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法院被執行查詢網
1. 被執行人查詢
2. 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
被執行人查詢 一、中國人民法院網被執行人信息查詢
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切實解決執行難問題,促進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執行案件信息,充分發揮執行案件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社會經濟活動的服務作用,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 信息公開條例》,最高人民法院從2009年3月30日起向社會開通「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平台。社會各界通過該平台可查詢全國法院(不包括軍事法院)2007年1月1日以後新收及此前未結的執行實施案件的被執行人信息。現就有關事項申明如下:
一、被執行人信息由執行法院錄入和審核,若有關當事人對相關信息內容有異議的,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平台信息異議處理的若干規定》向執行法院書面申請更正。
二、本網站提供的信息僅供查詢人參考,如有爭議,以執行法院有關法律文書為准。因使用本網站信息而造成不良後果的,人民法院不承擔任何責任。
三、查詢人必須依法使用查詢信息,不得用於非法目的和不正當用途。非法使用本網站信息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使用人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四、本網站信息查詢免費,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利用本網站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五、本網站屬於 *** 網站,未經許可,任何商業性網站不得建立與本網站及其內容的鏈接,不得建立本網站的鏡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鏡像),不得拷貝、復制或傳播本網站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
二OO九年三月三十日
二、中國法院網
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中案件狀態顯示:
「已結」是表示本次執行程序已經終結。
「執行中」是指通過申請執行人的申請,法院受理並啟動了執行程序,執行工作處於執行程序的運行中,尚未執行終結。
(1)查法院結果去哪個網站擴展閱讀:
第十一條 申請執行人以被執行人一方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為由申請恢復執行,人民法院經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恢復執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不予恢復執行:
(一)執行和解協議履行完畢後申請恢復執行的;
(二)執行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至或者履行條件尚未成就的,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執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履行義務的;
(四)其他不符合恢復執行條件的情形。
第十九條 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根據當事人自行達成但未提交人民法院的和解協議,或者一方當事人提交人民法院但其他當事人不予認可的和解協議,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和解協議履行完畢的,裁定終結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二)和解協議約定的履行期限尚未屆至或者履行條件尚未成就的,裁定中止執行,但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三)被執行人一方正在按照和解協議約定履行義務的,裁定中止執行;
(四)被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裁定駁回異議;
(五)和解協議不成立、未生效或者無效的,裁定駁回異議。
三、如何查詢被執行人賬戶
查詢被執行人賬戶十招 第一招,到中國人民銀行會計科查詢被執行人的基本開戶情況,有外幣業務的單位到中國人民銀行外資科查詢外幣開戶情況。
第二招,到工商局查詢企業基本情況,其中有企業銀行開戶情況,外資企業和私人企業有審計報告,可從審計報告中查詢企業存借款銀行。 第三招,到國稅局查詢企業繳增值稅帳戶。
第四招,到地稅局查詢企業繳所得稅或營業稅情況。 第五招,到電信局查詢企業電話費從那個帳戶交納(適合被執行人為大型企業及其集團)。
第六招,到自來水公司煤氣公司查詢企業繳納水費、煤氣費帳戶。 第七招,到電力局查詢企業繳納電費帳戶。
第八招,以采購方的身份電話談業務,問對方將錢打到那個帳戶上。(此招防不勝防) 第九招,通過銀行查銀行,通過查詢銀行來往帳及單據,摸清對方資金走向。
第十招 通過職工發工資所在銀行倒查企業存款情況。
四、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網
如果需要查詢被執行人信息的,可以到「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平台進行查詢。
在該查詢系統中,可根據被執行人姓名/名稱、身份證號碼/組織機構代碼中的任意一項進行查詢,操作非常簡單方便。
附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平台網址:xing.court.gov/search/
五、全國法院被執行人查詢已結案什麼意思
案件狀態顯示「已結」是指案件已經了結或被執行人已經全部履行了法定義務,或經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了。
執行案件,結案情況主要有:
1、被執行人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可先暫停本案的執行,結案方式是,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待發現被執行人財產線索或其他可以恢復執行的情形發生,可到法院申請恢復執行。
2、法院執行系統並無終結本次執行程序方式可選,暫用「結案」代替。
3、被執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或人民法院已執行完畢的;
(1)查法院結果去哪個網站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節 判決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二條判決書應當寫明判決結果和作出該判決的理由。判決書內容包括:
(一)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二)判決認定的事實和理由、適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四)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五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
