的性能相差一半的一個重要原因。

顯卡 顯存

顯示內存的簡稱。顧名思義,其主要功能就是暫時儲存顯示晶元要處理的數據和處理完畢的數據。圖形核心的性能愈強,需要的顯存也就越多。以前的顯存主要是SDR的,容量也不大。而市面上基本採用的都是DDR規格的,在某些高端卡上更是採用了性能更為出色的DDRII或DDRIII代內存(DDRIII已不是更為出色的,而是最差的那種了)。

顯示晶元製作工藝

顯示晶元的製造工藝與CPU一樣,也是用微米來衡量其加工精度的。製造工藝的提高,意味著顯示晶元的體積將更小、集成度更高,可以容納更多的晶體管,性能會更加強大,功耗也會降低。 和中央處理器一樣,顯示卡的核心晶元,也是在硅晶片上製成的。採用更高的製造工藝,對於顯示核心頻率和顯示卡集成度的提高都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重要的是製程工藝的提高可以有效的降低顯卡晶元的生產成本。

微電子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主要是靠工藝技術的不斷改進,使得器件的特徵尺寸不斷縮小,從而集成度不斷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晶元製造工藝在1995年以後,從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0.11微米、0.09微米一直發展到當前的0.08微米。

顯存時鍾周期

顯存時鍾周期就是顯存時鍾脈沖的重復周期,它是作為衡量顯存速度的重要指標。顯存速度越快,單位時間交換的數據量也就越大,在同等情況下顯卡性能將會得到明顯提升。顯存的時鍾周期一般以ns(納秒)為單位,工作頻率以MHz為單位。顯存時鍾周期跟工作頻率一一對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工作頻率=1÷時鍾周期×1000。那麼顯存頻率為166MHz,那麼它的時鍾周期為1÷166×1000=6ns。

對於DDR SDRAM或者DDR2、DDR3顯存來說,描述其工作頻率時用的是等效輸出頻率。因為能在時鍾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傳送數據,所以在工作頻率和數據位寬度相同的情況下,顯存帶寬是SDRAM的兩倍。換句話說,在顯存時鍾周期相同的情況下,DDR SDRAM顯存的等效輸出頻率是SDRAM顯存的兩倍。例如,5ns的SDRAM顯存的工作頻率為200MHz,而5ns的DDR SDRAM或者DDR2、DDR3顯存的等效工作頻率就是400MHz。常見顯存時鍾周期有5ns、4ns、3.8ns、3.6ns、3.3ns、2.8ns、2.0ns、1.6ns、1.1ns,0.09甚至更低。

顯存時鍾周期數越小越好。顯存頻率與顯存時鍾周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__ns)之間為倒數關系,也就是說顯存時鍾周期越小,它的顯存頻率就越高,顯卡的性能也就越好!

顯存位寬

顯存位寬是顯存在一個時鍾周期內所能傳送數據的位數,位數越大則瞬間所能傳輸的數據量越大,這是顯存的重要參數之一。目前市場上的顯存位寬有64位、128位和256位三種,人們習慣上叫的64位顯卡、128位顯卡和256位顯卡就是指其相應的顯存位寬。顯存位寬越高,性能越好價格也就越高,因此256位寬的顯存更多應用於高端顯卡,而主流顯卡基本都採用128位顯存。

大家知道顯存帶寬=顯存頻率_顯存位寬/8,那麼在顯存頻率相當的情況下,顯存位寬將決定顯存帶寬的大小。比如說同樣顯存頻率為500MHz的128位和256位顯存,那麼它倆的顯存帶寬將分別為:128位=500MHz_128∕8=8GB/s,而256位=500MHz_256∕8=16GB/s,是128位的2倍,可見顯存位寬在顯存數據中的重要性。

顯卡的顯存是由一塊塊的顯存晶元構成的,顯存總位寬同樣也是由顯存顆粒的位寬組成,。顯存位寬=顯存顆粒位寬×顯存顆粒數。顯存顆粒上都帶有相關廠家的內存編號,可以去網上查找其編號,就能了解其位寬,再乘以顯存顆粒數,就能得到顯卡的位寬。這是最為准確的 方法 ,但施行起來較為麻煩。

