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極道網路安全聯盟咋樣
擴展閱讀
平板電腦容易藏到哪裡 2025-02-04 05:51:37

極道網路安全聯盟咋樣

發布時間: 2023-09-13 00:08:50

❶ 為什麼這么多人說極道網路安全聯盟是騙子

肯定是造謠的了 僅僅一個視頻又不能證明什麼

❷ 網路安全前途咋樣

好就業,畢竟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路,但是與此同時,網頁篡改、計算機病毒、系統非法入侵、數據泄密、網站欺騙、服務癱瘓、漏洞非法利用等信息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網路安全越來越被重視。但是由於我國網路安全起步晚,所以現在網路安全工程師十分緊缺。
根據職友集的數據顯示,當前市場上需求量較大的幾類網路安全崗位,如安全運維、滲透測試、等保測評等,平均薪資水平都在10k左右。
網路安全工程師的工作還有以下幾個優點:
1、職業壽命長:網路工程師工作的重點在於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維護,其中包含技術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相對穩定,隨著項目經驗的不斷增長和對行業背景的深入了解,會越老越吃香。
2、發展空間大:在企業內部,網路工程師基本處於「雙高」地位,即地位高、待遇高。就業面廣,一專多能,實踐經驗適用於各個領域。
3、增值潛力大:掌握企業核心網路架構、安全技術,具有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職業價值隨著自身經驗的豐富以及項目運作的成熟,升值空間一路看漲。

❸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

在信息化的現代,網路安全產業成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國網路安全行業市場規模一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未來,隨著5G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型網路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深入開展,其將為網路安全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網路安全的概念和內涵不斷演進。其發展歷程可分為起源期、萌芽期、成長期和加速期四個時期,分別對應通信加密時代、計算機安全時代、信息安全時代以及網路空間安全時代。

目前網路安全正處於網路空間安全時代的加速期:2014年中央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後,網路安全法、等保2.0等政策不斷出台,網路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

與信息安全時代的區別在於網路邊界逐漸模糊或消失,僅憑傳統的邊界安全已不能做到有效防護,防護理念和技術發生深刻改變,主動安全逐漸興起。安全解決方案和安全服務也越來越被重視。

從我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來看,2013年開始,隨著國家在科技專項上的支持加大、用戶需求擴大、企業產品逐步成熟和不斷創新,網路安全產業依然處在快速成長階段,近年來,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動,我國網路安全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網路安全產業規模也不斷發展。

根據中國網路安全產業聯盟(CCIA)披露數據,2015-2019年,市場規模增速始終保持在17%以上,2019年我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達到478億元,CCIA預計2020年我國網路安全市場規模為553億元,同比增長15.69%。

按照產品結構劃分,網路安全可以劃分為安全硬體、安全軟體及安全服務三大類,而每一大類產品包含眾多的細分市場,如安全硬體包括防火牆、VPN、入侵檢測與防禦等,安全軟體包括防病毒軟體、終端安全軟體、郵件安全軟體等,安全服務包括咨詢、集成、培訓、運維等。

IDC表示,2020年,安全硬體在中國整體網路安全支出中將繼續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佔比高達59.1%,安全軟體和安全服務支出比例分別為18.4%和22.5%。

網路安全行業的發展一直是威脅、技術和監管等方面相互博弈的結果,最終達到一個均衡。新的威脅、技術以及新的監管要求,都會帶來市場需求的增長。而對安全企業來說,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力量的變化,推出適合的產品和服務,這樣才能在市場上處於不敗之地。

以上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網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❹ 北京網路安全培訓哪家靠譜老男孩口碑咋樣

北京從事網路安全培訓的機構有很多,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但比較專業的網路安全培訓機構推薦選擇【老男孩教育】。該機構相對於其他機構而言,課程體系完善、師資力量強大、實戰項目豐富,且所教授的技術都是來自大廠的真正技術,更加貼近企業用人需求,就業找工作更具優勢。

❺ 網路安全未來發展怎麼樣

首先,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在工業互聯網的推動下,網路安全未來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一方面工業互聯網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與實體領域的結合,這明顯拓展了傳統的網路應用邊界,也使得網路安全對於產業場景的影響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在新基建計劃的推動下,未來大量的社會資源和產業資源都將全面數據化,這必然會對網路安全提出更多的要求。

由於網路安全與諸多技術體系都有聯系,所以涉及到的內容也比較多,比如物聯網的設備層、網路層、平台層、數據層和應用層都有相應的安全要求,所以學習網路安全往往需要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學習難度也相對比較高。由於物聯網領域在5G時代的發展潛力非常大,而且物聯網作為一個重要的載體,能夠承載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一眾技術,所以向物聯網安全方向發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