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資中雷了後想了解下p2p理財平台常見的詐騙方式有哪些,如何防騙
5月21日晚間,銀監會發文回應網路流傳「贏多多」將辦公地點設在中國國銀監會辦公樓一事。銀監會鄭重聲明:銀監會辦公樓僅為本部門使用,從未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入駐辦公。同時,提醒廣大群眾,對於此類欺詐信息審慎甄別、高度警惕、防範風險。
P2P為了提高知名度、增信,拉高交易量,可以說使出渾身解數。有綁腳明志的,有起誓聲明的,還有放豪言收購銀行的。每個P2P平台,都有華麗的外表,對於投資者來說卻是很看到P2P平台的真面目。在此筆者列舉五種P2P平台常用的化妝手段,希望投資者能夠引以為戒,透過面具看到真實的P2P平台。
一、忽略重點
宣傳中刻意忽略重點很常見。就像商場里的廣告牌,到處都是全場99元,卻總能在99元邊上看見一個小小的「起」字。而商場里真正買99元的,可能只有一兩件。P2P平台的宣傳也一樣。總是號稱18%的收益率,卻絕對不會在一開始就告訴你,這是年化收益率,更不會告訴你,還有10%的利息服務費,更更不會告訴你,充值提現還要手續費。實際月收益率可能只有1%,甚至更少。他會告訴你50元起投,但是絕不會告訴你,50塊投半年賺的利息,還不夠付提現手續費!
又如,很多公司都宣稱自己有巨額的注冊資本,實力雄厚等等。但是不會告訴你實繳資本,更不會告訴你注冊資本與實繳資本不同。注冊資本雄厚,實繳資本0元的,也不是沒有。注冊資本高,其實並沒有很多的實際意義。就像萬家創投,注冊資本2個億,最後還是跑路了。
二、 誇大事實
日前新浪消息,某P2P平台母公司日前宣布入股某銀行,進而成為第一家入股銀行的互聯網金融平台。
其實剛看見標題的時候,筆者異常激動,這得是一個多麼牛哄哄的P2P呀。結果看到最後,入股僅1%,而入股的這家銀行在新三板募集到的資金也只有15億。15億是什麼概念呢,上海銀行、江蘇銀行預期募資規模都是有逾百億元的。
就這樣給自己冠上「第一家入股銀行的互聯網金融平台」的名號,也是夠了。第一家可能真是事實,入股銀行也是事實,但是他的實際意義,跟你想像中的「第一家入股銀行」的意義,是一個級別嗎?
三、 混淆概念
混淆概念,利用信息不對稱,故意誘導投資者按照自己設計的思路理解。如壞賬率、資金託管等。
在金融體系裡,壞賬率是對風險最為直觀的反映。通用的壞賬率公式:壞賬率=壞賬總額/貸款總額。P2P平台一般採用「縮小分子,擴大分母」的戲法。很多平台僅僅將當期借款壞賬稱為壞賬,降低了壞賬率,而有些平台是將全部所有期限內的借貸本金計入壞賬,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這樣的貓膩,投資者很難發現。比如:
有網貸平台堅持「逾期一年才算是壞賬」,然後又以現存的貸款總額為分母,算出來壞賬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但該平台成立也就一年多時間,規模增長了數十倍,壞賬總額卻還是停留在一年前的水平,風險被大大低估。筆者想,如果他要堅持兩年以上算壞賬,成立時間才一年,那是不是壞賬率為零?!
