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字藍軍與藍軍裝備產品是什麼
內場半實物模擬模擬設備、裝備模擬平台、微波/光學模擬設備、訓練模擬器、戰場環境模擬構設、信息庫建設、內場微波暗室建設及吸波材料、指控系統及集成管控平台等核心產品譜系。
公司主要提供數字藍軍與藍軍裝備相關產品,主要產品涵蓋內場半實物模擬模擬設備、裝備模擬平台、微波/光學模擬設備、訓練模擬器、戰場環境模擬構設、信息庫建設、內場微波暗室建設及吸波材料、指控系統及集成管控平台等核心產品譜系。
公司網路安全板塊在數據感知和大數據治理、容災備份、電子政務等方面具有較強優勢,擁有行業級等級保護測評資質、重要類別信息系統(系統集成、軟體開發、安防監控、運維)甲級資質,獲評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單位、網路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範單位和首批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入選國家信創產品名錄。
2. 網路藍軍的建設目的
美國稱每天探測到的大量黑客入侵網路襲擊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而解放軍已經成立了專業化的「網路藍軍」,組建「網路藍軍」是不是為了實施網路攻擊?對此耿雁生回答稱,當前網路安全已經成為國際性問題,它不僅影響到社會領域,而且也影響到軍事領域,中國也是網路攻擊的受害者。目前,中國的網路安全防護還比較薄弱。「你剛才提到的有報道說解放軍建立了『網上藍軍』,這是根據訓練的需要,為提高部隊的網路安全防護水平而設立的。」
在5月25日舉行的中國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指出,廣州軍區的解放軍根據訓練的需要,為提高部隊的網路安全防護水平而設立了「網路藍軍」。國防部方面於5月26日回應稱,「網路藍軍」並非所謂的「黑客部隊」,而是一些國防單位為了自身需要而臨時設立的網路防衛訓練機制,國際社會不應過度解讀。 國防部有關人員表示,目前,中國的網路安全防護還比較薄弱,中國在社會與軍事領域均是網路攻擊的受害者。國防部根據部隊訓練的需要,臨時設立了「網路藍軍」,其訓練內容包括了網路防護,旨在讓受訓部隊著眼於提高信息化能力水平,強化網路安全防護。
他還強調,「網路藍軍」並非是由計算機專業人士組成的所謂「黑客部隊」,它只是常規部隊的訓練科目之一。事實上「網路藍軍」是由部隊已有人員構成,而這些人員既不是專門招聘的專業人員,也沒有被專門編制。
針對「網路藍軍」一事,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指出,網路安全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我國的很多公共網站乃至國防網站,都曾經遭到黑客的侵擾。「網路藍軍」實際上是一些單位根據自身需要而制定的訓練方式,而這種應對網路攻擊的方式是國際通用的。
羅援表示,目前中國還沒有成建制的「網路部隊」,而一些西方國家則已具備「網路司令部」等機構,這些機構既有網路防禦能力,也可能具有網路進攻能力。中國的「網路藍軍」只是部隊訓練時的一種代稱,而該訓練是國防機構應對網路攻擊的預防措施,國際社會不應對此過度解讀。
3. 互聯網安全術語
ssl協議:
什麼是SSl安全協議?
SSL安全協議最初是由Netscape Communication公司設計開發的,又叫「安全套接層(Secure Sockets Layer)協議」,主要用於提高應用程序之間數據的安全系數。SSL協議的整個概念可以被總結為:一個保證任何安裝了安全套接字的客戶和伺服器間事務安全的協議,它涉及所有TC/IP應用程序。
SSL安全協議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務:
·用戶和伺服器的合法性認證
認證用戶和伺服器的合法性,使得它們能夠確信數據將被發送到正確的客戶機和伺服器上。客戶機和伺服器都是有各自的識別號,這些識別號由公開密鑰進行編號,為了驗證用戶是否合法,安全套接層協議要求在握手交換數據時進行數字認證,以此來確保用戶的合法性。
·加密數據以隱藏被傳送的數據
安全套接層協議所採用的加密技術既有對稱密鑰技術,也有公開密鑰技術。在客戶機與伺服器進行數據交換之前,交換SSL初始握手信息,在SSL握手情息中採用了各種加密技術對其加密,以保證其機密性和數據的完整性,並且用數字證書進行鑒別,這樣就可以防止非法用戶進行破譯。
·保護數據的完整性
安全套接層協議採用Hash函數和機密共享的方法來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服務,建立客戶機與伺服器之間的安全通道,使所有經過安全套接層協議處理的業務在傳輸過程中能全部完整准確無誤地到達目的地。
安全套接層協議是一個保證計算機通信安全的協議,對通信對話過程進行安全保護,其實現過程主要經過如下幾個階段:
(1)接通階段:客戶機通過網路向伺服器打招呼,伺服器回應;
(2)密碼交換階段:客戶機與伺服器之間交換雙方認可的密碼,一般選用RSA密碼演算法,也有的選用Diffie-Hellmanf和Fortezza-KEA密碼演算法;
(3)會談密碼階段:客戶機器與伺服器間產生彼此交談的會談密碼;
(4)檢驗階段:客戶機檢驗伺服器取得的密碼;
(5)客戶認證階段:伺服器驗證客戶機的可信度;
(6)結束階段:客戶機與伺服器之間相互交換結束的信息。
當上述動作完成之後,兩者間的資料傳送就會加密,另外一方收到資料後,再將編碼資料還原。即使盜竊者在網路上取得編碼後的資料,如果沒有原先編制的密碼演算法,也不能獲得可讀的有用資料。
發送時信息用對稱密鑰加密,對稱密鑰用非對稱演算法加密,再把兩個包綁在一起傳送過去。
接收的過程與發送正好相反,先打開有對稱密鑰的加密包,再用對稱密鑰解密。
在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由於有銀行參與,按照SSL協議,客戶的購買信息首先發往商家,商家再將信息轉發銀行,銀行驗證客戶信息的合法性後,通知商家付款成功,商家再通知客戶購買成功,並將商品寄送客戶。
ssl代理就是支持這個協議的代理,只有這樣的代理才能訪問ssl的網站,比如hxxps:webmail.yale.e
TLS是傳輸層安全協議。 它實際上是SSL3.1,在1996年提交到IETF標准委員會替換控制的。即將發行。
什麼是PCT?
