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法》第25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應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置系統漏洞、計算機病 毒、網路攻擊、網路侵入等安全風險;在發生危害網路安全的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並按照規定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網路安全法》第53條規定:國家網信部門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網路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工作機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負責關鍵基礎信息設施安全保護工作的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業、本領域的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應當按照事件發生後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對網路安全事件進行分級,並規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網路安全應急預案應立足安全防護,加強預警,重點保護重要信息網路和關系社會穩定的重要信息系統, 在預防、監控、應急處理、應急保障等方面採取多種措施,構築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計算機信息網 絡安全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信息安全意識。 要對機房、網路設備、伺服器等設施定期開展安全檢查, 密切關注互聯網信息動態,及時獲取充分而准確的信息, 跟蹤研判,果斷決策,迅速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危害和影響。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2. 應急響應體系的要素有哪些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學習過程中,應急響應是什麼?應急響應體系的要素有哪些?應急響應的對象是什麼?應急響應的主要意義是什麼?應急響應的工作流程是怎樣的?是每個網路安全工程師都需要了解的問題。
什麼是應急響應?
「應急響應」對應的英文是「Incident Response」或「Emergency Response」等,通常是指一個組織為了應對各種意外事件的發生所做的准備以及在事件發生後所採取的措施。
網路安全應急響應體系的要素:
(一)綜合分析與匯聚能力
網路安全領域的應急保障有其自身明顯的特點。其對象靈活多變,信息復雜海量。靠人力很難做出全面的分析和決策。需要依靠自動化的現代分析工具,實現對來自不同來源的海量信息的自動收集、識別和關聯分析,形成態勢分析結果,為指揮機構和專家提供決策依據。完整、高效、智能化是滿足實際需求的必然選擇。因此,應有效建立以信息收集、管理、分析、發布等為核心的完整能力體系。當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發生時,可以快速收集各種最新信息,形成易於識別的態勢分析。
(二)綜合管理能力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領域的相關技術手段也在不斷更新,對應急指揮的能力、效率和准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現網路和信息安全應急指揮業務的過程中,要注重藉助信息技術建立完整的業務流程,建立集網路安全綜合管理、動態監控、預警和應急響應於一體的綜合網路安全管理能力。
網路安全培訓學習網路安全應急響應體系要素有哪些
要認識到數據資源管理的重要性,結合日常應急演練和管理,對應急資源庫、專家庫、案例庫、預案庫等重要數據資源進行整合和管理。在應急處理過程中,可以依靠自動化手段,根據具體事件的判斷和處置,推送相關信息,不斷豐富數據資源。
(三)處理網路安全日常管理與應急響應關系的能力
網路安全日常管理與應急響應有較為明顯的區別,其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業務類型不同。日常管理主要包括處理輕微信息安全事件、組織應急演練等。而突發事件應對工作普遍面臨嚴重的信息安全事件,需要根據國家政策要求上報,並開展或配合專家聯合研究判斷、協同處置、資源保障、應急隊伍管理等。
2.響應流程不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處理小事件的過程簡單快捷,研判、處置等工作可以由少數專業人員完成。應急工作需要信息上報、聯合審批、分類分發等重要環節。而且響應過程復雜。
3.涉及的范圍不一樣。在應急響應工作狀態下,嚴重的網路安全事件范圍較廣,需要更多的參與單位、技術支持機構和個人有效配合,也需要調動更多的應急資源進行保護,遠遠大於日常工作狀態。
(四)協同作戰能力
研判、處置重大網路信息安全事件需要多個單位、部門和應急小組的支持和協調。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支持基礎設施,建立順暢的信息溝通機制。通過定期的應急演練,所有單位和個人都可以熟悉自己的應急角色,面對不同類型的事件,熟練地開展協同支持工作。
以上便是關於「網路安全應急響應體系的要素有哪些」的相關介紹。
3. 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應當按照什麼分級
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應當按照事件發生後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對網路安全事件進行分級。
國家網信部門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網路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工作機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負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的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業、本領域的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網路安全事件發生的風險增大時,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並根據網路安全風險的特點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採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有關部門、機構和人員及時收集、報告有關信息,加強對網路安全風險的監測;
