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互聯網公司的人工智慧爭奪戰
9月3日,高盛集團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正快速追趕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並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創造一個由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驅動的智能經濟。
高盛預計,在中國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初始階段,因BAT擁有龐大獨特的數據集,並有足夠資源利用AI,BAT將會成為這一階段的受益者。
此外,高盛對其他多家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成就也都給予肯定。其中包括美團點評、滴滴出行等知名企業。
科技互聯網是當下中國潮頭尖端的行業之一,科技公司在資本的助推下風起雲涌,近幾年科技領域的新熱點「人工智慧」風頭無兩,從最初的智能助手、智能硬體、智能家居,到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人工智慧日益成為資本的寵兒、科技巨頭爭相布局的焦點,也成了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知名科技公司無一例外地,將人工智慧視為自身布局未來的首選戰略。
通過人工智慧進行內容識別的難點其實就是自然語言理解的難點。其中,很大的困難是語言中充滿了歧義,也就是語義的復雜性,包含因果關系和邏輯推理的上下文等。另外圖文是否相符這個問題上,目前包括學術界也都還沒有明確方法和研究模型,今日頭條在做一些探索。
騰訊的AI部門,目前有50位世界知院校及機構的AI科學家、及200多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這些工程師90%以上的人都是博士學歷以上,來自哈佛、麻省理工、哥倫比亞大學等高校。
今年騰訊在人工智慧上加碼,一方面,進行大規模招聘,挖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牛人;另一方面,啟動AI加速器,從上千個AI創業項目挑選出優秀項目,對其進行專家導師團的輔導、注資和孵化。
與此同時,騰訊設立了美國西雅圖人工智慧實驗室,並邀請前微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俞棟博士負責該實驗室的運營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