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網路詐騙的案例
1、網路交易詐騙
近期,李先生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消息,稱其網上購買的圖書出現異常,並發來異常截圖情況,截圖上留有淘寶客服技術支持人員的聯系方式。李先生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添加對方QQ號後,按照要求向對方繳納保險費用、保證金等費用共計14909元人民幣。
案例剖析:網路交易異常詐騙中,詐騙分子會掌握事主相關網購信息,並通過此信息獲取事主信任,利用各種理由,誘使事主轉賬匯款。
2、假機票詐騙
近期,王先生收到一條某航空公司發來的航班改簽退票簡訊,承諾免費辦理改簽退票服務且補償人民幣300元。王先生撥通電話與之取得聯系,對方要求提供銀行卡號及收到的簡訊驗證碼,王先生操作完畢後發現其銀行卡內的4999元錢被轉走。
案例剖析:隨著外出遊玩的市民增多,購買飛機票發生改簽或退款的情況也隨之增多,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掌握事主出行信息,通過發送簡訊等方式告知事主航班改簽,取得事主信任後,再誘騙事主轉賬,騙取錢財。
3、釣魚鏈接詐騙
近期,李女士手機接到一條簡訊息,內容為銀行卡積分可以兌換現金234元,請點擊進入網站查收,信以為真的李女士點擊鏈接填寫銀行信息以及驗證碼後,發現被轉走5000元。
案例剖析:此類詐騙一般以積分兌換、網銀升級等名義要求事主點擊簡訊鏈接,填寫個人信息,從而盜刷銀行卡內資金。
4、網路購票類詐騙
近期,高先生在QQ上添加了一個火車票「黃牛」,通過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支付了300元購票費,後對方稱需要激活才能使用,按照要求又添加了一名「客服」人員,點擊對方發送的鏈接後發現其支付寶被刷走3998元人民幣,共計損失4298元人民幣。
案例剖析:嫌疑人一般採用QQ、微信等方式,謊稱可以為事主購票,向事主發送支付二維碼或發送相關鏈接,誘使事主進行轉賬匯款。
參考資料
去年這些網路詐騙「新坑」你踩過沒?-人民網
2. 保密在線丨國內失泄密典型案例盤點
在信息化和網路化的背景下,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國內外間諜活動和失泄密事件頻發,提醒我們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以下是幾個典型案例,它們都凸顯了信息泄露的嚴重後果和防範工作的緊迫性。
1. 大學生兼職陷阱:情報的脆弱防線
2019年,大學生庄宇在尋找兼職工作時,不幸落入境外間諜的陷阱。他受騙拍攝軍事設施並提供了敏感信息。最終,庄宇因非法提供國家秘密被判刑。這一案例警示我們,在尋找兼職時要保持警惕,避免陷入間諜的陷阱,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可疑行為。
2. 遠程辦公中的疏忽:信息的瞬間擴散
廣西南丹縣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熊某和區某,因在遠程辦公過程中處理疫情信息不當,導致信息泄露,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這一事件提醒我們,在遠程辦公時,即使是在日常溝通中,也要嚴格遵守保密規定,謹慎處理敏感信息。
3. 商業秘密的侵犯:法律的嚴厲制裁
陸某甲和陸某乙違反保密協議,非法使用原工作單位的源代碼,最終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這一案例表明,企業應加強內部管理,確保知密人員遵守保密協議,以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
4. 個人信息悲劇:電信詐騙的警示
徐玉玉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導致電信詐騙,最終不幸離世。陳文輝等人非法獲取並利用高考學生信息,這一事件警示我們,個人信息保護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增強保密意識,謹慎處理個人信息,以防泄露。
