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穿越蟲洞
一般的人看了很多關於宇宙的資料後,都會在腦中產生一種感覺,就是蟲洞是一條細長的連接宇宙中很長一段天文距離的瞬間通道。
在這里我想說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
我個人對蟲洞的了解是這樣的
蟲洞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是一條全距離的路程。而是一個被扭曲的捷徑。
可能你無法理解我所說的話,曾經也有朋友問我這個問題我用很復雜的理論去向他們解釋但效果很差。這里我簡單給你做個比喻
現在你想像你和我之間有一張紙,長度和宇宙的直徑一樣長,現在你站在紙的對面我站在這一面。我倆都站在紙上,現在你想到我這邊來但因為距離太遠現行人類的速度即使你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也到不了我這邊。這時你只需把紙折起來,我和你就能靠的很近,甚至直接到達我這邊。
這既是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想讓我們了解的意思,但真正能理解的人又有幾個呢
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要嚴謹的辨別偽科學!碼字很辛苦希望你能理解
B. 能跨越百萬光年的蟲洞,可以瞬間穿越,它到底是什麼
蟲洞又被稱作時空洞,從名稱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和時空穿越有關系,科學研究理論上蟲洞確實可以實現空間穿越。它可以瞬間讓我們穿越到某個未來或者過去的時間。蟲洞還有一個名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一種時空彎曲現象。
蟲洞是在1916年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直到14年後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在他的假設中提到通過蟲洞實現穿越後可以大大縮短兩個時空的距離。
我覺得蟲洞是存在的,我們只是生活在浩瀚的銀河系眾多星體中的地球上,而銀河系只是宇宙的一角而已,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探索。我們也在研究如何找到蟲洞,如果到達想要去的時空以及到達時空後哪些行為是合理的,不違背自然規律的。
C. 蟲洞是什麼可以穿越嗎
60多年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理論。那麼,「蟲洞」是什麼呢?簡單地說,「蟲洞」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間,可以讓原本相隔億萬公里的地方近在咫尺。? 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有科學家對「蟲洞」作過研究,由於當時歷史條件所限,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理論上也許可以使用「蟲洞」,但「蟲洞」的引力過大,會毀滅所有進入的東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
?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研究發現,「蟲洞」的超強力場可以通過「負質量」來中和,達到穩定「蟲洞」能量場的作用。科學家認為,相對於產生能量的「正物質」,「反物質」也擁有「負質量」,可以吸去周圍所有能量。
像「
蟲洞」一樣,「負質量」也曾被認為只存在於理論之中。不過,目前世界上的許多實驗室已經成功地證明了「負質量」能存在於現實世界,並且通過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負質量」。 ? 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物理系研究人員的計算,「負質量」可以用來控制「蟲洞」。
他們指出,「負質量」能擴大原本細小的「蟲洞」,使它們足以讓太空飛船穿過。他們的研究結果引起了各國航天部門的極大興趣,許多國家已考慮撥款資助「蟲洞」研究,希望「蟲洞」能實際用在太空航行上。? 宇航學家認為,「蟲洞」的研究雖然剛剛起步,但是它潛在的回報,不容忽視。