(二)組織有關部門、機構和專業人員,對網路安全風險信息進行分析評估,預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
(三)向社會發布網路安全風險預警,發布避免、減輕危害的措施。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履行網路安全監督管理職責中,發現網路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的,可以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對該網路的運營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要求採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五十三條國家網信部門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網路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工作機制,制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負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的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業、本領域的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應當按照事件發生後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對網路安全事件進行分級,並規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五十五條發生網路安全事件,應當立即啟動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對網路安全事件進行調查和評估,要求網路運營者採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消除安全隱患,防止危害擴大,並及時向社會發布與公眾有關的警示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五十六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履行網路安全監督管理職責中,發現網路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的,可以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對該網路的運營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網路運營者應當按照要求採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
4. 網路安全需要考什麼證書
網路安全需要考思科的CCIE網路安全認證。
網路安全工程師最權威的證書有以下三種: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資格考試證書。國家信息安全認證證書。NISP一級/二級,CISP認證證書。微軟認證的證書。思科認證的證書。
網路工程師考試原名是網路設計師,是2001年才開始舉辦的。該考試相對於已經舉辦10多年的程序類的考試來說,報考者人數正在逐年增加,但通過率相對較低。考生們對該科目考試的復習還很不成熟。
5. 網路安全都需要考什麼證書呢
一、CISP(Certified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fessional)證書
中文叫注冊信息安全專業人員,由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評認證中心實施的國家認證。可以說,這是目前國內對於個人來說認可度最高的信息安全人員資質,堪稱最權威、最專業、最系統。根據實際崗位的不同,CISP又分為CISE(注冊信息安全工程師)、CISO(注冊信息安全管理人員)、CISP-A(注冊信息安全審核員)以及CISD(注冊信息安全開發者)。CISP的關注點是信息安全的管理和業務流程。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評認證中心的主管部門是中國國家Security部門。總體來說,CISP偏重於信息安全管理。
CISP為強制培訓認證,也就是說,要取得這個證書,首先要參加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評認證中心授權機構進行的培訓(自學或者無授權的機構培訓的都不算數,無論你學的多牛掰,一般是交錢進行五天的培訓),然後參加考試取證。(談錢不傷感情)這個CISP的他們的培訓及考試費用大概是人民幣一萬兩三千的樣子。由於是強制交費培訓,想必你肯定跟培訓機構一樣嗨到翻。。。只不過,他們嗨的是專(sheng)心(yuan)培(o)訓(o),你嗨的收(xin)獲(teng)滿(yin)滿(zi)。
二、CISSP(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Professional)證書
中文叫信息系統安全認證專業人員,由國際信息系統安全認證機構(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Security Certification Consortiurm,ISC2)組織和管理。ISC21992年開始推廣CISSP的認證考試,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認可。ISC2在全球各地舉辦CISSP考試,符合考試資格的人員通過考試後授予CISSP認證證書。CISSP也是偏重於信息安全管理。個人經驗,這個認證在國內遠不如CISP好使。
CISSP認證其實是一個系列認證,包括注冊信息系統安全師(CISSP)、注冊軟體生命周期安全師(CSSLP)、注冊網路取證師(CCFPSM)、注冊信息安全許可師(CAP)、注冊系統安全員(SSCP、醫療信息與隱私安全員 (HCISPPSM),此外還有CISSP 專項加強認證:CISSP-ISSAP (信息系統安全架構專家)、CISSP-ISSEP(信息系統安全工程專家)、CISSP-ISSMP(信息系統安全管理專家)等。
CISSP被吐槽的主要有兩點,一是全英文考題,二是要考6個小時。題目共有250道,平均你得一分半鍾搞定一道。很坑的是,250道題目中,有50道是不計分的。更坑的是,還不告訴你是哪50道。當然,你可以選擇中文試題,但據說中文翻譯的實在不咋地,還不如直接上英文題,畢竟咱考CISSP玩的就是國際范兒。
CISSP培訓不強制,未經過培訓也可直接考試,只要你夠牛。考試費大概是600美元。
三、C-CCSK(China-Ceritificate of Cloud Security Knowledge)證書
本來吧,人家這個認證是CCSK(雲安全知識認證),是由著名的國際雲安全聯盟(Cloud Security Alliance,CSA),CSA總部在美國,聯盟成員中雲大廠雲集,比如谷歌、微軟、惠普、阿里、Ctrix、MCafee等。2015年起,CSA看中了中國市場這塊肥肉,推出專門服務咱泱泱中華的C-CCSK認證,即中國版雲安全知識認證。C-CCSK認證的效力同國際版CCSK等同。泱泱中華的范圍是大中華區!!!
