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安全與鄉村振興

網路安全與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 2023-08-06 00:21:06

① 運營商為什麼要做數字鄉村

數字鄉村解決方案,做智慧鄉村的好處
數字鄉村是去年網信辦發布的一個鄉村振興項目,聯合多部門一起為數字鄉村打造給了解決方案,那麼隨時數字鄉村項目的推廣很多網路公司也在入手數字鄉村,包括三大運營商也在入手數字鄉村,但是很多人還是不理解什麼才是數字鄉村,數字鄉村應該怎麼做,數字鄉村包含了什麼,數字鄉村的目的是什麼等等一系列問題,先說什麼是數字鄉村?
數字鄉村是伴隨網路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
么數字鄉村應該怎麼做?
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網路問題,實現全村通網,互聯網就是需要在網路的支持下才可以達到其他的需求,有了網路就需要有安全,這里可以介入硬體攝像頭的廠家,有很多大公司都有針對鄉村使用的攝像頭機型
然後需要就是一套完善的軟體系統來實現我們想要的智慧鄉村系統了,那麼軟體我們在互聯網上查詢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智慧鄉村軟體,但是每家公司的產品都不一樣,根據我在互聯網搜索得到的大部分公司都是提供產品使用賬號密碼,這個的優勢是不需要自己搭建,直接一個賬號密碼登錄就可以使用,但是劣勢就是不管你做多大,做多久始終是給別人做嫁衣,讓上級合作商伺服器關閉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可以提供軟體源代碼的廠家,可以把代碼部署到我們自己的伺服器內,這樣所有的數據就可以我們自己掌握而且穩定可靠,像一般這類政府項目大家都是希望吧軟體系統放到自己的服務期內,不可能選擇放到第三方伺服器,所以這里找到一家給大家推薦一下,是寧夏的一家公司,網侶(寧夏)科技有限公司,他們公司的產品確實不錯,也符合現在智慧數字鄉村建設的需求,功能也不錯,他們也提供了智慧鄉村系統源碼,可以私有雲部署在自己的伺服器,也可以根據需求進行二次開發。
而我們做智慧數字鄉村最終要實現的目的
提高村民收入防止返貧
打通信息不流通的閉環
採集數據信息預警分析
提高公眾安防及老人關懷
設計理念:
對村官:
1、加快了各類信息上傳下達的速度;
2、滿足了基層黨建、網格、政務等服務的需求;
3、提高了鄉村信息化建設水平和幹部的工作效率。
對村民:
1、簡單易學內容貼身:無需下載,關注就可用;
2、優惠政策、公開、幫扶信息、發錢多少全知道;
3、種養知識、致富經驗、學技術、在線問答有渠道;
4、從生產到生活、農產品買賣全搞定。
建設一個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以管理、宣傳、服務為切入口、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多擴展性智慧化綜合農村服務體系,。通過鄉鎮建設基層服務中心,幫百姓、鄉鎮做好信息收集、通知、與共享,落實民生服務。

② 在三農方面,北斗系統具體應用到了哪些步驟上

在三農方面,北斗系統在這些方面得到了具體的應用,而且展開了相關的服務,並且擁有高質量的服務態度也造福了全人類。對天候以及定位導航方面都有作用,而且讓產業鏈出現了新的發展。除了對車輛導航衫蘆談以及大眾物資服務之類,在農業領域也有了新的創新。會加強農業信息的快速化跟進,而且對相關的技術裝備也有更新,所以對鄉村振興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在農業方面也會變得更快捷,所以北斗系統在農業方面的應用是非常廣泛,也為農民解決了怎麼種地,怎樣提高糧食的生產量提供了新的方法。配套系統不僅在農業應用,而且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以及人工智慧等方面也得到廣泛應用,所以能夠幫助智慧農業,變得更智慧。

③ 數字鄉村建設六大內容是什麼

具體如下:

1、鄉村信息基礎設施

鄉村信息基礎設施是數字鄉村的基石,包括網路基礎設施、信息服務設施以及傳統基礎設施 數字化改造三部分建設內容:

(1)網路基礎設施要實現高速、泛在、安全的基礎通信網路在鄉村的深入普及,網路能力滿 足鄉村產業數字化、治理數字化、民生數字化等應用場景不斷提升的數據傳輸質量需求。

(2)信息服務設施是向村民提供農業生產經營、生活事務、就業勞保、知識技能培訓等方面 信息化服務的站點和設施,是數字鄉村的觸點,包括益農社、農村電商服務站、村級供銷店等。在數字鄉村的建設中,信息服務設施要充分發揮線下觸點作用,隨著整個數字鄉村體系供給側內 容的豐富,不斷更新和拓展服務功能。

(3)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是通過感測設備、物聯網等數字化手段對水利、交通、電力、 農業生產和物流等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使之具備信息採集和智能感知能力,成指胡陸為數字鄉村數 據採集體系的重要來源之一。

