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程良倫的發表論文
1. 古連華,程良倫,ZHU Quan-Min, Aμ-MAC:一種自適應的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J]. 自動化學報,2010,(1).
2. 黃曼;程良倫.基於蟻群優化的WSN功率自適應路由演算法[J/OL].計算機工程,,():1[2011/7/11].
3. 黃帥,程良倫. 一種基於虛擬力的有向感測器網路低冗餘覆蓋增強演算法[J]. 感測技術學報,2011,(3).
4. 彭蓓雷,程良倫. 一種節點任務活動狀態感知的改進型S-MAC協議[J]. 感測器與微系統,2011,(5).
5. 劉洪濤,程良倫. 基於DHT的物聯網命名服務體系結構研究[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11,(6).
6. 劉洪濤,程良倫. 基於優先順序的服務區分和速率控制策略[J]. 計算機應用,2011,(6).
7. 張小波,程良倫. Web Service在企業集成中的安全應用[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11,(6).
8. 陳聰傳,程良倫. 區域細化的RFID室內定位演算法[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11,(1).
9. 范富明,程良倫. TFT-LCD檢測中基於激光三角法的顯微鏡離焦快速在線檢測及補償[J]. 中國激光,2011,(2).
10. 馮芳,程良倫. 一種高節能多跳分層路由協議[J]. 自動化儀表,2011,(2).
11. 任斌,程良倫. 多項式光滑的支持向量回歸機[J]. 控制理論與應用,2011,(2).
12. 林觀康,程良倫. 基於地理信息靜態分簇的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演算法[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11,(2).
13. 謝曉松,程良倫. 感測器網路基於移動信標改進的DV-Hop定位演算法[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11,(4).
14. 謝曉松,程良倫. 無線感測器網路基於移動信標動態選擇的定位演算法[J]. 感測器與微系統,2011,(1).
15. 湯子隆,程良倫. 一種新的支持移動Sink的多媒體感測器網路路由協議[J]. 感測器與微系統,2011,(3).
16. 任斌,程良倫. 基於RSPHL演算法的圓形標志定位方法[J]. 計算機工程,2011,(5).
17. Ren Bin,Cheng Lianglun. Polynomial Smooth Epsilon-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on Hermite Interpolation[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 6(13): 4523-4532
18. Ren Bin, Cheng Lianglun. Research on smooth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based on Cubic Spline Interpolation[C],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n Instrial Engineering:78201G
19. Yuechao Wang, Lianglun Cheng. Mobile Agent for Medium and High Rate WSN,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System Modeling (ICCASM),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0 , V12, 333-337.
20. Yuechao Wang, Lianglun Cheng. MILR: Itinerary Planning for Mobile Agents Based MHWSN, 2011 3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CCNT 2011), V20:566-568.
21. Yuechao Wang, Lianglun Cheng. Event-triggered Time Synchronization Algorithm in Medium and High Rate WS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 Systems and Automation Systems (MSAS 2011).
22. Yuechao Wang, Lianglun Cheng. Prioritizing based congestion control in MHWSN,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 Contro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CEIS 2011).
23. SHEN Jianfang, CHENG Linaglun.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 Behavior Anomaly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Using Hook Technology, 2009 WR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2009.
24. SHEN Jianfang, CHENG Linaglun. Adaptive Contention Window MAC Protocol for Middle and High Rate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Cross-layer. Procedia Engineering (ISSN:1877-7058),EI期刊
25. Xiaobo Zhang, Lianglun Cheng, Quanmin Zhu. Study of RFID Indoor Lo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gion Divisio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2010,7(14):3051-3058.
26. Xiaobo Zhang, Lianglun Cheng, Quanmin Zhu. Improvement of Filtering Algorithm for RFID Middleware Using KDB-Tree Query Index. Journal of Software
27. Lun Yong-Liang,Cheng Liang-lun.A RFID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Based on the Public and Tag Key[C]. the 3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CCNT 2011), V20.
28. Yongliang Lun,Lianglun Cheng. The Research on the Framework of Cyber-Physical Systems for the Reliable Sensing and Optimization Scheling [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9. Yongliang Lun,Lianglun Cheng.The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the context-aware for reliable sensing and explanation in Cyber-Physical System[J].Procedia Engineering.
30. 鄧潔,程良倫,大規模無線感測器網路多優先順序自適應分簇路由協議[J]. 感測器與微系統,2010,(8).
31. 程良倫,江偉歡,SMD缺陷檢測中快速圖像匹配演算法研究[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10,(11).
