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異地辦公網路安全管轄權
擴展閱讀
網路打欠條怎麼設置 2025-02-12 01:07:44
移動網路標准模式 2025-02-12 00:55:14

異地辦公網路安全管轄權

發布時間: 2025-02-11 21:22:05

網路安全法規定網路空間主權的內容包括

1. 網路空間主權體現為國家在網路空間中行使的國家權力,與現實世界中的主權相輔相成。
2. 根據《聯合國憲章》確立的原則,網路空間主權平等原則應得到遵循,各國在網路發展、管理模式及治理方面應享有自主權。
3. 《網路安全法》第2條明確了該法適用於我國境內網路及相關監督管理活動,體現了國家對網路空間主權的內部最高管轄權。
4. 該法律將相關網路安全規定提升至法律層面,全面規定了網路運營者的法律義務與責任,包括遵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商業道德、網路安全保護、接受監督及社會責任等。
5. 《網路安全法》的「網路運行安全」、「網路信息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等章節對網路安全義務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和細化。
6. 第五章確立了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工作的制度化與法制化,確保國家建立網路安全監測預警和信息通報制度,以及風險評估、應急響應和事件應急預案等機制。
7. 這些規定為建立高效的網路安全風險報告、情報共享和研判處置機制提供了法律基礎,同時為構建全面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和實現網路安全態勢的全方位感知提供了法律保障。

❷ 異地不知道騙子信息可以報警嗎

被網路詐騙可以異地報警。

華律網

根據現行相關法律規定,通常是有犯罪行為地(包括實施地和結果發生地)、被告住所地公安機關管轄。

異地詐騙,你可以直接先去當地的公安機關予以保安。一般可以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辦理,其中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地和犯罪結果地。所以異地詐騙案件,實施詐騙行為地、財物取得地的公安機關均有管轄權,你可以異地報警。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84條第三款之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遭遇網路詐騙,建議到網路違法犯罪舉報網站舉報詐騙行為或者撥打110及到當地派出所報警,對方的行為涉嫌詐騙罪;

二、網路詐騙的預防

1、事先多搜。您在做交易前,多通過百-度等搜索引擎查查企業的情況,查查同類商品交易的情況,做到事前防範,而不是事後著急;

2、判斷聯絡方式。確認其聯絡方式,如果犯罪分子只留了手機號碼,或者只是400號段的號碼,則要特別小心。手機可以查一下其歸屬地,判斷是否與其說的一致。

3、不要貪低價。千萬不要過分追求便宜,比市場價格低一半的商品,不是假貨就是騙人的幌子;

4、不要輕信認證標識。第三方機構認證的網站,均有認證標識,且該標識會鏈接到第三方機構網站上專門製作的認證頁面,僅有一個標識不能說明其合法性。

5、查網站的工商信息。各地的工商部門基本都已將企業注冊信息上網,大家可在我們匯總的以下頁面查詢、核對:查不到注冊信息的,請不要與之交易。

6、查網站IP地址。騙子更多會在境外設置網站,且使用假的身份證辦理銀行卡或者第三方支付賬戶,以逃避監管。

7、堅持貨到付款,先驗貨後付款。不要以網站製作的精美程度或者根據是否提供了銀行卡號,來決定其真偽,更不要盲目提前付款。

三、網購詐騙陷阱有哪些

1、以低價吸引消費者隨後虛假發貨

付款卻一直不發貨,旺旺反復聯系卻無人搭理?顯示已經發貨卻沒有物流信息?你可能正遭遇網購虛假發貨。所謂網購虛假發貨是指,買家已付款等待賣家發貨的情況下,賣家在系統中點擊了發貨,並輸入了快遞單號,但快遞單號一直無錄入跟蹤記錄的情形或買家已付款等待賣家發貨的情況下,賣家卻遲遲不發貨。這種情況下,如果消費者不能及時發現問題、進行適當操作,一旦到了付款期限,可能導致「錢貨兩空」。因此,消費者對這種情況應該倍加小心。

2、以假冒購物網站鏈接魚目混珠

春節臨近,網上數據顯示,假冒網購類的「釣魚網站」數量迅速增加,這些網站往往模仿航空公司官網、知名購物網站,甚至網銀官網等,用戶單從頁面特徵上很難加以辨別,建議安裝專業的全功能安全軟體加以全面防護並採取一些防範措施。比如仔細核對網址,看是否與真正網址一致。不要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的網址或其他不明網站的鏈接以及不明郵件鏈接進入等。

3、假冒購物網站客服幫助「退款」

騙子首先會從淘寶店家成交記錄中初步得到買家賬號名,然後聯繫到該店客服並向對方謊稱自己是某某買家,自己在拍下貨物後沒有核實地址,要求客服把「自己」的地址發過來核實,一些沒有經驗的客服會信以為真將買家信息轉發給對方,騙子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得到了買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