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網路中心的機構設置
擴展閱讀
電腦查看別人的開機密碼 2025-04-27 22:18:03
如何設置wf網路 2025-04-27 22:15:03

網路中心的機構設置

發布時間: 2023-06-18 18:26:51

⑴ 關於區域網組建的方案

區域網的基本設計通常可以分為5個步驟:確定用戶需求,設計區域網類型、分布構架、帶寬和主幹設備類型,確定區域網的帶寬和網路設備類型,進行區域網布線方案設計,設計區域網服務設施。
1.確定用戶需求

確定用戶需求,首先應該調查清楚下列基本問題:區域網建設機構的工作性質、業務范圍和服務對象。區域網建設機構的目前的用戶數量,目前准備入網的節點計算機數量,預計將來的發展會達到的規模。規劃建設區域網的最終分布范圍。區域網建設機構是否有建立專門部門(如網路中心、信息中心或數據中心)進行信息業務處理的需求。區域網是否有多媒體業務的需求。區域網是否考慮將機構的電信業務(電話、傳真)與數據業務集成到計算機網路中統一處理。區域網建設機構對網路安全哪些需求,對網路與信息的保密有哪些需求,要求的程度是什麼

2.設計區域網類型、分布構架、帶寬和主幹設備類型

在確定了用戶需求之後,就可以對區域網的類型、分布構架、帶寬和網路設備類型進行設計。

首先確定適合的區域網類型和分布構架。目前在區域網建設中,由於乙太網性能優良、價格低廉、升級和維護方便,通常都將它作為首選。是選擇百兆位乙太網還是千兆位乙太網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和條件決定。如果網路建設機構存在布線方面的困難,也可以選擇無線區域網。

然後確定區域網的網路分布架構,這與入網計算機的節點數量和網路分布情況直接相關。

如果所建設的區域網在規模上是一個由數百台至上千台入網節點計算機組成的網路,在空間上跨越在一個園區的多個建築物,則稱這樣的網路為大型區域網。對於大型區域網,通常在設計上將它組織成為核心層、分布層和接入層分別考慮。接入層節點直接連接用戶計算機,它通常是一個部門或一個樓層的交換機;分布層的每個節點可以連接多個接入層節點,通常它是一個建築物內連接多個樓層交換機或部門交換機的總交換機;核心層節點在邏輯上只有一個,它連接多個分布層交換機,通常是一個園區中連接多個建築物的總交換機的核心網路設備。

如果所建設的區域網在規模上是由幾十台至幾百台入網節點計算機組成的網路,在空間上分布在一座建築物的多個樓層或多個部門,這樣的網路稱為中小型區域網。在設計上常常分為核心層和接入層兩層考慮,接入層節點直接連接劍核心層節點。有時也將核心層稱為網路主幹,將接入層稱為網路分支。

如果所建設的區域網是由空間上集中的幾十台計算機構成的小型區域網,設計就相對簡單許多,在邏輯上不用考慮分層,在物理上使用一組或一台交換機連接所有的入網節點即可。

接著確定區域網的帶寬。一般而言,百兆位乙太網足能夠滿足網路數據流量不是很大的中小型區域網的需要。如果入網節點計算機的數量在百台以上且傳輸的信息量很大,或者准備在區域網上運行實時多媒體業務,建議選擇千兆位乙太網。

最後選擇網路主幹設備的類型。建議網路主幹設備或核心層設備選擇具備第3層交換功能的高性能主幹交換機。如果要求區域網主幹具備高可靠性和可用性,還應該考慮核心交換機的冗餘與熱備份方案設計。分布層或接入層的網路設備類型,通常選擇普通交換機即可,交換機的性能和數量由入網計算機的數量和網路拓撲結構決定。

3.進行區域網布線方案設計

區域網布線設計的依據是網路的分布架構。網路布線必須有較長遠的考慮。對於大型區域網,連接園區內各個建築物的網路通常選擇光纖,統一規劃,冗餘設計,使用線纜保護管道並且埋入地下。建築物內又分為連接各個樓層的垂直布線子系統和連接同一樓層各個房間入網計算機的水平布線子系統。如果設有信息中心網路機房,還應該考慮機房的特殊布線需求。在區域網布線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將來網路擴展可能需要的最大接入節點數量、接入位置的分布和用戶使用的方便性。若整座建築物接入區域網的節點計算機不多,可以採用從一個接入層節點直接連接所有入網節點的設計。若建築物的每個樓層都分布有大量接入節點,就需要設計垂直布線子系統和水平布線子系統,並且在每層樓設置專門的配線間,安置該樓層的接入層節點網路設備和配線裝置。水平布線子系統通常採用非屏蔽雙絞線或屏蔽雙絞線,如何選擇線纜類型和帶寬根據應用需求決定。連接各個樓層交換機的垂直布線子系統通常採用光纖。

4.確定區域網操作系統和伺服器

網路操作系統的選擇與區域網的規模、所採用的應用軟體、網路技術人員與管理的水平、網路建設機構的投入等多種因素有關。目前網路操作系統是應用較廣的有微軟公司的 Windows NT/2000/2003系統、UNIX系統、Linux系統,以及Novell公司的NetWare系統等。

各種伺服器既是區域網的控制管理中心,也是提供各種應用和信息服務的數據服務中心。伺服器的類型和檔次,應該同區域網的規模、應用目的、數據流量和可靠性要求相匹配。如果是服務於幾十台計算機的小型區域網,數據流量不大,工作組級的伺服器基本上就可以滿足要求;如果是服務於數百台計算機的中型區域網,一般說來至少需要選用部門級伺服器,甚至企業級伺服器;對於大型區域網來說,用於網路主幹的服務和應用必須選擇企業級伺服器,其下屬的部門級應用則可以根據需求選擇伺服器。對於一個需要與外部世界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通信並且有聯網業務需求的機構來說,選擇功能與檔次合適的伺服器用於電子郵件服務、網站服務、Internet訪問服務及資料庫服務非常重要。根據業務需要,可用一台物理伺服器提供多種軟體伺服器,也可能需要多台伺服器共同完成一種軟體服務。

