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站資訊 » 哪個網站可以買台灣房子

哪個網站可以買台灣房子

發布時間: 2022-05-12 02:14:09

❶ 大陸人在家可以購買台灣房產嗎

拿到台灣身份證對你才有保障,不打算拿的話,房子你就無份了。
題外話:不拿台灣身份證,自然不能享有台灣的社會福利與權利。

❷ 台灣比較正規的購物網站有哪些

1、yam 蕃薯藤

天空傳媒(蕃薯藤),1997年成立,目前是台灣最大影音視頻網站、第二大入口網站;擁有天空部落、新聞財金、小蕃薯、揪團購、購物中心等多元頻道,點閱率超過一個半台灣人口數,是擁有入口、新聞、影音、社群、電子商務的全威力網路媒體。

2、Yahoo!奇摩

提供最方便的網站搜尋、即時新聞、生活資訊和Yahoo!奇摩服務入口。

3、PChome Online 網路家庭

台灣門戶網站,提供網站搜尋及各式網路服務,是國內首居一指的網路服務集團,旗下包括入口網站(部落格、相簿、新聞、電影影城、找房子、免費電子郵箱、股市、交友、電子報…等)、電子商務(線上購物、24h購物、商店街…等)、及電信通訊(Skype、免費撥接…等)網路服務的綜合網路服務商。

4、新浪台灣

新浪台灣網站,提供微博、即時新聞、線上直播、女性時尚、游戲、星座命理、個人部落、休閑娛樂等資訊服務。

5、HiNet

台灣入門網站、提供新聞、信息以及相關網路服務。

❸ 中國大陸居民可以在台灣買房嗎

1. 不是所有人都能買:
在大陸軍事行政機關工作的人,不能買;
2. 不是所有房子都能買:
台灣政府旁邊的、邊防要塞的、海邊的,統統不能買;
3. 條件都符合了,還要提交買房申請:
你必須有充分的買房理由,經海基會認證,然後經代理人向當地政府申請,通過後再由台灣「內政部」審查。
至於能不能通過,看運氣吧。即便能通過,全套流程走下來,也得花費個一年半載的時間。
4. 即便你通過了買房申請,也未必能過戶:
2014年,馮侖投資的「萬通台北2011」項目完工交房,但當時所有大陸買家都被台灣政府拒絕過戶了……
實際上,即便你最終能過戶,也得在過戶這個環節花費4-6個月的時間,因為手續實在是太繁雜了。
別驚訝,這還只是諸多限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說大陸人去台灣買房的難度系數,可比旅遊高多了。
這也導致真正去台灣買房的大陸人特別少。據統計,從2002年台灣開放大陸人買房資格,一直到2014年,整整12年時間里,總共成交了181套,平均每年15套左右。(如果加上不正當手段和渠道的,大概翻個10倍吧)
那為什麼台灣要搞這么多套路呢?
網友調侃說:台灣擔心中國人太多,直接把台灣買下了,畢竟台灣是土地私有制,還是永久產權……
02
有一種高不可攀,叫台灣的房價!
------
除了買房資格和流程的問題,台灣的房價也是阻擋大陸人買房的重要因素之一。
雖然和北上廣深相比,台灣房價稍低了那麼一點,但仍然稱得上一句——「貴,很貴,非常貴」。
有一個在台灣居住了10年的日本網紅,叫「IKU老師」,曾公開吐槽過台灣的高房價。他說「一千萬在台北買不起房子」(1000萬台幣相當於221萬人民幣)。
這句形容並不誇張。
我們就拿大家最熟悉的台北來舉例,當然這也是台灣房價最高的地方。

❹ 各位知道台灣房產網是家什麼公司嗎

知道啊,它是國內第一家從事「為中國大陸居民提供台灣買房全程服務」的公司,專為針對台灣置業有需求的大陸居民提供全程代理業務,減輕繁瑣流程,為大陸居民提供便捷渠道,可以不用出門也能購買到台灣的房產哦,我記得網站的名稱好像是台灣房產的全拼+.com。

❺ 台灣地區看房屋用什麼軟體啊像我們在大陸一般都用58同城, 有人知道在台灣, 台灣人都用什麼軟體嗎

一般台灣房屋公司都有設置網站,裡面每件物件都有360度視角圖,照片,還有視頻,資料蠻豐富實用的。另外還有像591售屋網,登載者可以是業主或房仲,但得標明清楚。。。資料不合可能被舉報,舉報幾次就不能再刊登售屋廣告了。

❻ 大陸居民如何能購買台灣房產啊

購買房產的話,那自然要去到當地的,依照他們的一些部門進行手續

❼ 知道知道台灣房產網是家什麼網站啊

台灣房產網,是專為針對台灣置業有需求的大陸居民提供全程代理業務的網站呢,不用出門也可以買到台灣的房產,網站的名稱好像是台灣房產的全拼

❽ 如何在台灣買房子

  • 在台灣買房子,首先你不能是大陸黨政軍機關人員。

  • 然後得知道你買台灣哪裡的房子,台灣旅遊景點、耕地、政府附近的房子都不能買。

  • 另外過戶手續比較繁瑣,自己沒法辦、台灣房東也沒法辦。

  • 上面這些我都問過,在愛台灣房仲網了解的,因為我打算明年3月份也要去台灣買房子,我通過愛台灣房仲網這里辦理過戶手續,詳細的你可以問一下他們。

❾ 我想知道在台灣買房手續是不是很復雜呀

實際一點,先來看政策。

台灣將大陸人來台灣買房限「一人一戶」入法時,就有很多人說13億人的力量,不用到一人買一戶就可以把台灣買下來了!

