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出入境管理局有什麼網路安全項目: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編號:GC-HGX220784
2.項目名稱:山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網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項目
3.采購方式:公開招標
4.預算金額:500.000000萬元
二、中標(成交)信息
初審情況:
全部投標人通過了初審
供應商名稱: 山東發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供應商地址: 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9777號魯商國奧城6-1914
中標(成交)金額: 人民幣249.150000 萬元
其他補充說明: 無
三、主要中標(成交)標的信息
四、評審專家(單一來源采購人員)名單
單東方,李建武,王啟中,蘭威,李建東
五、代理服務收費標准及金額: 免費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1個工作日。
七、其他補充事宜
1. 采購人和中標(成交)供應商可點擊本公告附件的鏈接,登錄中央政府采購網,自行下載中標(成交)通知書。
2. 無
八、凡對本次招標提出詢問,請按以下方式聯系
1.采購人信息
名 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地 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0667號
聯系方式:0531-85197670
2.采購執行機構信息
名 稱: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西章胡同9號院 郵政編碼:100035
聯系方式:詳見http://www.zycg.gov.cn/home/contactus
3.項目聯系方式
文件聯系人及電話:經辦人: 陸瑤 55602563 負責人: 侯鳳成 010-83083527
評審聯系人及電話:經辦人: 詹玉紅 010-83084962 負責人: 陳雲飛 010-83084969
九、附件
1.得分排序表
2.中標(成交)通知書下載鏈接
3.采購文件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
B. 阿里安全體系為何獲全球信息安全成就表彰
「整個亞太區,為保護他們的組織以應對新出現的威脅,網路安全專業人士正面臨著不可預測的挑戰。」全球最大的信息安全非營利會員組織(ISC)2首席執行官David Shearer,在公布2018年亞太區信息安全領袖成就表彰計劃獲獎者名單時,如是評價。
經過多輪嚴苛遴選評審,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資深總監黃眉憑借2014年以來逐步布局和完善阿里安全體系,乃至對中國互聯網企業安全工作作出貢獻而獲得該表彰。7月9日,黃眉在香港接受了(ISC)2組委會頒獎,這也是迄今中國內地首位來自互聯網企業的獲獎者。
黃眉介紹,這個獎項背後,其實是阿里巴巴持續的努力:從技術能力、系統思維、標准和人才培養等多維度實踐,積極探索安全行業的全球最優解。
首先,阿里安全會藉助模式匹配、沙盒分析、專家經驗和威脅情報,通過AI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實現端、網、雲的全鏈路日誌打點、收集、檢測等,有效提升決策准確性;另外,還會通過霸下(七層流量清洗)、MTEE等實現智能化的風險防控和檢測以及異常行為的一鍵處置。
與此同時,阿里安全還建立起了包括阿里獵戶座、阿里雙子座和阿里米諾斯以及錢盾反詐等八大安全實驗室,都旨在提升前沿研究能力,解決安全問題。
阿里安全還注重安全措施的標准化和持續化,實現外規與內規的融合。「今年2月,我們就獲得了全國首張集團化電商領域ISO27001 認證,」黃眉介紹說,今年阿里還將通過ISO22301認證和SOC2的服務鑒證。
為提升整個生態的數據保護安全水位,阿里安全沉澱自身實踐經驗總結出了DSMM(大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該模型即將成為國家標准(目前已進入報批流程),入圍ISO標准體系。
C.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中等級檢驗定價決定權在誰手裡
等保制度是網路安全從業者開展網路安全工作的重要指導體系和制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2.0(以下簡稱「等保2.0」)配合著多項已經生效和/或正在制定的法律法規及國家標准實施,智慧安全港建議各企業重視相關內容的學習,加強信息保護合規系統建設,以便為即將可能開展的執法工作做好准備,本文對等保2.0的重要內容作出了梳理。
為適應新技術的發展,由公安部牽頭組織開展了信息技術新領域等級保護重點標准申報國家標準的工作,等級保護正式進入2.0時代。
一、發布主體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二、相關標准
《信息安全技術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術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告簡、《信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
三、重要日期
等保2.0相關國家標准於2019年5月10日正式發布。2019年12月1日開始實施。
四、歷史沿革
2017年,《網路安全法》首次提出「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概念,並明確相關具體要求。2018年,《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等級保護條例》」)提出「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對網路實施分等級保護、分等級監管」。
五、重點內容
1
《等級保護條例》
關鍵內容:條例適用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使用網路,開展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以及監督管理,適用《等級保護條例》,個人及家庭自建自用的網路除外。
關鍵內容: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由哪個部門負責/領導?
