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主要包含四個方面。
(1)系統安全
系統安全是指在系統生命周期內應用系統安全工程和系統安全管理方法,辨識系統中的隱患,並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危險性最小,從而使系統在規定的性能、時間和成本范圍內達到最佳的安全程度。系統安全是人們為解決復雜系統的安全性問題而開發、研究出來的安全理論、方法體系,是系統工程與安全工程結合的完美體現。系統安全的基本原則就是在一個新系統的構思階段就必須考慮其安全性的問題,制定並執行安全工作規劃(系統安全活動),屬於事前分析和預先的防護,與傳統的事後分析並積累事故經驗的思路截然不同。系統安全活動貫穿於生命整個系統生命周期,直到系統報廢為止。
(2)網路信息安全
主要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受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3)信息傳播安全
主要是保護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安全。現在互聯網被廣泛應用,微信、QQ、支付寶的使用,都是在傳播信息,保證傳播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網民信息泄露。
(4)信息內容安全
信息內容安全包括五個方面,即寄生系統的機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經授權的復制和安全性。和網路信息安全比較類似,防止信息唄竊取、更改、泄露等。
② 網路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網路信息安全是指保護計算機網路及其相關設施、系統和數據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使用、披露、干擾、破壞以及非法控制等威脅。其氏衫包括以下方面:
機密性(Confidentiality):確保網路或者系統中存儲或傳輸的信息,只有授權者才能夠讀取或修改。
完整性(Integrity):確保網路或系統中存儲或者傳輸的信息不被惡意篡改或者破壞。
可用性(Availability):確保用戶和系統管理員能夠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獲取到所需要的服務和資源,防止攻擊者通過攻擊或者其他手段使網路或者系統失效或者長時間不可用。
身份認證(Authentication):確保用戶或者設備的身份是真實的,以便提供合適的服務和授權訪問。
授權訪問(Authorization):確保用戶或者設備只能夠訪問其需要的資源,並能夠對每個用戶或設備進行詳細的訪問控制和許可權管理。
非否認性(Non-Repudiation):在網路或者系統中傳輸的交易信息都是可信的,不能夠被否認。
安全性(Security):確保網路、系統、應用程序等的安全,並能夠檢測和防禦可能的攻擊行為。
隱私保護(Privacy):確保用戶的隱私得到保護,從而避免惡意獲取和濫用個人信息的行為。
總之,網路信息安全是一個非常逗模復雜和多方面的領域,其中包括了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身份認證、授權訪問、非否認性、安全性和隱私保護等方面,需要採取多種技術手段和管理方法來山核緩保障網路系統和數據的安全。
③ 網路安全的定義,並指出包括哪些方面
網路安全是指網路系統的硬體、軟體及其系統中的數據受到保護,不因偶然的或者惡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壞、更改、泄露,系統連續可靠正常地運行,網路服務不中斷。
保密性
網路安全解決措施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
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可用性
可被授權實體訪問並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路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路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於對可用性的攻擊;
可控性
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審查性
出現安全問題時提供依據與手段
從網路運行和管理者角度說,希望對本地網路信息的訪問、讀寫等操作受到保護和控制,避免出現「陷門」、病毒、非法存取、拒絕服務和網路資源非法佔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脅,制止和防禦網路黑客的攻擊。對安全保密部門來說,他們希望對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國家機密的信息進行過濾和防堵,避免機要信息泄露,避免對社會產生危害,對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在計算機上處理的業務也由基於單機的數學運算、文件處理,基於簡單連接的內部網路的內部業務處理、辦公自動化等發展到基於復雜的內部網(Intranet)、企業外部網(Extranet)、全球互聯網(Internet)的企業級計算機處理系統和世界范圍內的信息共享和業務處理。
在系統處理能力提高的同時,系統的連接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但在連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時,基於網路連接的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整體的網路安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網路的物理安全、網路拓撲結構安全、網路系統安全、應用系統安全和網路管理的安全等。
因此計算機安全問題,應該像每家每戶的防火防盜問題一樣,做到防範於未然。甚至不會想到你自己也會成為目標的時候,威脅就已經出現了,一旦發生,常常措手不及,造成極大的損失。
通常,系統安全與性能和功能是一對矛盾的關系。如果某個系統不向外界提供任何服務(斷開),外界是不可能構成安全威脅的。但是,企業接入國際互連網路,提供網上商店和電子商務等服務,等於將一個內部封閉的網路建成了一個開放的網路環境,各種安全包括系統級的安全問題也隨之產生。