台灣又不傻,雖然「一人一戶」聽上去好像很美,實際上台灣目前的政策是開放陸資來買,但偏向比較嚴格地去限制,讓我們看得到吃不到的概念…

來看一點數字,台灣從2002年開放陸資來台灣買房,到2017年5月止一共有609件提出申請,目前經許可通過407件,其中一般住宅用是387件,陸資企業因業務需要取得者20件。換句話說,十五年半下來,在台灣平均一年只有取得26件不動產。

對炒房炒到全世界的我們來說,這個數字真的太少了,這很大程度上也是政策限制太多。

2014年起針對陸資買地、買不動產已經實施總量管制,「陸資每年買房的上限為400戶、土地上限則是13公頃,大約是3萬9325坪。」就是說一年的配額就是400戶,申請完了就沒有了。(跟當年大陸新娘也是需要配額一樣……

2015年7月起,又多了一條集中總量管制的限制,「陸資取得同棟或同一社區的建物,以總戶數10%為限。」,每人僅限單獨取得一戶,不得出租或非住宅使用。

但是最讓人打退堂鼓的是所謂的『543條款』,指的就是陸資在台購屋的不動產貸款最多5成、屋主每年在台停留時間不得超過4個月,以及3年內不得將房屋出售。(請注意「陸資」兩個字,要跳開政策,這是操作點)

最關鍵的一點,也是很多人都被中介蒙在鼓裡的就是——買房其實只能自住,規定是不能出租的。(出租被查到是會被強制出售的)

【在台灣買房有什麼吸引力?】
1.永久產權
這個當然伴隨著每年的房產稅地價稅,房產稅+地價稅大約在千分之四左右,作為計算基礎的房價地價要看政府每年的公告。

2.房價適中
台灣的房子在海外置產的路線上來說算是房價很適中的地方了,這幾年來台灣買房的香港人特別的多,移民台灣現在是香港的熱門話題。

3.距離近,生活和語言無門檻
從主要大城市飛台灣也就二個多小時的時間吧,時不時來過個周末也不是不可以的事。對,香港和澳門也近,但房價就貴了去了。
雖然還是有不少差異,但畢竟是一脈相承的文化,生活和語言上基本沒有門檻。

4.可以拿到不限次數每年在台時間累積不超過4個月的簽證
有人稀罕這個嗎?不知道,姑且算一個吧。

小孩能不能來台灣讀書這些就別想太多了,先得有居留證才有可能,除了結婚,目前最好的方式貌似是外派到台灣長駐(有方法就是自己在台灣開個分公司來長駐),然後再想辦法。

【你真的有這個需要嗎?】
通常在海外置產不外乎三個原因。

一是投資移民。目前台灣沒有開放內地人可以投資移民來台灣,香港和澳門的居民可以投資拿到永久居留,但內地人想要成為台灣人目前最靠譜的方式還是只有結婚一條路。(目前台灣有開放香港澳門居民投資移民來台灣,台灣的香港人非常明顯的越來越多)

雖然近幾年也有不少人在考慮先移民去貝南這樣的小國家再曲線移民台灣的,但真的屈指可數,風險系數也真的不小,中途萬一卡殼,那局面不敢想...

網上也有一些中介網站據說是可以通過一些辦法拿到居留。沒有求證不敢胡言亂語。
因為移民想要購房的確定能成了再來考慮不晚。

二是純投資/資產保值,這類是比較實際一點的。

像是現在不少工薪中產階級現在選擇在一線上海北京租房住,轉向日本置產,以出租的租金來維持國內不錯的生活品質。

但這種想法受限於目前在台灣買房只能自住,想買房用airbnb或出租來賺一些租金,同時達到保值目的,比較行不通。

我知道現在還是很多仲介以買了房子可以整體交給他們出租來招攬生意,我只能說這是違反規定的,只是「目前」沒有在查而已,針對這點去年的法案是有明確表示會開始加強核查。

也許會有人覺得有沒有自住沒人知道,定期去房屋查看這是嘴上說的,無法實際執行。但我的看法是,連娶外籍人士都一定要約時間去家裡拜訪的台灣,如果入法要定期上門核查,絕對是能執行的,而且照目前的局勢隨著越來越多人在台灣買房,核查只會越來越嚴格。

如果是資產保值的考量。比如像現在很多人去美國購房,雖然美國的房子也並沒有多大的市場價值(可以在短時間內轉手爆賺一筆),但就是會有不會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考慮。

這個就是個人的考慮了。畢竟是永久產權的,保值上來說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台灣房價已經經歷過一次泡沫的破滅,房價的確看起來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台中市一戶8000萬台幣的房子,很多人來看都覺得「很便宜」(羨慕嫉妒恨......)但3年不能轉手,還需要近半年的時間申請核准,對純投資的人而言,也確實是個劣勢。

最搞的是,買了房一年只能呆4個月,只能是本人(親人只能用自由行、參團、商務等申請來台而已),又不能出租,房子有8個月是要用來喂蚊子嗎……

最後是純享受。

很多錢啊,就想在墾丁、台東、花蓮買個「面向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時不時去住上一段時間。

有錢就是任性,我攤手錶示只能羨慕嫉妒恨了......