32. 姜鈞,程良倫,黃帥,一種檢測薄膜晶體管液晶屏的自動對焦方法[J]. 激光與紅外,2010,(12).
33. 湯子隆,程良倫,一種新的基於地理信息的多媒體感測器網路路由協議[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10,(12).
34. 肖磊,程良倫,范富明,TFT-LCD面板反射的能量對光斑圖像的影響[J]. 微型機與應用,2010,(21).
35. 申建芳,程良倫,基於區分服務的自適應跨層調度演算法[J]. 計算機工程,2010,(18).
36. 衷柳生,程良倫,基於區分服務的無線多媒體感測器網路QoS路由協議[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10,(11).
37. 馮芳,程良倫,無線感測器網路中一種新的基於神經網路的自適應路由演算法[J]. 感測技術學報,2010,(10).
38. 程良倫,賴宇鋒,基於改進ACS演算法的SMT自動光學檢測路徑規劃[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10,(9).
39. 彭蓓雷,程良倫,基於MR防干擾下的高效能多播路由協議[J]. 感測技術學報,2010,(8).
40. 彭蓓雷,程良倫,一種節能意識的多路徑QoS保證路由協議[J]. 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10,(7).
41. 范富明,程良倫,基於CANopen協議的精密光學平台多軸控制的研究[J]. 電氣傳動,2010,(7).
42. 劉洪濤,程良倫,具有移動匯聚節點的環境監測系統設計[J].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0,(19).
43. 范富明,程良倫,王曉芬,潘建華,一種新型光學快速自動聚焦系統[J]. 光電工程,2010,(5).
44. 尹明,章雲,程良倫,蔡述庭,分布式視頻編碼的自適應圖像組結構研究[J]. 計算機應用,2010,(5).
45. 許亮,程良倫,黃志平,基於混合函數的KICA-LSSVM故障分類方法及應用[J]. 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10,(3).
46. 李少春,程良倫,一種自適應的混合型無線感測器網路拓撲控制演算法[J]. 感測技術學報,2010,(3).
47. 黎大鵬,程良倫,基於錨節點動態選擇和調整的感測器網路定位[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10,(3).
48. 張小波,程良倫,何小敏,曾啟傑,廣域網環境下構建全集成互動式學習平台[J].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49. 黎大鵬,程良倫,基於VWMC的感測器網路移動節點定位演算法[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0,(2).
50. 程良倫,江偉歡,基於二值投影的PCB元件安裝缺陷檢測演算法研究[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0,(3).
51. 尹明,章雲,程良倫,蔡述庭. Wyner-Ziv視頻編碼中邊信息估計演算法改進[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12).
52. 張豐貴,程良倫. 基於KDB樹的RFID事件聚合過濾演算法[J]. 計算機工程,2009,(21).
53. 江偉歡,程良倫. 水火彎板運動控制系統的研究[J]. 機床與液壓,2009,(10).
54. 胡曉文,程良倫. 基於嵌入式MC206數控水火彎板機控制系統的設計[J]. 電氣自動化,2009,(2).
55. 鄧潔,程良倫. 基於二進制搜索演算法的RFID系統防碰撞演算法[J].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09,(3).
56. 任斌,程良倫. AOI機器視覺系統中檢測光源的分析和設計[J]. 微計算機信息,2009,(27).
57. 賴宇鋒,程良倫. 基於小波變換與相位相關的PCB圖像拼接演算法[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9).
58. 盧旭,程良倫. ASP和ASP·NET共享Session狀態研究[J]. 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09,(6).
59. 衷柳生,程良倫. 基於博弈論的無線感測器網路非均勻分簇路由演算法[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5).
60. 任斌,程良倫. 李雅普諾夫穩定性理論中V函數的構造研究[J].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09,(2).
61. 古連華,程良倫. E-μMAC:一種高效的混合型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4).
62. 盧旭,程良倫. 高數據融合的非均勻分簇無線感測器網路路由協議[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4).
63. 任斌,程良倫. PCB貼片安裝缺陷自動光學檢測系統關鍵技術[J].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9,(1).
64. 張彩霞,程良倫. 基於Hash的RFID安全協議的設計[J]. 包裝工程,2009,(1).
65. 程良倫,林偉勇. 一種穩定高效的動態幀時隙ALOHA演算法[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1).
66. Shen jianfang; Lianglun Cheng;Fu Xiufen,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 behavior anomaly detection and protection using hook technology,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pp.338-342.
