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等保和密評的關系是
等保、密評和關基安全檢測評估,它們的全稱分別是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以及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檢測評估,這三者的關系之間緊密相連。
它們的關系主要指涵蓋范圍不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等級測評)是測評機構依據國家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制度規定,按照有關管理規范和技術標准對涉及國家機密的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狀況進行分等級測試評估的活動。它的測評對象能基本覆蓋全部的網路和信息系統。
評估流程
等級保護工作包括五個規定動作:定級、備案、建設整改、等級測評、監督檢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路安全保護包括識別認定、安全防護、檢測評估、監測預警、事件處置五個環節;商用密碼應用安全評估的工作流程大致包括確定評估對象、開展測評工作、輸出密碼測評報告、密評結果上報四個階段。
關基安全檢測評估通過合規檢查、技術檢測和分析評估完成,具體評估流程為:評估工作準備(調研、方案制定)、工作實施、工作總結(風險研判、報告編制、結果反饋);密評和等級測評包括測評准備、方案編制、現場測評、測評結論分析、測評報告編制。
Ⅱ 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五個規定基本動作是
定級、備案、建設整改、等級測評、監督檢查。
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五個規定基本動作是:定級、備案、建設整改、等級測評、監督檢查。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方法如下:指導重點行業、部門全面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健全完善國家網路安全綜合防控體系,有效防範網路安全威脅,有力處置重大網路安全事件,配合公安機關加強網路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危害網路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重要網路和數據安全。
Ⅲ 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五個規定基本動作是
法律分析: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實施,他有五個規定動作,分別是定級、備案、整改建設、等級測評和監督檢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一)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二)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三)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
(四)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