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體》是怎樣的小說,具體講述了什麼
《三體》具體講述了地球文明人類與三體星球三體人的相互交流,相互敵對,生死搏殺的歷史同時展現了三體文明在宇宙惡劣的環境中從掙扎生存的艱辛歷程。
《三體》作者是劉慈欣,屬於科幻系列長篇科幻小說,共有三部,分別為《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三體》於2006年5月連載在《科幻世界》,二、三部於2008年5月、2010年11月出版。以下是《三體》系列書籍主要內容介紹:
第一部:《三體》主要內容
人類明白了黑暗森林的法則,如同森林中角落裡瑟瑟發抖的孩子,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羅輯作為執劍人長期守衛人類,單因種種矛盾,以及對執劍人的忽視,人類決定重新選擇執劍人,程心當選,任職當天水滴就對地球發動攻擊,程心未能按下按鈕,導致信號發送裝置被毀,人類重新成為弱勢的被侵略者,地球為三體文明佔領,人類全部被趕往澳大利亞區域。之前逃離的“藍色空間”號戰艦被“萬有引力”號戰艦追擊,“藍色空間”號船員進入四維空間佔領了“萬有引力”號戰艦,並啟動廣播向宇宙發送了三體星系的坐標,三體人覆滅在即,逐步退出地球,准備逃亡。
三體文明離開前,雲天明(三體人俘獲)編了3個童話故事,其中暗藏大量人類未知的信息,告知地球,單人類解析不完全,最終導致被高級文明發射的“二向箔”毀滅,三體星系同樣被毀滅。與地球取得聯系,通過講述三個自己編創的童話故事,向程心透露大量情報;人類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秘密,開始進行掩體計劃,維德領導的空間曲率驅動研究因為程心的錯誤判斷被終止,使得人類最終沒有能夠逃脫被高級文明毀滅的命運。因為宇宙中還存在更強大的文明,戰爭的方式和武器已經遠超出人類的想像,極高文明發出了一張卡片大小的“二向箔”,使整個太陽系壓縮為二維平面而毀滅。最終,只有程心和艾AA兩人乘坐光速飛船離開,之後程心遇到關一帆,短暫居住在小宇宙,之後重新進入大宇宙 。
⑵ "三體"這本書的介紹是什麼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人物介紹
葉文潔:(《三體》)物理學家葉哲泰的女兒。父親堅持不肯向非理性的狂熱屈服而被批鬥致死,她在那個極端年代裡的悲慘遭遇,使善良而溫和的她對人性失去信心。由於她在天體物理學上的非凡成就,得以與外太空的另一種生命發生聯系。她以冷酷的理性向三體人發送信號並把其引到地球,初衷是借外星人的力量來引導人類更好地去發展。
她在理性思考人性本質的同時,一直處於對自己的道德批判中,但短暫的動搖很快就被她看到的人們的丑惡打消了。她對人性惡的一面的理性思考使她陷入深重的精神危機,而這種精神偏執促使她成為地球三體組織的領導者。(《黑暗森林》)她基於半生心血總結出宇宙社會學的公理,並首先提出猜疑鏈、技術爆炸兩個重要概念,啟發了羅輯發現宇宙奧秘。
⑶ 為什麼三體小說有2個版本
《三體》這兩個版本不是完全不一樣的知,只是開頭部分看起來不同,因為章節次序調整了道。
《三體》最早面世是在《科幻內世界》雜志上連載,我們可以將那個連載的版本稱為原版容,現在一般的電子書都是根據原版製作的,是另一版。
⑷ 劉慈欣的<三體>哪裡有完全版可以看
《三體》在線閱讀:
連載一:http://post..com/f?kz=96875971
連載二:http://post..com/f?kz=101657254
⑸ 小說《三體》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劉慈欣的童年時代是在二十世紀70年代末度過的,少年時代正值80年代初,當時全民崇尚科技,是科幻文學在中國的輝煌時期,劉慈欣也對科幻作品不可自拔,進入大學後由於較難考上研究生將當科學家的理想修改成了能發表一些科幻作品的工程師。工程師劉慈欣在山西娘子關火電站工作(為環境保護和配合國家環保政策,該站已經暫時關閉),在電站工作期間他用業余時間經營自己的愛好,成為了一名優秀科幻小說作家。
⑹ 《三體》最初是發表在哪裡的
《科幻世界》 !!!是在04年連載的,話說,我家還有一本從舊書攤上淘來的《科幻世界》 ,上面連載了一段,講到「古箏計劃」的實施。《三體》實在太贊了,在我看來,堪稱中國科幻聖經!
