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個廣域網中的節點怎樣互相通信
可以直接引用我以前發的先了解一下
IP地址不能用於直接的通信,這是因為IP地址是抽象的網路層地址,不是物理地址
以Ping命令為例,實際通信過程如下
A和B要發送的人在同一個網段首先,Ping命令會構建一個固定格式的ICMP請求數據包,然後由ICMP協議將這個數據包連同IP地址一起交給IP層協議(和ICMP一樣,實際上是一組後台運行的進程),IP層協議將以IP地址作為目的地址,本機IP地址作為源地址,加上一些其他的控制信息,構建一個IP數據包,並想辦法得到與IP地址對應的MAC地址(MediaAccess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地址,乙太網的物理地址,每一個網卡會有一個全球唯一固定的MAC地址例如:00-23-5A-15-99-42),以便交給數據鏈路層構建一個數據幀。關鍵就在這里,IP層協議通過機器B的IP地址和自己的子網掩碼,發現它跟自己屬同一網路,就直接在本網路內查找這台機器的MAC,如果以前兩機有過通信,在A機的ARP(地址映射協議,將IP地址轉化為MAC地址)緩存表可能會有B機IP與其MAC的映射關系,如果沒有,就發一個ARP請求廣播(向本網內所有主機發送)「x.x.x.x的MAC地址是什麼」,這個廣播所有主機都能收到,但是只有B才回應,發送自己的MAC地址,得到B機的MAC,一並交給數據鏈路層。後者構建一個數據幀,目的地址是IP層傳過來的物理地址,源地址則是本機的物理地址,還要附加上一些控制信息,依據乙太網的介質訪問規則,將它們傳送出去。
主機B收到這個數據幀後,先檢查它的目的地址,並和本機的物理地址對比,如符合,則接收;否則丟棄。接收後檢查該數據幀,將IP數據包從幀中提取出來,交給本機的IP層協議。同樣,IP層檢查後,將有用的信息提取後交給ICMP協議,後者處理後,馬上構建一個ICMP應答包,發送給主機A,其過程和主機A發送ICMP請求包到主機B一模一樣。
A和B不在同一網段內在主機A上運行「Ping8.8.8.8」後,開始跟上面一樣,到了怎樣得到MAC地址時,IP協議通過計算發現D機與自己不在同一網段內(子網掩碼的計算),就直接將交由路由處理,也就是將路由的MAC取過來(路由器IP已知),這被稱作代理ARP,至於怎樣得到路由的MAC,跟1一樣,先在ARP緩存表找,沒有就廣播。路由得到這個數據幀後,再跟主機B進行聯系。
對路由器來說,他收到目的IP地址後動作如下
路由器的某一個介面接收到一個數據包時,會查看包中的目標網路地址以判斷該包的 目的地址在當前的路由表中是否存在(即路由器是否知道到達目標網路的路徑)。如果發現包的目標地址與本路由器的某個介面所連接的網路地址相同,那麼馬上數據轉發到相應介面;如果發現包的目標地址不是自己的直連網段,路由器會查看自己的路由表,查找包的目的網路所對應的介面,並從相應的介面轉發出去;如果路由表中記錄的網路地址與包的目標地址不匹配,則根據路由器配置轉發到默認介面,在沒有配置默認介面的情況下會給用戶返回目標地址不可達的ICMP信息。 如此層層查找,直到將消息轉發到目的地。 而對主機來說,其中的過程都由網路設備完成,主機只要將數據發送到自己的網關,剩下的事情就交給網路設備了。
PS:8.8.8.8是GOOGLE提供的免費DNS伺服器地址
擴展:
OSI七層模型:http://ke..com/view/547338.htm
TCP/IP協議:http://ke..com/view/7729.htm
IP地址:http://ke..com/view/3930.htm
ICMP:http://ke..com/view/21916.htm
DNS:http://ke..com/view/22276.htm
對於廣域網來說,可以將他想像成為一朵雲,雲中無數路由器星羅棋布相互連接,依靠一定的
路由協議(例如BGP)互相構建路由表,位於雲外的各個區域網只要通過路由器連接到雲中,源節點就不必考慮雲內的具體結構,尋路過程依靠各個路由器自己完成。
2. 一台電腦怎麼串聯兩個路由器
設置的步驟如下:
1.首先,來認識一下路由器上的幾個介面,從左到右依次是電源、出線、進線和復位。
為了方便介紹,把路由器1稱為A,路由器2稱為B。新買的路由器一般情況下地址都是192.168.1.1,用戶和密碼都是admin。
2.將B連上電腦和網線,在瀏覽器中輸入B的默認IP地址,輸入admin進入B的設置頁面。
3.然後依次選擇「基本設置「--「WAN口設置」中的模式,選擇DHCP(動態IP),這樣就省去撥號的麻煩了。
4.再選擇「LAN口設置」,把「IP地址」這欄改為192.168.3.1
5.設置完成後再進入「DHCP伺服器」,把「啟用」勾上,點擊保存然後重啟B。B的設置就完成了。以後再想進入B的設置的話,只要輸入192.168.3.1就可以。
6.設置好之後,就可以把B隨便放在哪兒啦。最後介紹一下怎麼把A和B串聯:用一根網線,把網線的一頭接在A的出線口上,另一頭接在B的進線口上。線接好後就能打開電腦上網了,再設置好無線參數就能用手機上網了。
拓展資料:
1.路由器(Router,又稱路徑器)是一種計算機網路設備,它能將數據通過打包一個個網路傳送至目的地(選擇數據的傳輸路徑),這個過程稱為路由。路由器就是連接兩個以上各別網路的設備,路由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層——即網路層。
