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赤峰網路安全等級保護
擴展閱讀
什麼網站可以查論文 2025-04-29 14:19:34
小米獲取無線網路 2025-04-29 14:19:26

赤峰網路安全等級保護

發布時間: 2023-06-29 00:46:38

1. 網路安全法對等保的要求是什麼樣的

辦理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備案的條件:

2. 等級保護1.0和等級保護2.0區別及詳解

等保1.0
2007年和2008年頒布實施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和《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這部法規被稱為等保1.0。經過10餘年的實踐,等保1.0為慶伍保障我國信息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等保2.0
等保2.0相關國家標准於2019年5月10日正式發布。2019年12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我國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過程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義。
等保2.0與等保1.0的區別
等保1.0主要強調物理主機、應用、數據、傳輸,而2.0版本增譽培或加了對雲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工業控制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全覆蓋。
相較於中緩等保1.0,等保2.0發生了以下主要變化:
1、名稱變化。等保2.0將原來的標准《信息安全技術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改為《信息安全技術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與《網路安全法》保持一致。
2、定級對象變化。等保1.0的定級對象是信息系統,現在2.0更為廣泛,包含:信息系統、基礎信息網路、雲計算平台、大數據平台、物聯網系統、工業控制系統、採用移動互聯技術的網路等。
3、安全要求變化。等保2.0由一個單獨的基本要求演變為通用安全要求+新技術安全擴展要求,其中安全通用要求是不管等級保護對象形態如何都必須滿足的要求,針對雲計算、移動互聯、物聯網和工業控制系統提出了特殊要求,稱為安全擴展要求。
4、控制措施分類結構變化。等保2.0依舊保留技術和管理兩個維度。
在技術上,由物理安全、網路安全、主機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變更為安全物理環境、安全通信網路、安全區域邊界、安全計算環境、安全管理中心。
在管理上,結構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機構、人員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管理、系統運維管理,調整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建設管理、安全運維管理。
5、內容變化。從等保1.0的定級、備案、建設整改、等級測評和監督檢查五個規定動作,變更為五個規定動作+新的安全要求,增加了風險評估、安全監測、通報預警、案事件調查、數據防護、災難備份、應急處置等。

3. 【網路安全入門】為什麼要做等保怎麼做等保

說起「等保」,相信網路安全從業者對這個詞非常熟悉;但對非從業者而言,「等保」這個詞就變得十分陌生。那麼等保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做等保?怎麼做等保?所謂等保只是個縮寫,它的全稱是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內容介紹。

等保到底是什麼?

等保,全稱叫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顧名思義就是指根據信息系統在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秩序和公共利益方便的中重要程度以及風險威脅、安全需求、安全成本等因素,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安全保護等級並採取相應等級的安全保護技術、管理措施、以保障信息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

總結來講,等保就是保護互聯網數據的一種標准方法體系,裡面規定了方方面面。

為什麼要做等保?

①降低信息安全風險,提高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能力。

②滿足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要求。

③滿足相關主管單位和行業要求。

④合理地規避或降低風險。

怎麼做等保?

一、等保具體包括什麼內容?

①定級:邀請幾個網路安全專家,根據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定級相關指南結合企業信息系統進行評估定級,並出具定級專家意見。衫族

②備案:通過備案工具填寫完整系統表單,然後將全部材料一起送到所在地市公安局網安支隊進行備案,這個過程正常需要十個工作日完成。

③安全建設整改: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進行差距分析,針對不符合的項目以及行業特徵進行整改。

④信息安全等級測評:信息系統安全等級測評是驗證信息系統是否滿足相應安全保護等級的評估過程。

⑤信息或磨弊安全檢查:根據客戶需要配合完成的自查工作,按照規章制度的要求落實完成自查流程。

二、等保分為幾個級別?

第一級:自主保護級,不需要測評

第二級:指導保護級,建議2年一游陪次

第三級:監督保護級,每年至少一次

第四級:強制保護級,半年一次

第五級:專控保護級,涉密、超越等保范疇

三、什麼群體/行業需要開展等保?

①政府機關:電子政務網路。

②金融行業:監管機構、銀行、保險公司等。

③電信行業:各大運營商。

④能源行業:電力、石油等。

⑤互聯網單位:各大企業、上市公司等。

四、等級保護測評流程,周期多長?

從內容上來看,具體分為兩大塊:管理層面和技術層面

①管理層面: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安全建設管理、安全運維管理。

②技術層面:物理和環境安全、網路和通信安全、設備和計算安全、應用和數據安全。

按照政策要求三級信息系統每年至少需要開展一次測評;二級信息系統一般建議每兩年開展一次測評,但是部分行業明確要求每兩年開展一次測評。

一個二級或三級的系統現場測評周期一般一周左右,具體時間還要根據信息系統數量及信息系統的規模,有所增減。小規模安全整改2-3周,出具報告時間一周,整體持續周期1-2個月,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但總的要求一年內要完成。

4. 國家實施網路安全什麼的保護制度

《網路安全法》規定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標志著從1994年的國務院條例(國務院令第147號)上升到國家法律;標段纖塌志著國家實施十餘年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進入2.0階段;標志著以保護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為重點的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依法全面實施。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網路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等級保護2.0)。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是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網路安全領域實施的基本國策。由公安部牽頭,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網路安全等級保護的政策、標准體系已經基本形成,並已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基本制度,是實現國家對重要網路、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實施重點保護的重大措施,是維護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手段。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核心內容是:國家制定統一的政策、標准;各單位、各部門依法開展等級保護工作;有關職能部門對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實施監督管理。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是新時期國家網路安全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我們將構建網路安全等級保護新的法律和政策體系、新的標准體系、新的技術支撐體系、新的人才隊伍體系、新的教育訓練體系和新的保障體系。
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進入2.0時代,其核心內容:
一是將風險評估、安全監測、通報預警、案事件調查、數據防護、災難備份、應急處置、自主可控、供應鏈安全、效果評價、綜豎芹治考核等重點措施全部納入等級保護制度並實施;
二是將網路基礎設施、信息系統、網站、數據資源、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握圓聯網、工控系統、公眾服務平台、智能設備等全部納入等級保護和安全監管;
三是將互聯網企業的網路、系統、大數據等納入等級保護管理,保護互聯網企業健康發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一條國家實行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網路免受干擾、破壞或者未經授權的訪問,防止網路數據泄露或者被竊取、篡改:
(一)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路安全負責人,落實網路安全保護責任;
(二)採取防範計算機病毒和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危害網路安全行為的技術措施;
(三)採取監測、記錄網路運行狀態、網路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路日誌不少於六個月;
(四)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