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突發事件分幾級
擴展閱讀
網路卡跟電腦中毒有關嗎 2025-04-16 16:50:08
將華為手機還原網路設置 2025-04-16 16:45:11

網路安全突發事件分幾級

發布時間: 2022-03-11 21:53:12

㈠ 工信部明確網路安全突發事件分級預警了嗎

工信部已印發《公共互聯網網路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明確了事件分級、監測預警、應急處置、預防與應急准備、保障措施等內容。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工信部要求基礎電信企業、域名機構、互聯網企業、網路安全專業機構、網路安全企業通過多種途徑監測和收集漏洞、病毒、網路攻擊最新動向等網路安全隱患和預警信息,對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認為可能發生特別重大或重大突發事件的,應當立即報告。

㈡ 網路安全分為幾個級別

網路安全級別按安全級別由高到低分為A、B、C、D四個級別。這些安全級別不是線性的,而是成倍增加的。

1、D1 級

這是計算機安全的最低級別。整個計算機系統不可信,硬體和操作系統容易受到攻擊。D1級計算機系統標准規定對用戶沒有認證,即任何人都可以無障礙地使用計算機系統。系統不需要用戶注冊(需要用戶名)或密碼保護(需要用戶提供唯一的訪問字元串)。任何人都可以坐在電腦前開始使用它。

2、C1 級

C1級系統要求硬體具有一定的安全機制(如硬體鎖定裝置和使用計算機的密鑰),用戶在使用前必須登錄系統。C1級系統還需要完全的訪問控制能力,這應該允許系統管理員為某些程序或數據建立訪問許可權。C1級保護的缺點是用戶直接訪問操作系統的根目錄。C1級不能控制用戶進入系統的訪問級別,用戶可以任意移動系統數據。

3、C2 級

C1級C2級的一些缺點強化了幾個特點。C2級引入了受控訪問環境(用戶許可權級)的增強功能。此功能不僅基於用戶許可權,而且還進一步限制用戶執行某些系統指令。授權層次結構允許系統管理員對用戶進行分組,並授予他們訪問某些程序或層次目錄的許可權。

另一方面,用戶許可權授權用戶訪問程序駐留在單個單元中的目錄。如果其他程序和數據在同一目錄中,則會自動授予用戶訪問這些信息的許可權。指揮控制級系統也採用系統審計。審計功能跟蹤所有「安全事件」,如登錄(成功和失敗),以及系統管理員的工作,如更改用戶訪問許可權和密碼。

4、B1 級

B1級系統支持多級安全,多級是指這一安全保護安裝在不同級別的系統中(網路、應用程序、工作站等),它對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級的保護。例如安全級別可以分為解密、保密和絕密級別。

5、B2 級

這一級別稱為結構化的保護(Structured Protection)。B2 級安全要求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對象加標簽,而且給設備(如工作站、終端和磁碟驅動器)分配安全級別。如用戶可以訪問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許訪問裝有人員工資資料的磁碟子系統。

6、B3 級

B3級要求用戶工作站或終端通過可信任途徑連接網路系統,這一級必須採用硬體來保護安全系統的存儲區。

7、A 級

這是橙色書籍中最高級別的安全性,有時被稱為驗證設計(verified design)。與以前的級別一樣,此級別包含其較低級別的所有功能。A級還包括安全系統監控的設計要求,合格的安全人員必須分析並通過設計。此外,必須採用嚴格的形式化方法來證明系統的安全性。在A級,構成系統的所有組件的來源必須得到保護,這些安全措施還必須確保這些組件在銷售過程中不會損壞。例如,在A級設置中,磁帶驅動器從生產工廠到計算機室都會被密切跟蹤

㈢ 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幾級

突發公共事件分為四級。

突發公共事件一般分為四級:Ⅰ級(特別重大)、Ⅱ級(重大)、Ⅲ級(較大)和Ⅳ級(一般)。對突發事件進行分級,目的是落實應急管理的責任和提高應急處置的效能。

Ⅰ級(特別重大)突發事件由國務院負責組織處置,如汶川地震,南方19省雨雪冰凍災害;Ⅱ級(重大)突發事件由省級政府負責組織處置;Ⅲ級(較大)突發事件由市級政府負責組織處置;Ⅳ級(一般)突發事件由縣級政府負責組織處置。

突發公共事件的危害:

我國每年因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驚人:2003年中國因生產事故損失2500億,各種自然災害損失1500億元,交通事故損失2000億元,衛生和傳染病突發事件的損失500億元,共計65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損失我國GDP的6%。

2004年中國發生各類突發事件561萬起,造成21萬人死亡,175萬人受傷。全年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550億元。

2005年發生災害突發公共事件540萬起,比上年減少21萬多起;造成大約20萬人死亡,比上年減少了1萬多人;直接經濟損失約3253億元,比上年有較大幅度降低。

㈣ 《突發事件應對法》如何劃分突發事件的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條

本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突發事件的分級標准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

