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網路 » 電腦網路犯罪的特徵

電腦網路犯罪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3-09-03 00:49:42

⑴ 目前網路犯罪的特徵是什麼

法律分析:多元化,年輕化。(一)在計算機網路上實施的犯罪種類: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表現形式有:襲擊網站;在線傳播計算機病毒。(二)利用計算機網路實施的犯罪種類: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罪;利用計算機實施盜竊罪;利用計算機實施貪污、挪用公款罪;利用計算機竊取國家秘密罪;利用計算機實施其他犯罪:電子訛詐;網上走私;網上非法交易;虛假廣告;網上洗錢;網上詐騙;電子盜竊;網上毀損商譽;在線侮辱、毀謗;網上侵犯商業秘密;網上組織邪教組織;在線間諜;網上刺探、提供國家機密的犯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⑵ 網路犯罪的特徵有哪些

法律分析:第一,犯罪主體多樣化和年輕化。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覆蓋,現在各種行業,各種年齡的人都有可能網路犯罪。其中青少年上網犯罪的佔比例較大;第二,犯罪手法專業化和智能化。目前犯罪分子對計算機網路研究比較深刻,可以熟知其特性和存在的漏洞;第三,犯罪對象的普遍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七條 之一 利用信息網路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一)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的;(二)發布有關製作或者銷售毒品、槍支、淫穢物品等違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違法犯罪信息的;(三)為實施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的。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⑶ 網路犯罪有哪些特點是什麼

網路犯罪的特點如下:
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在網路犯罪中,特別是黑客中,青少年的比例相當大。網路犯罪主體的年輕化與使用電子計算機者特別是上網者年輕人占較大的比例及年輕人對網路的情有獨鍾和特有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
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網路犯罪是一種高技術的智能犯罪,犯罪分子主要是一些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專業研究人員或對計算機有特殊興趣並掌握網路技術的人員,他們大多具有較高的智力水平,既熟悉計算機及網路的功能與特性,又洞悉計算機及網路的缺陷與漏洞。只有他們能夠藉助本身技術優勢對系統網路發動攻擊,對網路信息進行侵犯,並達到預期的目的。
3、犯罪對象的廣泛性。隨著社會的網路化,網路犯罪的對象從個人隱私到國家安全,從信用卡密碼到軍事機密,無所不包。
4、犯罪手段的多樣化。信息網路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推廣,為各種網路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異的多樣化,高技術的作案手段,諸如竊取秘密、調撥資金、金融投機、剽竊軟體、偷漏稅款、發布虛假信息、入侵網路等網路犯罪活動層出不窮,花樣繁多。
5.犯罪的互動性、隱蔽性高。網路發展形成了一個虛擬的電腦空間,既消除了國境線,也打破了社會和空間界限,使得雙向性、多向性交流傳播成為可能。由於網路具有開放性、不確定性、超越時空性等特點,使得網路犯罪具有極高的隱蔽性,增加了網路犯罪案件的偵破難度。

⑷ 網路犯罪的特點有哪些

法律分析:同傳統的犯罪相比,網路犯罪具有以下一些獨特的特點:

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路的普及,各種職業、年齡、身份的人都可能實施網路犯罪。

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

3.犯罪對象的廣泛性。

4.犯罪手段的多樣化。信息網路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推廣,為各種網路犯罪分子提供了日新月異的多樣化,高技術的作案手段。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路、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 拒不履行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致使影響定罪量刑的刑事案件證據滅失,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情節嚴重」:(一)造成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的證據滅失的;(二)造成可能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犯罪案件的證據滅失的;(三)多次造成刑事案件證據滅失的;(四)致使刑事訴訟程序受到嚴重影響的;(五)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⑸ 網路犯罪的特點

網路犯罪的特點有:1.犯罪主體多元化,年輕化;2.犯罪方式智能化、專業化;3.犯罪對象的廣泛性;4.犯罪手段的多樣化;5.犯罪的互動性、隱蔽性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利用計算機實施犯罪的提示性規定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⑹ 計算機犯罪的特點是什麼