四、炒作、傍乾爹
去年8月,相繼爆出P2P平台急於傍乾爹被打臉事件。
某P2P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其獲得著名基金公司的注資,成為國內首家由基金公司直接注資的P2P。不過,當日晚間,該基金公司即向媒體告知,該消息不實。
無獨有偶,某P2P平台在宣傳中激勵強調,「獲得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旗下中援應急投資」。2014年8月26日,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發布了一項聲明,否認與該P2P平台有關,並指責該P2P平台惡意炒作,稱已向國家有關部門舉報。
五、 虛假宣傳
去年CFCA發公告曝光一批P2P。「易人貸、錢富寶、申富寶、世宇財富、中海商信、聯投網、頌和匯付等均未使用我司產品,但在宣傳上使用了與我司合作的內容,已經構成虛假宣傳,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這種沒合作說有合作的屬於徹頭徹尾的虛假宣傳。
還有的公司喜歡撒一半的慌。宣稱自己有擔保很安全,但是在投資者投資以後發現沒有擔保時,又解釋,並不是所有的項目都有擔保,只是部分項目有擔保。
㈡ 網路理財平台詐騙的特點有哪些
一是犯罪主體技術性強。
二是犯罪隱蔽性強。網路的虛擬性使犯罪分子不受時空限制,可以不與被害人面對面接觸的情況下進行詐騙活動。而且犯罪分子在實施詐騙過程中往往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及其他相關信息,難以追蹤定位。
三是犯罪取證難。由於計算機中的數據很容易被篡改和刪除,而且刪除後不保留任何痕跡,加上很多信息系統在向用戶提供服務的時候安全防範設置不強,不具備數據保護等功能。犯罪分子實施破壞、竊取數據後,系統沒有自動保留犯罪痕跡,故案發後難以取證和調查。
四是犯罪成本低,收益高。犯罪分子不用鎖定特定犯罪對象,在上網的電腦上輕點滑鼠就可以修改信息或者將詐騙信息發布出去,短時間內往往就會收益較大甚至巨大。
五是犯罪涉及面廣。網路不受時空限制,故此類犯罪的犯罪地不僅僅局限在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被害人也可能分布在多個省市甚至多個國家、地區,查處難度大。
㈢ 虛假理財網站
這個很多,最好有老司機領路, p2p的主要投資人群還是以散戶為主, 性價比高,又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
《聰明的投資者》必讀書籍!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主要是保護投資人的本金吧 。保本固收的理財和基金等都不錯。
思路都是一樣的,根據4321原則進行資產配置,分散投資。
首選性價比高的理財平台,通過分散投資來規避風險。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選擇靠譜的性價比高的平台更重要。
現在互聯網理財這么熱門,可以考慮一下P2P分散投資。
可以根據知名風投來選平台,目前最便捷的方式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一個資產配置和分散投資,更多策略可參見《財富日記專欄》,很適合你現在的階段。
㈣ 如何搭建金融服務平台 具體做法
關於如何搭建金融服務平台的具體做法有案例,如下:
虹口區積極搭建服務平台、著力打造航運金融品牌、大力引進優質企業,加快金融服務業發展取得成效。
主要做法:
一、科學制定發展規劃。主動對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制定金融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依託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確立金融與航運融合的發展方向,積極打造北外灘中央商務區,形成以北外灘為載體,與陸家嘴和外灘金融帶相呼應的特色鮮明、輻射聯動的金融產業帶。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服務方式上從「一般服務」向「需求服務」轉變,在給予各類補貼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的同時,更加註重金融人才的培育和引進,如鼓勵金融企業加強人才培訓,對金融人才入住人才公寓給予租房補貼,在辦理戶籍、子女入托、入學方面為金融人才提供優先服務等。
三、著力打造航運金融品牌。一是通過金融手段助力航運企業發展。虹口區參與發起設立的上海航運產業基金管理公司,作為首隻國家層面的航運領域專業基金,募集資金將重點投向船舶、港口、航運服務發展等領域,為航運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途徑。二是依託金融工具為航運企業提供避險手段。該區參與發起設立的上海航運運價交易公司是國際上首個航運運價第三方交易平台,其開發的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可以充分發揮發現價格、套期保值、規避風險、鎖定利潤等積極作用。三是推動航運企業藉助金融工具提高經營能力。落戶該區的中海集團財務公司作為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及其下屬公司共同設立的集團財務公司,積極拓展集團融資渠道,提升資金管理水平。
