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全設置 » 違反網路安全法規的案例
擴展閱讀
網路設置里的乙太網在哪 2025-04-29 23:39:45
國家網路安全競賽腳本 2025-04-29 23:09:21

違反網路安全法規的案例

發布時間: 2023-06-16 03:30:07

1. 互聯網安全危機的案例和理論

廣東發展銀行安全案例
從1998年開始,廣東發展銀行最初的網路安全體系就依據思科SAFE藍圖部署。SAFE主張,網路安全建設不能一蹴而就,而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以在最初的部署中,思科主要協助廣東發展銀行解決了最突出的網路安全問題——網路對外連接出口的安全問題。

網上業務需安全保障

隨著廣東發展銀行業務的迅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用戶紛紛把業務轉移到網上進行,廣東發展銀行的網上業務呈幾何數字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廣東發展銀行提出,為了更好地抵禦網上的非法訪問,作好關鍵用戶的網上認證,確保能夠給用戶提供不間斷的高質量金融服務,必須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銀行在網路安全方面的部署。

通過分析廣東發展銀行的具體業務流程和網路結構,思科在SAFE藍圖指導下,針對廣東發展銀行的不同網段,分別實施了可以統一管理的不同安全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橫向:分網段防禦

總行數據中心部署了雙冗餘的PIX535防火牆,把總行網路分成多個隔離網段:企業內部各功能網、外聯網、Internet等。通過防火牆的隔離,防止了跨網攻擊、網路間干擾等安全問題,同時病毒的感染范圍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各網段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業務網的核心交換機採用兩台帶有IDS模塊的Catalyst 6500高性能交換機,通過IDS模塊,增強對業務網的安全監控。

OA(辦公自動化)網是安全的關鍵部分,也是產生內部安全隱患的主要環節。所以OA網採用兩台帶有IDS和Firewall模塊的Catalyst 6500高性能交換機。Firewall模塊可以實現虛擬區域網(VLAN)之間的安全隔離,這對於大型的OA網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廣東發展銀行的網路系統,包括總行數據中心和分行網路中心,都需要與Internet、網上銀行、稅銀通、銀券通及人民銀行清算等多個公共信息網互連。由於這些公共信息網是一個完全對外開放的信息資源,因此與這些網路的介面成為易受到黑客攻擊的環節,需要進行特別的安全控制,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因此,思科採用了Cisco PIX防火牆產品和先進、可靠的防火牆技術,為整個網路系統提供可靠的安全防護。PIX所具有的NAT功能,可為廣東發展銀行內部網各工作站提供動態或靜態的地址轉換,獲得合法的外部地址。這樣既可對外隱藏內部網路,又能夠節省地址資源。

縱向:分層防禦

思科SAFE認為,成功的安全解決方案應該在整個網路基礎設施上採用集成化保護,而不能只考慮某些專用安全性設備。因此思科在各種網路產品上都集成了安全性能,從而確保整個網路實現立體的集成化安全防禦。廣東發展銀行就實施了這樣立體的集成化安全防禦。以廣東發展銀行外聯網路系統為例,這個網段就採用了包括路由器、防火牆和交換機在內的三層集成化的安全防禦。

第一層防護由路由器實現 路由器提供Internet/外聯網等公共信息網的廣域連接,與廣東發展銀行的DNS伺服器、WWW伺服器和E-Mail伺服器等一起位於PIX防火牆的外部。為了對這些伺服器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防止外部的用戶對伺服器進行非法操作,對伺服器的內容進行刪除、修改等破壞,必須對外部訪問的操作進行嚴格控制。利用Cisco路由器所具有的防火牆功能,可限制外部用戶對各伺服器進行的操作,從而防止各伺服器受到來自外部的破壞。

第二層防護由PIX防火牆保障 PIX防火牆將企業內部網和外部完全分開,PIX是內部各網路子系統對外的惟一出口。通過使用PIX防火牆隔離內、外網路,更進一步保障了內部網路的安全。

PIX對所有的訪問都可提供完整的記錄,包括非法入侵嘗試。PIX實現了從網路層到應用層的安全保護,可通過對數據包源點地址、目的地址、TCP埠號和包長等因素對通信進行控制,禁止任何非法訪問。

第三層防護由交換機提供 Catalyst 6500核心交換機部署了IDS和防火牆模塊,對復雜的內部網進行有效的安全監控,是抵禦外部攻擊的第三道屏障,也是防止內部攻擊的有利手段。

另外,Catalyst系列交換機具有MAC地址過濾功能,因此可根據需要對交換機的每個埠進行定義,只允許特定MAC地址的工作站通過特定的埠進行訪問,與連接PIX的埠進行通信。由於MAC地址的惟一性和不可配置,這種控制實際上是從硬體上對特定的機器進行控制,與對IP地址的過濾相比,這種防護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通過以上三層安全保護,廣東發展銀行的網路系統實現了從鏈路層到應用層的可靠安全控制,有效地防止了外部的非法訪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2. 網路安全案例有什麼