關鍵內容:網路安全等級分為哪幾級?
關鍵內容:作為網路運營者,(程序上)企業應該怎麼做?
S1【網路定級】:在規劃設計階段確定網路的安全保護等級。當網路功能、服務范圍、服務對象和處理的數據等發生重大變化時,應當依法變更網路的安全保護等級。
S2【定級評審】:對擬定為第二級以上的網路,其運營者應當組織專家評審;有行業主管部門的,應當在評審後報請主管部門核准。跨省或者全國統一聯網運行的網路由行業主管部門統一擬定安全保護等級,統一組織定級評審。行業主管部門可以依據國家標准規范,結合本行業網路特點制定行業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導意見。
S3【定級備案】:第二級以上網路運營者應當在網路的安全保護等級確定後10個工作日內,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備案。因網路撤銷或變更調整安全保護等級的,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原受理備案公安機關辦理備案撤銷或變更手續。
S4【備案審核】:公安機關應當對網路運營者提交的孝巧備案材料進行審核。對定級准確、備案材料符合要求的,應在10個工作日內出具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備案證明。
S5【上線檢測】:新建的第二級網路上線運行前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有關標准規范,對網路的安全性進行測試。新建的第三級以上網路上線運行前應當委託網路安全等級測評機構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有關標准規范進行等級測評,通過等級測評後方可投入運行。
S6【等級測評】:第三級以上網路的運營者應當每年開展一次網路安全等級測評,發現並整改安全風險隱患,並每年將開展網路安全等級測評的工作情況及測評結果向備案的公安機關報告襪慎褲。
S7【安全整改】:網路運營者應當對等級測評中發現的安全風險隱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消除風險隱患。
S8【自查工作】:網路運營者應當每年對本單位落實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情況和網路安全狀況至少開展一次自查,發現安全風險隱患及時整改,並向備案的公安機關報告。
2
《信息安全技術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
關鍵內容:不同安全保護等級的等級保護對象應具備的基本安全保護能力
關鍵內容:安全要求的分類
3
《信息安全技術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
關鍵內容:測評方法
4
《信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安全設計技術要求》
關鍵內容:不同等級的系統安全保護環境設計目標
六、等保2.0的實施對企業有哪些影響?
根據誰主管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網路運營者成為等級保護的責任主體,如何快速高效地通過等級保護測評成為企業開展業務前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級系統簡單,不需要備案,影響程度很小,因此不作為重點監管對象;二級系統大概50萬個左右;三級系統大概5萬個;四級系統量級較大,比如支付寶、銀行總行系統、國家電網系統,有1000個左右;五級系統屬國家級、國防類的系統,比如核電站、軍用通信系統。
七、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常見注意事項
1、等級測評並非安全認證
很多人容易把等保測評等同於安全認證。等保測評並非相當於ISO20000系列的信息技術服務管理認證,也並非於ISO27000系列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信息安全管理的制度,是國家意志的體現。落實等級保護制度為了國家法律法規的合規需求。
等級保護測評沒有相應的證書,如何才能證明信息系統已經符合等級保護安全要求了呢?目前這主要是由公安部授權委託的全國一百多家測評機構,對信息系統進行安全測評,測評通過後出具《等級保護測評報告》,拿到了符合等保安全要求的測評報告就證明該信息系統符合了等級保護的安全要求。
2、等保制度只是基本要求
等保制度只是基線的要求,通過測評、整改,落實等級保護制度,確實可以規避大部分的安全風險。但就目前的測評結果來看,幾乎沒有任何一個被測系統能全部滿足等保要求。一般情況下,目前等級保護測評過程中,只要沒發現高危安全風險,都可以通過測評。但是,安全是一個動態而非靜止的過程,而不是通過一次測評,就可以一勞永逸的。 企業通過落實等保安全要求,並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基本能做到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但依然不能百分百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3、內網系統也需要做等級測評
