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站資訊 » 有什麼查中醫病例分析的網站
擴展閱讀
哪個網站尿不濕便宜 2025-02-08 06:30:34
網路安全歌謠宣傳 2025-02-08 06:17:19
電腦網路共享圖標是哪個 2025-02-08 06:07:51

有什麼查中醫病例分析的網站

發布時間: 2022-04-24 16:27:59

Ⅰ 請問大家在那些網站可以查到中醫治療的資料

你可以到中醫的這一類的網站單獨查詢,相對來說資料可能會更加全一些的,也會比較好一點。

Ⅱ 湖北省中醫院官方網站病案室在哪

摘要 你好,目前醫院病案都沒有對外開放,所以無法查詢得到,也關繫到個人隱私

Ⅲ 我想查一些中醫方面的資料到那個網站找

不要在網上查,如果喜歡中醫學,建議買一套《中醫臨床備要》,內容比較全面。

Ⅳ 求中醫病例分析!

患者女,58歲,就診於1998年12月1日,主訴:肺心病一年.現病史:肺心病一年,氣短,心煩,心悸,疲乏無力.本次發病因生氣後心悸,氣短加重.用西葯效不佳,症見氣短,心煩,心悸,疲乏無力.胸脅苦滿,舌質稍紅,脈虛弦.
胡某,女,50歲,工人。2001年8月10日初診。
主訴:嘔吐反復發作3月余。症狀加重2天。
病史:3月前因高熱一周,熱退後即出現惡心嘔吐,到某醫院就診,經胃鏡檢查,診為「萎縮性胃炎」,經服西葯(具體葯物不詳)治療,嘔吐稍緩解,但未能根治。時作干嘔,2天前因睡眠不佳而又出現嘔吐而來院就診。現症見:時作干嘔,或僅唾涎沫,口燥咽干,胃中嘈雜,似飢而不欲食,舌紅少津,脈細數
徐某,女,27歲,1998年5月6日入院。
主訴:咽中不適,如物梗塞,胸悶,胸脅脹痛已4月余。
病史:4個月前因失戀與男友分手後,經常失眠,多愁善慮,精神抑鬱,咽中不適,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情不舒則更明顯。曾到市某醫院喉科檢查未發現異常,而轉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診治。現在症見:精神抑鬱,煩躁易怒,咽中不適。如有物梗塞,胸悶,脅肋脹痛,夜寐不安。舌紅,苔黃膩,脈弦滑略數。
國某,男,42歲,工人。2001年3月3日初診。
主訴:目黃、身黃、尿黃2天。
病史:平素偏嗜飲酒,2天前無明顯原因出目黃,身黃,尿黃。但未引起重視,今見尿黃、身黃加深而來就診。刻下見:身目俱黃,色澤鮮明,發熱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脹滿,大便秘結,惡心嘔吐,納呆,口苦,脅部脹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黃,舌苔黃膩,脈弦數。

Ⅳ 中醫病例分析!!!!!!急急急急急!~!!!!!!!!!!!!

病例一 患者, 男, 5歲 患兒突然出現惡寒發熱,體溫38.5℃,伴噴嚏、流涕、面紅、咽喉腫痛、口渴、舌紅、苔白、脈浮數。-----是風寒夾熱

病例二 患者,男,55歲。素有胃疾,喜溫喜按,納食不佳。一周前因氣溫驟降,胃脘疼痛更劇,經服西葯三天後症狀緩解,但今晨大便下血,血色黯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以虛寒為主,兼有痞滿。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服西葯的副作用。

病例三 患者,男,50歲 患者平素急躁易怒,因與人爭吵後出現眩暈頭痛,測血壓:170/95mmHg,伴面色紅赤,失眠多夢,口苦口乾,舌紅苔黃,脈數有力。-----肝陽上亢、陰虛有火。

病例四 患者,女,55歲 患者因勞累過度出現胸悶,心前區發作性疼痛,每次發作持續十幾秒,伴左側上肢內側放射痛,氣短,面色蒼白,唇舌青紫。-----病在心經、氣血兩虛