(4)網路安全突發事件分幾級擴展閱讀:

北京34類突發事件將分級發預警

北京市規定,按照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預警信息級別大多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紅色預警為最高級。

預警信息的發布資源包括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各類媒體,手機簡訊,電子顯示屏,社區、農村現有廣播、通訊設備等。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流程包括預警信息的申請、審查、發布、調整、解除、反饋、監控和咨詢服務以及評估。

在全部34類突發事件中,暴雨、暴雪、道路結冰、寒潮、大風、沙塵、高溫、乾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等13類事件與氣象有關。在氣象類突發事件中,一些事件的預警分級沒有設立黃色或藍色預警,而是增加了最低檔的「高影響」級別預警;一些事件則是在藍色預警之下,又加設了「高影響」級別預警。當一些氣象活動尚未達到致災標准,但可能影響城市運行或公眾活動時,高影響天氣預警就有可能依據新標准規定,向外界發布。

「霧霾」則被細化為「大霧」和「霾」兩個類事件。

觸發大霧紅色預警的標准為:預計北京市未來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50米的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50米的霧並持續;大霧可能或已經對交通運輸造成特別嚴重的影響,機場、主要公路連續封閉48小時以上;大霧可能或已經對重大社會活動造成特別嚴重影響,無法正常舉行,需要取消原計劃活動;大霧可能或已經引發其他突發事件或對其他突發事件的處置造成特別嚴重影響。

而霾事件的預警級別只設有橙色和黃色兩級。其中,發出較高級別的橙色預警情形為:

當預計未來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霾可能或已經對交通運輸造成特別嚴重的影響,機場、主要公路連續封閉24小時以上;霾可能或已經對重大社會活動造成特別嚴重影響,無法正常舉行,需要改變(易地或者取消部分日程)原計劃活動;霾可能或已經引發其他突發事件或對其他突發事件的處置造成嚴重影響。

㈤ 網路安全漏洞可以分為各個等級,A級漏洞表示

答案時B
----------------分級原則-----------
對漏洞分級有助於在漏洞被發現後,提供用戶更多的信息以便於更快的給漏洞定位,並決定下一步採取的措施。

漏洞按其對目標主機的危險程度一般分為三級:

(1)A級漏洞

它是允許惡意入侵者訪問並可能會破壞整個目標系統的漏洞,如,允許遠程用戶未經授權訪問的漏洞。A級漏洞是威脅最大的一種漏洞,大多數A級漏洞是由於較差的系統管理或配置有誤造成的。同時,幾乎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在任意類型的遠程訪問軟體中都可以找到這樣的漏洞。如:FTP,GOPHER,TELNET,SENDMAIL,FINGER等一些網路程序常存在一些嚴重的A級漏洞。

(2)B級漏洞

它是允許本地用戶提高訪問許可權,並可能允許其獲得系統控制的漏洞。例如,允許本地用戶(本地用戶是在目標機器或網路上擁有賬號的所有用戶,並無地理位置上的含義)非法訪問的漏洞。網路上大多數B級漏洞是由應用程序中的一些缺陷或代碼錯誤引起的。

SENDMAIL和TELNET都是典型的例子。因編程缺陷或程序設計語言的問題造成的緩沖區溢出問題是一個典型的B級安全漏洞。據統計,利用緩沖區溢出進行攻擊占所有系統攻擊的80%以上。

(3)C級漏洞

它是任何允許用戶中斷、降低或阻礙系統操作的漏洞。如,拒絕服務漏洞。拒絕服務攻擊沒有對目標主機進行破壞的危險,攻擊只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對目標主機進行故意搗亂。最典型的一種拒絕服務攻擊是SYN-Flooder,即入侵者將大量的連接請求發往目標伺服器,目標主機不得不處理這些「半開」的SYN,然而並不能得到ACK回答,很快伺服器將用完所有的內存而掛起,任何用戶都不能再從伺服器上獲得服務。

綜上所述,對系統危害最嚴重的是A級漏洞,其次是B級漏洞,C級漏洞是對系統正常工作進行干擾。

㈥ 國鐵集團網路安全預警分為幾級

根據《國家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網路安全事件分為以下七類:
(1)有害程序事件分為計算機病毒事件、蠕蟲事件、特洛伊木馬事件、僵屍網路事件、混合程序攻擊事件、網頁內嵌惡意代碼事件和其他有害程序事件。
(2)網路攻擊事件分為拒絕服務攻擊事件、後門攻擊事件、漏洞攻擊事件、網路掃描竊聽事件、網路釣魚事件、干擾事件和其他網路攻擊事件。
(3)信息破壞事件分為信息篡改事件、信息假冒事件、信息泄露事件、信息竊取事件、信息丟失事件和其他信息破壞事件。
(4)信息內容安全事件是指通過網路傳播法律法規禁止信息,組織非法串聯、煽動集會遊行或炒作敏感問題並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眾利益的事件。
(5)設備設施故障分為軟硬體自身故障、外圍保障設施故障、人為破壞事故和其他設備設施故障。
(6)災害性事件是指由自然災害等其他突發事件導致的網路安全事件。
(7)其他事件是指不能歸為以上分類的網路安全事件。