科學家認為,如果研究成功,人類可能需要重新估計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現在,人類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到最近的一個星系,動輒需要數百年時間,是目前人類不可能辦到的。
但是,未來的太空航行如使用「蟲洞」,那麼一瞬間就能到達宇宙中遙遠的地方。? 據科學家觀測,宇宙中充斥著數以百萬計的「蟲洞」,但很少有直徑超過10萬公里的,而這個寬度正是太空飛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
「負質量」的發現為利用「蟲洞」創造了新的契機,可以使用它去擴大和穩定細小的「蟲洞」。? 科學家指出,如果把「負質量」傳送到「蟲洞」中,把「蟲洞」打開,並強化它的結構,使其穩定,就可以使太空飛船通過。
? 蟲洞的概念最初產生於對史瓦西解的研究中。物理學家在分析白洞解的時候,通過一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發現宇宙時空自身可以不是平坦的。 如果恆星形成了黑洞,那麼時空在史瓦西半徑,也就是視界的地方與原來的時空垂直。
在不平坦的宇宙時空中,這種結構就意味著黑洞視界內的部分會與宇宙的另一個部分相結合,然後在那裡產生一個洞。這個洞可以是黑洞,也可以是白洞。而這個彎曲的視界,就叫做史瓦西喉,它就是一種特定的蟲洞。
? 自從在史瓦西解中發現了蟲洞,物理學家們就開始對蟲洞的性質發生了興趣。? 蟲洞連接黑洞和白洞,在黑洞與白洞之間傳送物質。在這里,蟲洞成為一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羅森橋,物質在黑洞的奇點處被完全瓦解為基本粒子,然後通過這個蟲洞(即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羅森橋)被傳送到白洞並且被輻射出去。
? 蟲洞還可以在宇宙的正常時空中顯現,成為一個突然出現的超時空管道。? 蟲洞沒有視界,它只有一個和外界的分界面,蟲洞通過這個分界面進行超時空連接。蟲洞與黑洞、白洞的介面是一個時空管道和兩個時空閉合區的連接,在這里時空曲率並不是無限大,因而我們可以安全地通過蟲洞,而不被巨大的引力摧毀。
理論推出的蟲洞還有許多特性,限於篇幅,這里不再贅述。? 黑洞、白洞、蟲洞仍然是目前宇宙學中「時空與引力篇章」的懸而未解之謎。黑洞是否真實存在,科學家們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間接的旁證。
當前的觀測及理論也給天文學和物理學提出了許多新問題,例如,一顆能形成黑洞的冷恆星,當它坍縮時,其密度已然會超過原子核、核子、中子……,如果再繼續坍縮下去,中子也可能被壓碎。 那麼,黑洞中的物質基元究竟是什麼呢?有什麼斥力與引力對抗才使黑洞停留在某一階段而不再繼續坍縮呢?如果沒有斥力,那麼黑洞將無限地坍縮下去,直到體積無窮小,密度無窮大,內部壓力也無窮大,而這卻是物理學理論所不允許的。
? 總之,目前我們對黑洞、白洞和蟲洞的本質了解還很少,它們還是神秘的東西,很多問題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目前天文學家已經間接地找到了黑洞,但白洞、蟲洞並未真正發現,還只是一個經常出現在科幻作品中的理論名詞。
D. 哪裡有蟲洞可以穿越到別處
目前沒有發現。不代表沒有。也不確定有!如果要穿越。必須擁有能抵抗過黑洞那種材質。還需要有新能源推動。目前地球沒有這種能源。
E. 與 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蟲洞視頻全集網站,或者有更新的視頻,拜託了,要多少懸賞都給,拜託啊!!!!
去土豆網
F. 蟲洞能夠穿越時空怎樣才能找到
