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架構(Network Architecture)是為設計、構建和管理一個通信網路提供一個構架和技術基礎的藍圖。網路構架定義了數據網路通信系統的每個方面,包括但不限於用戶使用的介面類型、使用的網路協議和可能使用的網路布線的類型。網路架構典型地有一個分層結構。分層是一種現代的網路設計原理,它將通信任務劃分成很多更小的部分,每個部分完成一個特定的子任務和用小數量良好定義的方式與其它部分相結合。
㈡ 網站安全掃描原理
當我們對網站進行安全掃描的時候,就會判定出這個網站安全系數是多少,那網站安全掃描原理是什麼呢了解網路安全常識,首先就要了解計算機網路安全有哪些基本注意事
項,下面裕祥安全網小
編就帶您認識一下吧。
網路掃描作用:雙刃劍,入侵者利用掃描收集信息,管理員用來防範入侵,保障系統安全。
網路掃描步驟:
1、掃描目標主機識別工作狀態(開/關機)
2、識別目標主機埠狀態(監聽/關閉)
3、識別目標主機系統及服務程序的類型和版本
4、根據已知漏洞信息,分析系統脆弱點
5、生成掃描結果報告
主機掃描技術
確定目標主機是否可到達,方法是ping掃描(基於ICMP協議的掃描)
1.ICMP Echo掃描
發送一個ICMP ECHO REQUEST(ICMP type 8)包,等待是否收到 ICMP ECHO REPLY(ICMP type 0)
特點:簡單實現,但容易被防火牆限制
2.Non-Echo掃描
發送一個ICMP TIMESTAMP REQUEST(type 13)或者ICMP ADDRESS MASK REQUEST(type 13),看是否響應
特點:可以突破防火牆
埠掃描技術
1.TCP掃描
先來說下正常情況下TCP的三次握手
1)客戶端發一個SYN包,帶目的埠
2)觀察下返回的包:
返回SYN/ACK包,說明埠打開在監聽
返回RST/ACK包,說明埠關閉,連接重置
3)若返回SYN/ACK,客戶端發一個ACK,完成這次連接
下面是TCP掃描的幾種形式
①開放掃描
1:TCP Connect 掃描
與目的主機建立一次TCP連接,此時目的主機會將這次連接記錄到log中
方法:調用socket函數connect()連接到目標計算機上,完成一次完整的三次握手過程。
如果埠處於偵聽狀態,那麼connect()就能成功返回。
2:TCP反向ident掃描:需要建立完整的TCP連接
方法:ident 協議允許(rfc1413)看到通過TCP連接的任何進程的擁有者的用戶名,
即使這個連接不是由這個進程開始的。
開放掃描特點:產生大量審計數據,容易被發現和屏蔽,但可靠性高
②半開放掃描
1:TCP SYN掃描:發送SYN包,當收到SYN/ACK包時,不回ACK包給目的主機,立刻發送RST包來終止連接,那麼一般很少會被記錄,但構造SYN包需要較高許可權。
2.間接掃描:通過第三方IP(欺騙主機)
半開放特點:隱蔽性和可靠性在①③之間
③隱蔽掃描
又可分為SYN/ACK掃描,FIN掃描,XMAS掃描,NULL掃描,TCP ftp proxy掃描,分段掃描等。
SYN/ACK和FIN掃描都直接繞過連接第一步,目的主機會發RST來拆除連接,就得到了需要信息FIN原理:當一個FIN數據包到達一個關閉埠時候,返回一個RST,否則就會被簡單丟棄不返回XMAS和NULL掃描相反,XMAS將6個標志位(URG,ACK,RST,PSH,SYN,FIN)全1,NULL全0特點:能有效的避免對方入侵檢測系統和防火牆的檢測,但這種掃描使用的數據包在通過網路時容易被丟棄從而產生錯誤的探測信息。
2.UDP掃描
構造一個空的UDP數據包發送,如果目的埠有服務在等待,會返回錯誤消息,如果關閉,返回ICMP埠不可達信息。掃描速度慢,還會丟包,結果也不大准確。
關於網路安全小知
識,小編為您介紹和普及這么多了,看完上面的介紹,您對「網站安全掃描原理」這個問題了解多少了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網路安全的相關知識情況,您可以關注我們裕祥安全網上的詳細內容介紹。
㈢ 什麼已被公認為屬於不安全的雜湊演算法
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由於在傳輸信道不安全的情況下,攻擊者可以將消息和雜湊值一同篡改,而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常常與密鑰一同使用,生成的雜湊值MAC,使得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被認為比較不安全的雜湊演算法。