67. Hongtao Liu; Lianglun Cheng; Dapeng Li, Design of Smart Nodes for RFI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E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 2009. ETCS '09. Fir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 vol.2, no., pp.132-136, 7-8 March 2009
68. Wu yu, Lianglun Cheng.A Study of Mobile Agent Tree Routes for Data Fusion in WSN[C].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2009:57-60.
69. REN Bin,CHENG LiangLun . Research of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Naive Bayes and MetaClass. 2009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CMS2009, 2009-5.(EI收錄)
70. REN Bin,CHENG LiangLun . SMT 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 Path Planning Based On MDSPSO Algorithm,「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atural Computing」 CINC2009, 2009-6. (EI收錄)
71. 吳猛,程良倫.一種無線感測器網路節點及其實現方法[J].儀表技術與感測器,2008(12):14-16.
72. 杜新恆,程良倫.無線感測器網路中距離無關定位演算法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8,44(33):119-121.
73. 劉洪濤,程良倫.基於J2EE電力營銷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8,44(15):218-220.
74. 倫永亮,程良倫.基於PID變頻調速技術的紙漿模塑烘乾線系統設計[J].中國包裝工業,2008(12):30-33.
75. 程良倫,田雲傑,陳少華.一種基於IEC61850標準的嵌入式合並單元的研究與實現[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08,36(20):55-58,61.
76. 陳榮軍,程良倫.一種新型實用棉條檢測感測器[J].儀表技術與感測器,2008(6):7-8,23.
77. 宋相慧,程良倫.基於無線感測器網路的移動資料庫體系結構的研究[J].工業控制計算機,2008,21(5):31-32.
78. 張鼎,程良倫.基於CC2500的RFID網路控制器的設計[J].工業控制計算機,2008,21(1):27-28.
79. 劉學鋼,程良倫.一種可編程的多協議RFID讀寫器的設計[J].微計算機信息,2007(23):230-232.
80. 鍾偉,程良倫.水利水文遙測系統的設計和實施[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7,26(4):102-105.
81. 劉學鋼,程良倫.QTE網路編程在嵌入式水文信息採集系統中的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2007(27):23-25.
82. 田雲傑,程良倫羅晟.基於IEC61850的嵌入式合並單元的研究[J].繼電器,2007,35(10):52-55.
83. 陳浩,程良倫張小波.基於向量空間模型的無導詞義消歧[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7,28(5):1215-1218.
84. 程良倫,劉學鋼.一種UHF及微波段RFID標簽晶元的研究與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2006(09Z):182-184,74.
85. 張鼎華,程良倫,張凌.J2EE框架在需求側用電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6,8(2):15-17.
86. 周珊珊,程良倫.網路資料庫的安全及性能優化[J].計算機與現代化,2006(1):48-50.
87. 劉洪濤,程良倫.基於活動/資源/時間圖模型的過程建模方法[J].現代計算機:下半月版,2005(5):25-27.
88. 程良倫,許星.工業乙太網的研究現狀與發展[J].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與工廠自動化(PLC FA),2004(8):12-16.
89. 程良倫,周曉輝,何小敏.基於Profibus的過程自動化網路系統[J].可編程式控制制器與工廠自動化(PLC FA),2004(5):51-53,79.
90. 程良倫.基於Profibus的過程自動化網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世界儀表與自動化,2004,8(4):24-24,26.
91. 羅世亮,鄒谷山程良倫.PROFIBUS在制鹼廠的應用[J].工業控制計算機,2003,16(12):54-55.
92. 仲兆峰,許星,程良倫.基於PROFIBUS匯流排技術的工業網路的設計與實現[J].微計算機信息,2003,19(11):6-7.
93. 仲兆峰,徐其迎,唐其偉,程良倫.計算機監控系統在峽口水閘中的應用[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03,22(5):78-81.
94. 程良倫歐金成等.IT與自動化在本科畢業設計中的融合[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B06):190-191.
95. 程良倫,楊宜民.管道內微機器人彎管運動的動力學穩定性[J].控制理論與應用,2001,18(1):62-68.
96. 程良倫,楊宜民.新型精密直線驅動器及其控制器的研究[J].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0,19(1):19-21,30.
97. 程良倫,楊宜民.一種新型管道內微機器人的研究[J].機器人,1999,21(4):249-255.
98. 程良倫,楊宜民.微型管道機器人[J].機器人技術與應用,1998(4):16-17.
99. 楊宜民,程良倫.微細作業系統的現狀,構成及其應用[J].機器人,1998,20(1):32-36.