四、大力引進優質金融服務企業。上半年,全區共引進新注冊金融服務企業14家,其中注冊資本在1億元以上的有8家,引進的企業中包括公募基金—財通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一批優質私募基金、股權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計劃全年將引進30家各類金融服務企業。同時,大力引進外地優質總部型金融企業,目前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和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已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將分別從深圳和武漢遷至該區。
五、積極搭建服務平台。虹口區積極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共同搭建服務平台,探索企業發展、產業發展與資本市場對接。上半年,先後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簽訂金融合作備忘錄,與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上海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區金融辦與天津德正志遠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構建債券融資、金融租賃、並購重組、企業上市等各領域金融業務平台。
六、切實加強風險防範。通過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相結合,確保區內小額貸款公司合規經營、健康發展,目前區內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均運營良好,累計發放貸款8.4億元、無壞賬發生。同時,認真做好區屬融資性擔保公司清理整頓工作,目前已有4家融資性擔保公司取得了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證,2家公司取得了臨時經營許可證。
㈤ 如何識別假網站
使用該手法的不法之徒會仿製信譽良好或著名金融機構的網站,但事實上,該仿製網站卻未經有關機構授權運作,或者根本與該金融機構毫無關聯。假網站的經營者可能會聲稱提供投資/銀行服務。誤入圈套的消費者會被不法分子誘騙付款以作投資,及/或被騙取個人資料(如個人身分識別號碼,簡稱「PIN」)。 假網站的共同特點 假網站通常會採用與合法的金融機構、其附屬機構或相聯公司的名稱十分相似的網址,或其網址載有該金融機構部份名稱。詐騙分子會假冒合法的網站,然後以類似的網址建立本身的假網站,從而發放虛假資料,或誘使那些容易輕信的投資者將款項轉賬至詐騙分子的銀行賬戶或交出個人資料。 詐騙分子可能會使用合法網站的中文名稱作為其域名。投資者透過互聯網搜索引擎輸入有關的中文名稱時,就可能會被引入這種假網站。 假網站也可能會提供超級鏈接到其他信譽良好的金融機構的網站,但這種超級鏈接實際上沒有獲授權設立,而詐騙分子與合法金融機構之間也沒有任何關聯。 假網站也可能會公布聯絡方式,讓公眾核實有關機構的真偽,然而,回覆公眾查詢的卻是詐騙分子本身。 一般來說,詐騙分子會企圖營造虛假的表象,使人以為其網站就是合法金融機構本身的網站,或兩者之間有某種聯系或聯屬關系,從而欺騙使用者。 如何避免受騙? 直接向有關金融機構核實其網址及合法性。 避免使用網站所提供的聯系方式。應從獨立的資料來源獲取有關的聯系方式,因為如果透過假網站所登載的電話號碼或電郵做出查詢,回覆者有可能會是詐騙分子本身。 要查證某網頁的真正網址(URL)的其中一種方法,是在網頁上按下滑鼠的右鍵,查看「屬性」(Properties)部份,核對該部份內所顯示的網址是否與網頁上方的相同。此外,一般正常網頁的登入版的右下方通常會出現安全鎖顯示(security icon)。 切忌在未核實有關網站是否合法之前,向任何人提供個人資料或支付款項。 回覆由不知名第三者發出的電子郵件前應考慮清楚。 小心一些要求你提供個人財務資料的電子郵件。 定時核對銀行及信用卡月結單,確保所有交易均獲授權及合法。
㈥ 互聯網金融平台如何反欺詐
互聯網時代飛速發展的同時,公民的個人信息也在暗中被交易了無數次,這對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都構成了嚴重威脅。通過互聯網金融平台行騙的案例也日益增多,在互聯網金融平台上反欺詐這個技能顯得越來越重要。
【提高安全意識】
凡是關乎金融安全的信息都要多留個心眼兒,不能輕易地相信全部的信息,互聯網上虛假的信息實在是太多,加上現在讀互聯網秩序還沒有被管理好,即便設防再多的互聯網金融平台,還是會很容易出現漏洞和防控不到的地方,這就要求任何人、任何企業在各方各面都多加留意,全方位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只有自身的防範意識提高了,才能在最根本上防範、壓制住互聯網欺詐行為的發生。
㈦ 注冊個域名是maoyeye(毛爺爺)做金融類網站犯法嗎