例如,MD5和SHA-1演算法已經被證明是不安全的,因為它們可以被攻擊者輕松地破解。SHA-2演算法則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但它也存在一些漏洞和攻擊。為了保護數據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必須使用安全的雜湊演算法。
MD5:MD5已經被證實不安全。攻擊者可以輕易生成與原始數據不同但具有相同MD5值的數據,這被稱為MD5碰撞攻擊。SHA-1:SHA-1也已經被證實不安全。
MD5。根據查詢SM3雜湊演算法實現信息得知,SM3雜湊演算法比較出名的比如MD5,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但其中部分演算法如MD5已經被證實並不安全,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定要使用當前核準的優秀加密演算法。
1、種。MD5:MD5已經被證實不安全。攻擊者可以輕易生成與原始數據不同但具有相同MD5值的數據,這被稱為MD5碰撞攻擊。SHA-1:SHA-1也已經被證實不安全。
2、MD5。根據查詢SM3雜湊演算法實現信息得知,SM3雜湊演算法比較出名的比如MD5,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但其中部分演算法如MD5已經被證實並不安全,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定要使用當前核準的優秀加密演算法。
3、然而,有些雜湊演算法已經被公認為不安全,因為它們存在一些漏洞或被攻擊者容易攻擊。例如,MD5和SHA-1演算法已經被證明是不安全的,因為它們可以被攻擊者輕松地破解。SHA-2演算法則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但它也存在一些漏洞和攻擊。
4、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由於在傳輸信道不安全的情況下,攻擊者可以將消息和雜湊值一同篡改,而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常常與密鑰一同使用,生成的雜湊值MAC,使得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被認為比較不安全的雜湊演算法。
5、SM3演算法:SM3雜湊演算法是我國自主設計的密碼雜湊演算法,適用於商用密碼應用中的數字簽名和驗證消息認證碼的生成與驗證以及隨機數的生成,可滿足多種密碼應用的安全需求。
不屬於國密演算法的是什麼如下:SM1:對稱加密演算法,加密強度為128位,採用硬體實現。SM2:國家密碼管理局公布的公鑰演算法,其加密強度為256位。
RSA演算法,AES演算法、SHA演算法、ECC演算法都不屬於。RSA演算法:RSA演算法是一種非對稱加密演算法,由美國三位密碼學家發明,被廣泛應用於網路安全、數字簽名等領域。
國密演算法,國家密碼局認定的國產密碼演算法,即商用密碼。國密演算法是國家密碼局制定標準的一系列演算法。其中包括了對稱加密演算法,橢圓曲線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雜湊演算法。具體包括SM1,SM2,SM3等。
即可以協商加密演算法實現加密傳輸,防止數據防竊聽和修改,還可以實現對端設備身份驗證、在這個過程中,使用國密演算法進行加密、簽名證書進行身份驗證、加密證書用於密鑰交換SSL協商過程:(1)客戶端發出會話請求。
涉及國密標准:GB/T32907-2016概述:對稱加密演算法(分組密碼),分組長度128位,密鑰長度128位,演算法不公開,通過加密晶元的介面進行調用。
例如,MD5和SHA-1演算法已經被證明是不安全的,因為它們可以被攻擊者輕松地破解。SHA-2演算法則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但它也存在一些漏洞和攻擊。為了保護數據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必須使用安全的雜湊演算法。