㈦ 突發事件分為哪四類

突發事件分為四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

依據: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1.3分類分級:

本預案所稱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緊急事件。

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發生過程、性質和機理,突發公共事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⑴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水旱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

⑵事故災難。主要包括工礦商貿等企業的各類安全事故,交通運輸事故,公共設施和設備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等。

⑶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⑷社會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襲擊事件,經濟安全事件和涉外突發事件等。

(7)網路安全突發事件分幾級擴展閱讀:

北京34類突發事件將分級發預警

北京市氣象局組織制定的北京市地方標准《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流程》徵求意見稿開始在市質監局官網公開,34類突發事件按照危害和緊急等程度分為四級進行預警,市民可於9月30日前登錄該網站提交意見。

徵求意見稿稱,制定此標準是為規范北京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的發布,確保及時、准確、快速地向公眾提供權威、統一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

徵求意見稿將突發事件劃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按照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預警信息級別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級。目前,全市在此基礎上可細化為34小類。

34類預警包括礦山事故、煙花爆竹、地震、空氣重污染、房屋拆遷群體性事件、道路突發事件、網路與信息安全事件、霾等,「危險化學品」被列為第一類,分為四級。

其中,當危險化學品有可能發生或引發特別重大事故時,或事故已發生,有可能進一步擴大事故范圍或引發次生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時,將發出危險化學品事故一級預警。

另外,政府部門需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各類媒體,以及手機簡訊,電子顯示屏,社區、農村現有廣播、通訊設備等向市民播出預警信息。預警信息發布後,預警中心應及時對預警信息發布效果進行評估,包括預警信息人員覆蓋率、時效性評估等。

㈧ 網路安全的級別包括什麼

分為以下七個級別:

1、D1 級

這是計算機安全的最低一級。整個計算機系統是不可信任的,硬體和操作系統很容易被侵襲。D1級計算機系統標准規定對用戶沒有驗證,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該計算機系統而不會有任何障礙。

2、C1 級

C1級系統要求硬體有一定的安全機制(如硬體帶鎖裝置和需要鑰匙才能使用計算機等),用戶在使用前必須登錄到系統。C1級還要求具有完全訪問控制的能力,經應當允許系統管理員為一些程序或數據設立訪問許可許可權。

3、C2 級

C2級在C1級的某些不足之處加強了幾個特性,C2級引進了受控訪問環境(用戶許可權級別)的增強特性。這一特性不僅以用戶許可權為基礎,還進一步限制了用戶執行某些系統指令。授權分級使系統管理員能夠分用戶分組,授予他們訪問某些程序的許可權或訪問分級目錄。

4、B1 級

B1級支持多級安全,多級是指這一安全保護安裝在不同級別的系統中(網路、應用程序、工作站等),它對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級的保護。例如安全級別可以分為解密、保密和絕密級別。

5、B2 級

這一級別稱為結構化的保護(Structured Protection)。B2 級安全要求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對象加標簽,而且給設備(如工作站、終端和磁碟驅動器)分配安全級別。如用戶可以訪問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許訪問裝有人員工資資料的磁碟子系統。

6、B3 級

B3級要求用戶工作站或終端通過可信任途徑連接網路系統,這一級必須採用硬體來保護安全系統的存儲區。

7、A 級

這是橙皮書中的最高安全級別,這一級有時也稱為驗證設計(verified design)。與前面提到各級級別一樣,這一級包括了它下面各級的所有特性。A級還附加一個安全系統受監視的設計要求,合格的安全個體必須分析並通過這一設計。至計算機房都被嚴密跟蹤。

㈨ 突發事件預警如何分級

工信部根據社會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將公共互聯網網路安全突發事件分為四級:特別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較大事件、一般事件。其中,全國范圍大量互聯網用戶無法正常上網,CN國家頂級域名系統解析效率大幅下降,1億以上互聯網用戶信息泄露,網路病毒在全國范圍大面積爆發,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別重大危害或影響的網路安全事件為特別重大網路安全事件。工信部要求基礎電信企業、域名機構、互聯網企業、網路安全專業機構、網路安全企業通過多種途徑監測和收集漏洞、病毒、網路攻擊最新動向等網路安全隱患和預警信息,對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評估。認為可能發生特別重大或重大突發事件的,應當立即報告。與此同時,工信部建立公共互聯網網路突發事件預警制度,按照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公共互聯網網路突發事件預警等級分為四級,由高到低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

㈩ 突發事件預警的級別分為哪幾級用哪些顏色表示

突發事件預警級別:一般依據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圍、影響力大小、人員及財產損失等情況,由高到低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一般(Ⅳ級)四個級別,並依次採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來加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