從名稱上可以看出,專利合作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自採用巴黎公約以來,它被認為是該領域進行國際合作最具有意義的進步標志。但是,它主要涉及專利申請的提交,檢索及審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術信息的傳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個條約。PCT不對「國際專利授權」:授予專利的任務和責任仍然只能由尋求專利保護的各個國家的專利局或行使其職權的機構掌握(指定局)。PCT並非與巴黎公約競爭,事實上是其補充。的確,它是在巴黎公約下只對巴黎公約成員國開放的一個特殊協議。
4. 中國網路藍軍的關於藍軍
藍軍核心成員均來自國內知名網路安全專家,絕大部分成員來自民間的網路技術愛好者,他們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各個領域均有突出的特長和技能,團隊為了共同的夢想聚集在一起。
很多朋友不解的是;你們存在的意義何在?
民間藍軍存在的最大意義莫過於;因為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技術探索和創新,不是說不研究就不被攻擊和受虐。立志做一匹狼,一匹勇猛無敵,又狠又準的狼,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我奉獻狼的精神和所有的一切。
5. 中國網路藍軍的發展理念
中國網路藍軍(O.B.A),並非一支「黑客隊伍」,也並非一支以盈利為目的的隊伍,他的創建目的是把擁有真正技術和特長的行業人才聚集在一起,開發和研究新的網路技術(非破壞性技術),三人行,必有我師。以開源,互助,平等,正義,共享為原則,互相學習和研究新的網路技術,研發成果將無償貢獻給國家和社會以及單位,以提高全民安全防範技能為理想,不斷在向技術尖端挑戰奔跑。
6. 網路藍軍是什麼
網路藍軍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是根據訓練的需要,為提高部隊的網路安全防護水平而設立的。2011年5月25日,在國防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稱建設網路藍軍是為提高部隊網路安全防護水平設立的。
而大家經常說的絡藍軍就是中國網路藍軍,代號:O.B.A 源自英語;Online Blue Army 的縮寫,狼的忠誠和勇猛無敵,被公認為網路藍軍的象徵物,藍軍由創始人「狼牙」組建於2011年08月,藍軍經過了歲月的洗禮,藍軍在這片熱土上誕生了,他的使命是研究新技術,宣揚網路正義,藍軍是一支高素質,高含量的民間網路隊伍,如果祖國和人民需要,他將奉獻出最後一股力量。
藍軍核心成員均來自國內知名網路安全專家,絕大部分成員來自民間的網路技術愛好者,他們在計算機網路技術的各個領域均有突出的特長和技能,團隊為了共同的夢想聚集在一起。
7. 什麼是網路藍軍
網路藍軍是中國的網路部隊,就是和美國網路勇士一樣的,但是並不是黑客部隊,世界有網路部隊的國家很多,比如美國(網路勇士),朝鮮(官方還沒出來說具體的,只是承認有網路部隊),伊朗(伊朗不是政府組建的是屬於民間組織,但是也是網路部隊,網路被黑就是他們的傑作)英國(有一點小道消息),日本(貌似有,但是沒有具體的消息)
8. 中國網路藍軍的藍軍紀律
1. 任何藍軍成員或其他個人不得以藍軍組織名義或者以藍軍成名義發布公告、政治性言論、反動言論等;藍軍承諾不會對國內站點實施攻擊,任何藍軍成員或其他個人不得以藍軍組織名義或者以藍軍成員名義對國內站點和網路實施攻擊;任何使用有關藍軍組織名義或者藍軍成員名義實施破壞、假冒、反動等損害我組織形象的行為,我組織將予以追查,並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2. 成員不得以組織的名義從事違法、有損公共道德或以滿足個人利益為目的活動。如有違反,後果一切自負,網路藍軍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3. 成員不得利用自身的技術進行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不得違反國家關於網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義對任何國內合法站點進行任何形式的攻擊。如有違反,取消其成員資格,後果一切自負,我組織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4. 成員不得以藍軍的名義或利用藍軍的web、maillist、新聞組、論壇、聊天室、伺服器以及一切組織提供的交流場所和手段,發表政治性言論、對他人進行攻擊、進行有悖倫理道德的活動或用作商業用途,我組織保留法律追訴權利。
5. 成員應當本著團結互助的宗旨,相互幫助,成員提出的技術問題,了解情況後應積極的給予幫助。
6. 成員不得參與其他的同類的組織和團體,但允許進行互相的技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