MD5:MD5已經被證實不安全。攻擊者可以輕易生成與原始數據不同但具有相同MD5值的數據,這被稱為MD5碰撞攻擊。SHA-1:SHA-1也已經被證實不安全。
MD5。根據查詢SM3雜湊演算法實現信息得知,SM3雜湊演算法比較出名的比如MD5,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但其中部分演算法如MD5已經被證實並不安全,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定要使用當前核準的優秀加密演算法。
1、SHA-0:SHA-0是較早的SHA演算法,已經被證實不安全。攻擊者可以輕易生成與原始數據不同但具有相同SHA-0值的數據。
2、在密碼學中,雜湊演算法是將數據塊轉換為較小、固定長度的數據塊的函數。這些演算法通常用於數字簽名、消息認證代碼和密碼學隨機數生成。然而,有些雜湊演算法已經被公認為不安全,因為它們存在一些漏洞或被攻擊者容易攻擊。
3、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由於在傳輸信道不安全的情況下,攻擊者可以將消息和雜湊值一同篡改,而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常常與密鑰一同使用,生成的雜湊值MAC,使得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被認為比較不安全的雜湊演算法。
4、MD5。根據查詢SM3雜湊演算法實現信息得知,SM3雜湊演算法比較出名的比如MD5,SHA-1代表的系列演算法,但其中部分演算法如MD5已經被證實並不安全,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定要使用當前核準的優秀加密演算法。
㈣ 第七章、網路安全
1)被動式攻擊
2)主動式攻擊
幾種常見的方式:
① 篡改:
攻擊者篡改網路上傳送的報文,比如,徹底中斷,偽造報文;
② 惡意程序:包含的種類有:
③ 拒絕服務(DoS,Denial of Service)
攻擊者向互聯網上的某個伺服器不停地發送大量分組,使該伺服器無法提供正常服務,甚至完全癱瘓。
④ 交換機攻擊
攻擊者向乙太網交換機發送大量偽造源 MAC地址的幀,交換機收到MAC地址後,進行學習並記錄,造成交換表很快被填滿,無法正常工作。
人們一直希望能夠設計出一種安全的計算機網路,但不幸的是,網路的安全性是不可判定的,只能針對具體的攻擊設計安全的通信協議。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四個目標
1)保密性:要求只有信息的 發送方 和 接收方 才能懂得所發送信息的內容,而信息的截獲者則看不懂所截獲的內容。以此,對付 被動攻擊 ;
2)端點鑒別:要求計算機網路必須能夠 鑒別 信息的 發送方 和 接收方 的真實身份。對付 主動攻擊 ;
3)信息的完整性:要求信息的內容沒有被人篡改過;
4)運行的安全性:要求計算機系統運行時的安全性。 訪問控制 是一種應對方法。對付 惡意程序 和 拒絕服務攻擊 。
發送者向接受者發送明文 P,通過加密演算法運算,得到密文 C。接收端通過解密演算法解密,得到明文P。
如果不論截取者獲得多少密文,但在密文中都沒有足夠的信息來唯一的確定出對應的明文,則這一密碼體制稱為 無條件安全的 ,或成為 理論上是不可破的 。
在無任何限制的條件下,目前幾乎所有的密碼體制均是可破的。
人們關心的是研製出 在計算機上(而不是理論上)是不可破的密碼體制 。如果一個密碼體制中的密碼,不能在一定時間內被可以使用的計算機資源破譯,那麼這一密碼體制稱為 在計算上是安全的 。
2)發展史
對稱密碼體制,也就是, 加密密鑰 與 解密密鑰 使用相同的密碼體制。
1)數據加密標准(DES)
屬於對稱密鑰密碼體制。1977年,由 IBM公司提出,被美國定位聯邦信息標准,ISO 曾將 DES 作為數據加密標准。
2)高級加密標准(AES)
1976年,由斯坦福大學提出,使用不同的 加密密鑰 和 解密密鑰 ;
1)公鑰密碼出現的原因
① 對稱密鑰密碼體制的密鑰分配問題;
② 對數字簽名的需求。
2)對稱密碼的挑戰
對稱密碼體制中,加密/解密的雙方使用的是 相同的密鑰 。
那麼,如何讓雙方安全的擁有相同的密鑰?
