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案件與分析
擴展閱讀
無線網路開關原理 2025-04-02 05:26:07
網路更換後電腦不能上網 2025-04-02 04:03:48

網路安全案件與分析

發布時間: 2025-04-01 01:21:30

『壹』 網安管轄的十一類案件

法律分析:1、網安部門主管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2、網安部門主管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3、網安部門主管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案

4、網安部門主管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

5、網安部門主管拒不履行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案

6、網安部門主管非法利用信息網路案

7、網安部門主管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八條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貳』 網路安全技術的技術案例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網路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國家機密。所以難免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人為攻擊(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竊取、數據篡改、數據刪添、計算機病毒等)。同時,網路實體還要經受諸如水災、火災、地震、電磁輻射等方面的考驗。
計算機犯罪案件也急劇上升,計算機犯罪已經成為普遍的國際性問題。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報告,計算機犯罪是商業犯罪中最大的犯罪類型之一,每筆犯罪的平均金額為45000美元,每年計算機犯罪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0億美元。 2012年02月04日,黑客集團Anonymous公布了一份來自1月17日美國FBI和英國倫敦警察廳得工作通話錄音,時長17分鍾,主要內容是雙方討論如何尋找證據和逮捕Anonymous, LulzSec, Antisec, CSL Security等黑帽子黑客得方式,而其中涉及未成年黑客得敏感內容被遮蓋。FBI已經確認了該通話錄音得真實性,安全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電話會議系統得漏洞問題。
2012年02月13日,據稱一系列政府網站均遭到了 Anonymous 組織的攻擊,而其中CIA官網周五被黑長達9小時。這一組織之前曾攔截了倫敦警察與FBI之間的一次機密電話會談,並隨後上傳於網路。 2010年,Google發布公告稱將考慮退出中國市場,而公告中稱:造成此決定的重要原因是因為Google被要求過濾某些敏感關鍵字的搜索結果
2011年12月21日,國內知名程序員網站CSDN遭到黑客攻擊,大量用戶資料庫被公布在互聯網上,600多萬個明文的注冊郵箱被迫裸奔。
2011年12月29日下午消息,繼CSDN、天涯社區用戶數據泄露後,互聯網行業一片人心惶惶,而在用戶數據最為重要的電商領域,也不斷傳出存在漏洞、用戶泄露的消息,漏洞報告平台烏雲昨日發布漏洞報告稱,支付寶用戶大量泄露,被用於網路營銷,泄露總量達1500萬~2500萬之多,泄露時間不明,裡面只有支付用戶的賬號,沒有密碼。已經被捲入的企業有京東(微博)商城、支付寶(微博)和當當(微博)網,其中京東及支付寶否認信息泄露,而當當則表示已經向當地公安報案。

『叄』 大學校園安全事件案例有哪些

案例一:隱瞞行程、翻牆進校,一大學生被立案調查2022年4月6日,安徽肥西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報稱,通過運用大數據等手段深入流調溯源發現,安徽某高校學生郭某東(無症狀感染者)存在故意隱瞞活動軌跡,編造虛假信息的違法行為,曾8次翻牆進、出學校。

肥西縣公安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故意隱瞞活動軌跡,編造虛假信息的郭某東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對學院負責疫情防控的主管人員郭某英和直接責任人員陳某平依法行政拘留,並視情將對學院其他負責人依法追責。



案例二:私自翻牆出(入)校園並隱瞞行程

2022年3月11日下午, 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校園進入封閉管理,學校三令五申,禁止學生翻牆出入校園。校園封閉管理後,仍有學生肆意妄為,翻牆出入學校。學校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原某某,文化傳播學院何某某、商學院鄭某某,航空學院許某某等10人私自翻牆出(入)校園,且未主動匯報行程,經研究決定,給予原某某等10名學生留校察看處分。



案例三:隱瞞行蹤,擅自離返校

2022年3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文化傳播學院學生連某某未經審批私自返校。返校後,該生隱瞞實際行程,拒不配合進行隔離,經學院多次談心談話才如實匯報情況,了解到其3月11日未經審批私自離泉。經研究決定,給予連某某留校察看處分。


案例四:麻痹大意,未按規定及時參加核酸檢測

2022年3月20日,福建省泉州市某高校土木建築工程學院許某某等7位同學未及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核酸檢測,給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極大風險,對維護全校師生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不良後果。經學校研究決定,給予許某某等7位學生警告處分。


案例五:違反規定,擅自偽造腳本程序

2021年7月,福建省漳州市某高校計算機學院黃某某擅自篡改偽造「進出校園二維碼」腳本程序並將其部署在自己的伺服器上。2022年1月7日,該程序被「信息安全管理平台」(教育系統安管平台)監測發現,觸發學校網路安全和疫情防控預警,影響惡劣。為嚴肅校規校紀,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經研究決定給予黃某某同學嚴重警告處分。


案例六:偽造通行碼,隱瞞行程近期,

福建省漳州市某高校在摸排學生出入校園情況的過程中,發現教育科學學院楊某某同學隱瞞行程,夜不歸宿,偽造通行碼,給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帶來較大隱患,影響惡劣。為嚴肅校規校紀,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經研究決定給予楊某某同學警告處分。

『肆』 對於網路安全方面的違法行為,會追究刑事責任嗎

法律分析:我國關於網路安全方面的主要法律,經營者違反的,會受到行政處罰,並處罰款。如果構成犯罪,法院會對當事人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具體到違反網路安全法怎麼判刑,則要根據實際案件而定。根據《網路安全法》 規定,觸犯網路安全法情節不嚴重者對其進行教育、責令改正以及罰款處罰,情節嚴重者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 之一 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

(二)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證據滅失,情節嚴重的;

(四)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伍』 求一篇網路詐騙典型案例及具體分析

近年來,網路詐騙案例頻發,其中不乏讓人震驚的案例。例如,一名大學生在求職網站上投遞簡歷,收到一封郵件稱其簡歷通過了篩選,需要繳納500元的面試費才能參加面試,該大學生信以為真,按照要求匯款,結果被騙。此類案件中,詐騙分子通過偽造求職網站,利用求職者急切找到工作的心理,製造出需要繳納費用的假象,實施詐騙。

另一類常見的網路詐騙手法是假冒客服。詐騙分子通過非法獲取的信息,冒充電商平台、銀行等機構的客服,以賬戶異常、訂單出錯等理由,誘導受害者點擊釣魚鏈接,輸入個人信息,從而盜取受害者的錢財。

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虛假的中獎信息進行詐騙。他們會通過各種渠道發布虛假中獎信息,誘使受害者點擊鏈接,輸入個人信息,甚至繳納所謂的「手續費」或「稅費」。實際上,這些中獎信息都是騙局,受害者不僅沒有得到所謂的獎金,還可能遭受財產損失。

網路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但總結起來,其核心手段大致相同:利用受害者的信息不對稱心理,製造假象,誘導受害者點擊鏈接,輸入個人信息,進而實施詐騙。因此,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謹慎對待網路信息,是防範網路詐騙的關鍵。

面對網路詐騙,個人應提高警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首先,遇到需要提供個人信息或轉賬的情況時,務必謹慎核實對方身份,防止被騙。其次,對於各種中獎信息、高額回報的投資項目等,要保持警惕,避免陷入詐騙陷阱。同時,加強網路安全意識,安裝並更新殺毒軟體,定期檢查電腦安全設置,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最後,遇到疑似詐騙行為,應及時向警方報案,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