近期比較轟動的網路安全案例有OpenSSL漏洞,
DNS攻擊等等,這些都是互聯網上的惡意程序或者病毒,可見我們必須提高對互聯網安全性的重視~
而且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CNCERT?CNCERT說的通俗些就是為了保護我們網路安全,保證互聯網的正常運行而專門成立的一個機構~它主要起到及時遏制蠕蟲(一種病毒)和惡意程序在我國公共互聯網上的大面積傳播,這個近期召開了年會也是主要在說互聯網安全問題~
由此可見我們必須提高對網路安全地重視,謹防系統安全漏洞,我建議你像我一樣下載使用騰訊電腦管家,有很多防範安全案例的方法~功能也好~近期還更新了新版星星版~
更給力了

3. 違反網路安全法的行為有哪些

違反網路安全法規會受到的處罰有: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第六十條
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二款和第四十八條第一款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路安全等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設置惡意程序的;
(二)對其產品、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未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或者未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的;
(三)擅自終止為其產品、服務提供安全維護的。
第七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 違反《網路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第四十一條至第四十三條規定,侵害個人

1、違反網路安全法第23條第3款第41條至第43條規定,侵害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100倍以下罰款。
2、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0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處100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責令暫停相關業務、停業整頓、關閉網站、吊銷相關業務許可證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拓展資料
一、網路安全法的意義
網路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是國家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網路安全就需要充分發揮法律的強制性規范作用,但長期以來,我國網路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滯後,突出表現在我們甚至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網路安全法。全國人大通過網路安全法的重要意義在於,從此我國網路安全工作有了基礎性的法律框架,有了網路安全的「基本法」。
二、作為「」基本法」其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
1、明確了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規定了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主要任務和重大指導思想、理念。將成熟的政策規定和措施上升為法律,為政府部門都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體現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國要求。
2、建立了國家網路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制度,這些基本制度具有全局性,基礎性特點是推動工作,夯實能力,防範重大風險所必需。
3、違反網路安全法的處罰是根據案情的輕重進行處罰的,首先有關部門會對其進行警告,之後如果沒有改正甚至變本加厲地危害網路的公共安全,那麼為處以5萬以上15萬以下的罰款。如果情節惡劣的會追究其他責任。

5. 84款App被通報,他們都違反了哪些法規

84款App被通報,他們都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等法律和相關規定。

國家對於APP也有相關的法律和規定,法律中嚴格約束了APP對個人信息的處理,處理流程涉及了APP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等。法律明確規定,APP開發者應該制定並公開個人信息處理規則,讓使用者能非常容易明白個人信息的處理方式,要給使用者展示合理的處理目的、處理方式、保存期限等內容,APP實際進行個人信息處理時要與公布出來的個人信息處理流程相一致。在未經使用者允許之前,不允許APP自行獲取相關信息。作為使用者來說,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信息,面對本次通報的這些APP,我們需要妥善處理。

6. 你的App安全嗎百款APP違規採集個人信息 考拉海購等在列

12月4日,國家網路安全通報中心發文通報,下架整改100款違法違規APP。

百款APP違法違規採集個人信息

12月4日,國家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披露,2019年11月以來,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集中查處整改了100款違法違規採集使用個人信息的App及其運營互聯網企業,不乏考拉海購、微店、更美等知名產品和產品。

根據通報,全國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按照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的部署要求,快速行動,重拳出擊,集中發現、集中偵辦、集中查處整改了100款違法違規APP及其運營的互聯網企業。

其中,責令限期整改27款,處以警告處罰63款,處以罰款處罰10款,另有2款被立為刑事案件開展偵查,相關案件正在偵查中。

據悉,今年以來,公安部組織開展「凈網2019」專項行動,已依法查處違法違規採集個人信息的APP共683款。

按照《個人信息安全規范》規定,對個人信息的收集應有明確的目的,不得超出產品功能相關目的之外收集額外的個人信息。而去年,中消協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從App Store、安卓市場下載了10類100款App,調查顯示超九成App涉嫌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

圖片來源:國家網路安全通報中心微信公眾號

四項典型案例

1、「健康天津」APP:涉嫌無隱私協議收集用戶位置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經天津市公安局武清分局網安支隊受案調查,依據《網路安全法》第四十一條、第六十四條規定,對該APP運營單位「天津健康醫療大數據有限公司」處以行政警告並責令限期整改。

2、「趨勢密碼」APP: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精準定位等個人信息,涉嫌超范圍收集用戶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經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網安支隊受案調查,依據《網路安全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對該APP運營單位「上海益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處以行政警告。

3、「折瘋了海淘」APP:未明示數據項採集用途,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經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受案調查,依據《網路安全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對該APP運營單位「杭州橙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處以行政警告並責令限期整改。

4、 「簡訊」APP:涉嫌無隱私協議收集用戶位置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經成都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受案調查,依據《網路安全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對該APP運營單位「成都市黑領科技有限公司」處以行政警告並處罰款貳仟元。

5類違法情形不得出現

2019年11月以來,公安部加大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力度,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採集個人信息集中整治,深入推進由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開展的APP違法違規採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整治行動。APP運營企業等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得出現以下5大類違法採集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