史蒂芬霍金,一個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也算是個夢想家。雖然我行動不便,而且需要藉助電腦說話,但我的思想是自由的,自由地遨遊宇宙並探究那些終極謎題,比如:時間旅行可能嗎?我們能否開啟通往過去的大門開辟前往未來的通道?最終我們能否利用大自然的法則,執掌時間的進程呢?如果我有台時間機器,我可以拜訪正當妙齡的瑪莉蓮夢露,或是在伽利略用望遠鏡觀測宇宙的時候去串個門,可能我還會前往宇宙的末日看看我們的整個宇宙將會如何終結,要判斷這種想法是否可行,我們就要從物理學家的角度出發,把時間看成第四維。這並沒有聽上去那麼深奧。所有的物體存在都是三維的,包括輪椅上的我,任何物體都有特定的長度、寬度和高度,但除此以外還有另外一種「度」,這個度就是時間。正常人一般可以活80年,位於英國著名石頭陣的這堆石頭卻能存在長達數千年之久,而太陽系則能存在數十億年光景……任何東西在時間上都有個「度」,正如在空間上一樣。而時間旅行就意味著要穿過第四維時空。要理解這個概念並不難,我們就拿日常的開車來打比方吧。飆快車總是能帶來更多樂趣,筆直前進意味著你穿過了一個維度,轉左或轉右時就穿過第二個維度,在彎曲的山路上爬上爬下帶來高度的變化就是在第三個維度上穿行。但我們怎樣才能穿過時間呢?怎樣才能找到穿越第四個維度的方法?關於時間旅行的科幻電影通常會說到一個能耗極高的巨型機器,這台機器能打開一個穿越第四維時空的通道,也就是時間隧道。一個時間旅行者、勇敢或者說有些莽撞的人做好了應對未知情況的准備,他踏進了這個時間隧道前往一個未知的時代……這個想法可能有點牽強,現實情況也可能與此大相徑庭,但這個概念本身並不瘋狂。物理學家們也一直在思考時間隧道的問題,但切入的角度完全不同,我們想知道的是通往過去或是未來的通道是否能在自然法則下存在。思考的結果是,我們認為有這個可能,而且,我們甚至給它起了個名字——蟲洞。事實上,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蟲洞,只不過它們太小,我們看不到而已,蟲洞非常之小,它們存在於時間和空間的每一個角落,你可能覺得這難以理解,但耐心往下看你就會明白了。任何東西都不是徹底平滑沒有空隙的,如果你能近距離看一樣東西,你會發現上面有小洞和裂痕,這是一個基本的物理法則,就連時間也是如此。比如撞球檯,檯面看起來又平坦又光滑,湊近來看就完全不一樣了,上面滿是縫隙和小孔,就連檯球這樣看似光滑的東西,放大後看也有細小的裂痕、皺褶和瑕疵。要在三維世界中理解這一點很容易,但請相信我,在四維世界中它同樣成立,在時間之中也存在著細小的裂痕,皺褶和瑕疵。讓我們進入最小的量度范圍,甚至比分子還小,比原子還小,這時我們就可以看到所謂的量子泡沫,蟲洞就存在於這個地方。這些細小的通道也可以說是「捷徑」能穿越時間和空間,它們在整個量子世界中不斷地形成、消失、再形成,連接著兩個不同的空間點和不同的時間點。很不幸,這些真實存在的時空隧道只有10的負33次方厘米大小,人類根本不可能藉此通行,不過這倒是引出了蟲洞型時間機器的概念。有些科學家認為,我們可以截獲這樣一個蟲洞然後將它擴大數億億億倍,足以讓一個人、甚至是一艘太空船從中通過,只要有足夠的能源和超前的科技,或許還可以在宇宙中製造出巨大的蟲洞。我不是說一定能實現,但如果真的可行,那將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創舉,它的一端在距離地球不遠的地方,另一端則位於一顆離我們無比遙遠的行星附近。理論上說,蟲洞還可以有更多的用途。如果蟲洞的兩個埠,設置的地點相同,但時間不同,那飛船穿越蟲洞之後將仍然停留在地球附近,但卻回到了遙遠的過去,或許恐龍還可以目睹這艘飛船的從天而降。我知道四維時空的這個概念確實很難理解,而蟲洞的復雜概念那就更令人摸不著頭腦了。不過先別急,我想出了一個簡單的實驗來證明在現在甚至是在未來,人類通過蟲洞進行時間旅行是否確有可能。我喜歡簡單的實驗,也喜歡香檳酒,所以我把我最喜歡的兩樣東西放在一起,看看我們到底能否從未來穿越到過去。我搞了一個派對,歡迎來自未來的時間旅行者。但不同之處在於,派對開始以前我沒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在這個派對的請柬上,說明了確切的時間和空間坐標。我復印了多份派對的請柬,希望在數千年後有人可以看到這份請柬,然後用蟲洞型的時間機器來參加我的派對。我邀請的客人們可能隨時都會光臨,我期待有人會開門進來,五、四、三、二、一,真遺憾,到了派對開始的時間,沒有任何人前來光臨派對,我還盼著未來的環球小姐會開門翩翩而入呢。為什麼這個實驗會失敗呢?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當你穿越到過去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謬論問題。謬論十分有趣,有一個非常出名的悖論就是祖父謬論(祖父謬論:回到過去,在祖父生你父母之前把他殺了,因此你不能出生,跟不能回到過去殺你的祖父),我有一個更簡單的試驗新版本,我稱之為「科學狂人謬論」。