5.設計區域網服務設施

一個區域網建成後能夠正常運行,還需要相應服務設施支持。若需要保障小型區域網伺服器的安全運行,至少需要配備不間斷電源設備。對於中、大型區域網,通常需要專門設計安置網路主幹設備和伺服器的信息中心機房或網路中心機房。機房本身的功能設計、供電照明設計、空調通風設計、網路布線設計和消防安全設計都必須考慮周傘。

⑵ 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設置及工作職責怎麼

網路管理員的工作職責具體如下:1、獲得網路發展網路接入,監測,控制和評價;維護文檔。2、准備通過設計和實施培訓計劃的用戶提供參考和支持。3、賦予與供應商開發,測試,評價,並安裝改進升級網路。會見提交預算信息的財務要求,監測費用。 4

⑶ 在中國的Internet建設中,建立了那幾個骨幹網

1.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路(Chinanet)

Chinanet由信息產業部負責管理,網路結構分為全國骨幹網、各省(區、市)地區及接入網三個層次。該網現有三個國際出入口,一處經信息產業部北京國際出入口局出入境;一處經信息產業部上海國際出入口局出入境;一處經信息產業部廣州國際出入口局出入境。該網覆蓋全國,主要服務對象集中在科研、教育領域和部分信息服務公司。該網的下級接入網路單位用戶或個人用戶的接入申請,由各地郵電管理部門審批。目前,通過專線接入Chinanet的團體用戶有20多家,通過電話撥號方式接入Chinannet的個人用戶已超過10000個。
2.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

CERnet由國家教委主管,它是1994年11月批准立項的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該網的國家網路中心設在清華大學,其國防出入口租用信息產業部北京國防出入口局提供的數字數據信道,通過美國Sprint公司接入Internet,速率為128Kb/s。該網的下級接入網路單位用戶或個人用戶的入網申請,按照分層負責的原則,分別由國家教委國家網路中心、地區網路中心和各校園網管理機構進行審批。
CREnet的用戶分別通過光纖、微波、乙太網、數字數據網(DDN)、撥號線等方式接入主網。目前,該網路已覆蓋了除西藏、台灣和港奧之外的所有省(市區),包括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中、華南、華東南部、華東北部等八大地區的108所高等院校。其中東北地區11所及廣東省高教廳、華中地區16所、華東南部地區10所、華東北部地區23所,今後將聯接全國1090所正規高校。
CERnet的國家網路中心配有美國SUN公司的Spare1000伺服器兩台,Cisco公司的7000系列路由器多台,還配有IBM公司的超級計算機,以及多種高性能工作站。目前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郵電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成都電子科大、華中理工大學、東北大學、東南大學、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0個結點,並配有相應的伺服器和路由器。CERnet網上經常開機的伺服器約有1100台,接受服務的主機已超過3000台,最終用戶有30000個。每天下載信息約為1123M位元組。向外發送約為522M位元組。該網目前是國內最大的Internet互聯網。
3.中國科學技術計算機網(CASnet)

CASnet由中科院主管,是由國家計委批准立項、中科院牽頭實施,是由世界銀行貸款支持的國家重點學科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CASnet 由兩級結構組成,在北京地區的院所組成核心院所網,其它地區組成外圍院所網。全網共設置了27個主結點,分別設在北京及各地的12個分院。另外,中科院信息網路中心(NCFC)還承擔國家域名服務的功能。
CASnet的核心院所網經100Mb/s高速網路接入,外圍院所網以低於10Mb/s速率的遠程網路技術進行聯接。網路覆蓋了北京、沈陽、上海、武漢、廣州,成都 、西安、新疆等13個地區的全部上網院所114個。
CASnet的網路(NCFC)裝有10多台用於網路控制、網路服務、資料庫服務的小型機和工作站,以及一台超級計算機和一些路由器。CASnet有子網63個,聯網的計算機有3000多台,最終用戶總計10400個,每天信息流量約為1200M位元組。
4.中國金橋互聯網(Chinagb或GBnet)

Chinagb由信息產業部主管,網路結構是天地一體、互為備份,進行全程全域管理的經濟信息網。其中心結點設在北京,在24個發達城市建有分中心,各點之間由傳輸速率為64Kb/s到2Mb/s的信息相聯。金橋網經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路中心、中科院網路信息中心、高能物理所網路中心專線開展了國際聯網試驗,在建設過程中曾進行過256Kb/s速率的短期直接國際聯網實驗。目前經信息產業部國際出入口局提供信道已正式開通國際鏈路。金橋網路經確認為信息產業部的互聯網單位。
Chinagb用戶主要採用衛星小站方式和微波方式入網,部分用戶採用專線和拔號線方式入網。金橋網的用戶分為三類:(1)政府類:國家經貿委、國家科委、國家教委、人事部、水利部、信息產業部、國家環保局、國家氣象局、國家信息中心、24個省市信息中心;(2)文教類:人民日報社、中科院、高能所、清華大學、環境與發展研究所;(3)大中型國有企業: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電進出口總公司、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中國華能技術開發公司等。共計約160個接入單位,1600個最終用戶,網路覆蓋國內經濟發達地區。
Chinagb網路中心配有大型EDI(電子數據交換機)2台,中型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1台,各類UNIX伺服器工作站17台,衛星通信主站設備一套,各分中心配有衛星小站設備和相應的伺服器、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信息服務終端及電視會議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