一、不得存在「未公開收集使用規則」的情形:在APP中沒有隱私協議,或者隱私協議中沒有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規則的相關內容;在APP首次運行時未通過彈窗等明顯方式提示用戶閱讀隱私政策;隱私協議難以閱讀,如文字過小過密、顏色過淡、模糊不清,或未提供簡體中文版等。

二、不得存在「未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的情形: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發生變化時,未以適當方式通知用戶(更新隱私協議未提醒用戶閱讀及授權);收集用戶身份證號、銀行賬號、行蹤軌跡等個人敏感信息,未同步說明目的;有關收集使用規則的內容晦澀難懂、冗長繁瑣,用戶難以理解等。

三、不得存在「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情形;

四、不得存在「違反必要原則,手機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的情形;

五、不得存在「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未經用戶同意獲取用戶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 徵信 信息、財產信息。

各類APP內容繁雜,真假難辨,致使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受到挑戰。

但就目前來看,監管手段只是維護用戶信息安全的形式之一。除了技術和監管手段之外,提升開發者自律意識,提升網民信息保護意識,加強網路生活自我保護,也是重要一環。

那麼個人如何在使用APP時保護個人信息?建議大家:

一、不要注冊來源不明網站,謹慎使用手機號注冊;

二、不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不安裝來歷不明的程序;

三、淘汰的電子產品信息銷毀要徹底,防止不法分子恢復數據;

四、帶有個人信息紙張單據處理需謹慎,需抹掉隱私信息;

五、避免在社交網站上泄露過多個人信息;

六、慎用公眾場所免費WIFI,防止用戶名密碼泄露;

七、不要點擊簡訊和郵件中的鏈接,以免被「釣魚」;

八、所用軟體不要使用同一組賬號密碼,以免造成損失。

最後,說句題外話,用戶在申請 貸款 時會遇到不同還款方式的貸款產品,由於 利率 的表達方式往往不一樣,比如說有:日息萬分之五、月 費率 1%等等,因此很難比較出幾款產品究竟哪款更省錢。 有錢花 推出的比價神器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比較,就能很直觀的了解到對比產品的息費明細,幫助我們做決策。

7.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有哪些

2013年國內外網路安全典型事例
【案例1-1】美國網路間諜活動公諸於世。2013年6月曾經參加美國安全局網路監控項目的斯諾登披露「棱鏡事件」,美國秘密利用超級軟體監控網路、電話或簡訊,包括谷歌、雅虎、微軟、蘋果、Facebook、美國在線、PalTalk、Skype、YouTube等九大公司幫助提供漏洞參數、開放伺服器等,使其輕而易舉地監控有關國家機構或上百萬網民的郵件、即時通話及相關數據。據稱,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路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軍警、金融、海關、郵政、鐵路、民航、醫療等要害部門,以及中國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路系統。

【案例1-2】我國網路遭受攻擊近況。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抽樣監測結果和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CNVD發布的數據,2013年8月19日至8月25日一周境內被篡改網站數量為5470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為3203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數量為754個。被篡改政府網站數量為384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為98個;針對境內網站的仿冒頁面754個。感染網路病毒的主機數量約為69.4萬個,其中包括境內被木馬或被僵屍程序控制的主機約23萬以及境內感染飛客(Conficker)蠕蟲的主機約46.4萬。新增信息安全漏洞150個,其中高危漏洞50個。更新信息:

【案例1-3】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CNCERT)的數據顯示,中國遭受境外網路攻擊的情況日趨嚴重。CNCERT抽樣監測發現,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境外6747台木馬或僵屍網路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90萬余台主機;其中位於美國的2194台控制伺服器控制了中國境內128.7萬台主機,無論是按照控制伺服器數量還是按照控制中國主機數量排名,美國都名列第一。

【案例1-4】中國網路安全問題非常突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應用的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地區互聯網用戶數量急劇增加。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網路用戶將上升至50億戶,移動用戶將上升100億戶。我國2013年互聯網用戶數將達到6.48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61億。網民規模、寬頻網民數、國家頂級域名注冊量三項指標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穩步提升。然而各種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的漏洞不斷出現,相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網路安全技術、互聯網用戶安全防範能力和意識較為薄弱,極易成為境內外黑客攻擊利用的主要目標。

8.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現在的問題很多是出現在內網內網安全裡面,所以建議使用一整套的免疫網路解方案,以保證在以後的網路管理上更加輕松。

9. 網路信息安全事件的案例

網路空間安全專業是網路空間安全一級學科下的專業,學科代碼為「083900」,授予「工升橘學」學位,涉及到以信息構建態行的各種空間領域,研究網路空間的組成、形態、安全、管理等。

網路空間安吵閉團全專業,致力於培養「互聯網」時代能夠支撐國家網路空間安全領域的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系統掌握網路空間安全的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能夠在網路空間安全產業以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從事各類網路空間相關的軟硬體開發、系統設計與分析、網路空間安全規劃管理等工作,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寬廣的國際視野、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高級工程人才。

網路空間安全畢業生能夠從事網路空間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運維、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就業方向有政府部分的安全規范和安全管理,包括法律的制定;安全企業的安全產品的研發;一般企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護;國與國之間的空間安全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