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等級保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開展等級保護工作
等級保護,全稱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是指對國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公民的專有信息以及公開信息在存儲、傳輸、處理這些信息時,分等級實行安全保護;
對信息系統中使用的信息安全產品實行按等級管理;對信息系統中發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級響應、處置。這是國家信息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
等級保護的意義
開展等級保護工作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保障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
等保制度旨在保護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免受外部攻擊和內部隱患的影響,確保電力、通信、金融、交通等關鍵行業的信息系統穩定運行,進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規范網路安全管理:
等保明確了各級別網路的安全保護要求,從物理安全、網路安全、系統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等多維度進行規范化管理,幫助企業構建完整的安全防護體系,提高應對網路風險的能力。
促進法律法規落地執行:
我國已出台《網路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其中明確提出網路運營者應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相關責任。等保制度的實施,使法規要求得以細化和具體化,有利於法律規定的貫徹執行。
提升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
等保制度要求所有網路運營者必須根據自身業務性質和系統規模確定相應安全保護等級,並定期進行安全評估和整改。這一過程不僅增強了企業的網路安全防護能力,也促進了全社會對網路安全的重視程度和防護水平。
推動網路安全產業健康發展:
等保制度的推行,帶動了國內網路安全技術研發和市場的繁榮,促進了網路安全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為構建自主可控的網路安全保障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級(自主保護):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二級(指導保護):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三級(監督保護):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四級(強制保護):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五級(專控保護):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等級保護的分級
等保根據系統重要程度和被破壞後的危害程度,劃分為5個等級:
綜上所述,開展等級保護工作對於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推動網路安全產業發展和提升全社會網路安全意識的重要手段。
『貳』 什麼是等級保護有什麼用
什麼是等級保護?等級保護是對信息和信息載體按照重要性等級分級別進行保護的一種工作,指對國家重要信息、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公民的專有信息以及公開信息和存儲、傳輸、處理這些信息的信息系統分等級實行安全保護,對信息系統中使用的信息安全產品實行按等級管理,對信息系統中發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級響應、處置。
等級保護有什麼用?
①通過等級保護工作發現單位信息系統存在的安全隱患和不足,進行安全整改之後,提高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降低系統被各種攻擊的風險,維護單位良好的形象。
②等級保護是我國關於信息安全的基本政策,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制度要求單位開展等級保護工作,比如:《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
③很多行業主管單位要求行業客戶開展等級保護工作,目前已經下發行業要求文件的有:金融、電力、廣電、醫療、教育等行業;此外,還有一些主管單位發過來相關文件或者通知要求做等級保護。
④落實個人及單位的網路安全保護義務,合理規避風險。
『叄』 什麼是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
法律分析: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規范計算機系統安全建設和使用的標准以及管理辦法。安全工作的整個流程分為五個環節,包括定級、備案、建設整改、等級測評、監督檢查,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網路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是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網路安全領域實施的基本國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一)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二)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三)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
(四)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