【目前的房價概況】
再來說說台灣目前的房價情況。

要在台灣買房,台北新北通常是第一考量,然後是台中高雄,任性派的應該會考慮墾丁花蓮台東,就簡單先說這幾個地方吧。

台灣的房子總的來說就是越靠近市區越老舊,這也是產權永久的問題。像在台南,祖上傳下的房子或地是不會賣的(賣了會被說是敗家子……)不少房子土地經過好幾代人,產權很亂,也無法分割,就舊在哪裡動彈不得,永久都是個問題。

在市區的新房可遇而不可求,通常會在離開市區一些的外圍會比較多。

先說最熱門的台北新北吧。

最新2018年4月的數據台北房價已經跌回5年前,普遍是覺得還會再跌個兩年都正常。台北最貴的房價大概在信義區和大安區,均價都差不多8萬多人民幣一平方米,跟上海黃浦區的房價差不多,比上海靜安區和北京海淀區低一些。

想來新北買房的地方主要在淡水,當時最轟動的大陸地產萬通來台的開發案也是選址在淡水。這里靠海,環境還不錯,均價也在一萬五人民幣一平方米。

越往南越便宜,到台中均價就來到一平方米一萬出頭,到高雄,均價就只有一萬了。

這里說的都是均價,即使相同區域里一定會有很貴和很便宜的,也是要看地段和房子甚至建商。像高雄,文化中心站附近房子的均價是有些區域的一倍。

墾丁房價很高,旅遊區嘛,墾丁國家公園區域大陸人是不能買房子的(可以點擊這里看一下墾丁國家公園區域),所以要在墾丁買房子真的都已經幾乎不在墾丁了,其實性價比並不好,也不能直接作民宿(除非和台灣人合夥,以他的名義去買房經營)

台東和花蓮,好山好水,均價幾千人民幣一平米,不過總覺得在這樣的地方買塊地自己建房才值吧。

我住在台南,來過台南的人應該都對台南房子的老舊有不同程度的了解。這里是古都,房子真的舊的可以,而且地基的形狀很多還很奇怪。但台南也是有漂亮的房子的呀,東區的耘非凡,中西區的千利修(就在新光三越旁邊),安平漂亮的海景房就更多了,價格也是會差比較多,像耘非凡都是大面積,一戶都二三百平方米,總價就落在四五千萬了,安平很多面海的新建案單戶面積小,總價也就一百多兩百萬。

各自的需求不同,選擇也會不同。像我們不得不考慮小孩的學區,別的房子再漂亮再心動也是沒辦法買的,只能做務實的選擇。

如果真的想要了解台灣的房屋價格,可以戳一下他們用比較多的房產交易網站591,租房二手房新房都有,可以實際地去了解一下真實的狀況。

【結尾碎碎念】
目前政策這么奇葩,還有人去買嗎?還真有啊!雖然很少,但每年都有啊。但實際上這個需求還是有增無減(任性的人就是這么多......),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在這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檯面上很多限制麻煩,檯面下繞道海外第三地或通過借名登記的方式也是層出不窮,不是什麼秘密了。

畢竟台灣很近,語言生活也都沒什麼門檻,一年帶老人孩子一起來住住也挺好的,而且台灣的房子買了就是永久是你的了,這點還是有些吸引力的。加上如果真有中介可以辦個長期居留或不怕被查頂風出租的話,其實也還可以。

看到這里,你確定真的想考慮看看,我的建議是先多來台灣走走,多在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住住,不要一味聽中介的介(hu)紹(you)。如果真的決定買下去,找靠譜的中介還是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申請核準的手續和時間上也會節約不少。

❿ 作為一名大陸人,想要在台灣買房有什麼渠道

引言:許多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出去打拚了,那麼這時候作為一個大陸人去到了台灣之後,想在台灣買房定居,這個時候作為大陸人就非常的困惑,不知道到底自己能不能在台灣買房,又需要什麼樣的渠道?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作為一名大陸人想要在台灣買房需要什麼樣的渠道?

三、條件通過也未必可以過戶

小編想告訴你的是,當你在台灣買房子的時候,所有條件都達到了,也未必可以過戶。因為台灣的流程非常的多,整體走下來也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當你通過之後也不可能會過戶,因為手續非常的繁雜。小編認為在台灣買房的難度非常的高,小編認為如果選擇在台灣買房的話,還不如在自己老家買房,這樣的話還十分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