計算機犯罪有什麼特點有:
(一)隱蔽性高、風險小,難以確定犯罪主體
(二)大多為預謀犯罪
網路犯罪是一種高智能犯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行為人經過狡詐而周密的安排,運用計算機專業知識所從事的智力犯罪行為,因而犯罪人的主觀故意性居多,並且犯罪決心大。比如入侵銀行信息管理系統,犯罪人事先要進行大量的攻擊測試,最後破解系統實現自己犯罪目的。
(三)犯罪主體低齡化
在網路犯罪實施者中,青少年占據了很大比例。他們大多沒有商業動機和政治目的,而是把犯罪行為看作富有挑戰性的攻關游戲,藉此取得滿足感。
(四)監控管理及司法規定相對滯後
目前,社會上有許多人對高新科技有一種盲目的迷信,以為一旦使用了高新科技設備就會萬無一失地實現科學管理、達到高效率。而社會原有的監控管理和司法系統中的人員往往對高新技術不熟悉,對其特點、危害性認識不足,或沒有足夠的技術力量和相應的管理措施來對付它們。由於網路警察隊伍年輕,沒有可借鑒的經驗,網警們的工作壓力很大。因為網路犯罪是在虛擬的網路中進行的,而網路上的東西又可以隨時刪除,犯罪證據很難採集。
(五)侵害的目標較集中
就國內已經破獲的網路犯罪案件來看,作案人主要是為了非法佔有財富和蓄意報復,因而目標主要集中在金融、證券、電信、大型公司等重要經濟部門和單位,其中以金融、證券等部門尤為突出。
(六)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
隨著社會網路化的不斷發展,包括國防、金融、航運等國家各部門都將實行網路化管理,整個社會對網路的依賴日益加深,一旦這些部門遭到侵入和破壞,後果將不堪設想。最近在網上流行的「熊貓燒香」病毒已造成大量電腦癱瘓

⑺ 計算機犯罪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計算機犯罪的主要特點有:

(1)作案手段智能化、隱蔽性強。大多數的計算機犯罪都是行為人經過狡詐而周密的安排,運用計算機專業知識所進行的智力犯罪行為。進行這種犯罪行為時,犯罪分子只需要向計算機輸入錯誤指令,篡改軟體程序,作案時間短且對計算機硬體和信息載體不會造成任何損害,作案不留痕跡,使一般人很難覺察到計算機內部發生的變化。

另外,計算機犯罪所採用的犯罪手段較為隱蔽,所以很難被覺察。

(2)犯罪侵害的目標較集中。就國內已經破獲的計算機犯罪案件來看,作案人主要是為了非法佔有財富和蓄意報復,因而目標主要集中在金融、證券、電信、大型公司等重要經濟部門和單位,其中以金融、證券等部門尤為突出。

(3)偵查取證困難,破案難度大,存在較高的犯罪黑數。犯罪黑數,其基本含義是指實際發生,但在正式的犯罪統計中卻沒有反映出來的數字。計算機犯罪黑數相當高,據統計,99%的計算機犯罪不能被人們發現。另外,在受理的這類案件中,偵查工作和犯罪證據的採集相當困難。

(4)犯罪後果嚴重,社會危害性大。國際計算機安全專家認為,計算機犯罪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取決於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社會作用,取決於社會資產計算機化的程度和計算機普及應用的程度,其作用越大,計算機犯罪的社會危害性也越大。

(7)電腦網路犯罪的特徵擴展閱讀:

1、計算機犯 罪是很謹慎而周到的,進入一個系統的方法是不易被偵查的例如,犯罪分子在執行守"犯罪程序"後再加上一條指令,可以讓計算機抹掉前面的程序記錄,即使是留下犯罪證據,也因為些"犯罪指令"都 是些不可直接閱讀的電腦記錄,很難查清和確認計算機具體在哪些都使和工作環節上被做了手腳,偵查人員也多因不懂計算機專業知識、而對這些無可奈何。