① 事先約定:給密鑰管理和更換帶來極大的不便;
② 信使傳送:不該用於高度自動化的大型計算機系統;
③ 高度安全的密鑰分配中心:網路成本增加;
3)三種公鑰
① RSA 體制:1978年正式發表,基於數論中的大數分解問題的體制;
4)差異:
公鑰加密演算法開銷較大,並不會取代傳統加密演算法。
5)密碼性質
任何加密演算法的安全性取決於密鑰的長度,以及攻破密文所需的計算量。
書信或文件是根據親筆簽名或印章來證明其真實性的。(偽造印章,要坐牢)
1)核實:接受者能夠核實發送者對報文的簽名,也就是,確定報文是否是發送者發送的;
2)無篡改:接受者確信所收到的數據和發送者發送的完全一樣,沒有被篡改過。稱為 報文的完整性 。
3)不可否認:發送這時候不能抵賴對報文的簽名,叫 不可否認 。
1)A用其私鑰對報文進行D運算,獲得密文;
2)接收方,通過A的公鑰解密,核實報文是否是A發送的。
1)核實保證:只有A有私鑰,加密有唯一性;
2)無篡改:篡改後,無A的私鑰,無法加密;
3)不可否認:其他人無A的私鑰;
疑問:是否利用產生一個A的公鑰可以解密的私鑰,就可以冒充A?
上述操作,對數據進行了簽名,但是,沒有對數據進行加密。所有,擁有公鑰的人都可以破解。
1)具有保密性的數字簽名:
① 發送方,利用A的私鑰對數據進行簽名;
② 發送方,利用B的公鑰對數據進行加密;
③ 接收方,利用B的私鑰對數據進行解密;
④接收方,利用A的公鑰對數據進行鑒權。
鑒別 是要驗證通信的雙方確實是自己所要通信的對象,而不是其他的冒充者。
並且,所傳送的報文是完整的、沒有被他人篡改過。
0)動機
① 數字簽名:就是一種**報文鑒別技術;
② 缺陷:對較長的報文進行數字簽名會給計算機增加非常大的負擔,因此這就需要進行較多的時間來進行計算;
③ 需求:一種相對簡單的方法對報文進行鑒別;
④ 解決辦法:密碼散列函數;
1)密碼散列函數
作用:保護明文的完整性;
① 散列函數 的特點:
② 密碼散列函數 的特點:
2)實用的密碼散列函數:MD5 和 SHA-1
① MD5
② SHA
美國技術標准協會 NIST 提出 SHA 散列演算法。
3)報文鑒別碼
① 散列函數的缺點:可能被其他人篡改,然後,計算相應的正確散列值;
② 報文鑒別碼:生成報文的散列後,對散列進行加密生成報文鑒別碼;
1)差別
2)鑒別方法
A向遠端的B發送帶有自己身份A和口令的報文,並使用雙方約定好的共享對稱密鑰進行加密;
3)存在的問題
可能攻擊者處於中間人,冒充A向B發送口令,並發送公鑰,最後,成功冒充A,獲取A的重要數據;
4)總結
重要問題:公鑰的分配,以及公鑰的真實性。
密碼演算法是公開的,網路安全完全基於密鑰,因此 密鑰管理 十分重要;包括:
1)挑戰
① 密鑰數量龐大:n個人相互通信,需要的密鑰數量 n(n-1);
② 安全通信:如何讓通信雙方安全得到共享密鑰;
2)解決方案
密鑰分配中心:公共信任的機構,負責給需要秘密通信的用戶臨時分配一個會話密鑰(使用一次);
3)處理過程
① 用戶 A 發送明文給蜜月分配中心 KDC,說明想和用戶 B通信。
② KDC 隨機產生 「一次一密」 的會話密鑰KAB,然後,用KA加密發送給A 密鑰KAB和票據。
③ B收到A轉來的票據,並根據自己的密鑰KB解密後,就知道A要和他通信,並知道會話密鑰KAB。
4)
這一系統現在已廣泛用於電子護照中,也就是下一代金融系統使用的加密系統。
移動通信帶來的廣泛應用,向網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量子計算機的到來將使得目前許多使用中的密碼技術無效,後兩字密碼學的研究方興未艾。
㈤ 預防計算機安全威脅的方法和手段
互聯網是個到處充斥著危險的數字虛擬世界。凡是接觸過互聯網的人,大部分人都被病毒侵害過,也了解感染病毒後的危害及後果。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坐以待斃。通過對安全威脅的充分了解,我們可以利用現有的技術和管理手段去防範這些安全危險。網路安全存在的威脅與防範方法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預防計算機安全威脅的方法和手段,一起來看看吧!
預防計算機安全威脅的方法和手段
一、計算機網路安全存在的安全威脅
(一)硬體系統和網路環境存在的威脅
