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網路安全知識】等級保護與分級保護的區別與聯系!
從字面意思上來講,等級保護和分級保護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實際情況卻不相同,等級保護和分級保護存在很大的差異,也經常有人會問及到它們的區別和聯系,對此我特整理了一篇關於「等級保護與分級保護區別和聯系」的文章,希望對你們有用。
第一、定義不同
1、等級保護
等級保護全稱是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是指對國家秘密信息、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公民的專有信息以及公開信息和儲存、傳輸、處理這些信息的信息系統分等級實行安全保護,對信息系統中使用的信息安全產品實行按等級管理,對信息系統中發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級響應、處置。等級保護堅持自主定級、自主保護的原則。
等級保護分5個級別:一級自主保護級、二級指導保護級、三級監督保護級、四級強制保護級、五級專控保護級。
2、分級保護
分級保護全稱是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是指涉密信息系統的建設使用單位根據分級保護管理辦法和有關標准,對涉密信息系統分等級實施保護,各級保密工作部門根據涉密信息系統的保護等級實施監督管理,確保系統和信息安全。
分級保護分3個級別:秘密級、機密級、絕密級(由低到高)。
第二、適用對象不同
等級保護與分級保護的不同適用對象是二者的本質區別:
①等級保護是實施信息安全管理的一項法定製度,重點保護的對象是非涉密的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統和通信基礎信息系統。
②分級保護是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等級保護在涉密領域的具體體現。
第三、發起部門和主管部門不同
1、分級保護
分級保護由國家保密局發起,其主管單位及相應管理職責如下:
①國家保密局及地方各級保密局:監督、檢查、指導
②中央和國家機關:主管和指導
③建設使用單位:具體實施
2、等級保護
等級保護由公安部門發起,其主管部門及相應管理職責如下:
①公安機關:等級保護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
②國家保密工作部門、國家密碼管理部門:負責等級保護工作中有關保密工作和密碼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
③國信辦及地方信息化領導小組辦事機構:負責等級保護工作部門間的協調,涉及國家秘密信息系統的等級保護監督管理工作由國家保密工作部門負責
第四、工作內容和測評頻率不同
等級保護工作包括系統定級、系統備案、安全建設整改、等級測評和監督檢查五個環節。
分級保護工作包括系統定級、方案設計、工程實施、系統測評、系統審批、日常管理、測評與檢查、系統廢止八個環節。
1、等級保護測評頻率
①第二級信息系統:應每兩年至少進行一次等級測評;
②第三級信息系統: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等級測評;
③第四級信息系統:應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等級測評。
④第一級信息系統不需要測評;第五級信息系統一般適用於國家重要領域、重要部門中的極端重要系統,特殊行業特殊要求,不在等保測評機構的測評范疇。
2、分級保護測評頻率
①秘密級、機密級信息系統:應每兩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保密測評或保密檢查;
②絕密級信息系統: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保密測評或保密檢查。
『貳』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備案要求和流程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是維護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國家通過統一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對信息系統進行分等級保護。文章詳細介紹了五個等級的劃分及其影響,強調了自主定級和自主保護的原則。信息系統的運營、使用單位需依據相關法規和標准,履行相應的保護義務,包括確定和提升安全等級、使用符合等級要求的技術設施、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定期進行測評和自查。對於三級以上系統,有明確的備案要求,運營單位需提供詳細的技術方案和安全證明材料,接受公安機關的審核和檢查。此外,涉密信息系統需遵循更為嚴格的分級保護管理規定,包括產品選擇、測評、審批和定期審查等環節。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將受到相應的法律責任追究。
在實踐中,企業應確保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符合要求,及時備案,落實安全措施,並配合有關部門的監督和檢查。同時,密碼管理也是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遵循國家密碼管理規定,使用經過批準的密碼產品和技術。任何違反安全等級保護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制裁,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對於已運行或新建的系統,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等級確定和安全保護措施的實施,以確保網路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叄』 規定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指導思想原則和要求
等級保護在貫徹落實過程中,必定有一定的原則需要遵守,今天,我們通過對比和中有關描述,來看一下有關原則哪些是一如既往不變的部分,哪些是在不斷發展中拓展出來的內容。有關貫徹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原則,最要由《關於印發的通知》公通字[2004]66號文提出。下面看具體內容:
貫徹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原則(等級保護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堅持自主定級、自主保護的原則,對信息系統分等級進行保護,按標准進行建設、管理和監督。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明確責任,共同保護。通過等級保護,組織和動員國家、法人和其他組織、公民共同參與信息安全保護工作;各方主體按照規范和標准分別承擔相應的、明確具體的信息安全保護責任。
(2)依照標准,自行保護。國家運用強制性的規范及標准,要求信息和信息系統按照相應的建設和管理要求,自行定級、自行保護。