2、許多大金融公司在發現計算機罪犯在網上入侵後,因害怕損害它們的聲譽,寧可自己受損也不舉報,不聲張,因為他們認為那樣做的後果是客戶會感到該公司的計算機網路不可靠,從而喪失了消費者信賴。

3、司法機關對計算機犯罪懲治的不利性主要體現在司法人員缺乏計算機專業知識,不能適應現代算機犯罪的偵查、起訴、審判等司法活動的需要。司法人員多不懂計算機技術而難以現清案情的脈絡,無法定罪,即使定了罪,往往用於"讓而從輕處罰。導致更加隱蔽,尚未發現的計算機犯罪案件猛增。

⑻ 計算機網路犯罪的特點分析

同傳統的犯罪相比,計算機網路犯罪具有一些獨特的特點:
1、智能性。計算機犯罪的犯罪手段的技術性和專業化使得計算機犯罪具有極強的智能性。實施計算機犯罪,罪犯要掌握相當的計算機技術,需要對計算機技術具備較高專業知識並擅長實用操作技術,才能逃避安全防範系統的監控,掩蓋犯罪行為。所以,計算機犯罪的犯罪主體許多是掌握了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的專業人士。他們洞悉網路的缺陷與漏洞,運用豐富的電腦及網路技術,藉助四通八達的網路,對網路系統及各種電子數據、資料等信息發動進攻,進行破壞。由於有高技術支撐,網上犯罪作案時間短,手段復雜隱蔽,許多犯罪行為的實施,可在瞬間完成,而且往往不留痕跡,給網上犯罪案件的偵破和審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而且,隨著計算機及網路信息安全技術的不斷發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翻新,甚至一些原為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和信息安全技術專家的職務人員也鋌而走險,其作惡犯科所採用的手段則更趨專業化。
2、隱蔽性。由於網路的開放性、不確定性、虛擬性和超越時空性等特點,使得計算機犯罪具有極高的隱蔽性,增加了計算機犯罪案件的偵破難度。據調查已經發現的利用計算機或計算機犯罪的僅占實施的計算機犯罪或計算機犯罪總數的5%-10%,而且往往很多犯罪行為的發現是出於偶然,例如同夥的告發或計算機出了故障,用於手工作業的處理業務是偶爾發現的。大多數的計算機犯罪,都是行為人經過狡詐而周密的安排,運用計算機專業知識,所從事的智力犯罪行為。進行這種犯罪行為時,犯罪分子只需要向計算機輸入錯誤指令,篡改軟體程序,作案時間短且對計算機硬體和信息載體不會造成任何損害,作案不留痕跡,使一般人很難覺察到計算機內部軟體上發生的變化。
3、復雜性。計算機犯罪的復雜性主要表現為:第一、犯罪主體的復雜性。任何罪犯只要通過一台聯網的計算機便可以在電腦的終端與整個網路合成一體,調閱、下載、發布各種信息,實施犯罪行為。而且由於網路的跨國性,罪犯完全可來自各個不同的民族、國家、地區,網路的「時空壓縮性」的特點為犯罪集團或共同犯罪有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第二、犯罪對象的復雜性。計算機犯罪就是行為人利用網路所實施的侵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和其它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其犯罪對象也是越來越復雜和多樣。有盜用、偽造客戶網上支付帳戶的犯罪;電子商務詐騙犯罪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非法侵入電子商務認證機構、金融機構計算機信息系統犯罪破壞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系統犯罪惡意攻擊電子商務計算機信息系統犯罪;虛假認證犯罪;網路色情、網路賭博、洗錢、盜竊銀行、操縱股市等。
4、跨國性。網路沖破了地域限制,計算機犯罪呈國際化趨勢。因特網路具有「時空壓縮化」的特點,當各式各樣的信息通過因特網路傳送時,國界和地理距離的暫時消失就是空間壓縮的具體表現。這為犯罪分了跨地域、跨國界作案提供了可能。犯罪分子只要擁有一台聯網的終端機,就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到網路上任何一個站點實施犯罪活動。而且,可以甲地作案,通過中間結點,使其他聯網地受害。由於這種跨國界、跨地區的作案隱蔽性強、不易偵破,危害也就更大。