病例五 患者,男,44歲。脘腹拘急時痛,喜溫喜按三年余,並伴有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心悸氣短,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脈弦細。----虛寒、氣陰兩虛。

Ⅵ 中醫病例分析,求解答。

你好,很高興為解答。
主訴:經血非時瀑下不止,淋漓不盡,血色淡,質清,伴神疲,乏力,氣短,納差無味,舌淡苔薄,脈虛。<br><br>證型:脾氣虛弱
治法:補氣攝血,固沖止崩
方葯:固沖湯或固本止崩湯加減。
葯 :人參,黃芪,白術,熟地,當歸,茜草根,白芍,煅牡蠣等

Ⅶ 求中醫學病例分析

主證:胃脘痛 中氣下陷型 西醫診斷:胃下垂
辯證分析:患者脘痛20年,每因過勞或多食而胃痛或症狀加重,食後脘脹,久病必虛,脾為後天之本,脾胃虛弱,運化無力而出現神疲肢怠,懶言氣虛之症,過勞而耗氣,過食則更傷脾胃,久而久之導致了中氣下陷,舌淡紅體胖,邊有齒印,苔白薄膩,脈細均為脾胃虛弱之象。
治則:補中益氣。
治法:補中益氣湯。

Ⅷ 中醫診斷病例分析

1.月經先期,脾不統血型,辯證分析自己分析;2.胸痹,心脾虧虛型,自己分析;只有我可以偷懶……

Ⅸ 中醫病例分析題

第一例很明顯是外感風熱表證。發熱惡寒少汗、鼻塞流涕、舌苔薄、脈浮可以看出來是表證。痰黃、咽喉紅腫疼痛、舌紅苔黃、脈浮數,可以知道為風熱。
第二例心火亢盛。心火亢盛則心煩多夢、口渴、口角糜爛、脈數。熱則傷津,便秘。舌尖主心,舌尖紅則心火盛。心火移熱於小腸則小便赤痛。

Ⅹ 中醫病案分析

病歷一
1.中醫病名——牙痛
風火牙痛
2.病機分析:中醫辨病辯證依據:依據患者症狀、體征屬於中醫「牙痛」之診斷,患者外感風熱邪毒,內侵牙體及齦肉,邪聚不散,氣血留滯,瘀阻脈絡,不通則痛,故見牙齦腫痛,進食尤甚,得冷則減,遇熱則痛,邪客於陽明,邪氣循經上擾,故見心煩,便結,陽明經氣不利,傳入少陽,《傷寒論》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故見寒熱往來,口乾口渴是也。 舌紅,苔薄黃少津,脈弦數為陽明熱盛傷津之象, 綜觀脈症,本病病位在牙,病性屬實,為風火牙痛之證。
3.確立治法:疏風清熱 益氣生津
4.處方用葯:白虎加人參湯合小柴胡湯化裁
知母10g 石膏20g 炙甘草6g 粳米10g
人參6g 柴胡10g 黃芩15g 金銀花15g
黃連3g 薏米仁20g
3服 水煎服 每日一劑 早晚分服
病歷二有點問題,大便色黃如醬,是什麼顏色,醬油可是黑褐色的哦,應該是黃褐色
1.中醫病名和證型:泄瀉—暑濕泄瀉
2.病機分析:中醫辨病辯證論證依據:依據患者症狀、體征屬於中醫「泄瀉」之診斷。患者感受暑熱之邪,分清泌濁失職,水谷糟粕混雜而下,而發為泄瀉,暑熱夾濕傷於氣分,故見胸腹灼熱,濕邪郁於中焦,故見嘔惡,苔黃垢膩,脈濡數,為暑濕內蘊之象,綜觀脈症,本病本為在腸道,病性屬實,為暑濕泄瀉之證。
3.治法討論:治法:清暑化濕。方葯:黃連香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