注冊域名,只要你能注冊,應該都是不會違法的,因為有些不能注冊的,早就限定了。做金融也是合法的,關鍵是看你具體做什麼,如果說你網站上宣傳的都是一些虛假的信息,或者說是類似傳銷的內容,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總結就是,注冊域名合法,做網站合法,網站內容也必須得合法就行
㈧ 外匯市場里為什麼有那麼多虛假平台
以我現在的了解,外匯在國內屬於灰色產業,沒有明令禁止。關於虛假平台,應該屬於行業裡面的黑平台,這類平台主要做法適合客戶對賭,黑平台的操作簡單講就是,你買了一個貨幣對,他跟你做反向單,當你虧錢了,他就賺錢了,而當很客戶賺了很多錢,要出金時,平台沒有錢,就直接倒閉跑了,這就是詐騙了。對於正規的平台,收益靠點差返佣,客戶交易量大才有收益,當收益不足以維持公司運營時間長了就倒閉了,這應該不屬於詐騙,只是公司的運營不好導致倒閉
㈨ 布爾金融使用虛假平台騙取客戶投資虧損!警察會管嗎
投資有風險從業需謹慎
常見的金融騙局特徵
1、虛構交易平台,使用模擬的交易軟體。詐騙團伙往往虛構一個高大上的公司,傳送給投資者的是一個模擬交易的軟體,軟體由他們控制。軟體里大宗商品的行情、價格走勢都是他們自行設置,然後和投資者方向炒作。你買漲,他就買跌,讓你虧錢。
2、凍結客戶賬戶,延時交易。在投資者盈利的時候,凍結投資者賬戶,使其買入之後不能正常賣出,然後其其他操盤手將價格方向拉大,讓投資者實際盈利變虧損。
3、在客戶盈利時,強行平倉。美名其曰避免你虧損。因為交易軟體他們有後台控制,發現投資者盈利時,強制平倉。因為投資者通常都是網路開.戶,一無合同,二不知公司名稱地址,往往被強制平倉後,無能為力,求告無門。
4、在交易平台中設置虛擬賬戶,然後對該賬戶虛擬注資,進而通過虛擬資金控制交易行情,致使受害人虧損。
5、放大交易杠桿,設置資金放大比例數十或數百倍於受害人的「主力賬戶」,進而通過放大後的資金優勢操作、控制市場行情,使受害人虧損;
6、進行「滑點」操作。按照商品的正規交易盤買賣,但在客戶的成交金額上進行少量的增、減,使客戶少盈利或多虧損,從中牟利。
7、代客頻繁交易賺取高額手續費、收取客戶倉儲費、加工費、盈利分成等讓投資者損失。
我國網路上各類外匯交易平台,一未取得我國金融監管部門批准,二未在我國設立相關機構提供業務服務,三未依法向電信部門備案,均屬於非法展業行為。
特徵
1、合規的外匯平台
受監管的交易商,客戶所交易的訂單是直接進入銀行和市場的,受監管的交易商,都是給銀行與交易者提供渠道,只能通過技術分析才能在外匯市場盈利。目前全球主要大的外匯交易商受四大監管機構監管:1.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2.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3.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FA),4.澳大利亞證券和投資委員會(ASIC),只要正常受監管的交易商,不管是哪個國家或者哪個地區,一旦被投訴監管機構都會受理。而且每一個投資者交易的單子都是交易商所對應的銀行訂單,不會存在虛假交易。
2、不合規外匯平台
未受監管機構監管或冒名虛假監管機構的小平台。投資者只是與交易商來進行對賭,也就是所謂的內盤交易,投資者虧損的錢就流到了交易商的資金池,他們的目的就是把你兜里的錢裝到自己兜里,不會對投資者的資金負責。
㈩ 如何鑒別一個網站合不合法
通過假冒其他網站而進行詐騙是互聯網詐騙的手法之一。使用該手法的不法之徒會仿製信譽良好或著名金融機構的網站,但事實上,該仿製網站卻未經有關機構授權運作,或者根本與該金融機構毫無關聯。假網站的經營者可能會聲稱提供投資/銀行服務。誤入圈套的消費者會被不法分子誘騙付款以作投資,及/或被騙取個人資料(如個人身分識別號碼,簡稱「PIN」)。 假網站的共同特點 ·假網站通常會採用與合法的金融機構、其附屬機構或相聯公司的名稱十分相似的網址,或其網址載有該金融機構部份名稱。 ·詐騙分子會假冒合法的網站,然後以類似的網址建立本身的假網站,從而發放虛假資料,或誘使那些容易輕信的投資者將款項轉賬至詐騙分子的銀行賬戶或交出個人資料。 ·詐騙分子可能會使用合法網站的中文名稱作為其域名。投資者透過互聯網搜索引擎輸入有關的中文名稱時,就可能會被引入這種假網站。 ·假網站也可能會提供超級鏈接到其他信譽良好的金融機構的網站,但這種超級鏈接實際上沒有獲授權設立,而詐騙分子與合法金融機構之間也沒有任何關聯。 ·假網站也可能會公布聯絡方式,讓公眾核實有關機構的真偽,然而,回覆公眾查詢的卻是詐騙分子本身。 ·一般來說,詐騙分子會企圖營造虛假的表象,使人以為其網站就是合法金融機構本身的網站,或兩者之間有某種聯系或聯屬關系,從而欺騙使用者。 如何避免受騙? ·直接向有關金融機構核實其網址及合法性。 ·避免使用網站所提供的聯系方式。應從獨立的資料來源獲取有關的聯系方式,因為如果透過假網站所登載的電話號碼或電郵做出查詢,回覆者有可能會是詐騙分子本身。 ·要查證某網頁的真正網址(URL)的其中一種方法,是在網頁上按下滑鼠的右鍵,查看「屬性」(Properties)部份,核對該部份內所顯示的網址是否與網頁上方的相同。此外,一般正常網頁的登入版的右下方通常會出現安全鎖顯示(security icon)。 ·切忌在未核實有關網站是否合法之前,向任何人提供個人資料或支付款項。 ·回覆由不知名第三者發出的電子郵件前應考慮清楚。 ·小心一些要求你提供個人財務資料的電子郵件。 ·定時核對銀行及信用卡月結單,確保所有交易均獲授權及合法。 ·向有關監管機構及公安機關舉報可疑網站及假電子郵件。 以上是針對銀行的假金融網站的識別以至於假QQ網站很好區別嘛。 www.qq.com這就是最正宗的QQ官網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