電源故障、線路截獲以及報警系統等其他計算機硬體系統故障的發生很容易對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造成影響,而且由於每個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都設置有後台管理系統,所以很難控制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安全隱患。計算機網路設計時是分散控制、資源共享以及分組交換的開放式,大跨度的環境,但是正是由於這種開放式、大跨度的網路環境造成黑客以及病毒的入侵,很容易對計算機網路帶來嚴重的破壞。同時由於計算機網路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對網路用戶無法准確的識別真實身份,這也進一步增加計算機網路受到威脅。
(二)網路通信協議對網路安全造成的威脅
目前,計算機網路互聯協議中,網路通信協議組是最重要的互聯協議。其中網路通信協議組主要是為了能夠使不同的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和計算機不同的操作系統相互連接在一起,並為計算機網路通信提供支持系統。但是由於計算機網路通信協議是一種互聯且開放的協議,並且網路通信協議在設計的過程中,
由於沒有充分全面考慮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等相關問題,所以導致計算機網路安全因網路通信協議問題出現問題,並且由於網路通信協議自身存在一些漏洞,從而進一步導致黑客以及不法分子進入系統中利用TCP在連接的過程中進入內部盜取重要的信息和數據,對計算機網路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最終造成計算機網路無法正常工作。
(三)IP源路徑不穩定性
由於計算機網路運行中IP源路徑不穩定,所以很容易導致用戶在利用計算機網路發送信息或者重要數據時,黑客以及不法分子進入系統中將IP原路基你改變,導致用戶發送的重要信息以及數據發送到非法分子修改的IP地址獲取用戶重要的數據,從中獲取非法利益。
二、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防範及日常維護措施分析
(一)合理配置防火牆
在計算機網路中,通過進行配置防火牆,對網路通訊執行訪問尺度進行控制計算機網路,明確訪問人和數據才能進入到網路系統中,對於不允許或者其他非法分子以及數據能夠及時攔截,從而能夠有效防止黑客或者非法分子進入破壞網路。防火牆作為一種有效的網路安全機制,其已經廣泛應用到網路系統中,最大限度防止計算機網路不安全因素的入侵。
(二)安全認證手段
保證實現電子商務中信息的保密性用的是數字信封技術;保證電子商務信息的完整性用的是Hash為函數的核心的數字摘要技術;保證電子商務信息的有效性是利用數字時間戳來完成的;保證電子商務中的通信不可否認、不可抵賴使用的是數字簽名技術;保證電子商務交易中各方身份的認證使用的是建立CA認證體系,這樣可以給電子商務交易各方發放數字認證,並且還必須要有安全協議的配合,常用的安全協議有安全套接層SSL協議和安全電子交易SET協議。並且由於Administrator賬戶擁有計算機網路最高系統許可權,所以導致黑客經常盜取賬戶破壞電腦程序。為了能夠預防這一網路威脅事件的發生,首先應該在Administrator賬戶上設定復雜且強大的密碼或者重命名Administrator賬戶,最後還可以在系統中創建一個沒有管理許可權的Administrator賬戶以達到欺騙入侵者的目的,從而就會造成入侵者無法分清賬號是否擁有管理員的許可權,進而能夠減少入侵者損害電計算機網路以及系統內重要的信息。
(三)加密技術
計算機網路加密技術的實施主要是為了防止網路信息以及數據泄露而研究設計的一種防範措施。加密技術主要是將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明文數據按照一定的轉換方式而轉換成為加密的數據。其中傳統的加密技術主要是以報文為單位,這種加密技術與傳統的加密技術相比,其不僅具有獨特的要求,而且這種技術的大型資料庫管理系統主要是運用的Unix和WindowsNT,加密技術的操作系統的安全級別可以分為C1和C2,他們都具有識別用戶、用戶注冊和控制的作用。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雖然DBES在OS的基礎上能夠為系統增加安全防範措施,但是對於計算機網路資料庫系統其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病毒和黑客一般都是從這些細微的漏洞而對資料庫造成危害,而利用加密技術對敏感的數據進行加密則能夠有效保證數據的安全,從而保證計算機系統安全可靠的運行