首先,所有非涉密系統都屬於等級保護范疇,和系統在外網還是內網沒有關系;《網路安全法》規定,等級保護的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的網路與信息系統。因此,不管是內網還是外網系統,都需要符合等級保護安全的要求。
其次,在內網的系統往往其網路安全技術措施做的並不好,甚至不少系統已經中毒不淺。2017年肆虐全球的永恆之藍勒索病毒攻擊,導致了大量內網系統癱瘓,這提醒我們內網系統的安全防護同樣不能馬虎。所以不論系統在內網還是外網都得及時開展等保工作。
4、系統上雲或者託管在其他地方就也需做等級測評
目前,比較多的小型企業客戶偏向於把系統部署在雲平台與IDC機房。這些雲平台、IDC機房一般都通過了等級測評。不過,根據「誰運營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系統責任主體仍然還是屬於網路運營者自己,所以,還是得承擔相應的網路安全責任,該進行系統定級的還是得定級,該做等保的還是得做等保。
部署在雲平台的系統還需要購買雲平台的安全服務或者第三方安全服務,部署在IDC機房的系統還需要購買相應的安全設備以滿足等保安全要求。
5、不可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來定級
目前的等級保護對象(信息系統)的安全級別分為五個等級,如果定了1級,不需要做等級測評,自主進行保護即可。定2級以上就需要進行等級測評。系統級別的確定需要根據系統的重要性進行決定。如果定高了,有可能造成投資的浪費;定低了則有可能造成重要信息系統得不到應有的保護,應該謹慎定級。
等保1.0的要求是自主定級,有主管部門的需要主管部門審核,最終報送公安機關進行審核。等保2.0之後定級流程新增了「專家評審」和「主管部門審核」兩個環節,這樣定級過程將會變得更加規范,定級也會更加准確。
6、系統備案場所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規定,等級保護的主體單位為信息系統的運營、使用單位。備案主體一般不會是開發商、系統集成商,而是最終的用戶方。
目前有些單位的注冊地跟運營地不一致,正常情況下需要去運營地區的網安部門辦理備案手續。比如客戶注冊地在北京海淀區,運營部門在北京朝陽區,需要到北京朝陽區辦理定級備案手續,當然,前提是北京朝陽區必須有正規辦公地址。
有些單位的系統部署在雲平台,雲平台的實際物理地址往往和雲系統網路運營者不在同一地址。而且,有些單位的運維團隊和注冊經營地址也不一致。這種情況下,雲系統應當在系統實際運維團隊所在地市網安部門進行系統備案,因為這樣會方便屬地公安對系統進行監管。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還是需要到系統的運維人員實際所在地進行定級備案
D. 等級保護定級標準是什麼
2020年4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GBT 22240-2020信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且該指南將於2020年11月1日正式實施。需要對信息系統進行定級的企業可以以此為定級依據。
根據規定,信息系統一共分五個等級,由一到五級別逐漸升高。
信息系統的五個等級
等級保護對象的級別由兩個定級要素決定:①受侵害的客體。分三個方面,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社會秩序、公共利益;國家安全;②對客體的侵害程度。分三種程度,即:造成一般損害;造成嚴重損害;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等級保護對象定級工作流程一般為:確定定級對象→初步確定等級→專家評審→主管部門批准→公安機關審核。安全保護等級初步確定為第二級及以上的等級保護對象,其網路運營者依據本標准組織專家評審、主管部門批准和公安機關備案審核,最終確定其安全等級。初步確定為第一級的等級保護對象,可不進行專家評審、主管部門批准和公安機關審核。
E.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備案怎麼辦理
等保測評工作的主體第三方測評機構,測評機構應當對等保2.0涉及到的雲計算、物聯網、工控等新型系統具有充足的工作能力。
等保專業測評工作中是這項對實踐經驗規定較強的工作中,必須專業測評組織和工作人員在實踐活動全過程中連續不斷積淀和健全各種專業測評方式,標准專業測評主題活動。測評機構的權威性、公正性和質量保證,是維持測評機構生存的基礎,也是保證測評數據、測評結論客觀、准確的基礎。
F.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2.0標准正式實施的時間是
2019年12月1日網路安全等級保護2.0國家標準的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進入了全新時代。作為國家等級保護標准體系的核心標准之一的GB/T 22240-2020《信息安全技術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以下簡稱「定級指南」)於2020年4月28日發布,2020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定級指南規定了非涉及國家秘密的等級保護對象的定級方法和流程,通過指導網路運營者合理劃分定級對象和准確的確定安全保護等級,為後續的安全建設整改、等級測評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01 等級保護對象擴大了