5、匿名性。罪犯在接受網路中的文字或圖像信息的過程是不需要任何登記,完全匿名,因而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也就很難控制。罪犯可以通過反復匿名登錄,幾經周折,最後直奔罪犯目標,而作為對計算機犯罪的偵查,就得按部就班地調查取證,等到接近犯罪的目標時,犯罪分子早已逃之夭夭了。
6、損失大,對象廣泛,發展迅速,涉及面廣。計算機犯罪始於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迅速增長,八十年代形成威脅,美國因計算機犯罪造成的損失已在千億美元以上,年損失達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英、德的年損失也達幾十億美元。隨著社會的網路化,計算機犯罪的對象從金融犯罪都個人隱私、國家安全、信用卡密碼、軍事機密等等,無所不包。而且犯罪發展迅速。中國從1986年開始每年出現至少幾起或幾十起計算機犯罪,到1993年一年就發生了上百起,近幾年利用計算機犯罪的案件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其中金融行業發案比例佔61%,平均每期金額都在幾十萬元以上,單起犯罪案件的最大金額高達1400餘萬元,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近億元,而且這類案件危害的領域和范圍將越來越大,危害的程度也更嚴重。計算機犯罪涉及面廣。據統計,在美國計算機及計算機犯罪造成的損失,每年接近上百億美元。計算機犯罪從金融犯罪發展為生產、科研、衛生、郵電等幾乎所有計算機聯網的領域。
7、持獲利和探秘動機居多。計算機犯罪作案動機多種多樣,但是,越來越多計算機犯罪活動集中於獲取高額利潤和探尋各種秘密。據統計,金融系統的計算機犯罪占計算機犯罪總數的60%以上。全世界每年被計算機犯罪直接盜走的資金達20億美元。中國發現的計算機作案的經濟犯罪已達100餘件,涉及金額達1700萬元,在整個計算機犯罪中佔有相當的比例。
8、低齡化和內部人員多。主體的低齡化是指計算機犯罪的作案人員年齡越來越小和低齡的人占整個罪犯中的比例越來越高。從發現的計算機犯罪來看,犯罪分子大多是具有一定學歷,知識面較寬的,了解某地的計算機系統的,對業務上比較熟練的年輕人。中國對某地的金融犯罪情況的調查,犯罪的年齡在35歲以下的人占整個犯罪人數的比例:1989年是69.9%,1990年是73.2%,1991年是75.8%。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
此外,在計算機犯罪中犯罪主體為內部人員也佔有相當的比例。據有關統計,計算機犯罪的犯罪主體集中為金融、證券業的「白領階層「,身為銀行或證券公司職員而犯罪的佔78%,並且絕大多數為單位內部的計算機操作管理人員;從年齡和文化程度看,集中表現為具有一定專業技術知識、能獨立工作的大、中專文化程度的年輕人,這類人員佔83%,案發時最大年齡為34歲,利用電腦搞破壞絕大多數是對心懷不滿的企業內部人員,通常他們掌握企業計算機系統內情。
9、巨大的社會危害性。網路的普及程度越高,計算機犯罪的危害也就越大,而且計算機犯罪的危害性遠非一般傳統犯罪所能比擬,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而且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統計測算,一起刑事案件的平均損失僅為2000美元,而一起計算機犯罪案件的平均損失高達50萬美元。據計算機安全專家估算,因計算機犯罪給總部在美國的公司帶來的損失為2500億美元。
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世界各國對網路的利用和依賴將會越來越多,因而網路安全的維護變的越來越重要,也因此越來越多的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攻擊。美國每年因信息與網路安全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75億美元,企業電腦安全受到侵犯的比例為50%,1998年中國公安部破獲黑客案件近百起,其中以經濟為目的的計算機犯罪佔70%,計算機犯罪能使一個企業倒閉,個人隱私的泄露,或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癱瘓,這些絕非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