100. 程良倫,楊宜民.新型壓電式直線驅動器的研究[J].高技術通訊,1997,7(10):16-19.
101. 程良倫.全自動數控型電阻焊機的研究[J].廣東工學院學報,1996,13(4):96-101.
❷ 華為終端業務部員工有哪些
華為創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我們致力於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目前華為有19.4萬員工,業務遍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30多億人口。
我們在通信網路、IT、智能終端和雲服務等領域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安全可信賴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與生態夥伴開放合作,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釋放個人潛能,豐富家庭生活,激發組織創新。華為堅持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厚積薄發,推動世界進步。
誰擁有華為
華為是一家100%由員工持有的民營企業。華為通過工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為104,572人,參與人僅為公司員工,沒有任何政府部門、機構持有華為股權。
誰控制華為
華為擁有完善的內部治理架構。持股員工選舉產生115名持股員工代表,持股員工代表會選舉產生董事長和其他16名董事,董事會選舉產生4名副董事長和3名常務董事,輪值董事長由3名副董事長擔任。
輪值董事長以輪值方式主持公司董事會和常務董事會。董事會行使公司戰略與經營管理決策權,是公司戰略、經營管理和客戶滿意度的最高責任機構。
董事長主持持股員工代表會。持股員工代表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對利潤分配、增資和董事監事選舉等重大事項進行決策。
誰影響華為
華為對外依靠客戶,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創新的產品為客戶創造價值;對內依靠努力奮斗的員工,以奮斗者為本,讓有貢獻者得到合理回報;與供應商、合作夥伴、產業組織、開源社區、標准組織、大學、研究機構等構建共贏的生態圈,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我們遵從業務所在國適用的法律法規,為當地社會創造就業、帶來稅收貢獻、使能數字化,並與政府、媒體等保持開放溝通。
我們為世界帶來了什麼
為客戶創造價值。華為攜手合作夥伴,為電信運營商提供創新、安全的網路設備,為行業客戶提供開放、靈活、安全的ICT基礎設施產品,為雲服務客戶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和可持續演進的雲服務。華為智能終端和智能手機,正在幫助人們享受高品質的數字工作、生活和娛樂體驗。
保障網路安全穩定運行。從2018年開始,網路安全和隱私保護成為公司的最高綱領。30多年來,華為和運營商一起建設了1,500多張網路,幫助世界超過30億人口實現聯接,我們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
推動產業良性發展。華為主張開放、合作、共贏,與客戶、夥伴合作創新、擴大產業價值,形成健康良性的產業生態系統。華為加入400多個標准組織、產業聯盟和開源社區,積極參與和支持主流標準的制定,推動產業良性發展。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華為致力消除數字鴻溝、促進數字包容,在珠峰、北極圈內等偏遠地區建設網路,在西非埃博拉疫區、日本海嘯核泄漏、中國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災難現場恢復通信;同時,積極推進綠色低碳和節能環保,幫助培養本地ICT人才,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為奮斗者提供舞台。華為堅持「以奮斗者為本」,以責任貢獻來評價員工和選拔幹部,為員工提供了全球化發展平台、與世界對話的機會,使大量年輕人有機會擔當重任,快速成長,也使得十幾萬員工通過個人的努力,收獲了合理的回報與值得回味的人生經歷。
我們堅持什麼
華為30年堅持聚焦在主航道,抵制一切誘惑;堅持不走捷徑,拒絕機會主義,踏踏實實,長期投入,厚積薄發;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艱苦奮斗,堅持自我批判。
我們不會辜負時代慷慨賦予我們的歷史性機遇,為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一往無前。
員工數量:194,000
聯合創新中心:36
研究院/所/室:14
管理層信息
股東會是公司權力機構,對公司增資、利潤分配、選舉董事/監事等重大事項作出決策。
董事會是公司戰略、經營管理和客戶滿意度的最高責任機構,承擔帶領公司前進的使命,行使公司戰略與經營管理決策權,確保客戶與股東的利益得到維護。
公司董事會及董事會常務委員會由輪值董事長主持,輪值董事長在當值期間是公司最高領袖。
監事會主要職責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監督、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監督、合規監督。
股東會和持股員工代表會
股東會是公司權力機構,由工會和任正非兩名股東組成。
工會履行股東職責、行使股東權利的機構是持股員工代表會。持股員工代表會由115名持股員工代表組成,代表全體持股員工行使有關權利。2019年,持股員工代表會舉行了1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董事會關於公司財務及經營情況的報告、監事會工作報告、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年度增資方案等。
持股員工代表和候補持股員工代表由享有選舉權的持股員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持股員工代表缺位時,由候補持股員工代表依次遞補。
2019年1月,進行了持股員工代表會換屆選舉,選舉產生了115名持股員工代表及18名候補持股員工代表。目前持股員工代表會成員包括:
任正非、孫亞芳、梁華、郭平、徐直軍、胡厚昆、孟晚舟、丁耘、余承東、汪濤、徐文偉、陳黎芳、彭中陽、何庭波、李英濤、姚福海、陶景文、閻力大、李傑、周代琪、任樹錄、尹緒全、李今歌、李大豐、宋柳平、田峰、易翔、李健、李建國、彭博、趙明、趙明路、史延麗、彭求恩、張曉清、高傲戰、楊樹斌、季慧、鄒志磊、魯勇、彭松、劉宏雲、董明、楊友桂、李鵬、曹既斌、吳偉濤、陳浩、王生牛、王劍峰、陳雷、吳輝、蔡英華、孟平、呂克、江西生、潘少欽、蔣亞非、張文林、王唯踐、蘇立清、駱文成、張宏喜、萬飈、熊樂寧、應為民、吳昆紅、魏承敏、吳欽明、謝國輝、王克祥、湯啟兵、王盛青、孫福友、馬悅、周建軍、荀速、魯琦、林柏楓、沈惠豐、鄭良材、馬箐箐、李山林、王華南、白利民、楊黎、侯金龍、鄧泰華、鄭葉來、胡克文、張順茂、查鈞、周紅、馬海旭、劉少偉、唐心紅、楊超斌、龔體、蔡常天、高戟、熊彥、周桃園、王義翔、酈舟劍、余泉、何剛、張平安、卞紅林、王成錄、徐欽松、李小龍、朱平、邵洋、蘇傑、朱勇剛。
董事會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是公司戰略、經營管理和客戶滿意度的最高責任機構,承擔帶領公司前進的使命,行使公司戰略與經營管理決策權,確保客戶與股東的利益得到維護。
董事會成員共17名,由持股員工代表會(115名持股員工代表)選舉產生並經股東會表決通過。2018年3月,持股員工代表會和股東會進行了董事會換屆選舉,產生了董事長及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候補董事。董事會選舉產生了副董事長和常務董事。董事缺位時,由候補董事依次遞補。
目前董事會成員包括:
董事長:梁華
副董事長:郭平、徐直軍、 胡厚昆、孟晚舟
常務董事:丁耘、余承東、汪濤
董事:徐文偉、陳黎芳、彭中陽、何庭波、李英濤、任正非、姚福海、陶景文、閻力大
候補董事包括李建國、彭博、趙明。
董事會設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是董事會的常設執行機構,受董事會委託對重大事項進行研究醞釀,就董事會授權的事項進行決策並監督執行。2018年,董事會常務委員會共舉行了12次會議。
董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包括:郭平、徐直軍、胡厚昆、孟晚舟、丁耘、余承東、汪濤。
公司董事會及董事會常務委員會由輪值董事長主持,輪值董事長在當值期間是公司最高領袖。輪值董事長的輪值期為每六個月。
董事會成員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梁華——董事長
出生於1964年,畢業於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博士。1995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供應鏈總裁、公司CFO、流程與IT管理部總裁、全球技術服務部總裁、首席供應官、審計委員會主任、監事會主席等職務,現任公司董事長。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郭平——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
出生於1966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碩士。1988年加入華為,歷任產品開發部項目經理、供應鏈總經理、總裁辦主任、首席法務官、流程與IT管理部總裁、企業發展部總裁、華為終端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公司輪值CEO、財經委員會主任等,現任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等職務。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徐直軍——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
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博士。1993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無線產品線總裁、戰略與Marketing 總裁、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公司輪值CEO、戰略與發展委員會主任等,現任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等職務。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胡厚昆——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
出生於1968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本科。1990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中國市場部總裁、拉美地區部總裁、全球銷售部總裁、銷售與服務總裁、戰略與Marketing總裁、全球網路安全與用戶隱私保護委員會主席、美國華為董事長、公司副董事長、輪值CEO及人力資源委員會主任等,現任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等職務。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孟晚舟——副董事長、CFO
孟晚舟女士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碩士。1993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國際會計部總監、華為香港公司首席財務官、賬務管理部總裁,現任公司CFO、副董事長。
2003年,孟晚舟負責建立了全球統一的華為財務組織,並進行了組織架構、財務流程、財務制度、IT平台等的標准化和統一化建設。
2005年起,孟晚舟主導在全球建立了五個共享中心,並推動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提升了賬務的運作效率與監控質量,保障海外業務在迅速擴張中獲得核算支撐。
2007年起,她負責實施了與IBM合作的、長達八年的華為IFS(集成財經服務)變革。IFS變革,構建了數據系統,並在資源配置、運營效率、流程優化和內控建設等方面建立規則,使華為開啟了精細化管理之路,成為華為持續成長基因之一。
近年,匹配公司的長期發展規劃,孟晚舟致力於華為財經管理的精細化和綜合化,持續建設資金風險管理體系、稅務遵從管理體系,並積極推動財經作業高效、敏捷、智能地開展。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丁耘——常務董事、運營商BG總裁