三、總結
計算機網路安全和可靠性一直以來都是研究的熱點問題,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直接影響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雖然目前用於網路安全的產品和技術很多,仍有很多黑客的入侵、病毒感染等現象。所以,我們應該不斷研究出新的計算機網路防範措施,實施先進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和計算機體系,同時加強計算機日常防護工作,這樣才能保護計算機網路安全和信息數據安全,從而為計算機用戶帶來極大的方便,真正享受到網路信息帶來的優勢。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防範措施
1、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的必要性
計算機網路技術在近幾年的發展是越來越快,因而出現安全問題的種類和類型也越來越多,因此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防範成為一道必練的工序,經過相關學者的研究和歸納,威脅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有以下幾點內容:
1.1計算機網路系統自身漏洞帶來的危害
所謂計算機網路系統自身的漏洞主要指的是計算機網路的不安全服務、配置以及初始化。如果系統在這些方面存在漏洞,就極易造成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癱瘓,對網路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脅,為了降低系統漏洞帶來的安全風險,工作人員要定期的對系統進行檢查,及時的更新系統補丁,防止因系統漏洞而造成的安全隱患。
1.2計算機網路有害程序對網路安全的損壞
病毒和木馬是計算機網路常見的有害程序,他們多出現於下載或更新系統時。人們對計算機網路的日益依賴和應用,使得許多不法分子製造計算機網路病毒、木馬來謀取私利,而病毒、木馬等對計算機網路的安全來說無疑是一枚炸彈。
1.3線纜的不安全連接對計算機網路造成的威協
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應用使得網上撥號等成為可能,然而這一操作中也存在著潛伏的危害,如冒名頂替和竊聽等。竊聽是最常見的線纜連接引起的安全問題,這是因為在計算機網路系統中,需要在每個網點節點上讀取需要的數據,所以該過程是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的過程之一。
1.4計算機網路中的其他威脅
偷竊、間諜行為以及身份識別錯誤等也是計算機網路中常見的安全威脅。隨著網路的普及,計算機的偷竊行為也越來越嚴重,這就對機主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為了方便,人們常把工作或生活中一些重要的文件存在電腦里,一旦計算機被偷竊,就會對機主造成無法估測的損失。
1.5身份鑒別引起的計算機網路安全隱患
如果計算機網路在製造時某些程序的演算法不完善,存在口令圈套時,這都會造成身份鑒別威脅。為了保證人們的計算機安全,人們往往會對自己的計算機設置用戶名和密碼,而在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口令密碼的設置,口令密碼設置必要的特點是不可隨意更改性,具有一定的難度性,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身份鑒別對計算機網路安全造成的威脅。
2、計算機網路安全防範的有效措施
對計算機網路的安全防範可以從技術(數據備份、物理隔離網閘、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和管理兩方面加以思考,經過調查,目前解決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幾點:
2.1對必要的數據進行備份
數據備份的好處是即使計算機網路被非法侵入或破壞,對於那些重要的數據依然可以從一定硬碟等地方加以恢復。通常對數據進行備份時採用的方法方式有全盤備份,增量備份以及差分備份。
2.2在系統中應用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在計算機組成中被劃分到了軟體的行列里,它的位置處於計算機和它所連接的網路之間。由於計算機對信息進行傳輸和發送都需要經過防火牆的掃描,所以就可以對一些不良信息加以審核和過濾,保證計算機網路信息的安全。此外,防火牆不僅能關閉不使用的埠,還能禁止來自特殊站點的訪問,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的安全。
2.3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路安全防護中的使用
對計算機網路重要信息的加密過程是對原來的重要數據按照某種計算機語言處理之後,使其具有不可讀的代碼,在使用時,只有對加密的文件或數據加以解密之後才能正常應用,從而達到加密效果。智能卡技術是數據加密技術的兄弟技術,它是密鑰的一種媒體,類似於人們的信用卡,因此智能卡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
2.4加大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力度
為了更加有效的保證計算機網路的安全,人們在利用技術解決網路安全問題的同時,還應該加大對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力度。網路管理不同於企業實體管理。
3、結語
㈥ 什麼是網路安全架構
網路安全架構是指在網路環境中,為了保護信息資產和網路資源,所採用的一系列安全措施和技術手段的集合。它確保了網路系統的可靠性、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網路安全架構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各種安全服務和安全機制的實施,構建一個安全可控的網路環境。
**安全服務主要包括:**
1. **鑒別服務**:這一服務用於確認實體的合法性和真實性,以防止假冒。鑒別服務可以應用於用戶或代表用戶的進程。
2. **訪問控制服務**:旨在防止未授權用戶非法訪問系統資源。這包括用戶身份認證和許可權確認,而在實際應用中,常針對用戶組提供保護,以提高效率。
3. **數據完整性服務**:該服務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非法實體修改、插入或刪除,確保數據的准確性。
4. **數據保密性服務**:保護數據在網路中傳輸時不被截獲或非法存取,提供加密保護。
5. **抗抵賴性服務**:防止發送方或接收方在交易後否認自己的行為,確保交易的不可抵賴性。
**安全機制主要包括:**
1. **加密機制**:通過使用對稱密鑰演算法和非對稱密鑰演算法,提供信息保密性。加密技術還可以結合hash函數實現數據完整性驗證。
2. **訪問控制機制**:通過檢查訪問者的相關信息,限制或禁止其使用資源,支持數據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安全目標。
3. **數據完整性機制**:通過使用hash函數生成數據標記,接收方驗證數據是否被篡改。
4. **數字簽名機制**:類似於現實生活中的簽名,數字簽名用於鑒別信息的發送方,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5. **交換鑒別機制**:通過交換信息來確定雙方的身份,常用技術包括口令、密碼技術和特徵實物等。
6. **公證機制**:通過第三方公證機構來中轉雙方交換的信息,提供證據以解決可能的糾紛。
7. **流量填充機制**:保護針對流量分析的安全,通過隨機生成並加密數據,保持流量穩定,避免泄露信息。
8. **路由控制機制**:指定數據傳輸路徑,確保數據通過安全的路由傳輸,以防止敏感數據受到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