這些案例都發生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它們警示我們要提高警惕,嚴防信息泄露。無論是在校園兼職、遠程辦公,還是企業運營或個人生活中,我們都應共同守護信息安全,構建一個更安全的數字環境。
3. 警方發布四類新型網路詐騙案例
盜QQ,刷信譽,唱「好聲音」,扮「留學生」
全國首屆網路安全宣傳周上演壓軸大戲。無錫警方發布四類網路詐騙典型案例,為網民防騙支招。
「QQ」盜號冒充老總詐騙。今年11月,無錫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某在QQ上收到其公司副總的信息,以生意急用為名,要求他向指定賬戶付款。張某在沒有核實的情況下,安排財務人員兩次通過網銀轉賬的方式共計匯款580萬元,直到第二天當面見到這位副總時才意識到被騙。
防範提示:此類網路詐騙已形成成熟鏈條,犯罪嫌疑人首先通過群發郵件或在會計群等特定群內發送財務考試資料等,誘導財務人員點擊釣魚鏈接,盜取賬號密碼,之後將財務人員好友列表中的「客戶」、「老總」等賬號刪除,添加偽裝的賬號,並用此假賬號向財務人員提出匯款要求。建議網民定期對電腦殺毒、增打補丁,盡量不要點擊、下載陌生人的文件或鏈接;和他人聊天涉及財物時,一定要提高警惕,特別是財務人員,面對單位領導通過QQ發送的匯款要求,一定要通過電話或者見面的方式核實;企業應健全並嚴格執行財務制度,涉及轉賬、匯款等事宜,最好不要通過QQ等網路工具聯系。
刷信譽詐騙。無錫市民周某平時無固定職業,在一次瀏覽某求職網站時,看到「兼職刷客」信息(通過幫人刷信譽獲得傭金)。網站「客服」告訴他,只要到正規網站購買100元充值卡,並將密碼發送過來進行充值,成功後返還本金,每張卡還可獲得3.5元的傭金。首次交易成功,周某嘗到甜頭,一次性購買了總計35萬余元的充值卡交給網站,此後,「客服」人間蒸發。
防範提示:網購中商家的信譽決定了買家對其的青睞度,由此產生了代刷信譽這一新興的邊緣職業,吸引了一批無固定職業和低收入者。犯罪分子利用這一群體急欲輕松賺錢的心理,以兼職刷信譽為借口對他們實施詐騙。建議不要輕信所謂「日賺百元」的網路兼職;不要輕易泄露個人銀行賬戶密碼及手機號等隱私信息;涉及到提前交訂金或者付費項目時,慎重考慮,不輕易匯款。
「中國好聲音」中獎詐騙。 今年6月,無錫市民張某收到簡訊,稱其被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欄目組抽取為場外幸運用戶,獲得創業基金168000元人民幣與蘋果筆記本電腦一台。隨後,犯罪嫌疑人以交納保險、稅金、公證費等理由詐騙張某共計16萬余元。防範提示:「天上不會掉餡餅」,一些來歷不明的中獎信息,不管內容有多麼逼真誘人,千萬不能相信,更不要與所謂的咨詢電話進行聯系或匯款。近日,無錫警方在海南省儋州市抓獲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經查,今年6月以來,該詐騙團伙在網上搭建虛假的「中國好聲音」網站,以被節目組抽中大獎為名,詐騙全國各地網民。 QQ詐騙留學生親友。今年5月,無錫市民薛先生在QQ上收到在美國留學的兒子發來的消息,稱其學校某教授回國動手術急需4.5萬美元,並提供了該教授的電話。薛先生在與「教授」聯系後,按對方的指示匯款人民幣28萬余元。後與兒子聯系時,才發現被騙。
防範提示:犯罪分子通過欺騙或黑客手段盜取海外留學生的QQ號碼,冒充留學生以交學費、借錢等理由誘騙國內親友匯款,有的甚至通過剪切製作視頻聊天錄像,以達到取信受害人的目的。提醒有留學生的家庭,遇到海外親友通過QQ發送的匯款要求,一定要通過電話或者見面的方式核實。
4. 關於網路安全的故事或事例
1、聊天陷阱
2006年2月24日晚上,上海「網蟲」錢某終於見到了網上聊天認識的女網友「仇某」。然而,兩人散步至一處花店附近時,突然冒出4名手持剪刀的青年男子。毫無准備的錢某不僅遭到一陣毆打,身上僅有的1部手機和300元人民幣也被搶走。
3天以後,案情大白,犯罪嫌疑人裘某正是那位自稱「仇某」的女網友。原來,兩人在網上搭識以後,錢某經常出言不遜,裘某萌發報復念頭,找到以前的男友搶劫錢某財物。
2、低價陷阱
2018年1月,徐某無意中進入一個買賣二手車的網址,發現其中一輛本田CRV車只要13000元。徐某心動不已,隨即聯系網站客服,按照對方要求填寫信息並通過網銀轉賬500元訂金。2天後,對方告知押車員已將車子運送至天台縣,要求徐某支付餘款12500元。
徐某打款後興沖沖等著去提車,結果對方又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再付16870元,徐某這才恍然大悟自己是被騙了。
3、「支付寶」發郵件稱需升級