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碩士。1996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產品線總裁、全球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全球Marketing總裁、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現任運營商BG總裁。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余承東——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
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碩士。1993年加入華為,歷任3G產品總監、無線產品行銷副總裁、無線產品線總裁、歐洲區總裁、戰略與Marketing總裁,現任終端公司董事長、消費者BG CEO。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汪濤——常務董事、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
出生於1972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碩士。1997年加入華為,歷任無線研發經理、UMTS國際產品行銷副總裁、歐洲區產品行銷總裁、華為義大利&瑞士子公司總經理、無線網路產品線總裁、網路產品線總裁、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等職務,現任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主任、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徐文偉——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
出生於1963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碩士。1991年加入華為研發部,主持華為第一代局用程式控制交換機開發,分別負責晶元、總體技術、戰略規劃和預研部等工作。歷任公司國際產品行銷及營銷總裁、歐洲區總裁、戰略與Marketing總裁、銷售與服務總裁、片區聯席會議總裁、企業業務BG CEO、公司戰略Marketing總裁,現任IRB主任、戰略研究院院長。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陳黎芳——董事、公共及政府事務部總裁
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中國西北大學,1995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國際營銷部副總裁、 國內營銷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等,現任公共及政府事務部總裁。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彭中陽——董事、企業BG總裁
出生於1968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本科。 1997年加入華為,歷任華南片區用服工程師、俄羅斯代表處傳輸項目經理及拓展工程師、葉門代表處代表、中東北非地區部總裁助理、北非地區部總裁、中國地區部總裁、公司總幹部部部長,現任企業BG總裁。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何庭波——董事、海思總裁、2012實驗室總裁
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碩士。1996年加入華為,歷任晶元業務總工程師、海思研發管理部部長、2012實驗室副總裁等,現任海思總裁、2012實驗室總裁。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李英濤——董事、網路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
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 1997年加入華為,歷任瑞典研究所所長、無線Marketing產品管理部部長、產品與解決方案預研部部長、產品與解決方案總體技術辦主任、中央研發部總裁、2012實驗室總裁、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等,現任網路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任正非——董事、CEO
出生於1944年10月25日,父母是鄉村中學教師,中、小學就讀於貴州邊遠山區的少數民族縣城,1963年就讀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畢業後就業於建築工程單位。1974年為建設從法國引進的遼陽化纖總廠,應征入伍加入承擔這項工程建設任務的基建工程兵,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副所長(技術副團級),無軍銜。在此期間,因作出重大貢獻,1978年出席過全國科學大會,1982年出席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83年隨國家整建制撤銷基建工程兵,而復員轉業至深圳南海石油後勤服務基地,工作不順利,轉而在1987年集資21000元人民幣創立華為公司,1988年任華為公司總裁,至今。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姚福海——董事、首席供應官
出生於1968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本科。1997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定價中心主任、管理工程部副總裁、策略合作部副總裁、全球產品行銷部副總裁、全球技術服務部總裁、全球采購認證管理部總裁等,現任首席供應官、集團采購管理委員會主任。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陶景文——董事、質量流程IT總裁
