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鄔江興
擴展閱讀
電腦密碼自動保存方法 2025-02-05 22:51:06
筆記本電腦斷開電源黑屏 2025-02-05 22:43:45

網路安全鄔江興

發布時間: 2023-08-30 15:33:17

『壹』 《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有哪些信創看點

第二屆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於9月16~17日在北京成功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信創為基 安全突圍」,以推動信創產業發展為目標,緊扣當前國家政策和市場熱點,通過搭建溝通交流平台夯實政企的安全基石,我把相關專家在大會上報告的看點提煉如下:

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主論壇

1、中國信息協會會長何翠芹表示,盡管信創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依然存在缺少基礎研究和基礎關鍵部件、國產操作系統安全性、國產信創產品使用安全等諸多「卡脖子」短板。建議加速推動信創項目大規模應用、積極構建信創行業發展健康生態!

2、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談到,數字政府建設中切忌出現「重發展、輕安全」的跛腳傾向,或存在「先開張、再治理」的片面思維,要建立健全網路安全和信息安全防範規章制度體系,形成安全可管可控的安全保障體系!

3、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在在發言中表示,政府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應以全局整體思想來優化數字政府的安全發展,不僅要強化管理、技術、運營、監管四個維度,還要從實體上分成平台、數據、應用三個層次構建數字政府全方位的安全防禦

4、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在主旨報告中對新基建面臨的內生安全痛點問題做了系統性分析,認為面對新基建中幽靈般的內生安全共性問題,擬態防禦能夠將「未知的未知安全威脅」轉變為「已知的未知安全問題」,為網路空間防禦提供改變游戲規則的革命性技術。

5、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李新友指出,網路身份在智慧城市安全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多模式生物識別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實時動態身份認證不斷提高身份認證的安全性、物聯網身份認證系統(IDoT)將快速增長。

6、泛微移動辦公電子政務專家蔣童做了題為《泛微新一代信創政務辦公解決方案》的主題發言,政務信息化建設中OA協同辦公軟體是最基礎的應用,泛微、藍凌、致遠等傳統OA廠商是鉚足了勁,當然但對於三四線城市、對於區縣級政務單位而言,《天翎區縣級政務OA解決方案》這種融合了「可視化低代碼開發技術+區縣級政務個性化業務需求+本地化源碼交付服務機制」的三位一體的建設模式也是頗具特色的

7、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特聘專家肖穩田在主旨報告中指出,必須加快政務數據治理能力建設:提升在線服務能力、政務數據的整合共享能力,構建數字資源利用的社會化新格局

8、華為安全產品領域副總裁金席、深信服科技政府事業部總經理姜威等在主題發言中談到了信創戰略與工作推進思路,他們認為國產化是不可逆、長期性的大型工程和戰略任務,不是一錘子買賣,系統的方案規劃、可靠的方案落地、服務商持續運營是核心思路

總結:中國電子政務安全大會看點多多,在全球網路形勢日漸復雜、科技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不管是出於客觀形勢所迫還是主觀發展必然要求,大力發展信創產業、構建電子政務安全環境已成為我國的時代課題與使命!希望信創產業各領域廠商要以時代使命為擔當、盡行業人的本分,為新基建和信創產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貳』 「只要有一個裂縫,整個塔就會癱掉」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如果把數字經濟比作蛋糕,數據就是麵粉,信息技術是工具,降本增效促消費是產業鏈上產生的新價值,這些價值組成了數字經濟。從原始的數據資源到數據資產再到數據資本的演進,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來源。」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網路數據治理論壇上,北京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唐建國說。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表示,當前,數據作為新型關鍵生產要素的重要價值進一步凸現,業界逐步形成共識:深化數據共享開放,充分挖掘數據要素價值成為千行百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金鑰匙」。

與此同時,各類數據資源的爆炸式增長也給數據安全帶來了不少成長中的「煩惱」。例如:數據採集和應用的邊界在哪裡?數據利用如何更高效?數據的安全性如何保障?在論壇現場,多位行業大咖共話數據治理的未來。

「只要有一個裂縫,整個塔就會癱掉」

每日互動董事長方毅將網路安全比喻為「火葯塔」,「只要有一個裂縫,整個塔就會癱掉。」

「推動數據供需匹配、數據流動、數據權屬等問題解決已經迫於眉睫。」周民表示,數據存在來源不穩定、內容不統一、缺乏相關的分類標准等問題,其中,個別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還存在著目錄資源「兩張皮」的情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數據共享不銜接、不匹配、不順暢的問題。

在周民看來,當下,仍有不少行業領域的數據分析工作以簡單的圖表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展現為主,缺乏具有專業水準和深度洞察力的數據分析成果,在重大決策問題的輔助支持能力方面,存在較大不足。

「數據共享開放的范圍和方式,數據的管理和使用、許可權不清,導致數據共享難、開放難、融合難的頑疾仍未去除。」周民表示,當前,我國數據治理領域的法律在不斷完善,例如9月1日正式實施的數據安全法。但困擾數據共享開放的問題還有不少需要解決,比如,數據要素市場的准入門檻還不健全,數據濫采濫用、地下灰色交易等問題較為突出,急需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機制。

當前,數據安全的風險影響已經從個人、企業逐步輻射到產業,甚至國家,數據安全風險隱患非常突出。周民指出,一方面數據攻擊高發與安全防護不足突顯了數據安全的高風險;另一方面,數據共享客觀上加大了數據安全風險,非敏感數據的存儲、匯集和關聯分析會衍生形成敏感數據,安全防護力度不夠,也將造成數據泄露等風險。