小美在淘寶開了一家汽車用品店。一個「買家」來店裡拍了一套汽車坐墊後發了一張截圖,顯示「本次支付失敗」,並提示「由於賣家賬號異常,已發郵件給賣家」。小美打開郵箱,果然有一封主題為「來自支付寶的安全提醒」的未讀郵件。
小美沒有多想就點擊郵件里的鏈接,按提示一步步進行了「升級」,期間幾次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隔天,小美發現賬戶里的8000多元余額被人以支付紅包的形式盜空。
4、代「刷信譽」先交「服務費」
阿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賣襪子的小店。去年5月,她在網上看到可以幫忙「刷信譽」的廣告,便心動了。加QQ後,對方要求先付錢才能幫其代刷,阿珍就向對方賬戶匯了1500元「服務費」。沒過多久對方又稱,需要阿珍再付3000元「保證金」。
這下阿珍起了疑心,要求對方先刷一部分信譽再談,對方卻堅持要阿珍再匯款。阿珍越想越覺得可疑,要求對方退回1500元,對方卻怎麼都不理她了。阿珍這才明白,自己是被騙了。
5、「大客戶」下單後要「回扣」
去年7月,小羅的汽車用品淘寶店來了一個「大客戶」。這買家自稱是公司的采購,想要長期合作,但希望小羅給「回扣」。一番溝通後,買家很快用另一個旺旺號拍下1萬多元的寶貝並付款,隨後要求小羅將說好的近2000元「回扣」轉給他。
小羅轉了回扣後,對方卻申請了退款,因為「回扣」是通過支付寶直接轉賬的,無法申請退款,小羅因此損失近2000元。
5. 關於國內外的計算機犯罪的案例,以及它們的相關情況分析
1.2003年金融計算機網路犯罪典型案例-人民日報 (2003年12月8日)
[人民日報]
一名普通的系統維護人員,輕松破解數道密碼,進入郵政儲蓄網路,盜走83.5萬元。這起利用網路進行金融盜竊犯罪的案件不久前被甘肅省定西地區公安機關破獲———
2003年11月14日,甘肅省破獲首例利用郵政儲蓄專用網路,進行遠程金融盜竊的案件。這起發生在定西一個鄉鎮的黑客案件,值得我們多方面關注。
他將犯罪的目光瞄準了郵政儲蓄,利用網路竊取了83萬余元,最終難逃法網……
10月5日13時12分,定西地區臨洮縣太石鎮郵政儲蓄所的營業電腦一陣黑屏,隨即死機。營業員不知何故,急忙將剛剛下班尚未走遠的所長叫了回來。所長以為電腦出現了故障,向上級報告之後,沒太放在心上。17日,電腦經過修復重新安裝之後,工作人員發現列印出的報表儲蓄余額與實際不符。經過對賬發現,5日13時發生了11筆交易、總計金額達83.5萬元的異地賬戶系虛存(有交易記錄但無實際現金)。當儲蓄所幾天之後進一步與開戶行聯系時,發現存款已經分別於6日、11日被人從蘭州、西安兩地取走37.81萬元,他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10月28日向臨洮縣公安局報了案。
縣公安局經過初步調查,基本認定這是一起數額巨大的金融盜竊案,隨即向定西公安處匯報。公安處十分重視,立即制定了詳細的偵查計劃,組成專案組,全力偵查此案,並上報省公安廳。
面對特殊的偵破任務,專案組兵分兩路,一方面在省、市郵政局業務領導和計算機專家的協助下,從技術的角度分析黑客作案的手段以及入侵的路徑;另一方面,使用傳統的刑偵方法,大范圍調查取證。
專案組首先對有異常情況的8個活期賬戶進行了調查,發現都屬假身份證儲戶。此時,技術分析的結果也出來了,經過大量網路數據資料的分析,發現作案人首先是以會寧郵政局的身份登錄到了永登郵政局,然後再以永登郵政局的名義登入了臨洮太石郵政儲蓄所。專案組對會寧郵政局進行了調查,發現該局系統維護人員張少強最近活動異常。暗查發現,其辦公桌上有一條電纜線連接在了不遠處的郵政儲蓄專用網路上。專案組基本確認,張少強正是這起金融盜竊案的主謀。11月14日22時,張少強在其住所被專案組抓獲。
經過審問,張少強交待了全部犯罪事實。10月5日,張少強在會寧利用筆記本電腦侵入郵政儲蓄網路後,非法遠程登錄訪問臨洮太石郵政儲蓄所的計算機,破譯對方密碼之後進入操作系統,以營業員身份向自己8月末預先在蘭州利用假身份證開設的8個活期賬戶存入了11筆共計83.5萬元的現金,並在退出系統前,刪除了營業計算機的列印操作系統,造成機器故障。第二天,他在蘭州10個儲蓄網點提取現金5.5萬元,並將30.5萬元再次轉存到他所開設的虛假賬戶上。10月11日,張少強乘車到西安,利用6張儲蓄卡又提取現金1.8萬元。
至此,這件遠程金融盜竊案告破,83.5萬元完璧歸趙。
為什麼一名普通的系統維護人員,竟然能夠闖入郵政儲蓄專用網路,從容地實施犯罪……
案子結束了,但它留給我們的思索沒有結束。