等保保護定級對象主要包括:信息系統、通信網路設施和數據資源等
信息系統就是我們在1.0時候的定級對象,指的是各類信息系統;
通信網路設施指的是為信息流通、網路運行等起基礎支撐作用的網路設備設施,主要包括電信網、廣播電視傳輸網和行業或單位的專用通信網等;
數據資源指的是具有或預期具有價值的數據集合,數據資源主要是擁有大量各類有價值的數據,那麼這些單位需要保護好這些數據資源,自然需要對該數據資源進行定級,我們可以想像的這類數據有:人社數據、醫保數據、公積金數據、個人財產數據(銀行、房產、保險等)等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
當安全責任主體相同時,大數據、大數據平台/系統宜作為一個整體對象定級;
當安全責任主體不同時,大數據應獨立定級;涉及到大量公民個人信息以及為公民提供公共服務的大數據平台/系統,原則上其安全保護等級不低於三級;
不是所有的這類數據都需要獨立去定級,日常中主要存在數據進行集中化後的場景,例如一些地方的大數據局或者政務中心將各行業的一些數據要過來後進行相關應用或使用時應當對這些數據進行獨立定級。
02 定級要素與安全保護等級新關系
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時依然定為二級。
根據2.0的定級指南中定級要數與安全保護等級的關系表我們發現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時依然為二級,這塊在徵求意見稿中是第三級。
定級要素與安全保護等級的關系如下:
03 受侵害的客體表現形式有哪些
定級對象受到破壞時所侵害的客體包括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公眾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侵害國家安全的事項包括以下方面:
1.影響國家政權穩固和領土主權、海洋權益完整;
2.影響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3.影響國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文化實力;
4.其他影響國家安全的事項。
侵害社會秩序的事項包括以下方面:
1.影響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生產秩序、經營秩序、教學科研秩序、醫療衛生秩序;影響公共場所的活動秩序.公共交通秩序;
2.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秩序;
3.其他影響社會秩序的事項。
侵害公共利益的事項包括以下方面:
1.影響社會成員使用公共設施;
2.影響社會成員獲取公開數據資源;
3.影響社會成員接受公共服務等方面;
4.其他影響公共利益的事項。
業務信息安全和系統服務安全受到破壞後,可能產生以下侵害後果:
1.影響行使工作職能;
2.導致業務能力下降;
3.引起法律糾紛;
4.導致財產損失;
5.造成社會不良影響;
6.對其他組織和個人造成損失;
7.其他影響。
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是指受法律保護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所享有的社會權利和利益等受到損害。
確定受侵害的客體時.首先判斷是否侵害國家安全,然後判斷是否侵害社會秩序或公眾利益.最後判斷是否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04 定級新流程
對於新建網路、運營者應當依照等級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和本標准,在規劃設計階段確定其安全保護等級;對於跨省或者全國統一聯網運行的網路可以由行業主管(監管)部門統一組織定級工作。安全保護等級初步確定為第二級及以上的等級保護對象,其運營者應當依據標准要求分別進行專家評審、主管部門核准和公安機關備案審核,最終確定其安全保護等級。
定級中的一般工作流程:
專家評審:定級對象的運營、使用單位應組織信息安全專家和業務專家等,對初步定級結果的合理性進行評審,並出具專家評審意見 。
主管部門審批:定級對象的運營、使用單位應將初步定級結果報請行業主管(監管)部門核准,並出具核准意見。
公安機關審核:定級對象的運營、使用單位應按照相關管理規定,將初步定級結果提交公安機關進行備案審查,審查不通過,其運營使用單位應組織重新定級;審查通過後最終確定定級對象的安全保護等級。
企業合規通過等保2.0,完成備案審核後還需通過整改建設、等級評測的工作流程。
網堤安全一站式等保合規解決方案
等級保護的各個階段有著不同的工作重點,網堤安全憑借著深厚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安全服務項目經驗,針對等級保護各個階段同時可提供專業的等保咨詢服務、安全防護產品、安全技術服務和安全運營服務。為各行業、各種場景的安全等級保護建設、提供全流程的保駕護航。
法律依據:
《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漏或者被竊取、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