2.路由器(Router),是連接網際網路中各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路由器是互聯網路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成為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
3.路由和交換機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機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路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機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3. 兩個不同網段可不可以劃分同一VLAN,網關如何設
兩個不同網段可以劃分同一VLAN,解決方法如下:
1、首先在電腦桌面上打開Cisco Packet Tracer Student軟體,就能在這里對vlan的劃分及配置。
4. 什麼是OSI,怎麼使用
在在計算機網路產生之初,每個計算機廠商都有一套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的概念,它們之間互不相容。為此,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個分委員會來專門研究一種用於開放系統互連的體系結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簡稱OSI,"開放"這個詞表示:只要遵循OSI標准,一個系統可以和位於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OSI標準的其他任何系統進行連接。這個分委員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即OSI參考模型,它定義了連接異種計算機的標准框架。
OSI參考模型分為7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各層的主要功能及其相應的數據單位如下:
· 物 理 層(Physical Layer)
我們知道,要傳遞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體,如雙紐線、同軸電纜等,但具體的物理媒體並不在OSI的7層之內,有人把物理媒體當作第0層,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為它的上一層提供一個物理連接,以及它們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 如規定使用電纜和接頭 的類型,傳送信號的電壓等。在這一層,數據還沒有被組織,僅作為原始的位流或電氣電壓處理,單位是比特。
· 數 據 鏈 路 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負責在兩個相鄰結點間的線路上,無差錯的傳送以幀為單位的數據。每一幀包括一定數量的數據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和物理層相似,數據鏈路層要負責建立、維持和釋放數據鏈路的連接。在傳送數據時,如果接收點檢測到所傳數據中有差錯,就要通知發方重發這一幀。
· 網 絡 層(Network Layer)
在計算機網路中進行通信的兩個計算機之間可能會經過很多個數據鏈路,也可能還要經過很多通信子網。網路層的任務就是選擇合適的網間路由和交換結點, 確保數據及時傳送。網路層將數據鏈路層提供的幀組成數據包,包中封裝有網路層包頭,其中含有邏輯地址信息- -源站點和目的站點地址的網路地址。
· 傳 輸 層(Transport Layer)
該層的任務時根據通信子網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網路資源,並以可靠和經濟的方式,為兩個端系統(也就是源站和目的站)的會話層之間,提供建立、維護和取消傳輸連接的功能,負責可靠地傳輸數據。在這一層,信息的傳送單位是報文。
· 會 話 層(Session Layer)
這一層也可以稱為會晤層或對話層,在會話層及以上的高層次中,數據傳送的單位不再另外命名,統稱為報文。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和維護應用之間通信的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 表 示 層(Presentation Layer)