構建網路安全系統,一方面由於要進行認證、加密、監聽,分析、記錄等工作,由此影響網路效率,並且降低客戶應用的靈活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管理費用。
但是,來自網路的安全威脅是實際存在的,特別是在網路上運行關鍵業務時,網路安全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全方位的安全體系:
與其它安全體系(如保安系統)類似,企業應用系統的安全體系應包含:
訪問控制:通過對特定網段、服務建立的訪問控制體系,將絕大多數攻擊阻止在到達攻擊目標之前。
檢查安全漏洞:通過對安全漏洞的周期檢查,即使攻擊可到達攻擊目標,也可使絕大多數攻擊無效。
攻擊監控:通過對特定網段、服務建立的攻擊監控體系,可實時檢測出絕大多數攻擊,並採取相應的行動(如斷開網路連接、記錄攻擊過程、跟蹤攻擊源等)。
加密通訊:主動的加密通訊,可使攻擊者不能了解、修改敏感信息。
認證:良好的認證體系可防止攻擊者假冒合法用戶。
備份和恢復:良好的備份和恢復機制,可在攻擊造成損失時,盡快地恢復數據和系統服務。
多層防禦,攻擊者在突破第一道防線後,延緩或阻斷其到達攻擊目標。
隱藏內部信息,使攻擊者不能了解系統內的基本情況。
設立安全監控中心,為信息系統提供安全體系管理、監控,渠護及緊急情況服務。
④ 一種網路安全防護模型_最常用的網路安全模型pdrr是指
1 引言 網路安全問題日益掘租嚴重地威脅著我們的正常生活,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損失,網路安全隱患主要是網路自身弱點和外部入侵等,目前最常用的網路安全策略有數據備份、防火牆、入侵檢測、數據簽名和加密、漏洞掃描、安全響應等幾種策略。
2 網路安全防護模型
根據網路信息安全需求的特點, 以及目前存在的各種安全措施,對它們的優點進行有效的突出,對它們的缺點進行規避,本人設計了一個網路安全模型,簡稱MRFDR,其中M-management是網路安全管理、R-recovery是網路安全恢復、F-firewall是防火牆策略、D-detection是入侵檢測機制、R-reaction是安全響應機制,將五個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對網路安全起到很好的作用。
圖1 網路安全防護模型MRFDR原理圖
該模型詳細介紹如下:
(1) 網路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技術和設備的管理、安全管理制度、部返散敬門與人員的組織規則等。使用安全管理平台、統一配置網路設備及安全設備、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的部門安全職責劃分、合理的人員角色配置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他層次的安全漏洞。
(2) 目前市面上的防火牆產品都比較成熟了,它可以對所有進、出網路的數據進行安全過濾,對進、出網路的訪問行為進行管理,可以禁止對不良網站的訪問,可以對通過防火牆的信息內容和活動進行記錄,可以對網路攻擊進行檢測和破壞報警等。
(3) 作為防火牆的合理補充,入侵檢測技術能夠幫助系統對付網路攻擊,監測並分析用戶和系統的活動,核查系統配置和漏洞,評估系統關鍵資源和數據文件的完整性,識別已知的攻擊行為,統計分析異常行為,識別違反安全策略的用戶活動等,極大地擴展了系統管理員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審計、監視、攻擊識別和響應),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礎結構的完整性。
(4) 網路安全恢復主要通過冗餘備份等方式,確保在被保護網路信漏慎息系統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之後,被破壞的網路信息業務系統和關鍵數據能夠迅速得到恢復,從而達到降低網路信息系統遭受災難性破壞的風險的目的。備份的對象包括重要業務數據、系統配置信息以及網路環境信息等。
(5) 安全響應機制是在發生安全隱患後,管理員對危害網路信息系統的安全事件、行為、過程及時做出響應和處理,包括快速、自動切斷入侵來源地的網路攻擊,隔離和抑制病毒,對可能發生的入侵行為進行限制,杜絕危害進一步蔓延擴大,避免業務中斷等安全事故。
3 總結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網路安全技術不是單一的技術問題, 而是多種技術的融合,只有多種技術共同合並使用,才能構築堅固的網路安全系統。我們提出的MRFDR安全模型採用多種安全技術,能對網路起到好的防護作用!
⑤ uc雲盤存的視頻不能看了,什麼時候才能恢復下載播放哪!
這個已經恢復了,之前那段時間是官方在整理和修復所以無法觀看。
UC網盤是一款基於UC瀏覽器的雲存儲服務,提供手機用戶數據存儲,管理和分享等功能。覆蓋了android,symbian,java,wp,iphone等主流的手機平台,利用UC網盤,手機用戶可以安全備份手機本地數據,免流量下載網路資源和論壇分享文件。
文件中轉
文件中轉站是UC推出的一項文件臨時存儲服務,享有較大的存儲空間。結合瀏覽器的離線下載功能,方便用戶下載網路資源,在過程中為用戶節省時間,節約流量。普通用戶享受4G免費空間和7天的文件保存期限。
⑥ 如何實現網路安全
實現網路安全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做好網路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包括加強網路邊界的防火牆、IDS/IPS系統的部署、網路隔離、VPN等技術手段,保障外界入侵的防範。
2. 加強用戶授權認證:包括採用密碼策略、雙因素認證、統一身份認證等技術手段,防止未經授權的用戶進行網路訪問。
3. 應用安全:包括使用加密技術、許可權控制等技術手段,保證應用程序或網站不被黑客攻擊和非法修改。
4. 數據安全:包括使用加密技術、備份與恢復技術、數據分類頃悄洞管理等手段,確保重要數據不會被泄露或丟失。
5. 系統安全:包括定期更新安全補丁、運行有效的殺毒軟體等手段,避免系統遭到病毒、木馬、蠕蟲等惡意軟雀枯件的攻擊。
6. 員工教育:為員工提供網路安全知識培訓,讓他們了解如何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工作環境和公司信息。
7. 及時響應事件:建立相應運塌的應急預案,對於突發的安全事件及時響應,並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置。
綜上所述,實現網路安全需要採取全面的措施和手段,從多個方面入手,保障網路和信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