我不喜歡在電影中科學家總是被刻畫成瘋子,但在這個試驗版本中卻必須這么做:這個傢伙決定製造一個謬論,就算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想像一下他用某種手段造出一個蟲洞,這個時間隧道能返回一分鍾前的世界,聽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實際上往回一分鍾就足以捅出大簍子了。通過蟲洞科學家可以看見一分鍾前的自己,如果這位科學家通過這個蟲洞開槍打死一分鍾前的自己呢?現在他死了,在他組裝好手槍之前就死了,那麼到底是誰開的槍呢?這就是一個謬論,無論如何都解釋不通,像這樣的情況總是讓宇宙學家們睡不好覺。這種時間機器會破壞主宰整個宇宙的最基本法則,那就是起因一定發生在結果之前,絕不能本末倒置,我相信事物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存在前提,如果可以的話,那麼就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宇宙陷重回混沌。所以我認為,總是會有一股力量阻止謬論的發生,一定存在著某種原因使得我們的科學家絕不可能開槍把自己打死。在這個例子中,我必須承認蟲洞本身就是問題所在,歸根結底我認為這種類型的蟲洞是不可能存在的,原因就在於「反饋」。當蟲洞打開的瞬間,自然界的輻射會進入其中並形成循環「輻射反饋」會變得無比強烈,導致蟲洞瓦解,所以雖然微型的蟲洞確實存在,也許某天我們真的可以將其放大,但它無法維持足夠長的時間作為時間機器使用,那就是沒人來參加派對的真正原因。事實上我認為,不管是通過蟲洞還是通過其它方法,我們基本上都是不可能回到過去的,不然的話就會產生謬論。
G. 蟲洞真的能夠穿越嗎
根據目前已知有關蟲洞的理論,應該是不能穿越的。
蟲洞現在還存在於理論之中,如果我們真的可以直接觀測到宇宙中的蟲洞,那麼也就間接證明了奇異物質的存在,或許我們會迎來另一次的科學變革,使得科學家們重新定義和理解引力,以及宇宙物質的構成等問題。
但是,目前的理論分析都基於層層假設之上,我們能否真的直接觀測到陰影還需要等待數據分析的結果。對陰影形狀的研究也只是基於一種特定的蟲洞才能適用,這種蟲洞是一種簡化的,對稱的理想蟲洞,所以研究結果能應用到普通蟲洞上的可能並不大。
(7)什麼網站可以穿越到蟲洞擴展閱讀:
時空洞(sofa)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也譯作蛀孔。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蟲洞是1916年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萊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
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提出該理論。簡單地說,「蟲洞」就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開啟。蟲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蟲洞也可能是連接黑洞和白洞的時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
理論上,蟲洞是連結兩個遙遠時空的空間隧道,就像是大海裡面的漩渦,是無處不在但轉瞬即逝的。這些時空漩渦是由星體旋轉和引力作用共同造成的。就像漩渦能夠讓局部水面跟水底離得更近一樣,能夠讓兩個相對距離很遠的局部空間瞬間離得很近。不過有人假想一種奇異物質可以使蟲洞保持張開,也有人假設如果存在一種叫做幻影物質(Phantom matter)的奇異物質的話,因為其同時具有正能量和負質量,因此能創造排斥效應以防止蟲洞關閉。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觀察到蟲洞存在的證據。為了與其他種類的蟲洞進行區分,一般通俗所稱「蟲洞」應被稱為「時空洞」。
霍金曾對微觀上的蟲洞作出過解釋,在他的理論中,微觀蟲洞其實不斷在量子真空中出現和消失,只是它們體積極小,只有不及原子大小的基本粒子才能通過。這一解釋顯然讓那些對時空旅行的充滿期待的人失望了,幸運的是,宏觀上的蟲洞在理論上也是可能存在的。