第一百五十四條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
(一)不予受理;
(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
(三)駁回起訴;
(四)保全和先予執行;
(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
(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
(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
(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
(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
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
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第一百五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以及依法不準上訴或者超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五十六條公眾可以查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㈡ 收到法院傳票在哪個網站上可以查詢
法律分析:登錄法院相關官方網站,可以查詢案件信息,需要案號,當事人信息。案件的進展信息都可以查看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㈢ 法院案件查詢12368官網入口
法院案件查詢12368官網入口:https://rmfygg.court.gov.cn/12368法院官網查詢案件的流程為:1、首先在手機中打開微信, 點擊我的,點擊支付進入到新的頁面;2、然後在打開的頁面中,找到城市服務點擊進入;3、接著在打開的頁面中, 找到政務綜合找到,點擊找到法院點擊進入;4、點擊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進入;5、點擊我的案件, 選擇省份城市查詢具體的個人案件信息,就完成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網路法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有網路法院通過網路審理案件,案件受理、送達、調解、證據交換、審前准備、審判、量刑等程序一般都在網路上完成。互聯網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案件審理需要,決定在線下完成部分訴訟過程。第三條當事人可以在本規定第二條規定的合同及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范圍內,依法約定向與該糾紛有實際聯系地的互聯網法院提起訴訟。電子商務經營者或者網路服務提供者以格式條款的形式與用戶訂立管轄協議的,應當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釋對格式條款的規定。
㈣ 查起訴案件在什麼網站查
可以在全國民事訴訟案件網上查訴訟記錄。裡面大部分案件已經公開,可以憑相關案件信息登錄中國裁判文書網進行查詢。查詢民事訴訟案件,可以通過打開最高人民法院訴訟網,進行當事人登錄,登陸後進行民事訴訟案件查詢。要有查詢號和身份證號碼才可以查詢。案件查詢碼在立案相關文書中列出,或由法院以簡訊方式發送案件查詢碼至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登記的手機,用於案件查詢。憑本人身份證,去法院查詢案件進展情況,找到法院後也不要急於去,先打個電話咨詢下該法院檔案室的接待時間,有些法院的檔案室在其他地方。
一、起訴流程
1、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並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2、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商業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3、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後,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4、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後,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准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6、立案手續後,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並於結案後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二、起訴應提交的材料
1、起訴狀,也稱起訴書,是向法院提起訴訟必務的,用以說明案件情況及我方主張的法律文書。(具體寫作,請參閱本人編寫的《民事起訴狀的基本格式及寫作要領》一文。
需要提交:起訴狀正本1份,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即有幾個對方當事人就提交幾份,然後再加上給法院的1份。)
2、證明當事人身份的材料。
需要提交:身份證的復印件1份,沒有身份證的,也可以提交臨時身份證復印件和戶口本復印件。
如果有對方的身份證或戶口本復印件,也可以一並提交。如果確實沒有,有對方的姓名和住址的,在起訴狀中寫明即可。
3、證明自己訴訟請求的基本證據。
需要提交:證據的復印件各1份,按具體案件不同而不同。例如:離婚案件要提供結婚證復印件、債務案件要提供借條、欠條復印件等。原件一般在法院開庭審理時再提交。
4、授權委託手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㈤ 被起訴了在哪裡可以查到
【法律分析】:直接去法院或者或者關注法院公告。全國法院訴訟案件查詢,大部分已經公開,可以憑相關案件信息登錄以下網站查詢。如下: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法院訴訟服務網。這個一般不需要專門去查詢,不需要經過網路查詢。如果當事人被法院起訴的話,法院就會向當事人送達訴狀副本。所以沒有收到的話,就不用擔心。持本人有效證件,去法院立案庭可以進行查詢案件進度,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的,三個月內結案,適用普通程序的,六個月內結案。起訴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法院對特定案件進行審判的行為。刑事案件的起訴,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對被告人定罪判刑;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在於請求法院通過審判追究被告人的經濟賠償責任。起訴必須是有起訴權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進行。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