(3)同步建設,動態調整。信息系統在新建、改建、擴建時應當同步建設信息安全設施,保障信息安全與信息化建設相適應。因信息和信息系統的應用類型、范圍等條件的變化及其他原因,安全保護等級需要變更的,應當根據等級保護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的要求,重新確定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等級保護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應按照等級保護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適時修訂。
(4)指導監督,重點保護。國家指定信息安全監管職能部門通過備案、指導、檢查、督促整改等方式,對重要信息和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保護工作進行指導監督。
國家重點保護涉及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社會穩定的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國家事務處理信息系統(黨政機關辦公系統);財政、金融、稅務、海關、審計、工商、社會保障、能源、交通運輸、國防工業等關繫到國計民生的信息系統:教育、國家科研等單位的信息系統;公用通信、廣播電視傳輸等基礎信息網路中的信息系統:網路管理中心、重要網站中的重要信息系統和其他領域的重要信息系統。
安全等級保護基本模型
貫徹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原則(等級保護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應當按照主動防禦、整體防控、突出重點、綜合保障的原則,重點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網路的運行安全和數據安全。網路運營者在網路建設過程中,應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網路安全保護、保密和密碼保護措施。國家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堅持分等級保護、分等級監管的原則,對網路分等級進行保護,按標准進行建設、管理和監督。在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中,還應遵循以下幾點要求:
一是明確責任,共同保護。通過等級保護,組織和動員國家、法人和其他組織、公民共同參與網路安全保護工作;各方主體按照規范和標准分別承擔相應的、明確具體的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二是依照標准,開展保護。國家運用強制性法律及規范標准,要求網路運營者按照網路安全建設和管理要求,科學准確定級,實施保護策略和措施。
三是同步建設,動態調整。網路在新建、改建、擴建時應當同步建設網路安全設施,保障網路安全與信息化建設相適應。因網路的應用類型、范圍等條件的變化及其他原因,安全保護等級需要變更的,應當根據等級保護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的要求重新確定其安全保護等級。等級保護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應按照等級保護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適時修訂。
四是指導監督,重點保護。國家指定網路安全監管職能部門通過備案、指導、檢查、督促整改等方式,對網路安全保護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國家重點保護涉及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社會穩定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電信網、廣電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行業專網等網路基礎設施;各行業、各部門、各單位的指揮調度、內部辦公、管理控制、生產作業、公眾服務等業務信息系統和網站;能源、交通、水利、市政等領域的工業控制系統;互聯網企業的網路平台、重要業務系統和網站;數據中心、大數據服務平台、雲計算服務平台、智能設備設施及數據資源;其他關系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網路和信息系統。
這個原則最早是由《關於印發
的通知》公通字[2004]66號文提出,等級保護即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原則與等級保護在文字上描述有一定的出入,不過有關原則和指示精神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從66號文我們看到,文件將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進信息化建設健康發展的一項基本制度。實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能夠充分調動國家、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公民的積極性,發揮各方面的作用,達到有效保護的目的,增強安全保護的整體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使信息系統安全建設更加突出重點、統一規范、科學合理,對促進我國信息安全的發展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有關《關於印發
的通知》公通字[2004]66號文五個「有利於」在以前的公眾號文章中已經簡單說過,見《等保重要政策文件66號文明確四個責任》。總體來講,保障網路(信息)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社會穩定,仍然是當前信息化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肆』 如何對網路進行安全等級保護定級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是中國國家信息安全保護的一項重要制度,旨在提高各類信息系統的安全性能和保密能力,保障國家信息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分為五個等級,分別是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等級依次提高,等級越高,安全保護要求越嚴格。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旨在規范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標准,保障各類信息系統的安全性能和保密能力。不同等級的信息系統需要遵守不同的安全保護措施和安全管理制度,以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和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