⑺ 三體是哪一年寫的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拓展資料: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⑻ 三體的主要簡介
《三體》是中國大陸作家劉慈欣於2006年5月至12月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的一部長篇科幻小說,出版後成為中國大陸最暢銷的科幻長篇小說之一。
2008年,該書的單行本由重慶出版社出版。本書是三體系列(系列原名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該系列的第二部《三體II:黑暗森林》已經於2008年5月出版。
2010年11月,第三部《三體III:死神永生》出版發行。 2011年,「地球往事三部曲」在台灣陸續出版。小說的英文版獲得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協會2014年度「星雲獎」提名,並榮獲2015年雨果獎最佳小說獎。
主體脈絡
人類對太空發射的信號,被四光年以外的三體文明截獲,兩個文明從此開始了博弈與較量。在基礎科學被三體文明鎖死後,人類開始以「面壁計劃」對抗三體人的高等文明,並發現黑暗森林法則,贏得並維系了脆弱而短暫的和平。
藉著隱藏在黑暗的宇宙背景當中其他超高等文明的手,人類毀滅了三體的文明,但也為自己前路埋下了隱患。
(8)三體最開始在哪個網站連載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世紀90年代,隨著中國政府加強「科技興國」宣傳、科技事業不斷發展,出現了諸多有利科幻創作的條件;同時以科技工作者為主的創作隊伍逐漸更新,一些從科幻迷中分離出的精英化讀者也成長為作家。
劉慈欣1999年起在雜志《科幻世界》上發表作品,此後接連創作了多個中短篇小說;在2006年1月發表短篇小說《山》時,許多讀者去信說希望他寫成長篇,於是劉慈欣就決定不再寫中短篇了;
「有三顆無規則運行恆星的恆星系」這個構思他最初打算用來寫短篇,後來發現能寫成一部長篇小說,於是把這和吳岩在《中國軌道》里描寫人們不顧一切地探索太空的歷史相結合,設定以「文革」時期為整個故事的背景,描述一些人物與外星力量間的接觸、以及華約和北約的冷戰;
在一位出版人的影響下,他對原來的構思做了較大的變化,改為一個長篇的三部曲系列,敘述從20世紀60年代到五百年後人類的一段特殊歷程。
劉慈欣是在正職工程師的業余進行寫作,工作不忙的時候一天寫三千到五千字,每部花了約一年的時間完成;第一部《三體》最初在2006年5月到12月的《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取得反響較好,於是出了單行本(連載刪改了少量內容、在單行本中章節順序有一定的調整);
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標題名稱取自20世紀80年代的一句流行語:「城市就是森林,每一個男人都是獵手,每一個女人都是陷阱。」劉慈欣原本計劃用四五個月完成,因單位工作時間不穩定寫了九個月。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後,該系列由「地球往事三部曲」更名為「三體三部曲」。
⑼ 《三體》最開始劉慈欣是在哪裡發表的
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另外最早的三體是按時間順序寫的,也就是說開頭並不是汪三水,而是WG時期的葉文潔
⑽ 看過《三體》的朋友請幫我解答:
請注意,不是完全不一樣,只是開頭部分看起來不同,因為章節次序調整了。
《三體》最早面世是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我們可以將那個連載的版本稱為原版,現在一般的電子書都是根據原版製作的。
一般電子書的開頭「紅色聯合對四.二八兵團總部大樓的攻擊已持續了兩天」,這是原版第一章的開頭。
你在實體書上看到的開頭「汪淼覺得,來找他的這四個人是一個奇怪的組合」,這是原版第四章的開頭。
原版的1、2、3章都是講文革時期葉文潔成長的過程,似乎與科幻關系不大,不太吸引人,當然《科幻世界》的讀者們都是鐵桿科幻迷,對大劉寫的文章,什麼樣的開頭都會看下去的。但其他讀者就不一定了,很多人對這些動亂年代、與科幻關系不大的開頭沒興趣。
所以後來出實體書的時候,為了讓書的開頭更具有科幻性、引人入勝,大劉在章節次序上做了點調整,把原版的4、5、6、7、8章調整到最前邊,把原版的1、2、3章放到它們之後了。
實體書在內容上同《科幻世界》上連載的原版沒有變化,章節名字也基本一樣,只是把原版第4章名字「三十八年後」改為「科學邊界」(因為這章作為開頭了),另外把原版第九章「宇宙閃爍」分割成兩個部分:宇宙閃爍一、宇宙閃爍二,在這兩個部分之間插入原版的1、2、3章,這個分割是為了使1、2、3章在這里銜接合理。
也就是說,實體書在章節次序是這樣的:原版第4章、原版第5章、原版第6章、原版第7章、原版第8章、原版第9章前一部分、原版第1章、原版第2章、原版第3章、原版第9章後一部分,再往後就和原版完全一樣了。
《三體1》是一部經典之作,內容嚴謹,原版1、2、3章是作為大背景存在的,雖然不太好看,但意義重大,只能調整位置,不能刪除。
你現在看電子書的話,看哪個版本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