介面技術:PCI E_press介面

PCI E_press是新一代的匯流排介面,而採用此類介面的顯卡產品,已經在2004年正式面世。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爾開發者論壇」上,英特爾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術取代PCI匯流排和多種晶元的內部連接,並稱之為第三代I/O匯流排技術。隨後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內的20多家業界主導公司開始起草新技術的規范,並在2002年完成,對其正式命名為PCI E_press。(AGP已基本被PCI-E所取代)

最新電腦配置攻略

CPU | Intel酷睿i3 540

主板 | 微星 H55M-E33

顯卡 | 微星 N450GTS暴雪

內存 | 威剛2G DDR3 1333

硬碟 | 希捷500G

機箱 | 星宇泉V1215

電源 | 航嘉 寬幅王二代

光存儲 | 先鋒DVR-219CHV

顯示器 | 三星 E2220W

鍵鼠 | 富勒U79

音頻 | 蘭欣U100

耳機 | 魅格 PC31

總計 | 約4750元

推薦配置

配 件 型 號 價 格(元)

CPU :AMD Athlon II _4 640/盒裝 625 散熱器 CPU原裝 -

主板 :微星 880GM-E41 599

內存 :金士頓 DDR3 1333 2G 180

硬碟 :希捷 500G SATA2 16M(7200.12/ST3500410AS) 275

顯卡 :藍寶石 HD5770 1GB DDR5白金版 1099

顯示器 :AOC iF23 1199

光碟機 :先鋒 DVD-231D 139

鍵鼠 :Razer 橘倉金蛛游戲套裝 399

機箱 :動力火車 絕塵俠_3 180

電源 :酷冷至尊 戰神400 229

電腦初學著知識入門基本知識

文件夾是用來有組織的存儲文件位置,他就向保存文件的文件櫃一樣,要創建文件夾,

可執行以下步驟:從任務欄單擊(開始)按鈕

選擇(程序)—(附件)

單擊(windows資源福管理器)選項

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可以看到硬碟上顯示的文件和文件夾的結構樹。通過資源管理器,可以創建、刪除或查看特定文件夾和文件的屬性。要在驅動器C上創建文件夾。

可執行下列步驟:從左窗格中選擇驅動器C

右擊右窗格中現有文件夾或文件以外的任何位置

從彈出來菜單中選擇(新建)選項

單擊如下圖所示的文件夾選項,將創建一個以(新建文件夾)命令的文件夾。

給該文件夾命令

按下Enter鍵

此外,還可以查看現有文件夾的屬性。要查看現有文件夾的屬性,可執行下列步驟:右擊(要查看的文件夾)

單擊快捷菜單中的(屬性)選項

單擊(確定)按鈕,關閉屬性窗口

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重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查看文件和文件件。資源管理器使用戶可以方便的查看不同類型的視圖,要了解有關視圖的詳細信息,

可執行下列步驟:單擊要查看的文件夾。以上顯示的視圖為(詳細資料)樣式。

單擊(查看)菜單可以更改為其他視圖

可以將視圖更改為大圖標、小圖標或列表的樣式

用戶可以關閉資源管理器窗口,也可以小化該窗口以便以後使用。最小化、最大化個關閉按鈕如下圖:

現在大家已經知道如何創建文件夾了,下面我們來學習如何創建文本文件並將該文件存儲到剛創建的文件夾中。要創建文件,

可執行下列步驟:單擊開始按鈕

單擊程序選項

單擊附件選項

單擊記事本選項

輸入文本內容

單擊文件菜單

單擊令存為選項

雙擊要保存文件的文件夾

輸入適當的文件名

單擊保存按鈕

該文件將以擴展名為.t_t保存,這是使用記事本創建的所有文件的默認擴展名。

此外,創建文件、文件夾和快捷方式後,用戶還可以更改它們的位置;windows提供的剪切、復制和粘貼選項可以實現此目地。

要將上面創建的文件移至其他位置,可執行下列步驟:右擊該文件

從彈出的菜單中單擊(剪切)選項。如下圖:

選擇目標文件夾

右擊該文件夾

點擊(粘貼)選項

該文件夾就被移至這個新文件夾中了。

同樣,如果要保留兩份同樣的文件,不要選擇(剪切)選項,而是選擇(復制)選項,然後再在目標文件夾中粘貼該文件。

創建了許多文件以後,你可能會忘記特定文件的確切保存位置。因此,需要搜索該文件,

搜索文件可執行下列步驟:

單擊開始按鈕

單擊搜索選項

單擊文件和文件夾選項將顯示如下圖所以的窗口

在要搜索的文件或文件夾名為文本框中輸入要搜索的文件名或文件夾名。

單擊開始搜索按鈕

如果找到該文件,窗口將顯示該文件及其完整路徑。雙擊即可打開該文件。

右擊文件或文件夾

單擊彈出的快捷菜單中的(重命名)選項

輸入新名稱

注意:用戶也可以在資源管理器或桌面上執行這些步驟,以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夾。

單擊(刪除)選項,可以刪除文件和文件夾


初學者電腦基本知識入門相關 文章 :

★ 電腦基礎教程

★ 電腦入門,學習方法和技巧

★ 電腦入門,基礎維修知識

★ 電腦硬體知識

★ 電腦入門,一些基礎按鍵

★ 電腦入門電腦鍵盤指法教程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入門

★ 計算機常識及技巧大全

★ 電腦入門,基礎的硬體知識

㈣ 新手電筒腦入門基礎知識大全

新手 電腦入門 基礎知識有哪些?電腦知識有一種高效的 學習 方法 ,相信每個高手都從這里受益匪淺,這也是電腦剛入門者最好的老師,她隨叫隨到,言聽即從,力量強大。一起來看看新手電筒腦入門基礎 知識大全 ,歡迎查閱!

更多電腦相關內容推薦↓↓↓

電腦是如何工作的

電腦的說明文600字

電腦的基本操作知識大全

關於電腦知識大全菜鳥必備

新手學電腦如何快速入門

學電腦能夠快速入門是每個新手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快速入門的。但是如果定製好合理計劃,循序漸進,就會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1、 學習電腦 之前,可以先列一個表,看自己要學習哪些東西,先記錄下來。

2、滑鼠演練是第一步。拖動,復制、粘貼、移動等等。主要是訓練對於滑鼠功能的了解,以及熟練度。

3、開始學慣用鍵盤上打字母,打拚音、打漢字。下載安裝一個「打字通」即可,練習對於鍵盤的熟練度等等。也可以通過玩一定鍵盤游戲,了解鍵盤。

4、正式學習文檔中打字、排版、製表、做幻燈片,這些相對簡單,比較容易學會,新手學電腦時必須要學的。學會這些,你就可以處理文檔了。同時學會了解文件屬性,比如:大小、解析度、尺寸等等。

5、開始認識格式,並知道用 "格式工廠" 等軟體轉載格式。對格式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後面的下載有很大促進作用。

6、開始學習聊天、看電影、下載東西、瀏覽網頁。

7、學習通過網路搜索內容、購物、查資料等等。

8、學習網站 安全知識 ,知道如何殺毒。同時,對於 網路知識 做一定完善,讓自己懂得怎麼上網最為安全,怎麼最快速等等。

新手如何學習電腦知識

學習電腦的「四忌」與「四要」

學習電腦有「四忌」,一忌好高騖遠,要打好基礎。對於初學者首先應該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學電腦的目的在於應用,因此,學會和掌握一種文字處理軟體是必要的。二忌紙上談兵,要勤於實踐。計算機有很強的操作性。因此對初學者來講一定要利用好各種時間進行上機訓練,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操作,這樣才能真正地消化吸收。不少人認為自己缺乏英語基礎,學電腦很困難。其實現在 操作系統 和很多軟體都是漢化版,不懂外語一樣能上計算機。三忌淺嘗輒止,要精益求精。學習電腦知識除:了選擇好自己適用的教材,還要閱讀一些有關的雜志和報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四忌見異思遷,要持之以恆。

弄清用電腦學習的目的和目標

計算機入門不難。我們希望把計算機當成工具,而不是自己當程序員。我們只想用計算機提高設計速度和准確性,提高工作效率,減輕手工勞動的負擔,這才是我們使用計算機想要達到的目的和追求的目標。學習時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把計算機看成一種工具、一種技能,而不要被書本上那些難懂的知識以及抽象的理論概念嚇倒。其次要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當成著眼點、突破口。其三,貴在動手這一點非常重要。最後,選擇適合自己的輔助教材,堅決摒棄那些現在用不著的內容。