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 1996年加入華為,歷任產品開發工程師、市場技術處副總經理、國際行銷部常務副部長、南部非洲地區部常務副總裁/總裁、全球行銷/營銷總裁、終端公司總裁、西歐地區部總裁,現任質量流程IT總裁等職務。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董事會成員:
閻力大——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出生於197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本科。1997年加入華為,歷任歐洲地區部副總裁、日本代表處代表、東亞地區部總裁、企業BG總裁等,現任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監事會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按照中國公司法的要求,公司設立監事會。監事會主要職責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監督、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監督、合規監督。監事列席董事會會議和EMT會議。
2019年,監事會共舉行了11次會議,對2018年度董事履職情況進行了評價;對公司年度財務報告進行了審議;聽取了公司合規體系的匯報,並針對重點風險領域開展了巡視和檢查;對區域的關鍵幹部開展了監督。監事會成員列席了全部董事會會議,對董事會決策事項及運作規范性進行了監督。
監事會成員共10名,由持股員工代表會選舉產生並經股東會表決通過。
目前監事會成員包括:
監事會主席:李傑
常務監事:周代琪、任樹錄、尹緒全、李今歌、李大豐
監事:宋柳平、田峰、易翔、李健。
監事會設常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在監事會授權下開展工作。監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包括:李傑、周代琪、任樹錄、尹緒全、李今歌、李大豐。
監事會成員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李傑——監事會主席、審計委員會主任
出生於1967年,西安交通大學無線電通信學士、計算機圖像處理碩士。1992年加入華為,歷任研發工程師、國內代表處代表、莫斯科代表處代表、獨聯體地區部總裁、全球產品行銷總裁、全球技術服務部總裁、人力資源部總裁、片區聯席會議總裁、華為大學校長、公司總幹部部部長等,現任公司監事會主席、審計委員會主任。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周代琪——常務監事、紀律與監察委員會成員
出生於1947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4年加入華為, 歷任ATM產品經理、 多媒體部總工程師/總經理、硬體總監、西安研究所所長、產品解決方案幹部部部長、首席道德遵從官、道德遵從委員會主任等,現任紀律與監察委員會成員。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任樹錄——常務監事、首席後勤官
出生於1956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本科。1992年加入華為,歷任慧通公司總裁、華為基建投資管理委員會主任、華為內部服務管理委員會主任,現任華為首席後勤官等。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尹緒全——常務監事、全球采購認證管理部副總裁
出生於1964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碩士。1995年加入華為,歷任公司南非地區部總裁、TK業務部副總裁、 光網路產品線總裁、銷服體系幹部部部長等職務,現任全球采購認證管理部副總裁。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李今歌——常務監事、審計委員會成員、內審部總裁
出生於1968年,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本科。1992年加入華為,歷任地區部副總裁、地區部總裁、全球產品行銷部總裁、南部非洲地區部總裁、片區聯席會議成員、人力資源委員會成員、亞太區總裁,現任審計委員會成員、內審部總裁。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李大豐——常務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出生於1966年,本科畢業於長春郵電學院無線電工程系,獲學士學位,研究生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獲碩士學位。1996年加入華為,歷任北京辦事處銷售副主任、天津辦事處主任、石家莊辦事處主任、電信系統部副部長、南非地區部銷售副總裁、MTN系統部部長、東南非地區部總裁、區域財經管理部總裁、中東非洲區總裁等,現任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宋柳平——監事、首席法務官、首席合規官
出生於1966年,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後。1996年加入華為,歷任產品戰略規劃辦經理、知識產權部部長、對外合作部部長、PSST成員、法務部總裁、專利委員會主任、貿易合規與海關遵從委員會主任、人力資源委員會紀律與監察分委會委員、審計委員會委員、財經委員會委員等,現任首席法務官、首席合規官。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田峰——監事、亞太區總裁、紀律與監察委員會主任、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本科。1995年加入華為,歷任石家莊辦事處主任、國內營銷幹部部部長、市場財經部部長、中東北非地區部常務副總裁、中東地區部總裁、中國地區部總裁、安捷信網路技術公司總裁、人力資源管理部副總裁(主持工作)、華為大學常務副校長、華為大學教育學院院長、人力資源委員會紀律與監察分委會主任、片區聯席會議管理團隊常務成員、子公司董事資源局主任、中亞俄地區部總裁、公司幹部管理團隊成員、審計委員會成員等,現任亞太區總裁、紀律與監察委員會主任、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等。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易翔——監事、中東非洲區總裁、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出生於197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本科。1998年加入華為,歷任巴基斯坦代表處代表、 中東地區部總裁、 區域財經管理部總裁、公司副CFO、區域管理部總裁、美洲區總裁等, 現任中東非洲區總裁、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等。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監事會成員:
李健——監事、歐洲區總裁、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出生於1973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碩士。2001年加入華為,歷任奈及利亞代表處代表、西非地區部總裁、銷售與服務體系總裁特別助理、客戶群及區域業務支持部總裁、東北歐地區部總裁、人力資源委員會成員、片區聯席會議管理團隊常務成員、片區聯席會議副總裁、LTC全球流程責任人(GPO)、美洲區總裁等,現任歐洲區總裁、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公司治理概述(組織架構)
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是為客戶服務。多產糧食,增加土壤肥力是為了更有能力為客戶服務。「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是公司的共同價值。權力是為了實現共同價值的推進劑和潤滑劑。反之,權力不受約束,會阻礙和破壞共同價值守護。公司擁有完善的內部治理架構,各治理機構權責清晰、責任聚焦,但又分權制衡,使權力在閉合中循環,在循環中科學更替。
公司在治理層實行集體領導,不把公司的命運系於個人身上,集體領導遵循共同價值、責任聚焦、民主集中、分權制衡、自我批判的原則。
公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持續改善公司治理架構、組織、流程和考核,使公司長期保持有效增長。
股東會是公司權力機構,對公司增資、利潤分配、選舉董事/監事等重大事項作出決策。
董事會是公司戰略、經營管理和客戶滿意度的最高責任機構,承擔帶領公司前進的使命,行使公司戰略與經營管理決策權,確保客戶與股東的利益得到維護。
公司董事會及董事會常務委員會由輪值董事長主持,輪值董事長在當值期間是公司最高領袖。
監事會主要職責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監督、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監督、合規監督。
自2000年起,華為聘用畢馬威作為獨立審計師。審計師負責審計年度財務報表,根據會計准則和審計程序,評估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和公允,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打開bilibili,看高清大圖>>
為加強對ICT基礎設施業務的端到端經營管理,公司成立了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作為公司ICT基礎設施業務戰略、經營管理和客戶滿意度的責任機構。
• 運營商BG和企業BG是公司分別面向運營商客戶和企業/行業客戶的解決方案營銷、銷售和服務的管理和支撐組織,針對不同客戶的業務特點和經營規律提供創新、差異化、領先的解決方案,並不斷提升公司的行業競爭力和客戶滿意度。
• 網路產品與解決方案是公司面向運營商及企業/行業客戶提供ICT融合解決方案的組織,負責產品的規劃、開發交付和競爭力構建,在聯接業務上做世界上最好的聯接、最智慧的聯接、性價比最高的聯接,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支持客戶商業成功並引領世界。
• Cloud & AI BG組織目標是對華為雲與計算產業的競爭力和商業成功負責,承擔雲與計算產業的研發、Marketing、生態、技術銷售、咨詢與集成使能服務的責任。圍繞鯤鵬、升騰及華為雲構建生態,打造黑土地,成為數字世界的底座。
• ICT區域組織是公司區域ICT業務的經營中心,負責區域的各項資源、能力的建設和有效利用,並負責公司ICT業務戰略在所轄區域的落地。區域組織在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和夥伴關系、幫助客戶實現商業成功的同時,負責本區域的ICT管理體系建設、網路安全和隱私保護管理體系建設、內控建設,進一步支撐公司健康、可持續的有效增長。
• 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是公司面向智能汽車領域的端到端業務責任主體,將華為公司的ICT技術優勢延伸到智能汽車產業,提供增量ICT部件和解決方案。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業務目標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
為加強對消費者業務的戰略及風險管理,提升決策效率,公司成立了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作為消費者業務戰略、經營管理和客戶滿意度的最高責任機構。
• 消費者BG是公司面向終端產品用戶和生態夥伴的端到端經營組織,對經營結果、風險、市場競爭力和客戶滿意度負責。
• 消費者BG區域組織對終端業務在區域的總體經營目標、消費者滿意度、生態夥伴體驗與品牌形象提升負責。洞察消費電子行業環境變化及競爭動態,制定區域終端的業務規劃和資源投入策略並實施,負責區域產品上市操盤及生命周期管理,生態發展,營銷活動策劃與執行,渠道、零售、服務的建設及管理。建設和維護合作夥伴關系,營造和諧的商業環境,合規運營,保障終端業務在當地的持續健康發展。
為逐步打造公司支撐不同業務發展的共享服務平台,並有序形成公司統治實施的抓手,公司成立平台協調委員會,以推動平台各部門的執行運作優化、跨領域運作簡化、協同強化,使平台組織成為「圍繞生產、促進生產」的最佳服務組織。集團職能平台是聚焦業務的支撐、服務和監管的平台,向前方提供及時准確有效的服務,在充分向前方授權的同時,加強監管。
❸ 考安全工程師哪個網校好
安全工程師的輔導機構很多也很雜,建議從教學師資和教學服務兩個方面考慮,也不要只局限在本地找,只要師資力量好,外地的也可以考慮,現在很多機構都有網課,上課沒有地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