C-CCSK認證特別有助於構建最佳實踐(Best Practice)的安全基線(Baseline),范圍涵蓋雲治理到技術安全控制配置等諸多方面,堪稱中國雲安全人才領域最權威的認證之一。
四、CISA(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or)證書
這是注冊信息系統審計師證書,自1978年起,由國際信息系統審計和控制協會(ISACA)開始實施注冊,目前,CISA認證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標准。這個證主要是用於信息系統審計的。在國外,信息系統審計非常吃香,不過,國內目前並不太重視。但是在中國的國際大廠都需要進行信息系統審計。
拿了這個證,你在信息系統審計、控制與安全、鑒證等領域就是專業大拿了。你的用武之地是,按照全球公認標准和指南對某機構的信息系統開展各項審查工作,確保該機構的信息技術與業務系統得到充分的控制、監控和評價。
五、CompTIA Security+
這個證書名字挺牛掰,叫國際信息安全技術專家,同CISP、CISSP偏重於信息安全管理不同,Security+起的是技術范兒, 更偏重信息安全技術和操作。
6. 國家電網 攻防演練什麼意思
據悉,各地電網的收費服務系統,以及超市、網銀的代收費系統等都涉及信息安全問題,這些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
國家電網一直高度重視信息安全建設工作。結合信息安全形勢,攻防演練組織專家設計訓練實戰內容,以達到學為致用的專項培訓效果,提高信息安全管理人員的攻防能力。
信息安全培訓一般分為技術培訓和管理培訓兩方面。「培訓有利於我們今後全面排查信息系統安全隱患,准確調查信息安全事件,及時消除信息安全威脅。」無論是加速APP應用還是迎接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安全在國家電網發展的過程中都十分關注。
網路攻防演習活動大致可分四個階段:備戰階段、實戰階段、決戰階段和總結階段。
在攻防演習備戰階段,參演單位需對已有信息資產進行識別、分析網路架構及進行安全風險(威脅)識別;同時需成立攻防小組,制定針對性的攻防演練應急預案,並參考網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建立安全防禦體系。
在攻防演習備戰階段,參演單位根據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對網路和目標系統的關聯資產進行安全自查,結合基線核查、配置掃描及漏洞掃描等手段,梳理已有安全措施,發現網路中可能存在的風險。
參演單位結合網路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和已有的安全措施,進行安全措施補充完善、安全加固。在技術方面全面完善基礎安全加固、網路區域合理劃分、安全監測、風險預警和事件分析等措施;管理方面完善「攻防演習領導小組」工作流程及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機制。
在進行防護目標加固時,應安全技術與管理並重,將制定的針對性技術方案責任到人,按照項目實施計劃嚴格進行進度把控,確保技術整改措施落地。
在攻防演習實戰階段,攻守雙方正式進行演練,防守方保障目標業務系統的安全,需從攻擊監測、攻擊分析、事件上報、事件研判、攻擊阻斷、應急響應、漏洞修復和追蹤溯源等方面進行全面安全防護。
在攻防演習決戰階段,攻擊方發起的各類攻擊是檢驗防守方各部門在遭遇網路攻擊時發現和協同處置安全風險的能力,對檢驗參演單位應急方案有效性和完善網路安全應急響應機制與提高技術防護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7. 第三方網路安全服務機構需要具備那些資質
如果要參與網路安全建設工作,大致需要以下的資質,供參考:
1、需要注冊兩年以上的公司,有相關安全行業從業經驗
2、需要有10個通過公安部評估中心或同等機構認證的測評師
3、填寫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制訂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機構申請表,按照上面的流程進行申請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包括定級、備案、安全建設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級測評、信息安全檢查五個階段,作為公安部授權的第三方測評機構,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專業的信息安全等級測評咨詢服務。
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等級分為以下五級:
第一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產生嚴重損害,或者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損害,但不損害國家安全。
第三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
第四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別嚴重損害,或者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第五級,信息系統受到破壞後,會對國家安全造成特別嚴重損害。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8.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三十七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按照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辦法進行安全評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十八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當自行或者委託網路安全服務機構對其網路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風險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測評估,並將檢測評估情況和改進措施報送相關負責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的部門。
第三十九條國家網信部門應當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護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風險進行抽查檢測,提出改進措施,必要時可以委託網路安全服務機構對網路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檢測評估;
(二)定期組織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進行網路安全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網路安全事件的水平和協同配合能力;
(三)促進有關部門、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以及有關研究機構、網路安全服務機構等之間的網路安全信息共享;
(四)對網路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與網路功能的恢復等,提供技術支持和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