2、鄉村能力支撐平台

支撐平台是支撐數字鄉村業務和應用的中樞,包括數字鄉村大數據平台和通用能力平台兩大 部分:

(1)數字鄉村大數據平台著重實現數字鄉村相關數據的統一匯聚、治理、分析和應用,匯聚 的數據資源包括農業農村各級各類數據,以及其它政府部門的涉農數據資源,基於匯聚的數據資 源實現數據的治理、分析和共享調用服務,數字鄉村大數據平台是支撐數字鄉村整個體系的核心 ,發揮著重要作用。

(2)通用能力平台集成數字鄉村體系使用到的各種通用能力,包括:AI能力(自然語言處理 、語音識別、視頻圖像識別等)、區塊鏈BAAS平唯頃台、物聯網使能平台等,以平台化形式向數字 鄉村應用體系賦能。

3、鄉村產業數字化

在產業數字化方面,數字技術將滲透到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各個環節,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1)農業生產上,進一步深化物聯網、人工智慧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融合應用,實現種植 、養殖數字化,現代設施農業等綠色農業實現規模化發展,智慧農田、智慧牧場、智慧漁場等新型 農業生產載體成為主流,同時實現農產品加工領域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提升農業生產環節的效率。

(2)農業經營上,進一步發揮「互聯網+」優勢,提升農村電商作為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 品下鄉重要渠道的作用,消除農產品生產側和消費側的信息屏障,以消費促生產;藉助直播帶貨等 手段形成農產品營銷新模式,促進農產品的做顫標准化、品牌化和價值化。

(3)農業管理上,用數字化手段助力農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農業投入品追溯管理,實現綠 色農業。

(4)農業服務上,利用互聯網、智能手機等技術手段,將政策、科技、市場等信息快速精準 傳達給農民群眾。

(5)農村產業新業態上,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 融合發展,主要包括智慧鄉村旅遊、智慧認養農業等領域。

4、鄉村治理數字化

在鄉村治理方面,通過數字技術有效融入鄉村治理過程,提升治理效率,助力推進鄉村治理能 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1)鄉村黨建上,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推動農村黨務、學習、活動、監督、工作、宣傳 的全面整合,實現村級黨建工作的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不斷提升黨建管理效率和科學化水平 ,著力實現智慧黨建。

(2)鄉村政務上,加快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實現涉農政務服務「網上 辦」、「馬上辦」、「一網通辦」,打通鄉村政務服務「最後一公里」。

(3)村務管理上,藉助「互聯網+村務」實現村務、財務網上公開,利用數字手段不斷創新村 民自治形式,農民自治能力顯著提高。

(4)鄉村綜治上,運用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實現智慧綜治,構建立體化基層綜治聯動體 系,提升基層綜治的「預測、預警、預防」能力,實現平安鄉村,提升農民群眾的安全感。


(5)鄉村應急上,構建鄉村智慧應急體系,實現災情有效預警、預防、應急事件快速處理、應 急資源高效調度,最大程度保障村民人身和財產安全。

5、鄉村民生數字化

在鄉村民生方面,著力消除城鄉差距,加快推動數字化公共服務在鄉村的普及,實現城鄉民生 服務均等化。

(1)鄉村教育上,藉助「互聯網+教育」推動城市優質教育資源與鄉村的對接,實現城鄉教育 資源均衡配置。

(2)鄉村醫療上,藉助「互聯網+醫療」城市優質醫療資源與鄉村的對接,解決醫療資源分布 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提升鄉村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的普惠性和通達性。

(3)鄉村數字素養上,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提升鄉村基層幹部和村民的手機應用、數字 內容創建、數字安全等方面素養,使手機成為「新農具」。

(4)鄉村文化上,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鄉村文化資源的數字化,通過互聯網方式進行主流思想 和文藝創作在鄉村的傳播,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6、完善鄉村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需要加快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打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安全適用的鄉村信息基礎設施。

「數字鄉村」集約化建設的基本原則:

1、梳理現有系統,查漏補缺:

根據現有系統,進行梳理、查漏補缺,24項工作保證全面建設不漏項,任務模塊主次分明、突出重點應用、新業態優勢明顯,保證質量完成「數字鄉村」任務。

2、重點應用,試點先行:

種植、養殖、農產加工、智能農機、農產溯源、物聯網等模塊突出一兩家作為重點、試點。農商數字大集等其他模塊進行服務外包,保證系統全面應用及數據及時更新。

3、內部評測,及時調整:

重點針對數字鄉村各個模塊系統落地應用為主,重視終端操作意見進行實用性、易用性、便捷性的全面調整,保障數字鄉村系統落地,杜絕只建不管,有而不用的情況發生。

4、總結建設保障運營經驗:

通過試點項目,總結建設經驗及保障運營經驗,形成具有可推廣的可行性報告,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與手段,大面積推廣「數字鄉村」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