宏觀上的蟲洞和黑洞一樣,周圍會產生嚴重的時空包裹,也就是極強的引力作用。在這種作用下,光線沿曲線行走,蟲洞周圍的星雲塵埃發出的光線匯聚過來,形成一個圍繞蟲洞的光環。於是,蟲洞周圍的光線就像圍繞地球運行的衛星,過於靠近的光子會因為引力作用被蟲洞吸收,所以光環往裡是一個圓形的黑色虛空,我們叫作陰影(shadow)。
同樣的,在銀河系的正中,我們曾間接觀測到的那個巨大黑洞也有著這樣的陰影區域,只是他的相對體積非常的小。為了直接觀測到黑洞的陰影,我們在全球設立了射電望遠鏡陣列,形成一個地球大小的組合「望遠鏡」,也就是視界望遠鏡(EHT,Event Horizon Telescope),現在科學家們正在分析去年收集到的第一批數據,試圖提供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存在的依據。
2018年3月18日,來自印度孟買的物理學家Rajibul Shaikh在arXiv上發表了一份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一種特定的蟲洞在旋轉時會產生更加扭曲的陰影,而高速旋轉下的黑洞的陰影則是保持一種碟型。所以如果我們可以直接觀測到陰影的存在,這項發現就能幫助我們分辨觀測到的究竟是黑洞還是蟲洞。
在廣義相對論的體系之下,蟲洞產生的引力作用是如此巨大,它其實不能單獨存在多久就會自我毀滅,所以蟲洞的長期存在需要奇異物質(exotic matter)的維持。
「奇異物質」這個十分玄幻的詞並不是Rex使用的一個修飾詞,而是科學家定義的一類物質的名稱!但是顧名思義,這些物質有著奇異的性質,或者說能力,可以做到一些一般物質完成不了的任務,比如說負能量產生的反引力效果,可以抵消正常的引力效應,從而維持蟲洞的「存活」。廣義上對它的定義是:不由強子(baryons)所構成的物質。
所以說,如果我們真的可以直接觀測到宇宙中的蟲洞,那麼也就間接證明了奇異物質的存在,或許我們會迎來另一次的科學變革,使得科學家們重新定義和理解引力,以及宇宙物質的構成等問題。
但是,目前的理論分析都基於層層假設之上,我們能否真的直接觀測到陰影還需要等待數據分析的結果。對陰影形狀的研究也只是基於一種特定的蟲洞才能適用,這種蟲洞是一種簡化的,對稱的理想蟲洞,所以研究結果能應用到普通蟲洞上的可能並不大。
參考鏈接:
蟲洞 (連結兩個遙遠時空的多維空間隧道)-網路
Wormhole-Wikipedia
What is a Wormhole?-Space
H. 可以利用蟲洞穿越時空嗎
不可以。
現實是如果存在蟲洞的話,蟲洞附近的引力場也會極為強大,穿越蟲洞的人可能會被強大引力潮汐撕成碎片。
蟲洞自身的張力也非常可怕(蟲洞越大,張力越小),半徑為1光年的「蟲洞」的張力相當於每平方米上壓上500萬噸的重物,這足以破壞任何原子物質。所以,若想活著穿越蟲洞,負能量物質組成的蟲洞的質量都必須非常大才行。
這樣,試圖在地球上建造可穿越蟲洞也更加不可能了。
除去理論層面的考慮,想通過「蟲洞」構築時空機器還面臨著實際層面上的諸多困難。
(8)什麼網站可以穿越到蟲洞擴展閱讀
霍金觀點
2010年5月,霍金在《每日郵報》上發表文章指出三個穿越時空的方式,一是進入蟲洞(科學家認為蟲洞是時間裂縫和空隙),一個是進入黑洞,另外一個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
I. 蟲洞可以穿越嗎
蟲洞一詞是1957年創造的。蟲洞是連接時空上不同點的推測性結構,它基於愛因斯坦場方程的特殊解,該解藉助雅可比矩陣和行列式來求解,可以將其可視化為連接時空各個點的雙端隧道。盡管它們與廣義相對論一致,但尚不確定它們是否存在。 雖然蟲洞確實有可能存在,並作為穿越的入口發揮作用,但人們找到使用它們的方法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蟲洞把我們的星系帶到另一個十億光年之外的飛船,還有一個時間問題需要考慮。蟲洞是瞬間傳送的嗎?這次旅行是否忽視了時空的擴張?有科學家研究發現,雖然理論上有可能穿越蟲洞,但它們並不是我們所有人都希望的宇宙捷徑。通過這些蟲洞要比直接通過更長的時間,因此它們對太空旅行不是很有用。對於某些對星際(和星際)旅行前景感到興奮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但好消息是,該理論為量子力學領域提供了新的見識。
J. 蟲洞穿越科學家們一定要盡快研究蟲洞穿越的方法。
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