從5日案發,到向公安機關報案,這中間有整整23天的時間,足以讓一名有準備的罪犯逃之夭夭。在這段時間內,郵政儲蓄專用網路依然處在門戶大開狀態,如果張少強再起賊心,很有可能損失會更大。
張少強今年29歲,畢業於郵電學院,案發前僅是會寧縣郵政局的系統維護人員,談不上精通電腦和計算機網路技術。而郵政儲蓄網路的防範措施不可謂不嚴:郵政儲蓄使用的是專用的網路,和互聯網物理隔絕;網路使用了安全防火牆系統;從前台分機到主機,其中有數道密碼保護。究竟是什麼原因,能讓張少強如此輕易得手。
分析整個案例,不難看出,是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工作人員安全意識的淡薄,才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局面。案發前,張少強私搭電纜,從來沒有人過問,更沒有人阻止,讓他輕易地將郵政儲蓄專用網路置於自己的掌握之中。而另一方面,臨洮縣太石鎮的郵政儲蓄網點竟然一直使用原始密碼,不僅沒有定期更改,也沒有在工作人員之間互相保密,於是張少強很輕松地就突破了數道密碼關,直接進入了操作系統,盜走了83.5萬元。而且,當工作人員發現已經出了問題時,還認為是內部網路系統出了故障,根本沒有想到會有網路犯罪的情況發生。
這件案子讓我們警覺,使用網路的工作人員,甚至包括某些行業的專業人員在內,缺乏基本的網路安全防範意識,才讓黑客有機可乘。
甘肅省今年已立案查處了51起網路犯罪案件。警方提醒:必須強化網路安全意識……
當前,網路的應用在社會生活中已顯得舉足輕重。與此同時,從1986年我國發現首例利用計算機犯罪案件以來,涉及計算機網路的犯罪逐年大幅度上升。
據甘肅省公安廳網監處的馬電行處長介紹,甘肅省近年來網路犯罪的數量幾乎是成倍增長,今年已經立案查處了51起相關案件,而且據他估計,還有相當數量的案件當事人並沒有報案。
在這些網路犯罪案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使用者安全意識淡薄造成的。在張少強案結案之後,甘肅省公安廳網監處的葉弘副處長曾經感嘆道:「我們處總共只有60多個網路警察,負責全省的網路安全工作,但是一多半的警力都浪費在抓一些簡單的案子上面。」公眾缺乏網路安全防範意識,重應用輕管理,尤其不重視網路安全問題。即使是某些涉及到民生的行業也是如此,制定的安全規章制度不執行,負責的管理人員保密意識不強,普通的工作人員又缺乏專門的安全防範知識,當犯罪發生時不能及時發現並制止。這些都造成了網路領域內犯罪現象的急劇增長。
網路安全專家把網路犯罪歸納為五性:隱蔽性、智能性、連續性、無國界性和巨大的危害性。張少強案也告訴我們,網路聯結的廣闊性一旦管理不善,可能就成了它的弱點,即使這種管理不善是在一個偏僻鄉村的網點,它也可能成為黑客進入網路核心的一條捷徑。
如果網路是無處不在的,那麼,它的安全管理也應該是無處不在的。
世界上第一例有案可查的涉計算機犯罪案例於1958年發生於美國的矽谷,但是直到1966年才被發現。1中國第一例涉及計算機的犯罪(利用計算機貪污)發生於1986年,而被破獲的第一例純粹的計算機犯罪(該案為製造計算機病毒案)則是發生在1996年11月2。從首例計算機犯罪被發現至今,涉及計算機的犯罪無論從犯罪類型還是發案率來看都在逐年大幅度上升,方法和類型成倍增加,逐漸開始由以計算機為犯罪工具的犯罪向以計算機信息系統為犯罪對象的犯罪發展,並呈愈演愈烈之勢,而後者無論是在犯罪的社會危害性還是犯罪後果的嚴重性等方面都遠遠大於前者。正如國外有的犯罪學家所言,「未來信息化社會犯罪的形式將主要是計算機犯罪,」同時,計算機犯罪「也將是未來國際恐怖活動的一種主要手段
其他相關文章:http://hi..com/souwen/blog/item/f93d343ff56b1dec54e723c6.html
http://kajaa.bbs.us/docs/Computer/System/%E5%B0%8F%E5%87%A4%E5%B1%85-%E5%AE%89%E5%85%A8%E6%96%87%E7%8C%AE/1799.html
http://xx.1tb.cn/n/2005-4/18130017477.shtml
http://www.yhxx.com/slblog/ViewLog.asp?BlogID=45&LogID=943
....................................................................
朋友就跟你找了這麼多啦,找得好辛苦呀,給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