學電腦,不用求甚解

——一位過來人學習電腦的決竅 學電腦難嗎?不難!我的秘訣是:好電腦,不求甚解。三年前,兒子抱電腦進門。自己好讀書,就搜羅電腦書來囫圇吞棗,這類書把26個英文字母顛來倒去,記不勝記,挑燈夜讀近月余如墜雲霧中,只好嘆息:「用電腦者寧有種乎?」後來從用電腦寫 文章 開始入手,在Word里就知道「刪除」按那個「紅叉」,「預覽」就撳那個「放大鏡」。僅僅知道這些,亦不求甚解,竟也能得心應手。後來,慢慢摸索出來的招數漸多,在辦公室幾乎成了電腦高手,自己想來也好笑。真的,用電腦不難,只要你「活學活用、學用結合、急用先學」,在「用」字上狠下功夫,保你一學就會。

電腦初學者知識入門基本知識

怎麼創建文件夾

文件夾是用來有組織的存儲文件位置,他就向保存文件的文件櫃一樣,要創建文件夾,

可執行以下步驟:

從任務欄單擊(開始)按鈕

選擇(程序)—(附件)

單擊(windows資源福管理器)選項

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可以看到硬碟上顯示的文件和文件夾的結構樹。通過資源管理器,可以創建、刪除或查看特定文件夾和文件的屬性。要在驅動器C上創建文件夾。

可執行下列步驟:

從左窗格中選擇驅動器C

右擊右窗格中現有文件夾或文件以外的任何位置

從彈出來菜單中選擇(新建)選項

單擊如下圖所示的文件夾選項,將創建一個以(新建文件夾)命令的文件夾。

給該文件夾命令

按下Enter鍵

此外,還可以查看現有文件夾的屬性。要查看現有文件夾的屬性,可執行下列步驟:

右擊(要查看的文件夾)

單擊快捷菜單中的(屬性)選項

單擊(確定)按鈕,關閉屬性窗口

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重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查看文件和文件件。資源管理器使用戶可以方便的查看不同類型的視圖,要了解有關視圖的詳細信息,

可執行下列步驟:

單擊要查看的文件夾。以上顯示的視圖為(詳細資料)樣式。

單擊(查看)菜單可以更改為其他視圖

可以將視圖更改為大圖標、小圖標或列表的樣式

用戶可以關閉資源管理器窗口,也可以小化該窗口以便以後使用。最小化、最大化個

創建文本文件

現在大家已經知道如何創建文件夾了,下面我們來學習如何創建文本文件並將該文件存儲到剛創建的文件夾中。要創建文件,

可執行下列步驟:

單擊開始按鈕

單擊程序選項

單擊附件選項

單擊記事本選項

輸入文本內容

單擊文件菜單

單擊令存為選項

雙擊要保存文件的文件夾

輸入適當的文件名

單擊保存按鈕

該文件將以擴展名為.txt保存,這是使用記事本創建的所有文件的默認擴展名。

此外,創建文件、文件夾和快捷方式後,用戶還可以更改它們的位置;windows提供的剪切、復制和粘貼選項可以實現此目地。

要將上面創建的文件移至其他位置,可執行下列步驟:

右擊該文件

從彈出的菜單中單擊(剪切)選項。如下圖:

選擇目標文件夾

右擊該文件夾

點擊(粘貼)選項

該文件夾就被移至這個新文件夾中了。

同樣,如果要保留兩份同樣的文件,不要選擇(剪切)選項,而是選擇(復制)選項,然後再在目標文件夾中粘貼該文件。

收索文件

創建了許多文件以後,你可能會忘記特定文件的確切保存位置。因此,需要搜索該文件,

搜索文件可執行下列步驟:

單擊 開始 按鈕

單擊 搜索 選項

在 要搜索的文件或文件夾名為 文本框中輸入要搜索的文件名或文件夾名。

單擊 開始搜索 按鈕

如果找到該文件,窗口將顯示該文件及其完整路徑。雙擊即可打開該文件。

重命名和刪除文件和文件夾

右擊文件或文件夾

單擊彈出的快捷菜單中的(重命名)選項

輸入新名稱

注意:用戶也可以在資源管理器或桌面上執行這些步驟,以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夾。

單擊(刪除)選項,可以刪除文件和文件夾


新手電筒腦入門基礎知識大全相關文章:

★ 電腦入門基本知識大全

★ 電腦初學者電腦入門必備知識大全

★ 初學者電腦基本知識入門

★ 電腦基礎入門常用知識大全

★ 計算機入門基礎必備知識大全

★ 生活常用電腦入門基礎知識大全

★ 電腦入門計算機基礎知識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