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網路安全領域首席科學家鄔江興表示,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保障是世界性難題。他認為,全力發展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解決數據集約化後遭受網路攻擊的問題,是我國數字化發展的重中之重。「新基建如果沒有安全性保駕護航,就可能是災難,說得再嚴重一點,一定是災難。」

據伏羲智庫創始人李曉東梳理,全球有數據保護相關立法的經濟體大概有140多個,且不同的經濟體擁有各自的「朋友圈」,相關的法律法規存在差異。而數字經濟的國際合作是必然趨勢,數據也面臨「跨界」問題,對跨國企業或機構來說,企業合規將會是一項很大的挑戰。

李曉東表示,從全球范圍來看,數據治理的基礎理論、基本模型尚未建立。同時,在各個國家,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安全的相關立法,仍然需要尋找共識。

擰緊數據保護和治理的「安全閥」

當下,提升數據、演算法、安全的保障能力勢在必行。方毅建議,嚴把信息採集的入口。他觀察到,此前,在數據安全法實施之前,數據安全領域存在「規則不清,紅線不明」的情況,不少企業不注意使用規范,很容易踩「紅線」。

「數據不交易,數據價值要貿易。」方毅說,在數據買賣的過程中,要劃清數據的流轉邊界。他建議,當甲乙雙方數據確權和歸屬權難以完全明晰時,不要完成數據交易,而是把數據放在公共平台上完成聯合計算後,刪除原始數據,把最後的結果拿出來,最大程度確保數據,避免不可控流轉。他還強調, 科技 發展需要向善,數據需要「守正」應用場景。

教育是國之大計,做好教育數據治理、加強對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護個人隱私安全,關乎廣大師生的利益。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副司長舒華表示,在數據治理方面,一是要維護數據安全和促進數據開發利用並重,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二是數據收集要遵循最小夠用、數據查詢遵循最小授權、數據存儲遵循最短周期、數據共享鼓勵用而不存;三要堅持一數一源,一類數據原則上只有一個數據源,有限通過共享獲取數據,減少數據重復採集;四是堅持分類分級保護,根據數據不同類型和級別,確定不同的保護措施,重點保護個人信息。

深圳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王楚宏從深圳數據治理的 探索 實踐出發,介紹了深圳用「三個一」維護數據安全,即通過一部法――《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確定數據發展和管理的規則,擰緊個人信息的「安全閥」;通過一張多元參與、共建的城市治理網,構建城市治理底座;此外,通過數據治理的安全線,形成網路與數據安全監測、預警、通報、處置的全流程閉環。

「保障數據安全,建立可信、可用、可管的治理體系是非常關鍵的三部曲。」安恆信息董事長范淵表示,數據的採集、傳輸、分析、利用、流轉的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數據相關的保護技術。同時,數據既要保護又要利用,要在智能化方面持續研究和投入,持續培養數據安全人才,各個行業要不斷 探索 數據的落地場景。

除了數據安全,從整個互聯網安全出發,鄔江興認為,中國應該率先改造互聯網存在的缺陷,使它成為一個安全、可信的互聯網,讓人們不再受此困擾,並把中國經驗帶給世界,從而實現共同治理,讓人類 社會 擁有新一代網路。

『叄』 CICV 2023 | 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峰會成功召開

2023年5月17日、18日,2023中國(亦庄)智能網聯汽車科技周暨第十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 2023)期間,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聯合舉辦的「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峰會」在北京亦庄成功召開。峰會匯聚了來自政府機構、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多位資深專家,聚焦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政策法規動態、ICV安全前沿技術探索實踐、功能安全與預期功能安全新技術與應用、網路安全與數據安全新技術與應用等內容展開深刻討論。本次峰會包括ICV安全政策法規動態和ICV安全技術探索實踐兩個主題演講環節。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鄭繼虎任會議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楊世春和創新中心安全事業部總經理方銳任聯合會議主席。

(一)院士寄語,領航ICV安全發展方向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為大會致辭。李院士表示,安全是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通向自動駕駛落地應用的必由之路。當前智能網聯安全技術發展呈現出三大趨勢:一是ICV安全頂層設計持續發力,相關政府部門正在加強部署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技術工作;二是ICV安全產業鏈積極布局,主要國際整車廠商、零部件供應商都在制定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第一的企業發展戰略;三是ICV安全技術研發亟待突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仍然處於研發突破時期。李院士提出,一是要深入強化科技創新,夯實基礎科研能力;二是要打造智能網蔽悄純聯汽車安全系統,布局中國ICV安全產業鏈;三是要政、產、學、研、用多方協同,突破智能網聯安全關鍵技術、駕駛信息共享、駕駛地圖共享、駕駛行為規范、駕駛場景賦能等網聯協同經濟。

圍繞功能安全與預期功能安全新技術與應用,邀請到中汽智聯智能駕駛場景安全架構高級研發經理劉應心、安似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亞太區安全解決方案技術經理楊瑾婧、中汽院智能網聯汽車檢測中心(湖南)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朝斌、哲晰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功能安全經理張蕾和瑞典國家道路交通研究院交通道路研究負責人Jonas Jansson,對預期功能安全場景管理平台、系統安全分析、預期功能安全實車測試、自動駕駛安全完整性論證、自動駕駛安全技術等領域的解決方案進行分享。

本屆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峰會已圓滿落下帷幕,感謝與會嘉賓的大力支持。未來創新中心將繼續攜手各方力量,凝聚專家同行智慧,為行業搭建更多關鍵共性技術的研討平台,共話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共同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安全穩定發展添磚加瓦!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觀測,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