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天融信 阿里等,還有各大網路安全設備生產公司都有網路安全部門,能力各有千秋
B. 美國「頂級後門」浮出水面!潛伏接近20年,背後真凶到底是誰
據觀察者網報道,美國「電幕行動」網路後門被中國一家 科技 公司曝光。
互聯網行業迅速發展,人們在互聯網世界的互動越來越多,隨著大量私密數據被儲存到互聯網雲端,有些國家開始發展互聯網竊取技術,原本現實世界裡的競爭,被發展到互聯網世界,近日中國一家 科技 公司找到美國設置在網路世界的「後門」,美國的網路計劃遭曝光,中國團隊手中已經掌握主要證據。
美國「頂級後門」被發現
北京奇安盤古實驗室與360公司有些千絲萬縷的聯系,奇安盤古的母公司正是奇安信公司,這個公司在中國素來有網路安全國家隊的稱號,在國家網路安全領域,他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此次奇安盤古發現美國「電幕行動」後門,並且將其驗證技術細節曝光,可以看出這個後門正是由美國黑客組織「方程式」製造,「方程式」屬於美國國安局管轄,目前「電幕行動」已經涉及到全球四十幾個國家的網路安全問題。其主要任務是竊取各國機密,並且監視各國網路信息傳遞,這個後門為黑客組織在網路世界提供諸多便利,建立後門的黑客組織可以自由來往於各國網路世界,哪怕是加密文件也可能被竊取。
網路世界裡美國一直扮演「偷竊者」
要在2013年奇安盤古實驗室就已經注意到美國這一網路計劃,但當時建立後門的技術過於復雜,奇安盤古實驗室並未找到實際性證據證明美國的「入侵」,經過多年努力多年取證,終於抓到了漏洞,並且將其「入侵」證據完整挖掘,根據時間計算,美國將該後門植入的時間已經有二十年,二十年後終於被公布於眾,美國「黑客帝國」的罪名被坐實。雖說這是一件讓人驚詫的事情,但幕後黑手是美國這就讓人更容易接受,作為世界「攪屎棍」,美國做出任何讓人詫異的事情都不奇怪,網路安全問題上美國已經不止一次被揭穿,之前轟動全球的「棱鏡門」事件也是美國一手策劃,所以「電幕行動」的出現也十分正常。
美國應該給世界一個交代
不過讓人佩服得是,哪怕事情的證據已經擺在面前,美國還能反咬一口,去年美國在丹麥實施的監聽計劃被發現後,美國並沒有自我反思而是將矛頭指向中國。潑臟水的事情,中國雖然已經習慣了,但也不能總背黑鍋,中國外交部立刻表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關於美國監聽歐洲盟友的問題,只不過是全球網路竊密中的一件小事,除了歐洲被美國監聽的國家數不勝數,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黑客帝國」,應該正視其錯誤,給世界一個交代。
美國的網路丑聞多次被爆出,美國不僅是現實世界的不安定分子,也是網路世界的搗亂者,美國熱衷於竊取他國機密,熱衷於在網路世界橫行霸道,就像在現實世界的霸權主義一樣。美國這樣大規模的竊聽行為已經嚴重影響網路世界的正常發展,此時美國應該停止這種可恥的行為,並且給予世界各國一個交代,從始至終被美國竊取機密的國家才是受害者,作為世界大國美國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C. 360國家隊什麼意思
意思是360已經成為網路安全的國家隊。
360董事長周鴻禕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360已經成為網路安全的國家隊。
360公司致力於成為互聯網和安全服務提供商。公司創立於2005年。
D. 周鴻禕穿上警服,360成為「國家隊」
在互聯網與安全領域,周鴻禕身穿警服出現在電視劇中,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這不僅讓人聯想到他與360集團近年來與國家政策的緊密關聯。周鴻禕在一場「中國互聯網安全年會」上演講時,發現會議主題「薈聚安全大腦,守護智能安全」與360近期發布的安全大腦產品名稱巧妙契合。這一巧合背後,是周鴻禕敏銳洞察到網路安全的未來趨勢與國家政策導向的緊密聯系。
網路安全已逐漸成為國家安全的一部分,過去幾年中,多起網路攻擊事件凸顯了這一趨勢。例如,2016年美國和德國的網路攻擊事件,以及近年來針對烏克蘭電站、涉及個人隱私泄露、金融交易安全等事件,都展示了網路安全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網路世界將更加復雜,安全問題將影響到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乃至基礎設施安全。這要求企業和政府共同構建更加健全的網路安全體系。
360集團在網路安全領域的深度參與和技術創新,如在智能汽車安全、大數據處理和人工智慧應用等方面,表明了其在網路安全領域的實力。這不僅有助於保護用戶安全,也為國家網路安全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持。隨著360安全大腦的發布,公司能夠更好地整合其安全能力,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周鴻禕強調了「大安全」理念,主張網路安全不應僅依賴單一技術,而需要綜合運用漏洞挖掘、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360通過在這些領域的持續投入和創新,不僅加強了自身的安全能力,也為合作夥伴提供了強有力的安全支持。在重大國際活動和政治會議的網路安保中,360已經成為國家認可的網路安全國家隊。
在未來,網路安全將成為更加重要的話題。通過構建更加完善的安全體系,提高全民的信息安全意識,360和類似企業將能夠為社會帶來積極的變化。安全的價值最終將得到廣泛認可,未來每台設備上都可能貼有網路安全公司的標志,正如Intel標志一樣,象徵著安全力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