這一層主要解決擁護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欲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於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於OSI系統內部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 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 應 用 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需要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應用軟體之間的介面服務。
OSI中的若干概念
上面我們簡單的說明了7層體系的OSI參考模型,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常常把上面的7個層次分為低層與高層。低層為1~4層,是面向通信的,高層為5~7層,是面向信息處理的。
開放系統互連是使世界范圍內的應用進程能開放式(而不是封閉式)的進行信息交換。目前形成的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的正式文件是ISO 7498國際標准,又記為OSI/RM,籠統的稱為OSI,我國的相應標準是GB 9387。
為了更好的理解OSI參考模型以及日後更深入的學習OSI的各個層次,我們將先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闡述, 然後對ISO 7498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進行闡述。
首先,在上面我們已經說起過體系結構的問題,並且已經知道體系結構是抽象的,而實現是具體的。在一般情況下,"系統"是指實際運作的一組物體或物件,而在"OSI系統"這種說法中,"系統"具有其特殊含義(即參考模型),為了區別起見,我們用"實系統"表示在現實世界中能夠進行信息處理或信息傳遞的自治整體,它可以是一台或多台計算機以及這些計算機相關的軟體、外部設備、終端、操作員、信息傳輸手段的集合。若這種實系統和在和其他實系統通信時遵守OSI標准,則這個實系統就叫做開放實系統。但是,一個開放實系統的各種功能都不一定和互連有關,而我們以後要討論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中的系統,只是在開放實系統中和互連有關的部分,我們把這部分系統稱為開放系統。
好,說了這么半天,我自己都搞暈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ISO 7498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吧。
在OSI標準的制定過程中,所採用的方法是將整個龐大而復雜的問題劃分為若干個較容易處理的范圍較小的問題,在OSI中,問題的處理採用了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先叢最高一級的抽象開始,這一級的約束很少,然後逐漸更加精細的進行描述,同時加上越來越多的約束,在OSI中,採用了圖3-1的三級抽象,這三級抽象分別是:體系結構、服務定義和協議規范,規范也稱規格說明。
如圖,OSI體系結構也就是OSI參考模型,它是OSI所制定的標准中最高一級的抽象。用比較形式化的語言來講,體系結構相當於對象或客體的類型,而具體的網路則相當於對象的一個實例。OSI參考模型正是描述了一個開放系統所要用到的對象的類型,它們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些對象類型與這些關系之間的一些普遍的約束。
比OSI參考模型更低一級的抽象是OSI的服務定義。服務定義較詳細的定義了各層所提供的服務。某一層的服務就是該層及其一些各層的一種能力,它通過介面提供給更高的一層,各層所提供的服務與這些服務是怎樣實現的無關。此外,各種服務還定義了層與層之間的抽象介面,以及各層為進行層與層之間的交互而用的服務原語。但這並不涉及到這個介面是怎樣實現的。
OSI標准中最低層的抽象是OSI協議規范,各層的協議規范精確的定義:應當發送什麼樣的控制信息,以及應當用什麼樣的過程來解釋這個控制信息。協議的規范具有最嚴格的約束。
最後需要知道的是,在制定計算機網路標准方面起著很大作用的兩大國際組織CCITT和ISO。許多問題都是他們共同商議決定的。從歷史上看,CCITT與ISO的TC97工作領域是很不相同的,CCITT原來是從通信的角度考慮一些標準的制定,而TC97則關心信息處理。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信與信息處理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於是通信與信息處理就成為CCITT和TC97所共同關心的領域。CCITT的建議書X.200就是關於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的,它和上面提到的ISO 7498 基本上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