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等級劃分涉及多個標准與要求,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依據GB17859-1999,網路安全等級分為五級,涵蓋自主保護、系統審計、安全標記、結構化信道以及訪問驗證等關鍵要素。
其次,GB/T 25070-2019標准同樣劃分為五級,其中訪問驗證等級調整為專控級,與GB17859-1999標準保持一致性。
在GB/T 22239-2019中,網路安全要求分為五級,但技術內容有所偏頗,這可能與專家對網路安全原理的理解不足有關。
GB/T 22240-2020標准允許自行或由管理部門確定網路安全等級,並對技術內容進行細分,包括持續性和網路安全保護性,以適應具體場景。
中國網路安全標準的制定可能存在技術專家缺失,導致對於B/S、C/S信息系統安全架構以及虛擬網路作用的理解不足,網路安全標准逐漸偏離基本邏輯原理,與歐美存在較大差距。
計算機網路和邏輯網路拓撲設計的核心需求在於基於相同訪問許可權組網,而網路安全的技防標准旨在劃分不同安全等級,形成可證明的安全網路。
在UNIX用戶組和區域網中,通常採用結構化信道保護機制,安全標記與結構化保護在企業區域網內具有相似性。
國內工程師可能受限於歐美技術限制,對網路安全缺乏深刻理解,未能設計出符合網路安全邏輯原理的高安全等級網路,傾向於使用攻防策略。
VLAN信道標記設計需遵循訪問許可權,確保IP或VLANID對應用戶訪問許可權,訪問控制必須與用戶許可權一致。
無論是網路攻擊還是病毒攻擊,都會導致用戶訪問許可權不符的超授權訪問行為,APT攻擊也不例外。
網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已基本實現,但常規方案與標准方案存在差異,中國網路安全技術方案大多存在錯誤。
常規方案缺乏網路安全基本邏輯原理支撐,單純依賴外置防火牆、網閘、IDS/IPS等措施,可能無法達到自主防護級標准。在許多網路安全事件中,即使安裝了防護設備,也未能有效保障網路安全,這與對網路安全基本原理的缺乏理解密切相關。
❷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級別
網路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分為五級,第一級為自主保護級,第二級為指導保護級,第三級為監督保護級,第四級為強制保護級,第五級為專控保護級,五級防護水平一級最低,五級最高。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級別具體介紹?
1、第一級(自主保護級),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2、第二級(指導保護級),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3、第三級(監督保護級),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4、第四級(強制保護級),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5、第五級(專控保護級),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標准規定了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能力的五個等級:
第一級:用戶自主保護級,_第二級:系統審計保護級,第三級:安全標記保護級,第四級:結構化保護級,第五級:訪問驗證保護級。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是對信息和信息載體按照重要性等級分級別進行保護的一種工作,在中國、美國等很多國家都存在的一種信息安全領域的工作。
總結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的級別劃分是根據網路系統在國家安全、經濟建設、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網路系統遭到破壞後,對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
❸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等級分為幾級
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以下五級:
第一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 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第三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第四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第五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六條第十二款規定,人民警察履行「監督管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工作」的職責。
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147號)第九條明確規定,「計算機信息系統實行安全等級保護,安全等級的劃分標准和安全等級保護的具體辦法,由公安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2008年國務院「三定」方案,賦予公安部「監督、檢查、指導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法定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